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标题: 汽车涂料高黑度碳黑JD200与FW200对比测试 [打印本页]

作者: hzjdr    时间: 2008-10-8 16:58
标题: 汽车涂料高黑度碳黑JD200与FW200对比测试
杭州金德瑞化学有限公司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开发出汽车涂料用的高品质碳黑JD200,其产品的黑度,分散性和色相和DEGUSSA  FW200 对抗。在丙烯酸树脂体系中,
JD200与FW200在丙烯酸体系试验对比:
原料名称 规格 重量
丙烯酸树脂 60±2%, 60
醚化氨基树脂 60±2%, 15
碳黑 
 2.5
散剂,进口 0.5
合计 100
1、涂料性能主要控制指标:细度≤10μm
粘度 50-60S(涂-4)/25℃
2溶剂:醚类、醇类







标准碳黑: DEGUSSA  FW 200
1号试验碳黑:DEGUSSA FW 200
2号试验碳黑:JD200(金德瑞化学)




△E (45°)一次测色



项目

1号试验 FW 200

2号试验 JD200

备注

△L

-0.55

-0.64


△a

-0.14

-0.29


△b

-0.26

-0.32


△E

0.62

0.77




试验:



项目

1#实验

2#实验

2600银粉

2.5g

2.5g

1号试验(FW200)

0.1g

--

2号试验(JD200)

--

0.1g




实验结果:



1#实验结果

25°

45°

75°


2#实验结果

25°

45°

75°

△L

0.8

1.8

1.8

△L

1.21

2

2

△a

0.1

-0.1

0.05

△a

-0.12

-0.10

0.07

△b

0.19

0.28

0.1

△b

0.25

0.34

0.4



[ 本帖最后由 花都联合涂料 于 2008-10-14 09:42 编辑 ]
作者: dqv1    时间: 2008-10-8 21:36
虽然是广告帖,但有一定参考价值,还不错.:)
作者: zhangguo34    时间: 2008-10-12 20:53
标题: 回复 1# hzjdr 的帖子
依照楼主的前提条件
标准碳黑: DEGUSSA  FW 200
1号试验碳黑:DEGUSSA FW 200   
2号试验碳黑:JD200(金德瑞化学)
△L是-0.55
也就说1号试验碳黑与标准碳黑的差别是-0.55
为什么同一个黑粉差别这么大呢,
要知道黑浆不同于其他颜色色浆,差别0。2左右,目视已经有极大差别了,
同一黑粉差别“-0.55”这样的实验结果有点说不过去吧
敢问楼主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
是用白浆冲淡呢,还是原漆呢?用的是CR400的色差仪(这种色差仪本身误差比较大)吗?还是CM512,但是只记一个角度的数据?
期待深入交流!
作者: hzjdr    时间: 2008-11-15 12:51
这里说明一下,标准FW200标样为前期留样.至于为什么会有-0.55的差别,这和前期样品的留样时间,检测人员的误差,当初标样的实验条件和试样1有差别引起的,但不影响整个实验的参考价值.
作者: hzjdr    时间: 2008-11-15 13:19
测色仪为美能达分光光度计CM-512m3型号.
作者: hzjdr    时间: 2008-11-15 13:21
如果大家需要具体的JD200 实验数据可在08年11月26-30日广州国际涂料展,展台号:13G34
作者: ohashi    时间: 2008-11-16 01:29
碳黑 2.5, 分散剂,进口 0.5 .强烈质疑!
作者: zhangguo34    时间: 2008-11-16 10:19
就碳黑的性能评价而言,
碳黑的黑度仅仅是一个方面,
做成黑浆的储存稳定性是一样重要的,
毕竟碳黑“返粗”是令很多人头痛的事情
作者: liutie1977    时间: 2008-11-16 10:28
配方感觉有点问题,分散剂的添加量太低,才占碳黑量的20%,所以很怀疑所做的标准样板本身黑度就不够。
作者: wyj7506    时间: 2008-11-16 10:53
给楼主一个建议,FW200本身的分散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如果没法保证充分展现其性能,这个比较是缺少比较基础的或者说意义不大。
假定所有数据有效,也不管误差,这个实验仅是从一个点上来反映问题。仍然缺少说服力的。还有就是国产炭黑的工艺稳定性问题。
说句心里话,很希望国产的东西的质量能很快赶超国外产品,但是,很久以来,总是差强人意。
期待楼主更多更全面更科学的实验数据。
作者: hzjdr    时间: 2008-11-16 12:19
为什么你们都不相信国产的,却又都愿意去试?这叫科学的态度吗?而且我们这个产品的吸油量低,流动性很好。
作者: anarchist    时间: 2008-11-16 12:50
老兄,我看到你留的短消息了, 你愿意把样品给竞争对手试么?
如前面有几位所说, 只通过一个配方来评估颜色可能不太科学, 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
你列出的是色浆配方么?如果是的话, 炭黑2.5% 添加量太低了, 20%分散剂对高色素炭黑来说可能也有点低,对FW200我觉得低
楼主的分光光度计没用过,对45/0结构的机器来说, 0.5左右的差别实在大的不能接受, 因为L*绝对值就在1以下了
一般酸性的高色素炭黑处理波动会比较大,产品的稳定也是一个考虑
作者: hzjdr    时间: 2008-11-16 12:55
你的顾虑我也能理解,可惜我不是搞技术的,对于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我还真回答不了,但你如果真需要样品,我可以提供
作者: 老牛    时间: 2008-11-17 08:50
最近比较忙,要不真想测试对比一下
或者到时候先去展台了解一下再说
想看看国产炭黑的水平去到什么程度了
作者: wyj7506    时间: 2008-11-17 09:20
原帖由 hzjdr 于 2008-11-16 12:19 发表
为什么你们都不相信国产的,却又都愿意去试?这叫科学的态度吗?而且我们这个产品的吸油量低,流动性很好。

