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标题: 砂磨讨论(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ucoat    时间: 2008-10-27 14:16
标题: 砂磨讨论(原创)
1.砂磨浆粘度设置:
范围设定:
1,流量≤5KG/分钟
范围设定为X±0.2KG/分钟

2,流量5-10KG/分钟
范围设定为X±0.4KG/分钟

3,流量≥10KG/分钟
范围设定为X±1.0KG/分钟

PASS方式砂磨
循环方式砂磨
5L约50Kg~100Kg/hr
5L约100Kg~200Kg/hr
20L约100Kg~150Kg/hr
20L约150Kg~300Kg/hr
50L约150Kg~200Kg/hr
50L约200Kg~350Kg/hr
100L约200Kg~300Kg/hr
100L约250Kg~500Kg/hr

温度

一般设定在60℃以下。
注:如预混配方中有氨基树脂等反应性树脂,温度控制在40℃以下。
2工艺配方设定参数

A充填率


砂磨机充填率的计算方法


条件:砂磨机炮筒容量为V,研磨介质玻璃珠真比重为ρ真,随机堆积


因子ф,玻璃珠重量为G

砂磨机炮筒容量(L)
V
研磨介质(玻璃珠)真比重(g/cm3)
ρ真
随机堆积因子ф
0.639
研磨介质(玻璃珠)重量(Kg)
G

充填率=G/ Vρф×100%


通常情况下,充填率为70%~80%之间。


玻璃珠的真比重与表观比重之间大致关系: ρ表观=ρ真×ф


例:D-15B的玻璃珠真比重ρ真约2.67,则ρ表观=2.67×0.639=1.71,


实际用200ml量筒,用体积排除法测真比重为2.66,及比重杯测得ρ表

观比重为1.67。基本上和上述公式吻合。
分散方式的决定
3.粘度因素

白的粘度在90KU以下的宜选择CANS,
其它的粘度在70KU以下的宜选


择CANS。

4.触变性

触变性大的宜选用PASS。

5.沉降性

预混浆沉降严重的宜选择CANS。如果选用PASS方式,应注意第一遍时需要边搅拌边砂磨。

6. 循环与PASS的特点比较
PASS操作的特点
循环操作的特点
物料流量较小,以减少道次
数物料流量较大,大小原料颗粒成百上千次地经过砂磨机研磨
物料每次通过砂磨机的滞留时间较长
物料每次通过砂磨机的滞留时间较短
可以保证所有物料都经过砂磨机研磨

需要更换清洗料缸,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单缸操作,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
对设备要求较低,而且无需额外慢速搅拌
对设备要求较高,为最大程度地使所有物料经过砂磨机研磨,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对物料进行慢速搅拌
由于所有大小原料颗粒经砂磨机的次数是相同且较少,导致终产品的粒径分布较窄
物料流经砂磨机的次数特别多,可最大程度地把大颗粒磨细,终产品的粒径分布宽,相对PASS而言,砂磨时间长
适合于比较容易研磨的物料
适合于粘稠度较低的物料
每次研磨后物料细度下降大
细度连续下降
产品中可能有含有细小颗粒

产品可能会返粗
产品色强度好,光泽好,遮盖率好
流量小,物料温度高
流量大,对冷冻水要求不高

7.滞留时间的决定
计算公式(简易公式):

A,PASS砂磨的场合


砂磨滞留时间(分)=(W/2)×ρ/R×60


B,循环砂磨的场合


砂磨滞留时间(分)= T×60×W/2×ρ/A


其中公式中参数含义:


W:砂磨机炮筒容量(升); T:砂磨时间(小时); R:砂磨流量(Kg/H);


