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标题:
涂层起泡的原因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zblhx84
时间:
2016-1-5 15:24
标题:
涂层起泡的原因分析
本帖最后由 Doris 于 2016-1-18 12:05 编辑
这里说的“起泡”,区别于“气泡”,专指施工时正常,漆膜服役一段时间后出现的起泡现象。
一、 起泡的形式
1、 根据泡内介质分类
——存在液体(湿泡)
——存在空气/气体(干泡)
——存在结晶体(先湿后干)
2、 起泡发生的空间分类
——发生在涂层与底材之间
——发生在涂层与涂层之间
——发生在单一涂层内
3、 起泡发生的环境分类
——潮湿/大气环境
——浸渍环境
——干燥大气环境
——积水面
——拐角处
——接地处或接湿处
二、 起泡的原因分析
1、 吸湿性物质或水份残留
这些物质包括:
——下涂层中的可溶性颜填料;一些有机缓蚀型底漆含具有腐蚀抑制功能的颜料,当与潮气接触时,能够形成碱性或离子环境以延缓基底金属腐蚀。因为这类底漆通常含有活性(反应型)颜料并只是防护涂层体系的一部分,它们必须被覆涂以有效地和环境隔离。
——底材或涂层表面的可溶性盐份,多由磨料及环境污染所致。富锌底漆暴露后也会产生可溶性锌盐。
——其它吸湿性物质,可能包括:缓蚀剂/防锈剂、不恰当的表面处理剂或清洗剂等等。
——在表面有水、冰及表面结露的情况下涂装。
A、由于吸湿性物质的存在,水汽透过漆膜,在内部形成相对浓缩的溶液,造成因渗透压引导起的起泡,这种泡的典型特征是里面有液体。
2、 表面杂质
这些表面杂质,除了前述所说的可溶性盐类可能引起渗压起泡外,还包括表面油污、灰尘、石蜡等非吸湿性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导致涂层薄弱部位的产生,潮气会向着涂层附着力低的地方渗透而起泡。
3、 不恰当的配套
包括:
——不适当的车间底漆
——含缓蚀剂的涂层用于不适用的环境
——析氢腐蚀的发生
NACE、IMO等相关组织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因而,在PSPC等相关标准中,建议对含缓蚀剂的油漆谨慎用于浸渍环境。缓蚀剂是英文“Inhibitor、corrosion inhibitors”翻译过来的。它并不是单指一种助剂,它涵盖了在“阴极保护、屏蔽和缓蚀”3种防锈原理中,以缓蚀为防锈机理的油漆中物质。
4、 阴极保护不兼容
阴极保护太过或涂层耐阴极剥离性能差,钢板上产生足够量的氢气,导致压力积聚而起泡(干泡)。
5、 点蚀坑
产生点蚀的钢材(C、D级),或者锈蚀严重的表面,很溶易残留可溶性盐份和氧化产物。腐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酸、二氧化碳等,穿过涂层并被吸收而起泡。这种起泡发生在涂层服役的后期(先湿后干)。
6、 溶剂残留
溶剂残留会引起两种情况下的起泡:
——溶剂对水敏感而使涂膜增加吸水性,如果涂层的附着力不强,就会引起水泡;
——温度的升高,使残留溶剂产生足够的蒸汽压力而起泡(干泡)。
7、 内应力
涂层固化收缩产生内应力,当涂层过厚、涂装间隔短,后道涂层比前道涂层固化快,内应力会将涂层从基材表面拉脱离而起泡。这种泡是大的“干泡“,集中于内角部位。
coatu_reward
作者:
涂料面方
时间:
2016-1-11 20:52
绝对经典,学习了,赞一个
作者:
涂料医生
时间:
2016-1-26 11: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blhx84
时间:
2016-1-27 15:46
涂料医生 发表于 2016-1-26 11:20
敬佩您的专研精神!多多交流!
扫描我头像可加微信交流!
作者:
花中之花
时间:
2016-2-26 20:30
赞一个,总结的很详细
作者:
tang先生
时间:
2016-3-8 15:14
很全,很专业,辛苦了,楼主
作者:
chenfeng10
时间:
2016-10-24 11:35
非常好的总结,非常受用。谢谢
作者:
yitian484
时间:
2016-10-26 21:52
绝对到位!
作者:
ting
时间:
2016-10-27 18:19
学习了,谢谢
作者:
liuqi675263
时间:
2017-7-10 09:19
作者:
水性环保涂料
时间:
2017-8-7 15:15
用我们的Halox 330产品和Halox 515应该就可以了,我司进口直供美国Halox防锈颜料和防闪锈剂
欢迎光临 联众涂料论坛 (http://bbs.coat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