不是不相信国产炭黑,是试过太多了,而且实验之前销售人员的态度和你的差不多,说自己的怎样好,可是经不起检验。还愿意试的就证明对国产的还是不死心,期望国产的有“意外”发生。这个已经很不错了。你应该感到高兴。要是连试的兴趣都没有了,那就彻底完蛋了。
作者: hzjdr    时间: 2008-11-17 13:06
非常感谢,我相信肯定不会让各位大侠失望的.
作者: 榴连    时间: 2008-11-19 17:45
真有这样的产品,德固萨要关门了
我相信应该是测试条件的限制,印象中德固萨是用黑度计按照标准的测试方法比较黑度的,而不是简单的用L值

当然,L值能反映黑度值My,但是用普通分光光度仪或色差仪测试出来的结果是不准确的
而且dM值也很难从你的数据中反映出来.
FW200的黑度值做得最好时是400,不知你能否做到?;P
作者: anarchist    时间: 2008-11-19 18:16
对于某台设备在特定的测试条件下,XYZ值与CIEL*a*b*或者HunterL*a*b*值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所谓的黑度公式,看起来很吓人,其实输入测试的CIEL*a*b*值就可以算出来。基本上L*和b*越小这个值越大,a*对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个值名义上可以比较一个综合的效果,比如有两个样板,测出来A板L*小一点,但b*大一点,综合效果怎样?就计算一下哪个黑度值高.

黑度到400是个什么概念?L*=0.2, a*=0, b*=-0.4 , 黑度是399, 如果L*=0.4, a*=0, b*=-0.8,黑度值只有369,偶尔做到400有可能,对所有高色素炭黑都非常难
作者: hzjdr    时间: 2008-11-19 19:21
degussa的产品还是非常好的,在这里我要申明并没有诋毁degussa的任何意思,以上数据只是和fw200的对比实验,仅供大家参考,当然实验误差不可避免,希望大家以自己的实验应用情况为准。特产申明!!!
作者: 榴连    时间: 2008-11-23 22:14
原帖由 anarchist 于 2008-11-19 18:16 发表
对于某台设备在特定的测试条件下,XYZ值与CIEL*a*b*或者HunterL*a*b*值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所谓的黑度公式,看起来很吓人,其实输入测试的CIEL*a*b*值就可以算出来。基本上L*和b*越小这个值越大,a*对结果的影响相对较 ...

你说的有道理的,黑度值只和L值相关,与a值和b值都无关
关键是你的仪器测试出来的L值准不准,与实际值有没有偏差,楼主可以将你的L值公布出来~
作者: hzjdr    时间: 2008-11-24 09:09
最新的测试结果已经公布
作者: anarchist    时间: 2008-11-24 22:00
原帖由 榴连 于 2008-11-23 22:14 发表

你说的有道理的,黑度值只和L值相关,与a值和b值都无关
关键是你的仪器测试出来的L值准不准,与实际值有没有偏差,楼主可以将你的L值公布出来~


不好意思,我想要表达的是: 黑度值与L*a*b*都有关系, 随便找几组数据放到公式里算一下就知道了
一台正常的设备, 确定了illuminant, geometry 和 observer ,测量的数据都应该是准确一致的,除非是选择了不合适的设备
作者: 榴连    时间: 2008-11-25 11:38
原帖由 hzjdr 于 2008-11-24 09:09 发表
最新的测试结果已经公布


你公布的是△L值,而不是L值

18楼有计算,L值为0.2时,黑度值差不多是399,L值为0.4时,黑度值差不多为369

而你的△L值相差就有1.8~2.0,最小也是0.5,所以让你公布单个黑漆的L值
可以很负责任地说,用色差仪测试出来的L值评判黑度的参考价值不高!因为有其他因素影响!
作者: 榴连    时间: 2008-11-25 11:41
原帖由 anarchist 于 2008-11-24 22:00 发表


不好意思,我想要表达的是: 黑度值与L*a*b*都有关系, 随便找几组数据放到公式里算一下就知道了
一台正常的设备, 确定了illuminant, geometry 和 observer ,测量的数据都应该是准确一致的,除非是选择了不合适的设 ...

