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9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饱和聚酯漆的固化机理是什么

[复制链接]

0

主题

55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零段

专家分
0 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9 21:4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饱和聚酯漆的固化机理是什么?如何改进气干性能? 不饱和聚酯中含有一定量的活性很大的不饱和双键既能参与反应,又有作为稀释剂的活性单体。但在常温下,聚合成膜反应很难发生。为此使其具有的双键能够迅速反应成膜,必须使用引发剂,引发剂就是能使线型的热固性树脂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变成不溶不熔的体型结构的化合物。光是有了引发剂还是不够的,因为引发剂在常温分解的速度是很慢的,为此还要应用一种能够促进引发快速分解的促进剂。引发剂与促进剂要配套使用,使用过氧化环乙酮作引发剂时,环烷酸钴是有效的促进剂,当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时,二甲基苯胺是理想的促进剂。引发剂为强氧化剂而促进剂为还原剂。
  在不饱和聚酯漆固化过程中,由于氧会起到阻聚作用,使漆膜不能干燥,为此可以使用玻璃或涤沦薄膜等覆盖涂层表面来隔绝空气,还可以在涂料中添加涂料量0.5%~1%的石蜡苯乙烯溶液。在漆膜固化过程中,石蜡析了浮在涂层表面而防止了空气中氧的阻聚作用。待涂层干燥后,再将蜡层磨退。而气干型不饱和树脂由于引入了烯丙基醚。或烯丁基醚等气干性官能团。能够使不饱和树脂在不避氧的环境下固化成膜。此外在制漆时不是以苯乙烯稀释聚酯树脂而是用烯丙基醚酯类来稀释聚酯树脂,提高空气干燥性能。例如,在聚酯树脂中不引入气干性官能团,而是将甘油的二烯丙醚的乙二酸酯来代替苯乙烯稀释,也能使聚酯固化,达到气干的目的。
  此外在不饱和聚酯中加入少量乙酸丁酸纤维素,也能获得常温干燥的目的,还能减少漆膜的缩孔。缩短不沾尘时间,提高抗热温度,减少垂直流挂。
  还有的引入异氰酸酯,在聚酯中引入异氰酸的丙烯酸楷(加成物)使不饱和聚酯与苯乙烯单体的共聚反应和聚酯的羟基与异氰酯的异氰酸基的反应同时进行,反应不受空气抑制。并保证制得具有高光泽不发粘的涂膜。
  以上多种方法都能解决不饱和树脂气干的问题,但是每种单一方法都不是特别有效,为此,应采用综合方法来解决气干问题,效果才能更好。

评分

参与人数 2普通分 +14 收起 理由
admin + 12 鼓励分享
开林(江西)制漆 + 2 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0

主题

55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零段

专家分
0 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09:23:11 | 只看该作者
在线原料库,研发好帮手
不错。很好。
     

3

主题

441

帖子

1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1 分
QQ
3#
发表于 2008-1-30 09:58:37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victory:
     

3

主题

441

帖子

1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1 分
QQ
4#
发表于 2008-1-30 10:14:03 | 只看该作者
这些方法都很常规,自由基氧化还原体系及要注意的问题,常温自交联体系,快干性东西的加入,就像您说的,这些效果估计不会很好,我在想,你这个体系,有点具备UV体系的,可不可以加光引发剂和光敏剂等呀,我对UV不懂,还是请教 深乐, Jeric, 老鹰这些行家来评估一下你的这个体系吧:lol 讨论一下,看有什么很奏效的法子

0

主题

55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零段

专家分
0 分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21:53:56 | 只看该作者

不饱和聚酯漆的固化机理是什么

先谢谢了。期待中。。。。。。。:)

6

主题

236

帖子

5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5 分
6#
发表于 2008-2-15 22:19:38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学习了!:handshake

0

主题

27

帖子

-4

专家分

尚非涂料人

专家分
-4 分
QQ
7#
发表于 2008-3-11 19:09:3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资料已经过时了吧

