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标题: 讨论几个问题,有兴趣的请进! [打印本页]

作者: cj9687452    时间: 2009-2-9 22:05
标题: 讨论几个问题,有兴趣的请进!
1.压载水舱中淡水环境和盐水环境比,哪个更容易腐蚀?(答案是淡水,勿庸置疑)
2.不是所有的钢材都能处理到Sa2.5级。原因?具体有哪些?

抛砖迎玉!
作者: HJ120    时间: 2009-2-10 22:23
我还真有疑问,我想知道为什么淡水里面更容易腐蚀!
我认为Sa2.5级别不高,我想只要不是坑蚀很严重或者因为钢材太薄不适合打砂的钢材都能达到
作者: akzoabel    时间: 2009-2-11 09:52
应该是盐水更容易腐蚀吧,不然做耐盐雾试验干嘛,不如做耐淡水试验了,可否有人解释一下,谢谢!
英雄本色 发表于 2009-2-10 23:01


据说是这样的,
任何钢板经过处理之后表面还是有盐分的,尤其是中国的海边船厂钢板表面处理过后盐分还是很高,为此在PSPC谈判中,中方严守这个底线;
任何漆膜都是一个微观疏松多孔系统,水分子会渗进来,表面盐分溶于水分子之后形成很稀的微溶液,或者很稀的盐水
这时候,如果涂层接触盐水,那么涂层之下的稀盐水浓度与涂层之外的海水盐水浓度之差要比接触淡水时的浓差要小。浓差小,渗透就少了,漆膜发胀起泡的程度也小了,这是物理化学里面的基本原理之一
作者: HJ120    时间: 2009-2-11 12:07
楼上说的是渗透压起泡,并不是说的腐蚀啊
作者: 力龙涂料    时间: 2009-2-11 19:53
如果是水性无机富锌涂层,淡水的腐蚀肯定要比盐水腐蚀速率低很多很多,因为水性无机富锌涂层是多孔的,不存在渗透压的问题,呵呵。
作者: HJ120    时间: 2009-2-11 22:43
以上大家的观点还是盐水更容易腐蚀,但是楼主来了一个毋庸置疑的观点是淡水更容易腐蚀啊,毋庸置疑也就是大家应该是很清楚的事情,当然渗透压起泡那毋庸置疑肯定是淡水更残酷一点!
作者: cj9687452    时间: 2009-2-11 23:25
本帖最后由 cj9687452 于 2009-2-11 23:28 编辑

看了大家的回帖,可以看出大家对本行业的理解程度!
好多人都说油漆是跨行业的,多学科的.但在考虑问题的是否真正用到呢?
第一个问题除了涂料本身外,还有很多因素!什么是压载水舱?压载水舱平时是如何操作的?(难道就是一个铁罐子吗?)什么是淡水?平时从水龙头里的水做耐水试验的好坏就能评判漆膜的好坏?海水难道就是3%的NaCl溶液?
很多很多的!
国外做油漆的是真正多学科背景出生的,所以老外一直说中国人做学科可以做学问差远了.

在国外试验室做一个冲击试验1000欧元,国内做一个(国家专业级的测试机构)50RMB
作者: HJ120    时间: 2009-2-12 10:25
本帖最后由 xxm1979 于 2009-2-12 02:33 编辑

呵呵,看来楼上有很多意见啊,少些抱怨,多做事情是最重要的,值得抱怨的东西很多,但都去评价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有什么意义呢,国内也许与国外有很多差距,差距不就是来追赶的吗,如果只是抱怨,那几十年后还是抱怨,成绩总是从踏踏实实做事的人那里出来的,事情总是要做的!放下心,做事吧,看到不满意的地方说出来,别人不改自己改!如果你觉得国外的冲击试验好,那你就按照国外的冲击试验做就是了啊!很简单!
作者: HJ120    时间: 2009-2-12 10:32
至于压载舱,大家都知道分很多部分,有全海水,全淡水,海水淡水交替,当然里面还有很多细节,干湿交替部分,浸泡部分,这就牵扯到很多腐蚀类型,什么微生物腐蚀、电偶腐蚀、沉积腐蚀、间隙腐蚀等等,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涂料和涂装做好,大部分都可以解决,现在欠缺的也许就是完全模仿压载舱的环境做的试验,但现在也在做,会好的,做技术的不是吃干饭的,声明:我不是涂料研发,我说的都是皮毛,说的不对请多见谅!
作者: zibpeng2008    时间: 2009-2-12 10:49
没有最好,只能更好,海水不同的海域,盐份也会不一样的,我们只力求做到更好,外国的是比我们的好,但决不是最好。
作者: shiptech    时间: 2009-2-12 11:02
...国外做油漆的是真正多学科背景出生的,所以老外一直说中国人做学科可以做学问差远了...
cj9687452 发表于 2009-2-11 23:25

