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标题: GB/T 9780-20XX 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试验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资深谈主    时间: 2011-4-13 16:37
标题: GB/T 9780-20XX 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试验方法
各位同仁,GB/T9780-2005标准需要重新修订,我有幸参加修订小组,各位如果有关于该标准修订的好地建议,请尽情阐述.有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一定提交修订小组.谢谢!


作者: 资深谈主    时间: 2011-4-13 22:10
就是外墙耐沾污的测试方法!涉及GB/T9755-2001;JG/T172-2005的修订。
作者: sanniu    时间: 2011-4-14 14:02
意义不大。漆膜是死的--看玻璃。仿生做成“活”的--好像很难。/:kid
作者: zhengguomin    时间: 2011-4-14 14:31
测试结果与实际户外结果没有对应关系,这样的标准毫无意义,应该取消。
作者: shuyue1986319    时间: 2011-4-14 15:30
我提议,标准应该针对不同范围的空气湿度、空气酸碱度等提出不同的耐污性要求,这样就可以适应不同的地域要求,这样的标准更人性化,更地域化,更符合实际情况。
同时我介意各位家具漆内墙漆生产厂家,在你们提供给客户产品的同时也提供配套的洗涤产品,这样家具漆和内墙的褪色和脱落现象就会大大改善。
作者: zgs    时间: 2011-4-14 20:49
本帖最后由 zgs 于 2011-4-14 21:42 编辑

对于GB/T9780-2005标准,一直是存在争论的一个测试方法标准。
由于涂膜耐沾污性能测试用天然曝晒法,时间较长,人们一直希望设计出一个人工加速测试方法。国外同行做过许多试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评判,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合理的方法标准出现。
我国在1988年发表了人工加速实验室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测试方法的国家标准,这在世界上是首创。但经过许多技术人员的实践,发现这个测试方法标准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与天然曝晒之间没有很好的关联性,有时甚至存在相反的结果,误导人们。其测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很差。
但是一些人以“不合理比没有总好”为理由,坚持把这个测试方法列入产品标准中。其实不合理的甚至有误导倾向的标准,存在比没有更没道理。
美国ASTM D3129《外用建筑乳胶漆试验指导标准》中 9.4.8条是这样表述的:“耐沾污性——既无一个ASTM方法,也无一个联邦试验方法可用来评定外用乳胶漆的耐沾污程度。虽然,存在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如木质底材中水溶性萃取物,硫化铅或硫化汞的生成以及和金属氧化表面的污染物。但对于不同的污染物需采用不同种类的试验方法。”
JISK 5663《合成树脂乳液涂料》修订时,对内外用乳胶漆的耐沾污性做了修订试验,结论是在修订后的标准中没有包括耐沾污性这项指标。在正式发布该标准时同时发布的“标准解释”中是这样表述的:本涂料若按JISK 5400的8.10(耐污染性),用污染材料(食用色素,红茶,蜡笔,记号笔等)进行试验,验证试验证实的污染情况如解释表3。从表3可见,以污染性作为质量控制项目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不采用。
还有,关于室外曝晒污染的试验方法,因还没有确立,所以这次暂不采用。”

希望这次的修订工作能够重视验证试验,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正确对待涂层的耐沾污性测试方法。
作者: zgs    时间: 2011-4-14 21:05
本帖最后由 zgs 于 2011-4-14 21:43 编辑

耐沾污测试,首先是污染源的确定。如果修订这个标准,首先应严格污染源的定义,并把它的成分,规格公开,写入标准中。

GB/T9780在1988年版本时是用粉煤灰。规定规格的粉煤灰早就得不到了。2005年修订时改为配制灰。但是这种配制灰的规格,配比都不公开。“标准”配制灰成了标准制定单位牟利的垄断产品,所有的使用者都要向他们买,100克要100多元。这只有在不健全的中国市场畸形条件下才会出现的怪事。
据说配制灰只是粉煤灰与石墨粉的混合物。现在许多单位发现这次买来的配制灰与下次买来的,上半年买来的与下半年买来的,测试同一产品,结果不一样。污染源是基准。如果基准都不能保证恒定一致,那么又怎能保证这个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呢?
作者: zgs    时间: 2011-4-14 21:19
本帖最后由 zgs 于 2011-4-14 21:44 编辑