ρ:砂磨浆的比重;A:预混浆量(Kg)。

8砂磨中的搅拌方式
PASS的场合

可以不用搅拌。

循环的场合

必须使用边搅拌边砂磨(或间断式搅拌/每5分钟搅拌1分钟),搅拌不宜采用高速搅拌,以免产生砂磨浆飞溅,只要达到搅拌均匀即可。


欢迎讨论,我这里还有一些很好的原创砂磨资料,根据讨论的进程会逐步上传。但是请大家不要转载!
作者: wyj7506    时间: 2008-10-27 20:52
密闭 卧式砂磨装珠量大致为容积的80~85%;密闭立式大致为70~80%;开放式大致为60~75%;
这是一些经验数据。
作者: ucoat    时间: 2008-10-27 20:59
选择的砂磨珠类型和粒径不同,其填充率相差很大,需要试验的出数据,经验值只能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即使是同样体积的砂磨机,不同的生产厂家的砂磨机,其填充率也有很大的差异。
作者: 开林(江西)制漆    时间: 2008-10-28 08:19
但是对砂磨前的高速分散有具体要求吗?
有温度控制,但是相对的压力控制有没有?

[ 本帖最后由 开林(江西)制漆 于 2008-10-28 08:24 编辑 ]
作者: ucoat    时间: 2008-10-28 09:53
原帖由 开林(江西)制漆 于 2008-10-28 08:19 发表
但是对砂磨前的高速分散有具体要求吗?
有温度控制,但是相对的压力控制有没有?


  砂磨前的高速分散非常重要,不要以为有了砂磨混合阶段就可以不认真对待,事实证明经过高速分散比普通混合砂磨的效率至少要提高1/3。
  高速分散的原则是先高粘度分散,一般时间为20min,达到目视浆料表面非常光滑,无大颗粒,再加入部分溶剂,以达到适合砂磨的粘度  
  高速分散的线速度一般为21-27m/sec,Ti≈2.0。
  砂磨温度一般控制在小于60℃,如果配方中含有氨基树脂,注意温度控制在小于40℃,压力请参考砂磨机的说明书,一般机械密封比唇式密封所承受的压力要大,立时砂磨机比卧式砂磨机承受的压力大。
作者: ucoat    时间: 2008-10-28 09:54
根据产品适用的砂磨方式,参考下表中粘度
             循环方式        PASS方式       备注
白        90~105ku/25℃ 95~125ku/25℃ 如纯钛白粉可高速分散至25-30微米
黑        60~70ku/25℃ 65~75ku/25℃ 一般要加分散剂
有机紫 60~70ku/25℃ 65~75ku/25℃ 一般要加分散剂
无机黄 70~80ku/25℃ 80~90ku/25℃ 一般砂磨后粘度降低(如铁黄)
有机黄 60~70ku/25℃ 65~75ku/25℃
有机红 65~75ku/25℃ 75~85ku/25℃
无机红 65~75ku/25℃ 70~80ku/25℃ 如铁红
有机蓝 65~75ku/25℃ 60~70ku/25℃ 触变性强建议添加分散剂
有机绿 65~75ku/25℃ 70~80ku/25℃

