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标题: 氨基作为锚定基团的分散剂,碳黑色浆的粘度高 [打印本页]

作者: zhangfangzhi    时间: 2011-10-27 15:59
标题: 氨基作为锚定基团的分散剂,碳黑色浆的粘度高
氨基作为锚定基团的分散剂,碳黑色浆的粘度高。为什么?谢谢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0-27 16:12
绝大部分的炭黑分散剂都是端氨基的锚定基团------粘度高一般来说两个原因:品种选择不合适;加量不够。。
作者: zhangfangzhi    时间: 2011-10-27 16:25
谢谢
分散剂据说是胺基聚丙烯酸类嵌段聚合物,应该不错。50%固含量,加了和碳黑等质量的分散剂。
作者: baba    时间: 2011-10-31 09:45
肝动!分散剂加量比炭黑还多!中外国助剂公司的毒太深!!!
作者: zhangfangzhi    时间: 2011-10-31 09:52
baba 发表于 2011-10-31 09:45
肝动!分散剂加量比炭黑还多!中外国助剂公司的毒太深!!!

分散剂加量比炭黑多.有什么惊奇的?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2 20:18
zhangfangzhi 发表于 2011-10-31 09:52
分散剂加量比炭黑多.有什么惊奇的?

是太多了呀。20%够了。1微米以下。还有啊,氨基未必一定是锚式基团啊。碳黑表面不与胺基作用的官能团大大的。
作者: zhangfangzhi    时间: 2011-11-3 09:19
Arloka 发表于 2011-11-2 20:18
是太多了呀。20%够了。1微米以下。还有啊,氨基未必一定是锚式基团啊。碳黑表面不与胺基作用的官能团大大 ...

谢谢指点
记住了
谢谢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1-3 09:54
zhangfangzhi 发表于 2011-11-3 09:19
谢谢指点
记住了
谢谢

水性的经验并不能借鉴于油性体系中,举个简单例子A3B在油性体系中做到10%已经有些难度,但在水性中很容易去到30%的。。
至于分散剂的加量到底多少合适有很多简单的评估的方法,只是多几组实验的问题,毕竟自己拿到的结论相对可靠。。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3 10:39
tank 发表于 2011-11-3 09:54
水性的经验并不能借鉴于油性体系中,举个简单例子A3B在油性体系中做到10%已经有些难度,但在水性中很容易 ...

恩。看做到什么细度啊。碳黑做到200纳米水里油里25%问题不大哦。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1-3 11:05
Arloka 发表于 2011-11-3 10:39
恩。看做到什么细度啊。碳黑做到200纳米水里油里25%问题不大哦。

和炭黑的品种也有很大关系,部分普通色素碳黑勉强可以达到--------但如果仅仅是简单的细度并不能评价色浆体系的好坏-------剪切力够大的话就可以满足。。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3 12:37
tank 发表于 2011-11-3 11:05
和炭黑的品种也有很大关系,部分普通色素碳黑勉强可以达到--------但如果仅仅是简单的细度并不能评价色浆 ...

色浆体系的好坏很多原因都是因为细度不够才引起的。再说普通的色浆生产工艺也很难做到纳米级别。很认同你第一个观念,不同的炭黑分散难度和所使用的分散剂是不同的。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3 12:41
不太认同你的观念,看分散剂是否降粘效果好主要是看溶剂化链和分散剂结构吧。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3 21:42
本帖最后由 Arloka 于 2011-11-3 21:50 编辑
lanzhou307 发表于 2011-11-3 12:37
色浆体系的好坏很多原因都是因为细度不够才引起的。再说普通的色浆生产工艺也很难做到纳米级别。很认同你 ...


嗯哼,细度好了,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实验室设备做到200纳米问题不大。

剪切力够大的话,主要是分散剂结构和碳黑结构匹配的问题。所谓中高档,或高色素,可以试试把统一碳黑粒径做细以后比较一下。比如1微米和200纳米的同一种碳黑,看看黑度、性能是否有区别。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4 07:40
Arloka 发表于 2011-11-3 21:42
嗯哼,细度好了,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实验室设备做到200纳米问题不大。

这个大可不必做实验了吧,做过色浆的都应该知道,分散效果好的产品遮盖力、黑度、防沉性等都明显好于差的。问题在于实验室的产品总是不能产生效益的,要在车间规模化生产,转化为产品才有价值。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4 14:10
那就使版主说的机器剪切力的问题了。分散不是问题,哈哈。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4 15:19
Arloka 发表于 2011-11-4 14:10
那就使版主说的机器剪切力的问题了。分散不是问题,哈哈。

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4 22:15
lanzhou307 发表于 2011-11-4 15:19
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机器和分散剂,我认为这两点最重要。比如三辊机如国只能加工到3微米,是做不出300纳米的。但球磨和砂磨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啊。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5 09:15
Arloka 发表于 2011-11-4 22:15
机器和分散剂,我认为这两点最重要。比如三辊机如国只能加工到3微米,是做不出300纳米的。但球磨和砂磨可 ...

机器和分散剂这两点对分散是起决定作用的,这个可以理解,做涂料换个分散剂比较容易,换个机器不太现实。延长时间并不能解决问题,我试过炭黑过砂磨机15遍和30遍的效果,细度约5um,差异并不大,这个可能跟设备有很大关系,是不是生产纳米色浆需要特殊的设备呀。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5 14:05
砂磨机15遍和30遍的效果,细度约5um,差异并不大,这个可能跟分散剂的关系更大些。当然,剪切力也不完全等同于磨的遍数。实验室用球磨机即可达到平均粒径200纳米,生产上一般用纳米对撞机。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5 15:05
Arloka 发表于 2011-11-5 14:05
砂磨机15遍和30遍的效果,细度约5um,差异并不大,这个可能跟分散剂的关系更大些。当然,剪切力也不完全等同 ...