测试手法必须标准,并有可操作性。

原标准规定的涂刷配制灰浆的方法,有人刷得重,有人刷得轻。带有疏水性的涂层表面根本无法得到均匀的配制灰涂层。冲水时样板的移动速度对结果影响较大。水温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所以往往夏季得到的结果与冬季的结果不一致(除非在测试环境,包括水源都得到很好控制得条件下)。这些都得重新严格规范。

有文章(王赛兰, 《涂料工业》 2001(3): P40-42)报告了实验结果:同一试样,同一粉煤灰,由不同人操作,测试结果相差19.2~25.2个百分点。同一试样,同一粉煤灰,由同一人在不同时间操作,测试结果相差15.4个百分点。在同一条件下,采用不同方式涂刷粉煤灰,其测试结果相差7.2~9.7个百分点。在同一试样上,采用相同的涂刷方法,用不同的粉煤灰,测试结果相差最大为29.3个百分点。
作者: zgs    时间: 2011-4-14 21:29
2005年修订标准时,将粉煤灰改为配制灰,修订者认为可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当时有关部门在10个不同单位用粉煤灰和配制粉同时对统一制作的涂膜样板进行了验证试验。10个单位的验证试验结果统计表明,无论是极差,还是标准差,配制粉比粉煤灰更大。
                                            粉煤灰                       配制粉
测试值最大值   X max            13.9%                       21.5%
测试值最小值   X min              7.1%                         9.8%
测试值极差     R                      6.8%                   11.7%
测试值平均值   X                      9.6%                      13.8%
标准差         S                              1.95                        3.04

据说最后是将一些偏差大的试验数据“删去”,把整个试验结果“整理”得稍显合理,写入了总结报告。

          

作者: zgs    时间: 2011-4-14 21:36
本帖最后由 zgs 于 2011-4-14 21:40 编辑

从一些介绍可以看出,对外墙乳胶漆耐沾污性的测定,至今没有一个为大家所接受,所公认的科学合理的方法。一些生产厂商制订的测试方法,对测试结果基本上是用定性的目测,没有定量的测定,也没有在行业中得到一致认可。因此在制订GB/T 9755-1995《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国家标准时,工作组经过认真的反复讨论,决定在没有合适的测试方法情况下,暂不制订耐沾污性技术指标。对此引起了不同争议,甚至认为是个倒退。在后来修订GB/T 9755时专家们又加上了用GB/T 9780方法测试的人工耐沾污性指标。有的意见认为国外同类标准中没有耐沾污性指标,是因为外国环境干净,不需要订这个指标。其实不然。从日本标准解释中可以看出,日本标准中没有耐沾污性指标,并不是因为日本环境污染轻,不需要对外墙涂料的耐沾污性进行控制。而真正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可行的检验方法。我国城市中目前环境条件较差,环境污染较严重,对建筑物墙面的污染情况不可忽视。提高外墙涂涂料的耐沾污性,控制和检测外墙涂料耐沾污性的高低,对抵制劣质涂料,提高外墙装饰的持久性,有较大的作用。但是,对外墙乳胶漆的耐沾污性首先要有一个科学合理,为行业内大部分人能接受的检验方法。

希望这次的修订工作,能够认真地组织进行一系列的试验验证工作,不片面依靠长官,专家意志,用数据说话,真正找到严格合理的实验室人工加速耐沾污性测试方法!

