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标题: 水性防噪音涂料 [打印本页]

作者: yulveyu    时间: 2009-4-7 11:31
标题: 水性防噪音涂料
水性防噪音涂料,这个涂料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啊?能到达什么程度呢?
作者: tywjwtx    时间: 2009-4-8 14:09
我觉得是不是靠吸收和反射
作者: yulveyu    时间: 2009-4-8 14:25
感谢楼上的支持,都没人回帖:'( ,我怎都觉得那涂料靠不住啊,什么技术能做到那种程度啊?三七的墙都隔不住音呢。
作者: gallygao    时间: 2009-5-10 22:03
以前听说过basf有吸收噪音的材料,不过还是要看什么类型的噪音,大分贝的低频震动靠涂料是不可能的,音频噪音涂料应该可以吸收一些。
作者: Nirvana    时间: 2009-5-11 22:42
用3M耳塞那种材料做个膜?
作者: weiyong    时间: 2009-5-12 10:29
看过一些介绍,是一些厚浆涂料,好像应该是吸收吧
作者: lidesheng    时间: 2009-5-16 15:37
这就是常说的阻尼涂料啊,以前做过,用的丙烯酸乳液
作者: wyj7506    时间: 2009-5-16 18:55
一点通用的原理:吸声降噪原理和设计    在室内利用吸声材料或悬挂的空间吸声体吸收声能以降低噪声,是建筑环境噪声控制技术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吸声材料及其结构形式的发展,吸声降噪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噪声控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吸声降噪原理        吸声降噪原理主要是通过提高室内平均吸声系数,减弱反射声的能量,以达到降低室内噪声的目的。其效果取决于所用吸声材料的声学性能、吸声面积、房间原有的吸声条件以及接收点与声源的距离等因素。在室内声场中,直达声能与反射声能相等的点到声源的距离称室内声场临界距离D。
   
式中R为房间常数;Q为声源指向性系数。在小于临界距离的范围内,吸声降噪措施作用不大。在大于临界距离的地方,所获得的吸声降噪量ΔLp为:
   
     
    上式可近似计算为:
   
     
    式中 R1、R2,峞1、峞2,A1、A2和T1、T2、分别为吸声处理前后的房间常数、平均吸声系数、总吸声量和混响时间。
    吸声降噪的设计    吸声降噪的设计步骤为:①实测室内原有噪声级和噪声的频谱特性,确定高声源一定距离点的容许噪声值,从而求得所需的吸声降噪量;②实测或计算吸声处理前室内平均吸声系数和房间常数;③计算吸声降噪处理后的吸声系数和房间常数;④选择合适的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作出室内吸声设计,使之达到所需的平均吸声系数值。
      在吸声降噪工程中选择材料时,除考虑降噪效果外,还应注意防火、防潮、防腐蚀等工艺要求,并兼顾通信、采光、照明、装修等要求。   
实例 如在一个1080米2的大型冷冻机房的屋架下悬挂32块5.2×2.2米、厚7.5厘米的板状空间吸声体,吸声板面积为366米2,相当于机房面积34%,可使中频混响时间由5秒降到1.7秒,噪声降低5分贝。又如在一个3000米2的大面积机械车间上空垂直悬吊530块吸声板,相当于车间面积的40%,可使车间内噪声由原来的94.6分贝降到85.2分贝,并降低了车间噪声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实践表明,吸声降噪效果一般为3~5分贝,较好时可达6~8分贝,通常均比计算值略低。若吸声处理后室内总吸声量提高7~10倍,则可获得8~10分贝的降噪效果。当室内吸声降噪量达5分贝以上时,主观感觉上即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由于吸声材料只能降低反射声,不能降低直达声,而且吸声降噪效果与吸声材料用量也不成正比关系。因此,在吸声降噪设计中必须注意技术经济效果。如:使室内吸声后的平均吸声系数控制在0.2~0.5之间;使吸声处理前后总吸声量的比值至多不超过10;对大片墙面可作补钉式吸声处理;在声源区域作局部强吸声处理;对大面积车间尽量采用悬挂空间吸声体等。必要时还可以结合考虑采取隔声、消声等综合措施。

涂料降噪原理:利用高分子材料所具有的粘弹性能, 将吸收振动源的一部分振动能, 再以“热”的形式释放出去, 即发生所谓的力学损耗, 以达到降低振动、抑制噪声的目的。阻尼性, 就是高聚物的力学损耗。
作者: 012345    时间: 2009-5-19 09:40
应该是吸收部分噪音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吧
作者: 13920109735    时间: 2011-11-25 10:14
好神奇啊
作者: wggang    时间: 2012-10-26 10:00
靠自身涂料的吸收、转换/:^$^
作者: westy    时间: 2012-10-26 13:19
PU弹性体可以达到这些性能,还能保持较好的机械性能。




欢迎光临 联众涂料论坛 (http://bbs.coat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