颜料吸油量对配方的影响
颜料吸油量,  g/100g颜料   颜料最高含量%   漆料最低不挥发份%
10-20                        低            60-70                          30-35
20-40                        中            30-50                          35-40
40-60                        高            15-30                          40-45
>60                        很高             <10                         <45
作者: 开林(江西)制漆    时间: 2008-10-28 10:06
高速分散机
1、结构与特点
高速分散机是涂料用研磨分散设备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它可以和砂磨机配合使用作颜料的预混合设备,也可以单独为超细颜料的研磨分散设备。
高速分散机的工作原理是:电动机的转动经过无级变速后,带动主轴以一定的速度转动,主轴下端装有分散叶轮,叶轮的高速旋转对物料产生混合和分散作用。高速分散机的机头可借助油压升降并可绕立柱体呈270度或360度旋转,因此一个分散机可以配备3—4个预混合罐,交替进行分散作业。依安装方式不同高速分散机可分为A、B两种型式;A 型为落地式,适用于移动式容器;B型适用于台架式,适用于安装在楼板或操作平台上的固定容器使用(见图2)。
分散叶轮是高速分散机的关键性部件。图3为常见锯齿型叶轮,在叶轮的过边缘上交替弯出齿型 ,倾斜角为沿切线成20度—40度,每个齿的立缘面①可产生强冲击作用。齿外缘面②推动物体向外流动,形成循环与剪切力。实际上,齿附近的物料一部分向内减速滑过齿内缘面③,这就强化了剪切作用,漆料循环到齿附近,不断受到加速和减速,在粘度剪切下被分散,孔④可以形成气蚀以增加大颜料粒子的磨损作用,从轴到叶轮也应为连续面,否则会降低分散效率。
叶轮转速一般推荐为25m/s以上,分散膨胀型 漆料可低至15m/s。物体能否循环对良好分散作用极为重要。即使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小叶轮也比大叶轮效果差,原因是循环作用不完全,外部物料不能循环到分散区域,加大叶轮直径或改变叶轮型式,可改善物料循环状态。
叶轮直径与罐体直径和装料深度之间关系如图4所示,一般配料预混合时取下限,调漆时取上限。
高速分散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维护保养容易、使用灵活、预混合分散及调漆皆可使用、清洗方便、生产效率高,特别是随着新型高速分散机设备(如双轴双叶轮高速分散机、快慢轴高速分散机等)的出现,其应用范围日趋扩大。
2、湿润及解聚操作
高速分散机的分散能力取决于下述3点:①湿润颜料的能力;②解聚颜料大颗粒的能力;③循环漆料的能力。
这3种能力往往是互相关联而又彼此独立的。通常漆料处于湍流状态则湿润作用好。处于层流状态则分散作用好。因此,高速分散机的操作宜分两步进行,先湿润操作后分散操作。
(1)湿润操作