有兴趣者可以参看:http://home.coatu.com/home-space-uid-11656-do-blog-id-1537.html
作者: 琪琪    时间: 2011-4-15 12:12
我也觉得不合理的就不要有这项测试了,除非是科学合理的方法!
作者: 资深谈主    时间: 2011-4-18 16:38
涂料的耐沾污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制约涂料大力推广的关键问题,如何快速衡量涂料的耐沾污,也是目前行业难题,ASTM 用户外曝晒方法,这类方法很切合实际.但实际时间很长.

目前实行的耐沾污标准是目前可行的方法之一,我们不要去抱怨什么,重要的是我们要求标准测试结果稳定,有重复性.给测试单位以规范.
作者: 资深谈主    时间: 2011-4-18 16:43
我们提议主要有3个方面:
1.灰源要求稳定,
2.由于底材参差不齐,建议涂刷一道底漆;
3.是否能控制一下水温.

作者: 资深谈主    时间: 2011-4-28 16:51
大家就上述问题可以讨论一下.
作者: 殷正权    时间: 2012-5-10 22:09
天然曝晒法啊,害我等了N个月了。
作者: aqqiaw    时间: 2012-5-10 23:10
新的标准哪个时候出来啊,期待中.....
作者: hust_0412    时间: 2012-5-11 08:43
本帖最后由 hust_0412 于 2012-5-11 08:44 编辑
资深谈主 发表于 2011-4-18 16:43
我们提议主要有3个方面:
1.灰源要求稳定,
2.由于底材参差不齐,建议涂刷一道底漆;


随便瞎说说,还是考虑单一污染源的思路没有什么意思,和以前的标准不会有什么区别。所以我建议可以效仿家具漆的做法(红茶,醋,,,),选多个污染源来测试,比如针对北方冬天,耐煤灰测试DPUR值是多少?南方,油烟。。。。这个思路也许比较有意思
作者: hust_0412    时间: 2012-5-11 08:47
本帖最后由 hust_0412 于 2012-5-11 15:07 编辑

然后出来的检测结果就是几个数值,这种做法也许更能反应漆膜实际耐沾污能力
作者: 殷正权    时间: 2012-5-11 09:30
其实自然暴晒也没有多大用,上海的污染和广州的不一样,纽约的就更不一样了。

在美国耐污性好的弹性涂料,雨水一洗就干净了的,到了中国印度就不行啦。

顺便自吹自擂一下,
俺的耐污性提高,上海自然暴晒的结果也很好哦,2个月,3个月的数据都不错,等6个月的数据出来再整理。
作者: 殷正权    时间: 2012-5-11 09:41
hust_0412 发表于 2012-5-11 08:47
然后出来的检测结果就是几个数值,这种做法也许更难反应漆膜实际耐沾污能力

更能反应实际耐沾污能力吧。
作者: 资深谈主    时间: 2012-5-11 15:23
5月18日这个方法的最后一次会议在杭州举行,确定灰源和测试方法后将发布征求意见稿,基本定稿后,可以先发出来给大家讨论讨论.
两大变化:
1.灰源变化:变得更容易脏;
2.方法变化:有可能烘烤后一次搞定.
作者: hust_0412    时间: 2012-5-11 16:02
资深谈主 发表于 2012-5-11 15:23
5月18日这个方法的最后一次会议在杭州举行,确定灰源和测试方法后将发布征求意见稿,基本定稿后,可以先发出来 ...

到这个阶段都基本定了,顶多讨论点细节,然后就拍巴掌通过了。可以预言,变化不大了,呵呵
作者: 殷正权    时间: 2012-5-11 20:40
资深谈主 发表于 2012-5-11 15:23
5月18日这个方法的最后一次会议在杭州举行,确定灰源和测试方法后将发布征求意见稿,基本定稿后,可以先发出来 ...