呵呵,黑度值只和L值有关系!
作者: anarchist    时间: 2008-11-25 18:42
黑度=dM+My=100[log(100/y)+logXn/X-logZn/Z]

[ 本帖最后由 anarchist 于 2008-11-25 18:44 编辑 ]
作者: anarchist    时间: 2008-11-25 18:56
L *a*b*为什么会测不准?
X-rite, Datacolor, Hunterlab 网站上有免费教材, 不同的测量目的选择不同结构的设备
L*=0.2, a*=0, b*=0, 黑度=365
L*=0.2, a*=0, b*=-0.5, 黑度=404
L*=0.4, a*=0, b*=0, 黑度=335
L*=0.4, a*=0, b*=-0.5, 黑度=359
L*=0.09, a*=0, b*=0, 黑度=400
假如与b*无关,我是如何也不相信L*可以做到0.09的
作者: hzjdr    时间: 2008-11-29 20:19
声明一下,由于本人是负责销售的,对技术不是很了解,该实验的配方经过和本厂工程师沟通后,发现实验配方被我弄错了,特此声明。
作者: hzjdr    时间: 2008-11-29 20:27
该实验具体配方如下:
1.0 碳黑色母配方:                                                                             
名称        产地        添加量       
6030树脂        国产        55       
3200
分散剂        国产        4.5       
碳黑                4.5       
醋酸丁酯        国产        18       
二甲苯        国产        18       
制浆工艺        将树脂和分散剂和部分溶剂搅拌均匀后,加入炭黑和部分溶剂,高速分散10min后,进行研磨,研磨至细度小于10微米。


2.0 黑基色漆配方:
黑浆                50       
381-0.5(20%)        伊斯曼        20       
281-2(20%)        伊斯曼        5       
6030树脂(S=60%)        国产        10       
582-2氨基树脂        国产        10       
EFKA3777                            进口        0.2       
醋酸丁酯                  国产        2       
CAC                            国产        1       
二甲苯                  国产        1       


3.0 罩光清漆配方:
名称        产地        百分比       
7203-X-75        长兴        50       
91795        阿克苏        15       
138        阿克苏        17.5       
100#        国产        12       
正丁醇        国产        3       
二甲苯        国产        2       
EFKA3777        进口        0.3       
BYK306        进口        0.2       
制造工艺        喷涂溶剂:100# ,喷涂粘度:20S/25度涂-4杯。
作者: wang3taiw    时间: 2008-12-18 17:43
用这么差的树脂配方来检测FW200不合适。如果你连好的测黑度的仪器都没有如何能知道自己做的产品好与不好(要使用黑度仪或分光光度仪)。炭黑第细度要磨到5微米以下才能把黑度发挥出来。
作者: wang3taiw    时间: 2008-12-18 17:47
另外黑度值使用XYZ值计算的,和L,a, b 都有关要求绝对值不能用色差仪的,要用积分球的。当然BYK的黑度仪更好用。
作者: 榴连    时间: 2008-12-18 22:37
用这么差的树脂配方来检测FW200不合适。如果你连好的测黑度的仪器都没有如何能知道自己做的产品好与不好(要使用黑度仪或分光光度仪)。炭黑第细度要磨到5微米以下才能把黑度发挥出来。
wang3taiw 发表于 2008-12-18 17:43


差的树脂再加上差的分散剂,如何能真正展现碳黑的性能?
尤其是高色素碳黑,例如FW200,如果没有用好的分散剂,或者用了好的分散剂但加入的剂量却不足,或分散剂与树脂体系有些不相容,都很容易絮凝,造成的结果就是FW200反而会比容易分散的碳黑例如中色素碳黑的表现都要差!

建立一个standard的对碳黑评价的配方,很有必要.
作者: 榴连    时间: 2008-12-19 09:31
黑度=dM+My=100[log(100/y)+logXn/X-logZn/Z]