此时将叶轮主轴置于配料罐中央,叶轮高度及转速应调整到使漆料以轴为中心,形成旋涡为佳。物料旋涡适当时,应能看到叶轮中央约1/3部分,但不低于叶轮,也没有空气混入出现的爆鸣声。位于漆浆外缘的颜料颗粒应能陷于液流中,并且在沿罐周转满一周前下降至旋涡之中,否则会降低高速分散机的效率。
颜料在慢速搅拌下,逐渐加入旋涡中,因为低速加料有利于颜料与漆料的均匀混合并减少污染。注意不要加到轴上或罐壁上,一旦粘附于其上应暂停止搅拌,将其刮下,否则混合漆浆会含有粗颗粒。随着物料中颜料增加,漆浆稠度变大,这时应相应提高叶轮位置并增加转速。
(2)解聚操作
解聚阶段应使用高转速,即在加完颜料之后几分钟,当没有颜料粉末漂浮于漆浆表面时,将搅拌偏置罐中至罐壁之间,大约为1-2倍轴直径,以提高分散效率和消除死角。轴偏置虽然会使能耗加大,但分散效率可以提高25—50%轴偏置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漆料作粘滞的转圈运动,避免漆料循环不好、物料温升过高和混入空气。色漆漆浆分散叶轮的最佳转速大约为叶片周边线速度27m/s,漆料粘度100-400pa.s较适宜,加入颜料后,漆浆稠度可达3000-4000mpa.s,这种条件下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使用要点
为有利于高速分散机高效而正常地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高速分散机的研磨漆浆组成
高速分散机用于颜料分散时,其运动中的研磨漆浆应呈层流状。研磨漆浆应是相当稠厚的(但仍可流动的),理想的流体状态是稍呈膨胀型流动。这种高粘稠度漆浆的配制可以采取高粘度漆料,也可以采用高颜料含量,或二者兼顾。从经济和研磨效力两方面考虑,应采纳高颜料含量比较适宜。
②高速分散机中颜料的分散是在层流状态下进行的,盲目地一昧提高转速以期获得高效率,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实践中选用适用于不同漆浆组成的高速分散机,改善配方以适应高速分散机的性能,发挥其效率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向。
③高速分散机的分散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约15分钟即可达到目的,继续运转使操作在高温、低粘度、弱剪切下进行,效率明显降低,对提高分散程度作用不大。
④为有利于高速分散时的物料循环,罐底一般以碟型为好,罐内不设挡板,这样可以消除死角。同时,由于湿润操作和分散操作要求不同的转速和不同的叶轮高度,所以具备两种以上的转速和液压升降装置的高速分散机更方便适用。
⑤高速分散机的电机在运行时,运用电流表指示电流是必要的。一方面可以通过工作电流观察高速分散机是否在高效正常地工作(工作电流应既低于电机额定电流,又与其接近为佳)。
⑥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叶轮会遭到磨损,锐角变钝、轮盘变形,效率会随之下降,故应注意随时更换。
⑦高速分散机严禁空车运行,应保持慢速起动和慢速停车操作。
作者: ucoat    时间: 2008-10-28 10:19
高速分散(原创)
一、定义
高速盘式分散机是以锯齿状搅拌叶片安装于一根高速旋转的轴上,并由大功率的马达带动搅拌轴的分散机,如果结合一定尺寸的搅拌釜,就成为一个单元组合的高速分散操作系统。

