原帖由 hzg457594650 于 2008-6-24 23:35 发表
其实这种说法很多,有的建议多用HDDA,但是有的说不要用HDDA,有的说HDDA的稀释性好,对润湿性方面会好,有的说加多反而会有麻点,我看过日本的配方,并非楼上所说的尽量不用单体,其实真正日本配方与我们现在的传统 ...
原帖由 hzg457594650 于 2008-6-24 23:35 发表
其实这种说法很多,有的建议多用HDDA,但是有的说不要用HDDA,有的说HDDA的稀释性好,对润湿性方面会好,有的说加多反而会有麻点,我看过日本的配方,并非楼上所说的尽量不用单体,其实真正日本配方与我们现在的传统 ...
这个问题我比较同意JERIC的说法,我同样也碰到过好多次,一直找不到原因,单油个现象,日系的UV涂料出现这种问题的概率很低,很少碰到日系涂料出现麻点的,再配方架构上,日系涂料最大的区别就是少用单体,甚至不用, ...
有风 发表于 2008-6-4 11:05
关键是找不到出现麻点的原因。可以肯定不是因为环境。底漆也是做了修正,没有问题。那么就是涂料本身的问题了。
有人说是溶解力不够:我调整了溶剂,把之前配方中的甲苯换成了EAC跟MIBK搭配,保证溶解力和挥发速度, ...
法式热吻 发表于 2008-6-2 16:36
其实这种说法很多,有的建议多用HDDA,但是有的说不要用HDDA,有的说HDDA的稀释性好,对润湿性方面会好,有的说加多反而会有麻点,我看过日本的配方,并非楼上所说的尽量不用单体,其实真正日本配方与我们现在的传统 ...
hzg457594650 发表于 2008-6-24 23:35
关键是找不到出现麻点的原因。可以肯定不是因为环境。底漆也是做了修正,没有问题。那么就是涂料本身的问题了。
有人说是溶解力不够:我调整了溶剂,把之前配方中的甲苯换成了EAC跟MIBK搭配,保证溶解力和挥发速度, ...
法式热吻 发表于 2008-6-2 16:36
麻点问题主要因素:
个人认为一个是树脂体系凝胶结构决定的表面驱动张力(晶析),一个是稀释剂的挥发梯度和溶解力控制,这2个因素随固化速率的匹配就是决定着麻点出现的状况;如果在膜厚度比较高的前提下,流平越好 ...
小谭 发表于 2009-2-27 23:57
欢迎光临 联众涂料论坛 (http://bbs.coat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