5月18日这个方法的最后一次会议在杭州举行,确定灰源和测试方法后将发布征求意见稿,基本定稿后,可以先发出来给大家讨论讨论.
两大变化:
1.灰源变化:变得更容易脏;
2.方法变化:有可能烘烤后一次搞定.
-----------------------
求烘烤后一次搞定的理论支持或实践支持依据。

灰源变化好理解,但不知能否模拟国内大部分的大气中污垢。
作者: Cmaster    时间: 2012-5-12 12:03
zgs 发表于 2011-4-14 21:36
从一些介绍可以看出,对外墙乳胶漆耐沾污性的测定,至今没有一个为大家所接受,所公认的科学合理的方法。一 ...

非常感谢郑工。您现在已经退了吗?您讲得很全面,也有历史。我从事外墙也有差不多7年的历史了,这么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耐沾污的实验室测试和上墙后的效果还是有相关性的,比如一家日本公司的5085,实验室检测数字不错,上墙后的效果也很好。还有其它案例。本人觉得标准有必要,在中国污染很严重,不做这一项评测,那重涂更加浪费、更加污染环境。但是现在有大公司、国际性公司在这些标准中做手脚,比如灰源,比如养护条件。当然我觉得有改进的地方,一是配制灰优于粉煤灰,不可倒退,粉煤灰的成分太单一;二是必须加涂底漆,消除基材误差,三是水温尽量恒定。当然也可能有其他改进的地方。还请郑工批评指正。谢谢。
作者: Cmaster    时间: 2012-5-12 12:16
Cmaster 发表于 2012-5-12 12:03
非常感谢郑工。您现在已经退了吗?您讲得很全面,也有历史。我从事外墙也有差不多7年的历史了,这么多年来 ...

还有172的耐沾污明显比9755差,这不符合一般的原则,企标高于行标,行标高于国标,但是它是异类。这个历史我也知道,但是现在的现实是有人继续在搅浑水,以获取公司利益。耐沾污之所以定的那么低也跟他们有关,作为国际性公司把标准定高 ,没有问题,可以促进行业发展,但是把标准定低就不一样了。中国的行业协会组织与其个人为了蝇头小利而卑躬屈膝,这让会员企业都对其严肃性和崇高性大打折扣。在国外,弹性并没有说一定可以更好地遮盖裂纹,企业为了自我利益制定标准没有问题,但是行业协会掺和其中,则严重妨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看看日本的JIS,再看看他们的建筑涂料行业,就是因为他们保持了科学性和独立性,才没有被欧美企业所撼动,但是反观国内,真让人痛心。还请各位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认清他们-外资的浪子野心,制定科学的标准,我不信一家两家企业可以和其他所有企业抗衡左右标准的制定。当然,不站出来,那内资企业的生存空间将更加小。这是个严峻的现实。
作者: uoen19    时间: 2012-5-12 21:32
这个标准有必要存在吗?做过几百次了,真的烦它!
作者: Cmaster    时间: 2012-5-13 07:29
zgs 发表于 2011-4-14 21:05
耐沾污测试,首先是污染源的确定。如果修订这个标准,首先应严格污染源的定义,并把它的成分,规格公开,写 ...

我国的标准太乱了,应该参照美国和日本,多做科学性的测试方法标准,产品标准不做太硬性的规定,只分大致品级
作者: Cmaster    时间: 2012-5-13 07:37
zgs 发表于 2011-4-14 21:36
从一些介绍可以看出,对外墙乳胶漆耐沾污性的测定,至今没有一个为大家所接受,所公认的科学合理的方法。一 ...