有同感,但不完全同意,国外真正多学科背景出生做油漆的是少数,老外比中国人会忽悠,中国人崇洋媚外的太多,爱国贼也不少!
压载水舱中淡水环境和盐水环境比,哪个更容易腐蚀?(答案是淡水,勿庸置疑)

答:压载水舱顶部(天花板)因为温差结露,是“淡水环境”,“更容易腐蚀”,“勿庸置疑”大家都知道鼓泡机理。这个问题就这么简单!嘻嘻,在玩脑筋急转弯呵!
作者: 开林(江西)制漆    时间: 2009-2-12 11:15
说了半天原来考得的是脑筋急转弯,姜还是老的辣,佩服佩服
作者: 开林(江西)制漆    时间: 2009-2-12 11:31
其实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的形成就是要有积累.
国外为什么做的好,因为他们注重技术文档的累积、分析、归纳、分享,所以我们看外国企业的无论是培训文档还是产品资料或者使用指南都是长长的一大截,这就是积累的成果。国外成立的相关协会都是切切实实做实事的,是会召集会员认认真真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做研讨做改进的。而国内呢?
但是现在联众就往这方面进取,联众分享的资料都是经验的积累,有国外的先进经验也有国内的百家之谈,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努力了。
作者: cj9687452    时间: 2009-2-12 11:34
同意楼上几位说的!顶一下:victory:
作者: HJ120    时间: 2009-2-12 12:40
13# 英雄本色
请好好看看我的帖子再来说这样的话,
第一、我不知道为什么淡水为什么比盐水容易腐蚀
第二、你完全理解错了我的意思
第三、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攻击我
第四、你作为一个版主说话要负责人
作者: 开林(江西)制漆    时间: 2009-2-12 12:58
本帖最后由 开林(江西)制漆 于 2009-2-12 13:00 编辑

楼上的不要太激动,其实英雄本色版主只是把你的名字引用错了,不是10# xxm1979
而是16# 开林(江西)制漆;P
因为英雄版主说的话都没涉及到你讲的内容
作者: shiptech    时间: 2009-2-12 13:11
;P 3#7#13#15# 英雄本色
悲哀!;P
作者: BMA004    时间: 2009-2-12 15:38
看不懂,哈哈,楼上各位谈的看不明白,楼主问的问题也没看懂,楼主解释一下你的问题好吗,好期待:P
作者: HJ120    时间: 2009-2-12 16:15
楼上的这位版主说话最中肯!哪位版主替我奖励一下 啊!版主就得这样吗
作者: Epoxy    时间: 2009-2-13 06:21
前题是压载舱,所以淡水更容易腐蚀,涂层更容易起泡,这是基本的渗透压泡原理,与盐分有很大关系.但是如果船舶只在内河,从来不进外海,或者船舶从来不进内河,以上命题不成立.
作者: 开林(江西)制漆    时间: 2009-2-13 08:44
从问题上来看,压载仓里同时存在两个腐蚀环境,一个是淡水环境,另一个是盐水环境
那么盐水环境毫无疑问就是压载部位,也就是仓底部,缺省条件就是用海水压舱
现在大家疑问的就是淡水环境哪里来的,SHIPTEC高工已经解释了: 仓顶,由于冷凝水结露形成了特有的淡水环境,那么问题的答案就毋庸置疑了.
作者: willlee100    时间: 2009-2-18 11:25
关于第一个问题上面讨论了这么多,但是第二个问题怎么没有人讨论啊?
这两个问题我都想知道答案。
作者: HJ120    时间: 2009-2-18 14:44
第二个问题,还需要怎么回答,
作者: Mooerhan    时间: 2009-2-18 16:06
1# cj9687452
   斑竹是青岛的吗?
作者: cj9687452    时间: 2009-2-19 12:48
本帖最后由 cj9687452 于 2009-2-19 12:50 编辑