[ 本帖最后由 anarchist 于 2008-11-25 18:44 编辑 ]
anarchist 发表于 2008-11-25 18:42


有两个指标可以来评价黑漆:一个是黑度值My,通俗地说就是谁更黑。My值越高,黑度越高。另一个是色相dM,通俗地说就是是蓝相黑还是红相黑。当dM>0时,显示的是蓝相,而当dM<0时,显示的是棕相,也就是红相。采用高色素碳黑,我们希望能得到黑度值高的蓝相碳黑,也就是说,My值及dM值均越高越好。
这些值与颜色的三刺激值X、Y、Z密切相关,而L、a、b或L、C、h又与X、Y、Z有关,也就是说,My值及dM与L、a、b或L、C、h值也是密切相关的。他们之间可以用公式来表示:
My=100 Log(100/Y)
Mc=100(logXn/X-logZn/Z+logYn/Y)
dM=Mc-My
L*=116(Y/Yn)1/3-16
a*=500[(X/Xn)1/3-(Y/Yn)1/3]
b*=200[(Y/Yn)1/3-(Z/Zn)1/3]
其中X、Y、Z表示试样的三刺激值XYZ(对2°标准观察者)
Xn,Yn,Zn表示全反射漫射体的三刺激值XYZ(对2°标准观察者)或X10Y10Z10(对10°标准观察者)
如果X/Xn,Y/Yn或Z/Zn小于0.008856,上列公式应按下述作变更:
(X/Xn)1/3应换作7.787(X/Xn)+16/116
(Y/Yn)1/3应换作7.787(Y/Yn)+16/116
(Z/Zn)1/3应换作7.787(Z/Zn)+16/116
这些公式,只是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My值与Y值有关,L值也与Y值有关。再简单一点说:My值与L值有关。而dM值我们看到与XYZ均有关系,也就是说,dM值与Lab或LCh均有关系。
所以,L值越低,My值越高,黑度值也就越高。
作者: baba    时间: 2008-12-19 11:25
色度学不懂!在成本和质量的前提下,在我的体系中谁最黑我用谁
作者: anarchist    时间: 2008-12-19 19:58
如果My为你所称的黑度的话,Mc叫什么? 市面上或实验室有没有可以用炭黑做出来的My=400的涂层呢?FW200么?
你觉得Mc公式是在X/Xn,Y/Yn或Z/Zn小于还是大于0.008856情况下?
Mc小于多少的时候,列出的Mc公式需要作修正?

用不用设备来评估颜色都是可以的,设备可以方便准确的量化, 我会先在光源箱里对比,然后测数值.
我之所以列出L*a*b*与XYZ的公式,是因为您在前面所提到------"印象中德固萨是用黑度计按照标准的测试方法比较黑度的,而不是简单的用L值, 当然,L值能反映黑度值My,但是用普通分光光度仪或色差仪测试出来的结果是不准确的" 这句话让人不解,除了trans/semi-trans,难道有spectrophotometer原理不是通过 f(xyz/XYZ) 来测的?如果这个是准确的,为什么L*a*b*就是不准确的了呢?

JD200在东南亚包括欧洲已经有人使用了,我相信很多人的配方, 不改变原材料,性能还有提高的余地的,尤其是颜色
作者: 榴连    时间: 2008-12-20 00:30
35# 榴连
不好意思,不太清楚!重发一遍吧!
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Degussa的,没有必要跟你争论什么。纯粹是技术讨论,没必要把我当仇人一样看待。
的确,My值可以称为黑度值,或者,也可以称为“黑色值”,与底色色相无关。你所说的Mc值也可以称为“黑色值”,与底色色相有关。表达黑漆的黑度,可以同时用MyMc,当然也可以同时用MydM,这是一回事。My表达的是到底有多黑,dM表达的是偏红色色相还是偏蓝色色相,Mc值则是二者之和。如果你坚持认为My值不能表达黑度,我也没办法。
下表附上的是德固萨碳黑介绍资料里面的内容:

[attach]13844[/attach][attach]13844[/attach]
你当然可以用光源箱里对比颜色,也当然可以用设备进行量化。
一直坚持认为的是,对于高色素碳黑,分散剂及分散树脂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这一点,10#29#均有质疑。采用不正确的配方,当然可以做出FW200的黑度不及Speciel black 6,甚至不及SB100。你们现在测试用的配方真的不怎么样,无论是树脂还是分散剂。高色素碳黑对分散剂的要求更高,如果分散剂筛选不当,树脂体系又不适合,相同的配方,完全可以做出FW200黑度比别的差。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所以,在hzjdr公布一些测试数据时,我希望他公布L值,而非△L值。如果公布的L值数据经过换算证明FW200的黑度值甚至在200以下,就证明这个测试没有意义。所以,我也没有别的意思,仅仅是兴趣而已,却反而与你争论半天!
1#公布的数据里,就可以看出△L值为-0.55,甚至有一组数据高达1.21,这仅仅是△L,那么L值呢?到底有多少?记得3#马上就有质疑。△L值我认为意义也不大,并不能证明任何事情。所以讨论了一下。
不管是trans/semi-trans还是全遮盖的碳黑采用普通色差仪测试黑漆时L值并不准确,这是经过试验得出的经验。尤其是漆膜有光泽时,部分入射光在漆膜表面就会被反射,而没有经过碳黑的吸收,这就造成了测试时的L值比实际值偏高。如果两个黑色漆膜光泽不一,那么对仪器的影响也不一,所以L值的偏差也不一。Spectrophotometer分光光度仪同色差仪一样也是如此。只有在排除了光泽的影响,测试出的L值才有意义,普通的仪器不经调整是无法做到的。这就是我说L值为什么不准确的原因,你可以质疑。
我相信JD200在东南亚甚至欧洲有很多人在使用,这是很好的事情,表明中国的碳黑产业开始有很大的进步。但这并不能证明,JD200FW200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些客户应用时是替代FW200的。
我曾经比较过一些国产颜料和国外颜料,说实在话,国产的有些东西做得真的非常不错了,有些甚至超过国外。我非常高兴看到这种现象。但是,要证明JD200好,你的证据不充分,仅此而已。
如果可以,送些样品,我非常乐意做一些测试,并将结果在论坛上公布。
作者: anarchist    时间: 2008-12-20 08:09
我也不是金德瑞德, 无论是配方还是结果,我在前面已经质疑这个测试
我这个帖子所说的黑度,从头到尾指的是Mc值,所以我说跟L*a*b*都有关
我的感觉是:你始终在强调"普通的色差计"测不准L*值,我不太清楚这个是什么设备,按道理来讲,没有人会买一台不适合自己应用的测试工具. 你刚也讲到光泽与L*的关系,其实这个题目也不是一两句话说清楚的, 我觉得你说的也很片面.

