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标题:
胶印印刷技术问答(十八)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泥
时间:
2009-4-9 17:47
标题:
胶印印刷技术问答(十八)
86.在实际印刷中,调配油脂型胶印油墨相关性能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在用油脂型胶印油墨进行胶印印刷时,通常需根据具体工艺技术条件对原墨的某些性能进行适当调整,或调深、调浅、调间色或复色墨等,具体操作时应注意:
(1)干性:视所用品种,一般可酌情添加白燥油3%~5%,不应超过10%,如遇低温、潮湿气候时,可另补加红燥油0.5%~1%,以加快墨膜的干燥速度,但需注意色序,以防出现油墨故障。
(2)稠度:常用油脂型调墨油调整。减稀时,一般用6号调墨油,用量应控制在不超过10%,过量易破坏其塑性黏度,产生墨层粉化现象。增稠时,一般可酌情加0号调墨油。
(3)黏度:如稠度合适,需减黏时可酌情加撤黏剂(凡士林油)1%~3%,并相应添加膏状催干剂,以助其加快干燥。过量时容易产生脏版现象。
(4)颜色与浓度:采用同一系列的色墨和辅料拼配调和,如撤淡,可用透明油。撤淡减黏也可用白油(水型或油型)。
87.树脂型普通胶印油墨的基本性能如何?
答:树脂型普通胶印油墨,是在油脂型胶印油墨的基础上引入合成树脂改性而成的,普遍用于胶印或凸版彩色印刷生产中,主要用于印刷书刊、教科书封面、宣传画和包装商标等以线条和实地版为主的普通彩色印件。
树脂型普通胶印油墨的一般组成:连结料中树脂为25%~30%,干性植物油为20%~40%,矿物油(油墨油)为15%~25%,颜料和填充料为20%~30%左右。
特性:具有较好的颜色表现力,着色浓度高,有一定的抗水、耐酸性,附着力强,印迹墨层能全部覆盖和包含颜料颗粒,色彩和光泽度较好。
干燥类型:渗透和氧化聚合型。
品种:按颜色分树脂型普通胶印油墨包括黄色、红色、蓝色、绿色、紫色、棕色、白色和黑色等,其中,黄墨又分为柠檬黄、透明黄、浅黄、中黄、深黄和橘黄等;红墨又分为浅红、桃红、金红、大红、深红、橘红和玫瑰红等;蓝墨又分为孔雀蓝、天蓝、中蓝、深蓝、品蓝和射光蓝等。
印刷适性:主要用于印刷速度为3000~5000转/小时的单张纸单、双色胶印机,可与胶版印刷纸、书写纸、书皮纸和食品(糖果、冰棒)包装纸等非涂料纸匹配使用,也适用于凸版印刷涂料纸(铜版纸)。
88.在实际印刷中,调配树脂型普通胶印油墨相关适性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在使用树脂型普通胶印油墨印刷时,通常需根据工艺技术条件,对原墨的某些适性进行适当调整,或调配间色、复色墨,其一般用法如下。
(1)稠度:通常用树脂型调墨油。减稀时一般用6号树脂调墨油4%左右为宜,也可用适量稀释剂减稠。
(2)黏度:一般用撤黏剂或增黏剂调整。如稠度合适时,需减黏时可添加撤黏剂3%左右,过量易起脏,也影响干性和墨膜光泽度。如黏度不足,可适量添加增黏剂。
(3)干性:该品原墨通常不含催干剂,在使用时一般应视所用品种和气候条件添加白燥油4%左右,必要时也可配红燥油0.5%,以缩短干燥过程。
(4)浓调配色:采用本品同系列色墨拼配。
(5)淡调配色:以采用撤淡剂为主,但对一般不强调耐光性的印件,可采用透明冲淡墨或白油,并配适量白燥油,以助干燥和增强光泽度,但应按实际用量随配随用,不宜久置。
89.树脂型亮光胶印油墨的基本性能如何?
答:树脂型亮光胶印油墨是常用的中档胶印油墨之一。
用途:主要供印刷挂历、画册、彩色杂志等以网目调为主或实地的彩色印件使用,兼供凸版印刷包装纸品、商标等彩色印件使用。
组成:连结料中树脂约为35%~40%,干性植物油为30%左右,矿物油(油墨油)为15%~25%,其余为颜料、填充料和辅料。
特性:具有良好的颜色表现力、着色浓度。其墨体黏度较大,有较好的印刷适性和干性。连结料能全部包覆颜料颗粒,色彩艳丽明亮,具有较高光泽度。
干燥类型:亮光树脂型胶印油墨的干燥过程,虽以氧化聚合为主,但也兼有渗透胶凝的形式。
品种:目前,常见的树脂型亮光胶印油墨品种有黄墨、红墨、蓝墨、绿墨、白墨和黑墨等。其中,黄墨又分为柠檬黄、透明黄、浅黄、中黄和深黄等,红墨又分为桃红、金红、大红和深红等;蓝墨又分为孔雀蓝、天蓝、中蓝和深蓝等。
印刷适性:主要适用于印刷速度为5000印/小时的单张纸单、双色胶印机。可与胶版印刷涂料纸、玻璃卡纸等匹配使用,也适用于超级压光胶版印刷纸、压纹封面纸等高级非涂料纸的印刷。
90.在实际印刷中,调配树脂型亮光胶印油墨相关适性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在实际印刷中,对树脂型亮光胶印油墨进行适性调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稠度:在正常工艺条件下,一般不需要调整。如果储存过久而显出过稠或流动性欠佳时,可用稀释剂3%(或6号树脂调墨油5%)减稠,但不宜过量。
(2)黏度:如稠度适当,黏度过大时,可酌情加减黏剂减黏,并相应酌情加适量红燥油。
(3)干性:在常规温湿度条件下,可直接使用本品原墨。但若遇低温或高温时,或对非涂料纸印刷时,应视其吸墨性、平滑度和pH值,酌情添加红燥油3%~5%。在印刷过程中,如出现起脏、返黏或慢干时,可另添加白燥油0.1%~0.3%,以改善其干性。
(4)浓调配色:采用本品同系列色墨,可调配成各种颜色的浓调复色墨。
(5)淡调配色:以采用专用撤淡剂为主,不宜使用透明冲淡墨或白油,如必须代用时,应添加适量催干剂,以改善光泽度,并控制其干性。
欢迎光临 联众涂料论坛 (http://bbs.coat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