30#
我不是青岛的
作者: cj9687452    时间: 2009-2-19 12:49
本帖最后由 cj9687452 于 2009-2-19 13:07 编辑

继续发问:
对钢板处理后,如何检测表面油脂?方法?现行标准?
油脂污染物中哪种是最难去除的?原因?
去除此类污染的方法有哪些?原理分别是什么?
作者: HJ120    时间: 2009-2-19 15:28
尝试回答一下,有一些不清楚的希望高手们接着回答:
判断钢板表面油污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问题:
1、视觉,判断是不是油,用视觉和触觉就能判断
2、洒水法,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大于油和水的张力,所以水撒油上会形成小水珠,无法对油面形成润湿,而水对干净的钢板是可以润湿的,这就可以判断有没有油
3、二氯甲烷溶液清洗回收。然后用滴管将5滴二氯甲烷溶液滴在清洁的玻璃片上,待溶剂挥发后,将玻璃片置于紫外灯下,如果残留物反射出绿色的光线,油!
标准不知道,谁有告诉我!
第二个问题:
我认为只要会方法,没有难得!
第三个问题:比较繁琐 参考标准SSPC SP1
溶剂清理说明书中包含的方法包括:使用溶剂进行擦洗、浸没在溶剂中、溶剂喷淋、蒸汽除油、蒸汽清洁、乳剂清洁、涂层的化学法剥离、碱性清洁剂进行清理等。
汽油、煤焦油、松节油溶剂:这种类型的溶剂通过溶解或稀释表面的油和油脂来除掉它们。有一些溶剂,如煤焦油等,也可以溶解载色剂从而可以除掉它们。在使用溶剂清理了表面的油和油脂后,必须使用清洁的溶剂对表面再进行一次清理,否则表面残留的溶剂将影响涂层和金属之间的附着力。
根据ASTM D484说明书,在一般情况下,应该使用石油溶剂或斯掏达溶剂,石油溶剂是基于矿物醇(脂肪)的,其闪点最小为100℉(38℃)。当环境温度为80~90℉(25~30℃)时,应该使用高闪点的矿物溶剂,闪点最小为120(50)。在很热的情况下,当环境温度高于95℉(35℃),应当采用重石油提炼的溶剂,闪点最低为140℉(60℃)。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汽油或V.M.&P.Naphtha太危险了。
当表面清洁要求较高时,可以使用芳香烃或煤焦油溶剂,但是它们的毒性更大,闪点更低。苯的毒性最大,不应该使用,尤其是考虑到其很低的闪点和其易燃易爆性。当二甲苯、甲苯和高闪点的精练石油在空气中的浓度在表10中规定的安全标准以下时,也可以采用。如果其浓度过大,应该使用新鲜空气防毒面具。由于这些溶剂的毒性和易燃易爆性,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十分小心以保证安全。
也可以使用氯化烃。但除非有特殊要求,而且也要有专门培训的熟练工人,氯化烃一般不使用,因为氯化烃有毒。氯化烃将对不锈钢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此时不应使用氯化烃。
“安全溶剂”即所使用的溶剂的闪点低于规定要求,其在氯化烃的浓度不对健康构成危害的情况下使用。