我的观点是,
楼主分散剂的量不太合适, 最终的数据也不能让人信服
如果My是你所说的黑度,几乎没有一个产品可以做得到黑度值为400
一个符合应用要求的设备,测出来的L*a*b*就是准确的,因为就是从XYZ来的
JD200单纯性能上与200,1300,5000是没有办法比的, 但是价格非常有优势,我前面之所以没提这一点, 因为我没做过测试,另一个就是价格的敏感性, JD200,FW200,M1300,R5000都存在国内外价格巨大的差别,我不想说在国外是什么价钱

现在分工这么细, 什么都深入研究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在感兴趣的问题上争论是一个相互迅速学习提高的过程, 伟人说,"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做到有理有据, 你我说这么多对实际利益有多少用处? 拿出来与感兴趣的人一起分享讨论,这是一个愉快的过程.
作者: 榴连    时间: 2008-12-20 09:39
呵呵,赞成你的大部分观点!
Mc值与X,Y,Z有关,这是肯定的。但My值只与Y值相关,或者说,只与L值相关,也是肯定的。一般而言,我是用My与dM两个数据来分析黑漆,一个表示黑的程度,另一个表示黑的色相。只用Mc来表达,当然也是可以的,只是我不这么用!
对于其他彩色、白色或灰色漆而言,色差仪、分光光度仪都是可以基本正确地显示L,a,b值的。但对于黑漆,这些仪器不经过调整,测试的数据确实有误差,而且可能误差还比较大。原因我说过了,但这只是我个人的分析,并没有人教我,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你认为我说得很片面,这非常好,我很乐意在这方面接受一些教诲。希望你有时间能解释一下。:loveliness:
一般我用My来表示黑度,曾经做出FW200的黑度值为400,但并不是用黑度仪测试的,而是用分光光度仪测试L值(将光泽因素排除),再将L值或Y值换算成My值。我也不敢肯定数据一定精确,如果有黑度仪就好了,可以提供一个比较。
不做碳黑的厂商,很少有专门配套黑度仪的。毕竟很贵的东西。这就是你说的“没有人会买一台不适合自己应用的测试工具”的原因。色差仪或分光光度仪是用来测试其他颜色的,黑色的可以用,但数据需要校正或分析,仅此而已。
我相信JD200是个好东西,具有非常好的性价比,这应当是无疑的。只是贴子的主题是拿来和FW200相比,但我认为数据不充分,缺乏比较的意义。所以有些讨论而已。
诚如你所说,对感兴趣的问题的讨论,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提高的过程。感谢你的回复,从楼主的信息来看,偶们应当是离得很近的邻居,如能有空一起探讨,对我而言是非常荣幸的!:handshake
作者: yinjuntian    时间: 2008-12-20 10:26
我也很关注炭黑黑度的问题,特别是平光黑或哑黑的黑度很难做到很黑的,学习了!
作者: ucoat    时间: 2008-12-22 15:11
希望国产的碳黑能够达到或者超过国外的品牌。
    对于碳黑的评价,我认为黑度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综合评价,比如着色力、耐候性、分散性、吸油量等,单一的黑度评价是不全名的,如果只是考虑黑度,色精是最黑的。
    其次对碳黑黑度的评价,虽然可以用分光光度仪来进行评价,但是仪器总是达不到人眼的精度,一般用于汽车的碳黑黑度评价出来用分光光度仪来检测外,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在人造光源下进行比对,看色相。
   希望国内的碳黑供应商能够提出和进口如FW-200P、1400等牌号进行全面的对比实验,得出具客观的数据,哪些已经达到了进口的水平,哪些还有差距,这样就比较有信服力。
   如果允许的话,联众涂料论坛来组织对比实验,得出客观的报告。
作者: hzjdr    时间: 2008-12-22 16:56
可以啊,我可以提供样品
作者: hzjdr    时间: 2008-12-22 16:57
具体怎么联系,和谁联系哦?
作者: ucoat    时间: 2008-12-22 17:28
不要急,我们需要和联众专家组讨论实验方案,同时还要确认检测费用的问题。
作者: hzjdr    时间: 2009-1-13 17:18
型号        批号        黑度值        着色力(%)        DBP(cc/分散性(µ)    流动度        PH         外观形态
JD210        金德瑞        6.2        148.7        108        50        21        1.97        介于粒与粉之中,偏粉
JD200        金德瑞        -2.8        145.4        111        50        21        1.72        介于粒与粉之中,偏粒
FW200        德固赛        -8.4        128.9        150        45        19        1.69        粉状
作者: acobra    时间: 2009-1-13 21:21
评价黑色浆有很多方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手段,不过,想看一下这个黑色浆的和白的冲淡色如何,用美能达的仪器来评判不能做为依据,如果可能还是建议用X-RITE的机器来测量一下其绝对的L值是多少,包括5角度的数据,这样可能更能反应真实的情况,当然是个人建议了.......................
作者: hzjdr    时间: 2009-2-21 00:11
35# 榴连
这个建议很好啊,请问怎么联系你啊???
作者: hzjdr    时间: 2009-2-21 00:19
35# 榴连  
不好意思,不太清楚!重发一遍吧!
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Degussa的,没有必要跟你争论什么。纯粹是技术讨论,没必要把我当仇人一样看待。
的确,My值可以称为黑度值,或者,也可以称为“黑色值”,与 ...
榴连 发表于 2008-12-20 00:30