对于外墙耐沾污,我觉得现行标准还是有一定关联性的。比如业界共知的5085,实验室测试和室外暴晒都不错。还有真弹产品,实验室测试结果和实际上墙结果都不佳。所以它还是基本反映了产品的水平。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问题,比如灰源、板材、水温等等。所以资深斑竹建议的三条很好。但是不建议灰源重新返回粉煤灰时代,有人有公司在打这个主意,试图控制标准的制定,从而谋取自身的公司小利益,这种行为和其国际性的身份不符,也必将被逐渐剔出这个圈子。当然他们的实力势力很大,短时间内很难撼动。但是参与标准制定的专家学者们,请擦亮眼睛,着力制定科学的标准,具有公信力的标准,而不是被一小撮人掌弄的企业版国标/行标。
作者: Cmaster    时间: 2012-5-13 07:49
其实这里面有太多的故事。172的数值比9755要差很多,耐沾污。这不符合一般的常识,一般是企业标准高于行标,行标高于国标。早就听说172这个标准是被某个企业把持的。真弹外墙可以遮蔽裂缝,假弹未必就差,这要看地域和环境。此外,真弹会妨碍墙面问题的暴露,情况严重会造成工程事故。再者说。和山东、河北北京等处于同一纬度的日本,则没有低温弹性的要求,他们的北海道冬季也有-14度左右的温度,也没听说墙体开裂。所以,针对中国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我看来,耐沾污更重要,这对减少重涂、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等都有好处。对东三省等极寒地区则应对混凝土标号施工等严格要求,同时要求一定的低温弹性,然后附以耐沾污好的面漆。
作者: Cmaster    时间: 2012-5-13 07:56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度,因此应该有宽广的胸怀。所以9755标准够了,不需要各种各样的行业标准,儿戏般的标准,反而降低了大家的信任,不如就几个科学性更好的标准,如JIS,ASTM,这连个主要是方法标准。所以把权力下放到各自省份会更好,这也符合中国国情。此外,建筑是一个系统,要全面地来评价,而不能把墙面自身的低劣施工用涂料来弥补掩盖。即便涂料本身,也应该,从底到面一体地看,而不是只揪住面漆。这就是我最近在思考的涂层一体化概念。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献丑了。
作者: stucco    时间: 2012-5-13 11:00
关键是污染源不好弄
作者: Phranzyeoh    时间: 2012-5-16 12:36
殷正权 发表于 2012-5-11 20:40
5月18日这个方法的最后一次会议在杭州举行,确定灰源和测试方法后将发布征求意见稿,基本定稿后,可以先发出 ...

我以前做过常温干两天,50度两天,测试结果和实际14天效果差不多,强度稍高,弹性稍差,所以,这个方案可供参考。50度以上的温度则不适合,如果有人要搞得话,肯定是别有用心。所以我的建议是常温2-3天,50度2天左右,比较适合。
作者: 殷正权    时间: 2012-5-16 12:41
Phranzyeoh 发表于 2012-5-16 12:36
我以前做过常温干两天,50度两天,测试结果和实际14天效果差不多,强度稍高,弹性稍差,所以,这个方案可 ...

谢了。烘烤就牵涉到温度,比如远高于实际气温的温度。
有些厂家,比如某些乳液厂家,施加了些影响力是大概率的事。
作者: Phranzyeoh    时间: 2012-5-16 16:06
殷正权 发表于 2012-5-16 12:41
谢了。烘烤就牵涉到温度,比如远高于实际气温的温度。
有些厂家,比如某些乳液厂家,施加了些影响力是大 ...

您说的对,正是来自于影响力的话语者
作者: zgs    时间: 2012-5-16 20:59
污染源的问题
从同一处买来的价格不菲的配制灰,去年下半年买来的灰与去年上半年买来的灰比较,同样涂料的测试结果,耐沾污性至少降低6-8个百分点。从多家公司实验室得到类似的结论。包括一些市级检测结构的测试结果也显示了这个趋势。
作者: zgs    时间: 2012-5-16 21:04
本帖最后由 zgs 于 2012-5-16 21:31 编辑

考虑到部分有UV交联乳液的性能,原标准规定了部分涂料膜可以照射UV光后测试。
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发现,无论乳液有没有UV交联性能,几乎所有的乳胶漆涂膜经UV照射后,再按现行标准方法测试,耐沾污性结果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事实上这也是目前许多涂料检测报告得到较好的耐沾污性数据的途径之一(利用上次标准的修改内容,打个擦边球)。
作者: zgs    时间: 2012-5-16 21:30
本帖最后由 zgs 于 2012-5-16 22:34 编辑
殷正权 发表于 2012-5-11 20:40
5月18日这个方法的最后一次会议在杭州举行,确定灰源和测试方法后将发布征求意见稿,基本定稿后,可以先发出 ...