二、作用
高速盘式分散机,它的分散效率间于混合击碎型分散和研磨分散之间,既有一定的分散效果,又不能达到完全分散的机械设备。在高速分散操作系统中,可进行预混,研磨(分散)和调稀操作。

三、高速分散机类型
高速分散机,主要有3种:
1.        只有高低速两档之分
2.        无级变频调速系统
3.        高低速两档分开,并且有各自的变频调速系统

四、达到高速分散目的所必备的条件
想要达到高速分散的目的,关键因素有以下几点:
1.        高速搅拌机功率
        要达到一定的分散目的,搅拌机必须达到一定的功率。由于高速分散的体系都具有很高的粘度,因此,对机器的负载很大,没有一定的功率,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因功率太小而导致马达跳闸,不能及时分散颜料聚集体,导致不能达到一定的分散效果。而且,由于高速分散时的不连续性,对颜料的及时润湿或多或少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大功率、结实的高速分散机将是机器制造厂家的发展方向。
2.        搅拌叶片的尺寸及形状
        在高速分散时,搅拌叶片的尺寸及形状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它的选择由每次的批量决定,而且必须配合搅拌釜同时进行,具体尺寸将在下面得到说明。
3.        搅拌釜的尺寸及形状
        在选择搅拌釜时,一般以圆桶型为最好,这有助于涂料在高速分散时的流动。釜底以扁平带圆弧型为好,这样的设备不会因产生死角而导致分散效率的降低。搅拌釜的直径也必须配合搅拌机的叶片及批量作最佳选择,具体尺寸将在下面说明。
4.        高速搅拌机的速度
        真正有意义的搅拌速度实际上并非是搅拌机的角速度,而是搅拌叶盘的线速度。一般当线速度达到2100cm/s-2700 cm/s左右时,具有很高的分散效率,当速度太大,超过临界雷诺数时,由于搅拌状态的变化而导致分散效果的突然降低。线速度可以由以下公式推导得出:
        ω=2πf     V=ωR =2πf R
        f--------搅拌机的频率(转速)rpm
        ω------角速度              弧度/秒
        R-------搅拌叶片的半径      mm
        V-------搅拌叶片的线速度    cm/s
        例:已知搅拌机的角速度是1000rpm,搅拌叶片直径为400mm,求其线速度。
        V=ωR =2πf R=2×3.14×1000/60×400/2/1000=20.93m/s=2093cm/s
        高速分散:2100-2700cm/s,但是一般目前的国产高速分散机只能达到1700-2200cm/s。
5.        被分散的颜料及树脂
        分散的效果,还取决于被分散的颜料及树脂。白色颜料以二氧化钛为主的比较好分散,其它颜料和填料经过高速分散后,能显著提高砂磨的效率。树脂可以是醇酸树脂、丙烯酸熟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等。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数是树脂的固体份,当固体份太高,由于对颜料的润湿性太差而不能达到一定的分散效果,如固体份太低,由于体系中彼此之间失去粘性而不能形成均一的流动体,从而导致高速分散的失败。
6.        分散过程中的温升问题
        由于是高速分散,强烈的高速运动,极易使温度上升。而温度的上升,导致粘度的急剧下降,从而引发诸如降低体系中彼此之间的相互撕拉,溶剂的大量挥发,以及含有双键的树脂自聚现象,因此,配备有冷凝水的搅拌釜显得尤为必要。
7.        投料的次序及速度
        由于颜料的分散有难易之分,而本身的比重有轻重之分。因此,投料前,需了解各颜料之间的属性,遵循先轻后重,先难后易的投料原则。
8.        搅拌的状态
        搅拌时,应时刻保持层流状态,因为有序的层流,能保证颜料聚集体间的相互撕拉,从而将它们聚集在一起的颜料颗粒分开。要想得到有序的层流,而且必须在高速搅拌的状态下,就必须使体系达到一定的粘度,并且防止温度的升高,体系应没有干性的颜料粉,同时应调节搅拌叶片与搅拌釜底部之间的距离以及搅拌机的转速。
9.        被分散体系的粘度
        要了解粘度对高速分散的影响,首先介绍以下方程式:
        Re(雷诺数)=   ρvx/η
        式中 ρ--------密度           g/cm^3
             v---------速度            cm/s
             x---------特征线性因次    cm
             η-------粘度            P
        对高速分散机而言,特征线性因次x为搅拌釜底部至分散叶片间的距离。
        据文献报道,当雷诺数大约在2000时,搅拌状态从层流变为湍流。
        可以想象,搅拌状态从层流变为湍流时,有序的撕拉将由杂乱无张的混合作用替代,从而失去分散作用。
        显然,从公式可以清楚地看出,运动成分(ρvx)有激发湍流的趋向,而粘性成分η有促进层流的趋向。因此,只要机器许可,提高粘度将是重要考虑因素。
10.        搅拌叶片离搅拌釜底的距离
         搅拌叶片由于不能无限降低(过低会刮到搅拌釜底及大大增加搅拌机负载),也不能太高(底部高粘度的浆料不能充分运动起来及造成空载),因此必须在生产时调节至适当位置,以保证一定的分散效果。
五、树脂的影响
        实际经验表明,分散的成功与否,除去设备因素、操作因素以外,还取决于树脂的本身性质,固体份的高低,树脂分散性的优劣,醇酸树脂的油长等,都是关键因数。
        一般而言,分散性的难易有以下规律:
        醇酸树脂:长油>中油>短油>无油
        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