碱性清洁剂:这类溶剂通过将表面的污染物如油等碱化,将表面活化后将其除掉。它们能更有效的将已有的涂层碱化从而将之除掉。由于肥皂泡的水溶性良好,因此在碱化后很容易通过清洗将之除掉,并且附着紧密的老涂层的附着力已经被化学反应给大大降低了。
最常用的碱性清洁剂是磷酸钠。其它一些碱性清洁剂也可以用。有一些是加入了湿润剂和洗涤剂的混合物。它们应当遵照制造商的说明使用。
由于许多碱性清洁剂可除掉油漆,因此在选择碱性清洁剂时必须考虑其对涂层的损害程度.
如果没有现成的清洁剂,也可以这样处理以得到理想的表面清洁度:在1加仑水中加入2盎司磷酸钠,2到3盎司肥皂和或其它合适的添加剂。这种溶剂最好在加热后使用,如果不加热,最好提高该溶液的浓度。这种溶液可以喷淋,也可以擦洗。如果在倾斜的贮罐中使用,其浓度应该是普通情况下使用的浓度的三倍。如果不从表面开始清洗,这种清洁剂将软化并最终是大部分涂层变松。如果清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表面的大部分涂层,可以使用腐蚀性的苏打水(氢氧化钠)来代替本溶液。
残留在表面的肥皂水对表面的损害等于表面的一层油膜,将大大降低涂层的附着力。因此,表面应该使用清洁的水(最好是高压热水)进行彻底清洗以除掉表面的肥皂水和其它杂物。而且碱性物质也应从表面彻底清除,否则它们将会将新涂层碱化。为了测试表面的碱性,应该使用Ph试纸,将Ph试纸正对钢材表面。清洗后的表面的Ph值应小于清洗用的水的Ph值。
清洗之后,应该将钢材表面钝化,以消除碱性清洁剂对涂料附着力的不良影响。钝化用的溶液可以是含有约0.1%的铬酸、铬酸钠、重铬酸钾的水溶液。应该特别小心保护操作者的眼睛,应该戴护目镜或眼镜。如果溶液可能碰到工人的手,应该带橡胶手套。铬酸和铬酸盐可能对工人的皮肤炎,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工人的皮肤和手。如果喷涂清洁剂、铬酸、或铬酸盐,应该使用防毒面具。
乳剂清洁剂:乳剂清洁剂通常含有能溶解油的肥皂或乳化成分,以及煤油或其它矿物提炼物。它们通常是制成浓缩物,后可由煤油或其它矿物提炼物稀释以便喷到待清理表面上。它们在压力下与水发生乳化反应,洗掉油、油脂、和其它污染物。它们可以用水稀释、乳化并使用在该种情况下使用。但是,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应当遵守制造商的使用说明。
乳剂残液容易留在表面上。这种残留物将在表面上留下一薄层油膜。如果使用的涂层不允许,该层残留物必须从表面上清理掉。可以使用蒸汽、热水、清洁剂、溶剂、或含有碱性清洁成分的洗涤剂。
推荐使用碱性乳剂清洁剂,它综合了碱性清洁剂和乳剂清洁剂的优点。
蒸汽清理:蒸汽清理可以使用蒸汽、高压热水或二者同时使用。
用来清理表面的蒸汽和热水通常加入清洁剂或碱性清洁剂。蒸汽和热水通过加热、乳化作用或水的稀释作用来清除表面的油、油脂、肥皂。当用来清理旧涂层时,蒸汽烘烤载色剂,降低它们的强度和与表面的黏着力。这样再进行清洗时旧涂层可以很容易清理掉。当使用清洁剂时,其与表面的高的亲和力也可以达到相同的作用。
如果表面残留有一点油、油脂、肥皂、清洁剂、或碱性物质,新的涂层将不能在表面上附着。所以应当在清理完后用清洁的水进行清洗。