虽然对这个标准的修改并不抱多少希望,但也知道在目前形势下必然会通过。希望修改后的标准能:
1)在标准文本中公开污染源的组分(所有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都是这样做的),让所有的技术人员来评论和测试其合理性,并随时检验其稳定性。更易脏并不一定合理,关键是污染源与天然现象相比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2)对于烘烤,光照等测试方法的变化,请多做验证试验,要对各种涂料(如高光,弹性,高PVC,等)进行验证试验,并与天然沾污对比,样品最好取于市场。不能将仅适用于某一类涂料的结果推广到所有外墙涂料。如能公布验证试验结果更好。
    烘烤后方法的理论和实际依据(尤其是实际依据)应该由标准起草修改小组在验证的基础上提供。如果没有实际依据,那么这个修订内容如何令人信服和满意呢?
3)原标准中一些手工难把握的测试 方法,如污染源的涂布,水冲刷时的样板移动,水温的影响等不知道在新版标准中是否有所改进?

期待新的修改。更希望与国内国外同行多进行耐沾污测试方面的讨论。

作者: zgs    时间: 2012-5-16 21:45
世界上著名的乳胶漆,乳液产品的大公司,如AKZO(ICI),PPG,DOW,WACKER,Clarnese,科莱蒽,立邦,四国化研,BASF等都已进入中国。能不能请他们介绍一下他们在美国,德国,欧洲,日本等国内是如何在实验室测试乳胶漆的耐沾污性能?能不能收集汇总一下这些国家和先进企业的耐沾污性测试方法标准?如果国家级的研究结构,标准化委员会没有时间做,联众涂料网汇聚的技术精英们有没有可能去做?取人精华,为我所用,与国际接轨。
或许这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明白一些道理。
作者: hust_0412    时间: 2012-5-17 08:13
zgs 发表于 2012-5-16 21:45
世界上著名的乳胶漆,乳液产品的大公司,如AKZO(ICI),PPG,DOW,WACKER,Clarnese,科莱蒽,立邦,四国化 ...

呵呵,这个涉及话语权的问题了。当然,大家来做个研究,讨论,多明白些道理也是好事。
作者: Phranzyeoh    时间: 2012-5-17 09:01
zgs 发表于 2012-5-16 21:45
世界上著名的乳胶漆,乳液产品的大公司,如AKZO(ICI),PPG,DOW,WACKER,Clarnese,科莱蒽,立邦,四国化 ...

[attach]47183[/attach]

[attach]47182[/attach]

两个日本公司的内部标准,仅供参考。


作者: yoyor    时间: 2012-5-18 08:16
Cmaster 发表于 2012-5-12 12:03
非常感谢郑工。您现在已经退了吗?您讲得很全面,也有历史。我从事外墙也有差不多7年的历史了,这么多年来 ...

5085是很不错,和后来的替代产品5086都很好
除了他的弹性(虽然号称弹性乳液)
我是用它做高档无弹性外墙的,做了大几百吨,不管高层底层,浅色深色,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
作者: 殷正权    时间: 2012-5-18 08:20
zgs 发表于 2012-5-16 21:45
世界上著名的乳胶漆,乳液产品的大公司,如AKZO(ICI),PPG,DOW,WACKER,Clarnese,科莱蒽,立邦,四国化 ...