你说的建议很好,我今天也去了家日本著名的汽车漆工厂,向他们了解我公司的JD200和FW200在他们树脂体系的试验结果,他们的试验条件是在不加任何分散剂的情况下,讲究碳黑和树脂的匹配,最终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分散后,用爱色丽测色仪测试L值, FW200的L值为0.4,JD200的L值为0.8,碳黑形态FW200为细小粉末状,JD200为半颗粒状。
作者: hzjdr    时间: 2009-2-21 00:20
当然每个工厂的配方体系,选择的助剂都不一样,以上实验结果仅供参考
作者: 榴连    时间: 2009-2-23 12:59
35# 榴连  
这个建议很好啊,请问怎么联系你啊???
hzjdr 发表于 2009-2-21 00:11

实在不好意思,最近非常忙,没有时间做这些测试。也许,论坛里的其他高手可以做这个测试?并将论文发表在我们下一期的联众期刊(电子版)上?
作者: hzjdr    时间: 2009-2-23 16:28
实在不好意思,最近非常忙,没有时间做这些测试。也许,论坛里的其他高手可以做这个测试?并将论文发表在我们下一期的联众期刊(电子版)上?
榴连 发表于 2009-2-23 12:59

可以啊,怎么联系啊,给个联系方式啊
作者: lis    时间: 2009-4-29 11:04
个人观点:
单纯用Mc来表示碳黑的黑度不是很准确,Mc是My和dM的和,相同的Mc值时,dM值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并不能清楚的说明碳黑的色相,个人觉得用Mc,dM或My,dM来表示碳黑的黑度可以更加清楚。
如果要评价碳黑,同意31#“建立一个standard的对碳黑评价的配方”,当然这只是一方面
作者: d20041423    时间: 2009-5-3 00:12
只是很想了解要怎么样才能获得 联众期刊(电子版)。。。 要斑竹么?》
作者: kingweijie    时间: 2009-7-21 22:42
不要想一步登天,想赶上哥伦比亚的5000和卡博特的M-1400再去赶FW-200
作者: xcmf007    时间: 2009-7-22 09:06
用五角度的色差仪才行啊,再加上专家的目视。。。
不过JD你不要以接近FW-200庆幸。而应该去超越,去做的更好,才有机会。。。。
作者: yangf_0519    时间: 2009-8-10 13:20
国产炭黑是要和进口的做个详细的比较。价格,色相,黑度等
作者: 广州润锋化工    时间: 2009-8-24 14:26
43# hzjdr


规格
           FW 200
平均原生粒径 (nm)
                13
相对着色力 (IRB %)
112
DBP吸值 (g/100g)
  620
BET比表面积
m2/g
   550
挥发份含量 950 (%)
                 20
PH
                 2.5
黑度值My
     286
灰份%
    0.3

作者: pipi960    时间: 2009-9-9 11:12
从各位前辈的讨论及分析来看,好像各家评判的标准或者说对标准的理解方式都不太一致,只能说个人试验出来的数据因试验条件,人为因素及原料差异(这个好像很重要)而产生的结果会差太多,大家就借鉴一下好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 yinjuntian    时间: 2009-10-4 23:29
我相信FW200要黑一点,同时支持国产的企业要努力进步!但不是一蹴而就的!
作者: shangpeng    时间: 2009-10-17 17:15
好不好一对比就知道,不过首先条件是要把碳黑充分研磨好(要好的分散剂,加量足够,好的研磨设备,充分研磨)
作者: 榴连    时间: 2009-12-19 22:34
联众技术团队以相对公允的试验方法和手段,对几个碳黑产品进行了评估。文章将会发表在第二期的《联众涂料》电子期刊上,欢迎大家关注。
作者: abuk_333    时间: 2010-5-12 16:50
三菱的炭黑都很难换FW200
作者: micrro_zhu    时间: 2010-6-11 11:01
:)我很有需要第二期的电子期刊,想知道大虾们的结果,最近有测试JD200,没有用设备,目测差别就很大,偏灰,不够透明性。
作者: yuanhy    时间: 2010-8-1 16:05