六、操作中值得注意的因素:
1.        固体份
  固体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所要进行高速分散的树脂与粉料的配比,固体份高,颜基比小,反之,固体份低,颜基比大。
  建议进行高速分散的树脂固体份的适宜范围在30%<NV<80%,如超出这个范围高速分散将显得困难。
2.        达到分散细度后
        由于进行高速分散的浆料比较粘稠,颜料含量多,树脂含量少,这样被分散后的浆料仍处于不够稳定的状态,仍有从新聚集的趋势,因此必须补加足够量的树脂,以使高速分散浆稳定。
3.        夹套冷凝釜的正确使用
        冷凝釜的使用,对高速分散过程中产生的温升起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但由于使用冷凝釜有混入冷凝水的危险,因此冷凝的面积不能太大,在夹套釜中间可多开几个出水口,根据批量来决定出水口的位置。
作者: ucoat    时间: 2008-10-28 10:19
讨论一下砂磨珠大小和种类对砂磨的影响。
作者: 开林(江西)制漆    时间: 2008-10-28 11:20
个人觉得锆珠等高性能磨料,对砂磨细度效率的提高不大,但是对砂磨整体效率可以提高,如减少换珠频率,维护方便.
当然磨料越小,对砂磨细度的贡献肯定越好,一般选用1-2mm,大小搭配效率可以提高
作者: wyj7506    时间: 2008-10-28 12:47
磨料在能保证提供足够的能量,并尽可能减少对筛网的堵塞的前提下,越小越好,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接触点。有资料上说,混杂的磨料并没有特殊的优越性。针对不同的筛网基本都对应有一个最佳尺寸。当然这里还要考虑到磨损对粒径的改变。
珠子的密度小时,输送和操作重量小,相对不易沉底和结块,但分散作用减弱,对常规的立式砂磨或者珠磨相对好些。但对卧式砂磨机而言,不受此限制。密度大的磨料,漆液的粘度可以相对大些。
作者: ucoat    时间: 2008-10-28 16:22
我认为二位的说法不是很准确,如果是砂磨要求不高的产品,如重防腐、普通底漆等,砂磨珠的选择不是很重要,粒径也可以适当大一些,这样效率会比较高。
如果是砂磨汽车产品,砂磨珠种类和粒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 ucoat    时间: 2008-10-28 16:54
1.关于研磨珠的种类:硬度越高,效果越好,其本身磨损也越小,但是对设备的磨损也越大,氧化锆珠>特殊玻璃珠>玻璃珠>特殊钢珠;
2.关于材质:比重越大,质量越大,其动能越大,氧化锆珠>特殊钢珠>特殊玻璃珠>玻璃珠;
3.关于粒径:对于细度要求高的产品,研磨珠的直径越小,分散效果越好,太大的研磨珠由于其相互间的空隙比较大,不容易末席。而细度要求不高的产品,粒径大一些的研磨珠由于动能比较大,反而效率高。
4.公式:E=1/2 mv2 ,V∝1/πr2  其中E-动能  V-速度  m-质量  r-研磨珠半径,可以看到质量越大的研磨珠动能越大,粒径越小的研磨珠速度越快,其动能也越大,但是也可以看到粒径越大的研磨珠其动能也越大(比如球磨用的钢珠),二者似乎矛盾,这就要看你砂磨的产品要求如何,细度要求高的产品,研磨珠的直径越小,质量越大,硬度越高,其效果越好,而细度要求不高的产品,粒径大一些的研磨珠,效率会很高。
5.研磨浆的粘度:粘度大的产品,小粒径研磨珠在体系中动能减小,适合用大粒径研磨珠,而粘度小的研磨浆,可以采用小粒径的研磨珠。
6.最小研磨珠直径的选择:要大于密封的间隙,否则研磨珠会跑到密封中去,损坏密封;
7.砂磨机类型对研磨珠的选择:进口砂磨机,其内壁表面处理的硬度很高,耐磨损性好,建议采用氧化锆珠比较经济,而国产砂磨机,其内壁热处理工艺不到位,耐磨性不够,用锆珠会严重磨损炮筒,还是建议用玻璃珠。
以上是本人近十年对砂磨的工作总结,请各位大侠指正。
作者: 开林(江西)制漆    时间: 2008-10-28 17:28