Dow用自然暴晒,Lubrizol也是。
作者: yoyor    时间: 2012-5-18 08:23
zgs 发表于 2012-5-16 21:30
虽然对这个标准的修改并不抱多少希望,但也知道在目前形势下必然会通过。希望修改后的标准能:
1)在标 ...

污染源的涂布,是不是可以考虑浸涂,以前想到这个,但后来做憎水外墙的时候又感觉不妥。对于憎水外墙的样板,污染源溶液很难刷上去,但刷上去后又很难冲掉
作者: yoyor    时间: 2012-5-18 08:26
觉得用污染源水溶液的方法离实际有点太远
是否可以模拟浮尘-降雨的情况,进行几个循环再测




楼主把今天的结果尽早发上来
作者: richardwei2009    时间: 2012-5-18 08:50
标准的科学严谨性确实很关键,本人做这个测试就发现实验结果的重现性很差。
作者: senlin2008    时间: 2012-5-18 12:12
其它公司耐沾污怎么测定的,不清楚。不过四国化研(上海)有限公司,采用是中国国标进行测定的,而且本次参加讨论的人员都没准备发言。
作者: 殷正权    时间: 2012-5-18 12:32
senlin2008 发表于 2012-5-18 12:12
其它公司耐沾污怎么测定的,不清楚。不过四国化研(上海)有限公司,采用是中国国标进行测定的,而且本次参加 ...

尊重中国标准的都是好样的,当然中国标准自身,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前面说的有些跨国公司,国标用(尊重中国行业),自己的方法也用(坚持自己的观点)。
作者: zhengguomin    时间: 2012-5-18 12:57
不要为了标准而制定标准了。这除了增加企业的负担外,没有实际的参考意义。只不过是某些的??捞钱的方法。散发着一股铜臭味。
作者: zgs    时间: 2012-5-18 18:20
senlin2008 发表于 2012-5-18 12:12
其它公司耐沾污怎么测定的,不清楚。不过四国化研(上海)有限公司,采用是中国国标进行测定的,而且本次参加 ...

希望了解的是四国化研在日本的公司 是用什么方法测试的?
作者: 殷正权    时间: 2012-5-19 11:18
LZ啥时上来讲讲最新进展啊?
作者: Cmaster    时间: 2012-5-19 11:41
Phranzyeoh 发表于 2012-5-17 09:01
两个日本公司的内部标准,仅供参考。

不错,这两个日本标准都比较科学。现在的JIS没有耐沾污测试了,不知道他们的建涂公司用什么方法测试。
作者: Cmaster    时间: 2012-5-19 11:43
标准会开完了,不知道结果如何?谁有公开讨论稿,请上传份,谢谢。
作者: 资深谈主    时间: 2012-5-23 16:11
这个会议主要的点在于:
1.使用新配制灰替代原有的配制灰,但新灰测试出来的数据会比原灰的数据高很多,我要求的观点是,新灰在批次稳定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是不要让两种灰源测试的数据有差别,保持一个产品测试的延续性.因为我们的测试报告是要拿给买涂料的公司看的.
2.耐沾污的测试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保养后5次循环测试结果)新增加了烘烤测试(保养后60度烘2h,2次循环后测试数据),这个新方法虽然节约了时间,但测试结果还有待各位数据的考验,在我们的努力下,还是保留了老方法.企业视产品选择测试方法.
3.新增内墙耐污渍测试.
我现在还没有电子版,等我扫描后把讨论稿发给大家看看.


作者: Cmaster    时间: 2012-5-24 22:08
感谢版主:)灰源改为新灰源 变差是不是又回到了粉煤灰时代?是有公司在打什么算盘吧,怎么能往后退呢。烘烤不合理,必须有数据,不同厂家不同产品的多次重复试验数据,要不然烘烤就太儿戏了。这样子未必会把预埋成膜助剂的产品给振出去。
作者: hust_0412    时间: 2012-5-25 08:39
感觉变化不大,持续观望




欢迎光临 联众涂料论坛 (http://bbs.coat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