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标题: 稀释剂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华鹰    时间: 2009-3-26 09:05
标题: 稀释剂问题
请问朋友们,pu慢干稀释剂,标准稀释剂,和快干稀释剂他们的使用温度范围是多少?在配方中通过什么调整?有必要分成特慢干,慢干,标准,快干,特快干么?
作者: delver    时间: 2009-3-26 09:39
标准稀释剂一般是在25℃左右使用,慢干稀释剂一般在30℃以上使用,快干稀释剂一般在20℃以下使用.
在稀释剂配方中通过调整高沸点,低沸点溶剂的比例来实现.
如果施工环境温度很特殊的话,特慢干,特快干稀释剂也是有必要的.可以设计5℃,10℃----30℃,35℃等档次的稀释剂,如果温度再宽的话(如0℃,40℃),在哪种条件下施工会出现很多漆病的.
作者: lnsyzzg    时间: 2009-3-26 09:41
本帖最后由 lnsyzzg 于 2009-3-26 09:42 编辑

一般来说,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时候选用挥发速度比较快干的快干稀释剂,在夏季温度比较高的时候选用挥发速度较慢的慢干稀释剂。选择稀释剂的主要依据是温度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高于25℃时选用慢干稀释剂;当温度低于15℃时选用快干稀释剂;当温度在15~25℃之间是时选用通用稀释剂。
作者: lnsyzzg    时间: 2009-3-26 09:53
溶剂在涂料的施工过程中影响湿膜状态,在成膜过程中影响干膜状态,溶剂挥发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漆膜的好坏。 以普通的空气喷涂为例:
    1)涂料从离开喷嘴到达物体表面的过程中,溶剂一般可挥发30%~70%,挥发的各溶剂比例与涂料中溶剂组成比例有很大差别,这主要取决于各溶剂的相对挥发速度。挥发掉的溶剂以高挥发速度、低沸点的品种为主(同时会带着一些高沸点品种一起挥发)。
    如果溶剂体系中低沸点物比例过大,施工温度又较高,其极端情况是溶剂全部挥发,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喷涂时出现“橘皮”或“抽丝”现象,就是这种情况(实际上,其它树脂也会出现类似状况)。如果配方中真溶剂比稀释剂更容易挥发,湿膜中总体溶解力下降,形成不了“溶液”,高分子化合物析出,就无法成膜。
    由此得到提示:
    (1)溶剂体系中真溶剂的挥发速度应低于相应的稀释剂,以能够形成平滑的挥发梯度,使湿膜中强溶剂的相对比例有所提高;
    (2)溶剂体系设计中应考虑不同气温条件下,有所不同,既给降低成本提供了空间,又可确保“湿膜”质量。
    2)溶剂在施工过程中挥发时需要吸收“蒸发潜热”,溶剂带走的大量热能使湿膜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当此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时,空气中的水汽就“凝结”到湿膜中,使湿膜“泛白”,不透明、失光,并影响其它质量指标,因此在湿度比较大的地区及季节里,需要采用“防潮剂”。在挥发型涂料中常用丁醇(价格较便宜),比较优秀的是醇醚类(防“潮”能力高,又是绝大多数涂料的优良溶剂),一般在溶剂系统中有5%~10%就有较好的防泛白能力。
    3)如果真溶剂的沸点都比较低,在喷涂过程中,挥发量过大使剩余在湿膜中的溶剂系统的总溶解能力明显下降,严重时会产生树脂析出,漆膜发白不透明。
由此得到提示:
    (1)溶剂系统中必须含有不少于30%的高沸点溶剂,以保证在湿膜中发挥其作用;
    (2)溶剂系统中有50%左右的溶剂将在施工过程中挥发,对这一部分溶剂要求不高,调整其品种可降低成本;
    (3)提倡注重醇醚等高沸点强溶剂的使用,它对涂料生产、贮存、施工乃至成膜过程可起到溶剂“基石“的功能。一个良好的溶剂系统其质量分数不应少于10%~15%;
    (4)为适应溶剂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功能,应采用混合溶剂,即溶剂中应由不同溶解力、不同挥发速度、不同类型的溶剂组成
湿膜经历表干——实干——干透三个阶段后,溶剂才完成其全部使命。由湿膜向干膜的转化过程,转化型涂料依靠进一步聚合,成膜物分子量不断增长,逐步成为不溶、不熔的网状高分子化合物,同时,依赖湿膜中溶剂(包括剩余的溶剂、稀释剂)不断挥发;非转化型涂料,仅依赖溶剂挥发成为干膜。在漆膜表干后,涂膜内溶剂挥发受表层已“干”薄膜的阻碍,如果大量溶剂(相对来讲)尚未逸出,下层涂料还具有流动性,在重力作用下出现流挂,即使在平面上,由于内部溶剂挥发受阻,使实干时间延长,并容易顶破表层而出现“痱子”状气泡。
由此得到提示:
    (1)溶剂体系中必须有一部分强溶剂的挥发速度低于挥发最慢的稀释剂,确保最后挥发的是真溶剂,才能获得良好的涂膜;
    (2)涂料成膜过程中,在喷涂时溶剂有大量集中的挥发;在湿膜向干膜转化过程中,期望有一个逐步挥发的过程,如果此时挥发过快,不利于成膜性能
作者: 华鹰    时间: 2009-3-26 10:43
多谢朋友们的帮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衷心感谢!
作者: 天草    时间: 2009-3-26 21:45
不同pu,不同温度,采用不同稀料.用不同相对挥发速率溶剂配制.
作者: AA1100    时间: 2009-3-29 18:24
其实最重要的是根据涂装线来确定的
作者: zhixin    时间: 2011-10-18 19:46
lnsyzzg 发表于 2009-3-26 09:53
溶剂在涂料的施工过程中影响湿膜状态,在成膜过程中影响干膜状态,溶剂挥发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漆膜的好坏。 ...

谢谢!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关于稀释剂的文章,受益匪浅。 谢谢!
作者: 洪润化工    时间: 2011-11-2 09:53
很不错的文章 受益匪浅
作者: lanlang001    时间: 2011-11-4 20:00
很不错的文章 受益匪浅





欢迎光临 联众涂料论坛 (http://bbs.coat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