回答完,收工。。。。。。
作者: cj9687452    时间: 2009-2-19 16:53
本帖最后由 cj9687452 于 2009-2-19 17:00 编辑

:victory:谢谢xxm1979
"尝试回答一下,有一些不清楚的希望高手们接着回答:
判断钢板表面油污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问题:
1、视觉,判断是不是油,用视觉和触觉就能判断
2、洒水法,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大于油和水的张力,所以水撒油上会形成小水珠,无法对油面形成润湿,而水对干净的钢板是可以润湿的,这就可以判断有没有油
3、二氯甲烷溶液清洗回收。然后用滴管将5滴二氯甲烷溶液滴在清洁的玻璃片上,待溶剂挥发后,将玻璃片置于紫外灯下,如果残留物反射出绿色的光线,油!"

第一种判断方法有经验性,偏差较大;第二,洒水法(``water break'' test)可能对非喷砂的板材有效,适用面窄;第三,"紫外线",一方面对人体有危害,另一方面现场不易实行,适用面同"第二";
有关钢结构表面除油的标准,综观全球也只有SSPC提到一点,其他的都是report或publication.更别提有国标了,希望知道的朋友能跟帖!

"油脂污染物中哪种是最难去除的?原因?"要知道最难去除的油脂污染物首先得知道制板过程中会受到那些污染-----关键之关键.
作者: HJ120    时间: 2009-2-19 17:34
本帖最后由 xxm1979 于 2009-2-19 10:21 编辑

你说的是润滑油?
作者: HJ120    时间: 2009-2-20 09:33
本帖最后由 cj9687452 于 2009-2-19 17:00 编辑

谢谢xxm1979
"尝试回答一下,有一些不清楚的希望高手们接着回答:
判断钢板表面油污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问题:
1、视觉,判断是不是油,用视觉和触觉就能判断
2、洒水法,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大于油和水的张力,所以水撒油上会形成小水珠,无法对油面形成润湿,而水对干净的钢板是可以润湿的,这就可以判断有没有油
3、二氯甲烷溶液清洗回收。然后用滴管将5滴二氯甲烷溶液滴在清洁的玻璃片上,待溶剂挥发后,将玻璃片置于紫外灯下,如果残留物反射出绿色的光线,油!"

第一种判断方法有经验性,偏差较大;第二,洒水法(``water break'' test)可能对非喷砂的板材有效,适用面窄;第三,"紫外线",一方面对人体有危害,另一方面现场不易实行,适用面同"第二";
有关钢结构表面除油的标准,综观全球也只有SSPC提到一点,其他的都是report或publication.更别提有国标了,希望知道的朋友能跟帖!

"油脂污染物中哪种是最难去除的?原因?"要知道最难去除的油脂污染物首先得知道制板过程中会受到那些污染-----关键之关键.


有几个问题和楼主讨论下
1、我认为判断是不是油首先要用视觉和触觉,我们不可能大面积的检测,我们检测也只能是检测视觉和触觉怀疑是油的地方,所以,这是必须的方法,能判断出99%的情况,如果视觉和触觉都不能怀疑,那肯定是没油,就是有油你也得认倒霉了!
2、油污清楚应该是在表面处理前,所以大部分的油污在表面处理前判断,任何油污在Sa2.5的钢板表面都暴露的相当彻底。
3.你如果非要说打砂后就是有油污,那么就要看看油污的来源,都是施工时候带过去的。无外乎下面几个,手工除锈上机器上带的润滑油,打砂时高压气带来、磨料带来,故意涂抹、可能还有外板打砂完非要安装锌块,然后又非要涂抹黄油,造成,如果是钢板处理线,有油都看不见,直接涂装了,当然也可能不太全面,但这些外来油按照要求都应该是避免的
4,如果钢板处理后洒水检测是不是油,那估计是离挨骂不远了,哈哈
5.sspc-sp1说的清理油污的方法,而没有提到如何检测油污,我想检测是不是油肯定有方法,拿到实验室,做个分析就出来了,但是与生产不合拍,那是找抽。
6、油的判断基本没有多大争议,标准有时候是来处理争议的,既然没有争议,标准制备也就没有多大意义
7,我实在搞不清楚那个是最难的,全世界行业这么多,选出一个最,实在是太难了,楼主如果要是愿意,就把你认为的最难说出来大家讨论下,没必要总是考大家,顺便给大家上上课,嘿嘿,楼主很喜欢卖关子啊哈哈
作者: cj9687452    时间: 2009-2-20 12:54
"1、我认为判断是不是油首先要用视觉和触觉,我们不可能大面积的检测,我们检测也只能是检测视觉和触觉怀疑是油的地方,所以,这是必须的方法,能判断出99%的情况,如果视觉和触觉都不能怀疑,那肯定是没油,就是有油你也得认倒霉了!"
据我了解,还有更科学的检测方法,例如:在需要检测的部位用脱脂粉笔均匀划条线,如果线条均匀则无油脂,反之则无(hempel的现场检验法);{JOTUN(2004版Paints handbook)的只提到了SSPC SP1(个人认为有点糊弄人)};取丙酮或三氯甲苯浸透待测的钢板后,取一滴至毛玻璃或绵纸上,挥发后有残留物那就表明含油脂(NACE Publication); 希望有其他公司的检验方法(比如IP和PPG...)
"2、油污清楚应该是在表面处理前,所以大部分的油污在表面处理前判断,任何油污在Sa2.5的钢板表面都暴露的相当彻底。"
认同但不赞同.诚然,清除油脂的工作必须得在其他预处理前进行,但不能保证其他工序就完全没有油污,所以正规的涂装规格书必定会在最后的表面检查时提到检测油污;理由很简单,除油工作不是制定者去做,不能全程跟踪工人的工作流程。
3-6有些不属于讨论范围之内,有些在1-2里已经提到了
7,如果是木材上的油污处理我就没必要在这个板块里贴除来了,对吧?至于最难处理的,正是我想和大家讨论的,因为我也不清楚。
作者: HJ120    时间: 2009-2-20 13:30
我不赞同楼上的第一点,因为我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用脱脂粉笔均匀划条 ,划条的地方肯定是怀疑有油的地方!!!怀疑是怎么来的?视觉!触觉!油的检测不应该是需要检测的地方,任何地方都需要检测,但绝大部分的检测是靠眼镜,而不是粉笔。
作者: BMA004    时间: 2009-2-20 18:54
现场和理论是两回事
作者: cj9687452    时间: 2009-2-20 19:57
现场和理论是两回事
djb_19814444 发表于 2009-2-20 18:54