0

主题

1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零段

专家分
0 分
8#
发表于 2008-3-12 21:57:29 | 只看该作者
很值得去读读   顶
     

2

主题

581

帖子

2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2 分
QQ
9#
发表于 2008-3-12 23:03:07 | 只看该作者
技术没有过时的吧,哈哈,把不饱和树的解释很明了,顶一下
专业于PET,PC,PMMA,玻璃,uv转印胶树脂。金属,玻璃uv

0

主题

7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零段

专家分
0 分
10#
发表于 2008-3-12 23:19:05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很专业!
哪位大侠能解释一下原来要隔绝氧气,现在的不饱和聚酯不需要隔绝氧气了(听说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0

主题

55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零段

专家分
0 分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7:26:19 | 只看该作者
气干型不饱和树脂由于引入了烯丙基醚。或烯丁基醚等气干性官能团。能够使不饱和树脂在不避氧的环境下固化成膜.
     

2

主题

102

帖子

1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1 分
QQ
12#
发表于 2008-4-29 19:12:28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值得注意,:victory:
     

0

主题

2359

帖子

43

专家分

论坛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专家分
43 分

论坛编辑认证专家

QQ
13#
发表于 2008-4-29 19:28:47 | 只看该作者
“此外在不饱和聚酯中加入少量乙酸丁酸纤维素,也能获得常温干燥的目的,还能减少漆膜的缩孔。缩短不沾尘时间,提高抗热温度,减少垂直流挂。”
要注意相容性呀,首先要看下能否很好溶于体系中 ,还要看最后的成膜过程及结果。
“还有的引入异氰酸酯,在聚酯中引入异氰酸的丙烯酸楷(加成物)使不饱和聚酯与苯乙烯单体的共聚反应和聚酯的羟基与异氰酯的异氰酸基的反应同时进行,反应不受空气抑制。并保证制得具有高光泽不发粘的涂膜。 ”
这个要注意使用期的问题,因为这个体系混合后会明显放热。更为稳妥的是加入一些固体树脂。

评分

参与人数 1普通分 +12 收起 理由
admin + 12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3

主题

161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一段

技术

Rank: 1

专家分
0 分
QQ
14#
发表于 2009-4-5 12:58:39 | 只看该作者
有无办法在2小时内实干啊?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1

主题

17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零段

专家分
0 分
15#
发表于 2010-8-9 12:0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jm2003 于 2010-8-9 12:03 编辑
...我在想,你这个体系,有点具备UV体系的,可不可以加光引发剂和光敏剂等呀,我对UV不懂,还是请教 深乐, Jeric, 老鹰这些行家来评估一下你的这个体系吧:lol 讨论一下,看有什么很奏效的法子 ...
wzhui2004 发表于 2008-1-30 10:14


UV固化不饱和聚酯树脂已经有产品在市场上用了, 不过是在玻璃钢复合材料行业, 比如有种修补管道上用的UV固化SMC。
     

8

主题

120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0 分
QQ
16#
发表于 2010-8-10 00:20:08 | 只看该作者
....加啦14分?????
朋友们有好的工程师介绍来(8-15 ...
     

11

主题

229

帖子

16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老实人

Rank: 2

专家分
16 分
QQ
17#
发表于 2010-8-11 09:37:35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定的功底!顶一个
贵在坚持,好人一生平安

11

主题

1192

帖子

38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上马奔前程

Rank: 2

专家分
38 分
QQ
18#
发表于 2010-8-11 09:41:12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值得学习呢,

11

主题

1192

帖子

38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上马奔前程

Rank: 2

专家分
38 分
QQ
19#
发表于 2010-8-11 09:42:12 | 只看该作者
多发表下你个人的观点呢。
     

6

主题

197

帖子

4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4 分
20#
发表于 2010-8-11 09:49:0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搞技术人的知识面真是太窄了,有个本科毕业就不错了,难怪中国的技术那么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众涂料网 ( 沪ICP备11020344号-1 )

GMT+8, 2025-10-2 06:41 , Processed in 0.12326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