各位大虾,总结了一下对碳黑的评价都是基于在体系之中碳黑的表现力如何在评价碳黑的性能,而很少有人从碳黑本身结构去评价碳黑的性能,这样就可以排除体系(树脂和分散剂对碳黑的影响了)。而我们作为碳黑的使用者其实是更关系碳黑本身的结构,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哪个其实是更合适我们自己的体系。其实,不管碳黑供应商给我们提供怎么样的测试结果或比较的结果,那都不重要,因为这些测试结果是基于他们的体系而言的,而不能代表在我们的体系中,碳黑具有相同的表现力。

对于黑色浆中的表现力,我们希望在3个方面都有好的表现:

1.
着色力

2.
黑度(包括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的能力)(在英文上用 jetness,表示)

3.
分散能力

在制造碳黑上从化学工艺上分有热氧降解和热降解。在制造上,高温炉法工艺和煤烟工艺都属于热氧降解,而热碳黑工艺与乙炔碳黑工艺都属于热降解工艺。煤烟工艺是我们商品化中最原始的一个工艺,之后是槽钢工艺,最新的工艺是高温炉法工艺, 碳黑的生产是由不完全燃烧芳香类型的油或其他液态或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热降解得到的。碳黑是在生产过程中先形成蓬松的固体,在之后会经过氧化过程以增加表面活性,或制成珠状以方便使用者操作。

我们这里为什么要谈碳黑的制造工艺呢,因为用哪种生产工艺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碳黑的表面性质和碳黑的体型结构。而碳黑本身的性能与碳黑的体型结构、表面化学性质特别是粒度有关。

碳黑的表面化学也决定了碳黑的性质。在碳黑的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后的氧化过程中,碳黑表面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团,这些表面基团会增加表面的一个极性,它们会影响碳黑的颜色特性,流变性和润湿性等等。越高的挥发份含量,说明还有越多的含氧机团-因此表面处理得越多。

经过表面处理(氧化)之后的碳黑可以增加碳黑的

1.
更好的润湿性/分散性

2.
更高的黑度

3.
更高的光泽

4.
更强的抗絮凝性

5.
更好的耐候性

比较不同工艺生产的碳黑的可挥发物含量:

不经氧化工艺的高温炉法的挥发物含量为1.0-2.5%,经氧化的高温炉法的为3.0-9.5%;不经氧化的槽钢工艺法的挥发物含量为4.0-6.0%,经氧化的槽钢工艺的挥发物含量为14.5-21%,槽钢工艺比高温炉工艺生产的碳黑其表面具有更多的含氧基团,经氧化处理后的含氧基团更多,表面活性更高。

因此碳黑的生产工艺与之后的氧化工艺直接影响到碳黑本身的原生粒径,表面积,体型密度和表面化学。表面基团的差异又导致了表面的极性的不同,直接影响了碳黑的色彩特性上如黑度,着色强度,和底色也影响了流变,分散性和电导性。这些参数就直接影响了碳黑本省的黑度,着色力,底色,流变,分散性,吸油值和电导性。

最后,各位大虾谈论了很多关于黑度衡量的问题,根据DIN55979中,用My值用来衡量,是基于标准的色值Y10等分来观测。而蓝色会增加黑度值(My)值,而棕色会让黑度下降(降低My)值。而McMy的区别是区分底色从棕色到蓝色的色调。

其实是更希望我们国产的生产商能够提供碳黑本身的一些技术指标,这样我们能够更快速的找到合适自己体系的产品。不是说哪个产品一定是好的,或一定比某个产品要强,因为有些性能是不可调和的,如粒径小了是更黑但是更难分散。我们在跟国外的供应商要产品的技术指标很容易就可以拿到,而国产的供应商,我们很多时候是很难拿到这些技术指标的,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其实在有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很容易就知道这个东西大概会表现出怎么样的性能,而不用浪费时候去测试。如FW200,我们从前面的帖子已经有相关的技术指标了,而国产工艺商的指标不是很齐全。

这作为给大家评估碳黑的时候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然包括价格;P


作者: yuanhy    时间: 2010-8-1 16:11
怎么贴图贴不上去啊?只能用附件形式放上来了。
作者: guo5125    时间: 2010-10-13 10:47
FW-200  是槽黑? 国产大部分是炉法的。
作者: zwjnatural    时间: 2010-10-13 16:35
请大家谈谈卡博特与德固赛炭黑之间的区别,谢谢
作者: 荀清    时间: 2010-12-2 10:21
学习了,理论都比较高深,我们是做应用的,谁的好用谁的,哪来那么多事
作者: 涂料学习中    时间: 2010-12-30 10:38
回复 hzjdr 的帖子

黑油用色差仪测,一般偏差很少的,(我所在的公司用BYK和美能达)
最好还是用眼看
JD200我们也试过,黑度可以,就是稳定性不好(只代表个人意见,建议有兴趣的还是指教试一下)
作者: TXH0611    时间: 2011-1-21 10:47
可以测试下,绝对给你个惊喜。
作者: TXH0611    时间: 2011-1-21 10:48
是可以替代FW200,我现在就在用这个东西,不错的 。
作者: TXH0611    时间: 2011-1-24 10:00
支持国产!
作者: ro1673    时间: 2011-2-15 19:19
回复 anarchist 的帖子