那你是服从现场还是理论?
作者: HJ120    时间: 2009-2-20 20:03
哪个有利用那个
作者: hubo    时间: 2009-2-20 21:16
我服从老板
作者: princesimon    时间: 2009-3-2 12:44
都好专业啊,学习一下
作者: cj9687452    时间: 2009-3-3 12:46
本帖最后由 cj9687452 于 2009-3-3 12:47 编辑

发一个国内关于现场检验油污的标准,个人认为操作性有一定难度,原因有2:
1.标准过老(1991年制定),其中所提到的检验试纸和极性溶液是否还有出售;
2.标准中没有明确检验试纸和极性溶液具体内容,只有代号,并在附录里略带解释了一下,让人无从下手,可行性有点问题.
请知道的朋友进来答疑一下,或如果谁认识标准制定人机械部广州科学研究院的陈克忠,可更深入地请教一下,以便弄明白以上两个问题
作者: wlmm751109    时间: 2009-3-4 09:34
"压载仓里同时存在两个腐蚀环境,一个是淡水环境,另一个是盐水环境
那么盐水环境毫无疑问就是压载部位,也就是仓底部,缺省条件就是用海水压舱
现在大家疑问的就是淡水环境哪里来的,SHIPTEC高工已经解释了: 仓顶,由于冷凝水结露形成了特有的淡水环境,那么问题的答案就毋庸置疑了‘.学习了!
作者: Philips1978    时间: 2009-3-13 21:11
我的理解 是
一般的钢材经过喷砂处理后, 盐分是存在的.
所以在温度大于50'后, 水分子会慢慢渗透漆膜到达底材. 再加上盐分的浓差, 腐蚀就更加厉害.
所以一般压载舱的配套,会要求做demi-water 测试.

而盐雾的温度大概35度左右,所以
作者: Philips1978    时间: 2009-3-13 21:13
最苛刻的腐蚀环境是干湿交替,冷热循环.
作者: Philips1978    时间: 2009-3-13 21:18
还有一点补充的, 关键点和搞清楚SA2.5是除锈等级, 粗糙度的概念. 还有盐份有是另一概念.

不要混淆. 这样才能更好的分析,理解问题.
作者: tanss    时间: 2009-3-13 21:25
顶上一100啊,支持大家的分析!
作者: wang_7njcoating    时间: 2009-4-23 14:00
关于淡水腐蚀与盐水腐蚀问题?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的解答!我个人倾向于盐水腐蚀严重!
作者: frankgxd    时间: 2010-4-15 21:52
从理论上的纯净水(当然不是市场上销售的,而是H2O)是不会引起钢铁的腐蚀的!




欢迎光临 联众涂料论坛 (http://bbs.coat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