1、据目前所用的大部分粉料而言,锆珠和玻璃珠,瓷珠,钢珠的效率相差不大,毕竟颜料的硬度都不高,而是同缸体的摩擦有关
2、关于动能和驱动轴的功率关系很大
3、5um以下的选用0.5-1mm的磨料,15um以下选用1-3mm的磨料,15um以上的可选用3-4mm的磨料,但是球磨又是另当别论。
4、动能和浆料粘度,进料速度很大相关,粒径大的受影响小,粒径小的变化大
5、只要适合砂磨粘度的浆料,都要根据细度要求来选用磨料
6、既然叫密封,就不能有磨珠能进去,除非密封老化或破损
7、国产的砂磨机现在也能选用高硬度的耐磨钢了,所以也不适用了
砂磨机的磨料的选用、配型确实比较重要,但是遵循高一档的原则,那么只要开机关机就可以了
重点注意以下几点,才能发挥砂磨机的最高效率(细度和数量)
1、进料速度,在极限点慢比快好
2、温度控制,在极限点热比冷好
3、压力控制。在极限点高比低好
极限点需要摸索的,没有具体数据,
作者: 开林(江西)制漆    时间: 2008-10-28 17:32
在底漆方面串缸的效率应该比循环的高,因为细度的可控性高
正在做这方面尝试
作者: ucoat    时间: 2008-10-28 19:30
我们有一台双炮筒的砂磨机,相当于串联,对于砂磨2pass的产品正好,还可以采用一个用大粒径的研磨珠进行初级研磨,另一个用小粒径锆珠进行高要求细度砂磨,串联配合好的话确实有好处。
其实循环砂磨的效率并不高,只是工人的劳动强度可以下降,最大的好处就是砂磨同一产品可以设定规定的流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砂磨,做到砂磨的批次稳定性。
不管是pass形式还是循环形式砂磨,砂磨的滞留时间决定砂磨的效率,滞留时间当然是越长越好,因此国外就设计出大流量的砂磨机,耐驰的10L大流量砂磨机的效率竟然能过达到普通砂磨机的10倍。
作者: ucoat    时间: 2008-10-29 09:09
接下来再讨论一下砂磨滞留时间吧,大家认为砂磨滞留时间在什么范围比较合适?
作者: 开林(江西)制漆    时间: 2008-10-29 15:47
我们一般控制在5分钟的滞留时间
作者: ucoat    时间: 2008-10-29 16:38
5分钟似乎效率低了一些,我们一般控制在10-30分钟。
作者: wyj7506    时间: 2008-10-30 12:46
所谓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可以磨好的料的多少。
这个与所磨的料的种类,粘度,配方,珠子的种类及添加量等等因素有关。10多分钟的滞留时间到时比较多些。
作者: ucoat    时间: 2008-10-30 13:15
如果一台50升的砂磨机,其浆料比重为2.0,psss方式研磨,滞留时间10分钟的话,流量大致是300L/hr,是否效率低了点?
作者: 开林(江西)制漆    时间: 2008-10-30 15:21
假如你滞留30分钟的话,那么就是100L/HR,是不是更低
作者: wyj7506    时间: 2008-10-30 16:23
纯粹的理论计算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当然是滞留时间越短,算出来的效率越高。但是要保证砂磨质量,是否磨到位。正确的计算是一小时可以将多少料磨好,不单独说流量多少,而是一个比值。不管细度是否合格的话,当然是流量越大越好,滞留时间越短越好。
作者: wyj7506    时间: 2008-10-30 16:27
同样是钛白粉,不同的牌号,磨到需要的细度,要的时间肯定是不一样的。好磨点的可以将流量调大点或者滞留时间短些。相反,有些差点的钛白粉肯定要费时间些。有几个牌号的直接高速分散,也用不了多长时间,用砂磨是浪费,反而效率更低。
作者: ucoat    时间: 2008-10-30 20:47
原帖由 开林(江西)制漆 于 2008-10-30 15:21 发表
假如你滞留30分钟的话,那么就是100L/HR,是不是更低