您好,我对您说的这个算黑度值的理论不了解跟您请教下“XYZ值与CIEL*a*b*或者HunterL*a*b”里面xyz值以及CIEL*a*b*时什么意思?(我知道Lab是色差仪的三个衡量标准)“L*=0.2, a*=0, b*=-0.4 , 黑度是399”这个黑度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肯定不是三者相乘啊? 请赐教~
作者: ro1673    时间: 2011-3-16 19:36
回复 榴连 的帖子

对于FW200 什么分散剂才是好的分散剂? 丙烯酸氨基体系你能给推荐一种好的分散剂么?
作者: 榴连    时间: 2011-3-16 21:21
回复 ro1673 的帖子

有如下几支分散剂,对碳黑的分散效果都很不错:
EFKA-4310,BYK-161,BYK-2025,EFKA-4061,Solsperse-32500,0451等~

我现在代理的泰格助剂,有几支分散剂不输于以上所列:Tech-6325,Tech-5325,Tech-5415等~(有广告的嫌疑。。。    /:809)
作者: ro1673    时间: 2011-3-16 21:23
回复 榴连 的帖子

呵呵,现在用的应该是BYK161  ,效果不太好,领导给我一个,然后让我也找找。
作者: henrywe    时间: 2011-3-23 09:48
耐候性能对比呢?
作者: fxx198    时间: 2011-5-18 21:38
新人来报到,学习了各位大侠的言论,很有收获!本人目前正在寻找氨基体系分散FW200的分散剂,希望各位推荐,谢谢了!
作者: ttu04010    时间: 2011-7-11 12:21
我们具备可以将炭黑直接分散到去离子水中的工艺。

作者: ttu04010    时间: 2011-7-11 12:27
分散后的炭黑分散液只有去离子水和炭黑,不含一切其它助剂。
粒径在100nm以下,可根据需要调整。分散后6个月不沉降,不出现聚集。

问题是我们只善于分散,不懂的应用方向。想请求达人给予指点,建议。

作者: wuqiao    时间: 2011-10-9 08:35
本人也做过一段时间的黑浆,其实对于好的色粉评价不能靠简单的实验室试验。
真正的车间生产工艺的确定是对产品能否满足客户,满足调色的最终考核。
本人通过各位大侠的讨论学习了很多。
不过各位大侠对黑浆的制作工艺没有提到不知怎么回事?
赐教一二
作者: lubian    时间: 2011-10-31 16:34
色差可用△E来表示,小于1眼睛不会有明显感觉。FW200好不在黑度,在它的含氧基团,磨成浆料后稳定性好。现在国内已经有相当于德固萨特黑6和FW200的产品,知本原特黑6号和超黑2号,可以试一试。
作者: 1821093249    时间: 2011-11-6 14:47
榴连 发表于 2008-11-23 22:14
你说的有道理的,黑度值只和L值相关,与a值和b值都无关
关键是你的仪器测试出来的L值准不准,与实际值有 ...

有样品,给我样,怎样
作者: 1821093249    时间: 2011-11-6 14:59
hzjdr 发表于 2008-12-22 16:56
可以啊,我可以提供样品

怎样联系吧,给样品,上海奉贤区平安镇民福村887号致辉涂料有限公司袁工收,谢谢
作者: lubian    时间: 2011-11-9 08:09
致辉涂料有限公司有电话吗?要多少量?
作者: 某某人    时间: 2011-12-8 17:12
怎么回事,香港也也有个金德瑞卖JD200
作者: 416996398    时间: 2012-2-17 15:41
金德瑞炭黑 近几年 做的还挺不错的
作者: kobecuiwei    时间: 2012-4-16 21:36
过来学习了啊
作者: hbm111    时间: 2012-7-8 06:03
榴连 发表于 2008-11-23 22:14
你说的有道理的,黑度值只和L值相关,与a值和b值都无关
关键是你的仪器测试出来的L值准不准,与实际值有 ...

好久没有做配方了,目前从事涂料销售工作。蓝相的黑浆可是调色的宝啊,能做好这个色浆的国产炭黑市场前景太好
作者: fkeooou    时间: 2012-9-15 15:10
有些道理,下次也实验实验。。
作者: yasuray    时间: 2013-1-20 21:20
不相信,第一,两个同样的FW200色差太大,0.55,太大了吧,第二,分散剂太少,就上面这个配方拿EFKA4310来做也需要加2.0%吧,0.5%不太可能
作者: justine    时间: 2013-6-3 16:13
卡博特E1600可以与FW200抗衡,价格具有优势,蓝相  867381768
作者: LBDCP2008    时间: 2013-6-5 16:49
有这么好,不能说.还是把样品拿到自已测试一下,就明白了.
作者: dreamshaw    时间: 2014-7-24 11:08
黑度最低L值能做到多少?




欢迎光临 联众涂料论坛 (http://bbs.coat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