流量低未必是效率低,在pass方式,有时需要延长滞留时间,反而会少磨1-2pass。
我的经验是循环方式研磨滞留时间需要短一些。
作者: HSD    时间: 2008-11-3 14:20
原帖由 开林(江西)制漆 于 2008-10-28 11:20 AM 发表
个人觉得锆珠等高性能磨料,对砂磨细度效率的提高不大,但是对砂磨整体效率可以提高,如减少换珠频率,维护方便.
当然磨料越小,对砂磨细度的贡献肯定越好,一般选用1-2mm,大小搭配效率可以提高


研磨介质,
对于汽车涂料建议在0.8-1.0mm
对于工业漆,建议在1.0-1.2mm

对于材质,至少要硅酸锆的研磨介质,如果要求维护容易,最好使用氧化锆外面包覆三氧化二铱的锆珠。硅酸锆的,粒径分布很不好,氧化锆的粒径分布很好均匀。后面两个附件,一个是硅酸锆,一个是氧化锆的TDS

当然如果更舍得花钱,可以用纳米级的陶瓷质地的研磨介质。

还有,选择研磨介质的时候,注意介质的耐磨性,有些介质不耐磨,会对需要研磨的很浅颜色的油漆产生污染,导致色差。

研磨介质的装填百分率,随着介质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作者: HSD    时间: 2008-11-3 14:31
研磨介质的密度越高,单个研磨介质对相同颜料的破坏作用就越高。
作者: 开林(江西)制漆    时间: 2008-11-3 14:47
但是我试验下来,相同的浆料,锆珠和玻璃珠的效率一样,我的要求是10微米,可能5微米能体现出优势
作者: wyj7506    时间: 2008-11-3 16:19
研磨介质的不同确实有不同的效果。
这里的实验skandex设备,磨炭黑通常都用不锈钢珠,一小时可以,但用玻璃珠或者锆珠,则两个小时的效果都不及前面的效果。虽说这里并非砂磨,但道理是相同的。
作者: HSD    时间: 2008-11-4 08:34
单个实验个人认为对验证研磨浆料的配比是否合适很有效,但是涉及到实际生产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研磨介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是否容易破碎,是否耐磨损,(如果这些问题容易发生,哪么你的装填滤就很容易波动,你就需要经常性的检查实际的状态率,这是很浪费效率的)如果这些都容易发生,那你日后的维护成本就会很高,因此要综合考虑使用成本。
作者: 力龙涂料    时间: 2009-1-10 16:29
我们用国产的蓝式砂磨机,其中一台从2006年6月开始使用,昨天发现篮体局部已经快被氧化锆珠击穿了,象起泡一样,总共研磨吨数不到300吨,平均每吨用时100min。这个损耗程度是不是偏高?还有筛盘,已经换了4个了,都是边缘被锆珠打得严重变形,开始渗漏珠子了,靠近轴方向的都没有问题。这是损坏程度是不是太高呢?还有一点就是篮体中的搅拌桨,厂家说是用WPE的材质,非常贵,我也不清楚是什么东西?篮体里是上下两层搅拌桨,下部的已经严重磨损快不能用了。厂家是farfly的,大家应该听说过的。功率22kw,篮体体系40L左右,锆珠质量22kg左右,锆珠一直没有添加和更换,初期损坏的稍多,后期破碎的珠子很少了。
大家能帮忙分析下吗?国产的这个损坏程度高吗?进口产品如何呢?
作者: 力龙涂料    时间: 2009-1-12 14:22
31# 力龙涂料

今天拍了照片,是换下来的筛盘!请大家帮忙分析下,谢谢。
作者: enzula    时间: 2010-11-28 12:41
这个仅用于 卧室砂磨机的参考
作者: enzula    时间: 2010-11-28 12:42
循环流量太低 研磨效果不好 虽然一般的测试看不出差异
作者: zynf1122    时间: 2011-3-29 21:31
楼主是立邦的哪一位?
作者: whhong2009    时间: 2011-7-1 09:48
我想应该是吴浤吴厂长;全套都是他写的东西
作者: smfz_love    时间: 2011-7-18 14:20
建筑涂料一般采用PASS好还是CANS好些
作者: zht0513    时间: 2011-10-8 21:43
要是在加上砂磨珠的更换时间的判定。。。那就更好了。。。期待楼主
作者: 方圆化工    时间: 2012-9-10 22:13
     谢谢各位大侠的慷慨
作者: xiaocaiCT    时间: 2012-9-27 10:47
我使用杜邦902   圆形平底塑胶杯,转速、粘度调整了很多次,单分散的细读都是大于50μ的。实验用小型分散剂,转速最高在2300rpm。用了很多方法,转速都升不上去

求个单分散细读到20μ的大概工艺
作者: shenxiantao    时间: 2012-10-23 15:19
这个知识很全面
作者: xiaogu11    时间: 2012-12-13 10:28
现在大家用卧式的一般都是多大的




欢迎光临 联众涂料论坛 (http://bbs.coat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