纳米对撞机?第一次听说,想学习下,肯定是高科技的先进设备,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6 05:13
这个我不太懂也。无非是剪切力比较高喽。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14 11:49
Arloka 发表于 2011-11-6 05:13
这个我不太懂也。无非是剪切力比较高喽。

有没有纳米对撞机方面的专家讲解下呀。
作者: shangpeng    时间: 2011-11-14 15:21
fw200和5000碳黑用一般实验室的快手都可以做到160-200纳米,分散剂的选择及加量都很关键。
作者: shangpeng    时间: 2011-11-14 15:24
我是指平均粒径,刮细度没有意义
作者: 榴连    时间: 2011-11-14 17:05
Arloka 发表于 2011-11-2 20:18
是太多了呀。20%够了。1微米以下。还有啊,氨基未必一定是锚式基团啊。碳黑表面不与胺基作用的官能团大大 ...

这个是要看情况的吧?如果是FW200等高色素碳黑,在溶剂型体系里,分散剂供应份如BYK-161等,加到碳黑量的20%,能分散稳定好吗?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15 08:10
shangpeng 发表于 2011-11-14 15:21
fw200和5000碳黑用一般实验室的快手都可以做到160-200纳米,分散剂的选择及加量都很关键。

产品如果只停留在实验室那就没多大意义了,生产中炭黑难分散,耗时耗能,细度不理想还影响到漆膜后期许多性能。有办法解决生产中 的问题吗?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15 08:12
榴连 发表于 2011-11-14 17:05
这个是要看情况的吧?如果是FW200等高色素碳黑,在溶剂型体系里,分散剂供应份如BYK-161等,加到碳黑量的 ...

应该是要看分散剂的有效成分和分子量大小吧。
作者: shangpeng    时间: 2011-11-15 13:53
lanzhou307 发表于 2011-11-15 08:10
产品如果只停留在实验室那就没多大意义了,生产中炭黑难分散,耗时耗能,细度不理想还影响到漆膜后期许多 ...

只要生产用的砂磨机效率不太差,做出来的效果都会比试验室的快手要好,问题在于分散剂有没有选择好,加量够不够。我做fw200,用efka4310最佳加量是(碳黑:分散剂)1:1.2,做5000就更高,1:1.6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16 08:53
shangpeng 发表于 2011-11-15 13:53
只要生产用的砂磨机效率不太差,做出来的效果都会比试验室的快手要好,问题在于分散剂有没有选择好,加量 ...

EFKA4310对5000号分散效果是很好,也试过,4310也没发现低温结晶现象,可是价格很吓人哦。曾试过几个国产的也做到了类似的效果。
作者: 榴连    时间: 2011-11-17 20:27
lanzhou307 发表于 2011-11-15 08:12
应该是要看分散剂的有效成分和分子量大小吧。

是啊,BYK-161是30%的有效份!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17 21:29
shangpeng 发表于 2011-11-15 13:53
只要生产用的砂磨机效率不太差,做出来的效果都会比试验室的快手要好,问题在于分散剂有没有选择好,加量 ...

太多了。如果没有下调空间不要迷信外国品牌。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17 21:31
榴连 发表于 2011-11-17 20:27
是啊,BYK-161是30%的有效份!

这”水份“太大了。一般能做到40%。有些品种60%也是做得到的。又稀单价还不便宜,坑人哦。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17 21:34
lanzhou307 发表于 2011-11-15 08:10
产品如果只停留在实验室那就没多大意义了,生产中炭黑难分散,耗时耗能,细度不理想还影响到漆膜后期许多 ...

实验室不能放大更多的是生产设备的问题,而不是助剂的问题。当然,分散剂的用量要根据机器能加工到的细度进行调整。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1-17 21:42
本帖最后由 tank 于 2011-11-17 21:47 编辑
Arloka 发表于 2011-11-17 21:31
这”水份“太大了。一般能做到40%。有些品种60%也是做得到的。又稀单价还不便宜,坑人哦。


呵呵,161卖了三十多年了还有这多人心甘情愿送上去给坑也是个奇迹。。。他们倒是也有2155之类的,100%固含可就是太多傻瓜认准了161坑得死去活来比如鄙人/:^$^
还要声明一下,BYK可从来不推荐用161去对付高色素炭黑。。。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1-17 21:52
lanzhou307 发表于 2011-11-15 08:10
产品如果只停留在实验室那就没多大意义了,生产中炭黑难分散,耗时耗能,细度不理想还影响到漆膜后期许多 ...

刚好前两天供应商来做了一下砂磨机的培训-------基本上实验室的结果都可以在车间重现,国产的砂磨机做炭黑到100nm以下也是一件很轻松的任务。。
作者: zhangfangzhi    时间: 2011-11-18 07:23
tank 发表于 2011-11-17 21:52
刚好前两天供应商来做了一下砂磨机的培训-------基本上实验室的结果都可以在车间重现,国产的砂磨机做炭黑 ...

砂磨机、球磨机、超声波
这些设备,那个分散力更大?
谢谢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18 07:53
tank 发表于 2011-11-17 21:52
刚好前两天供应商来做了一下砂磨机的培训-------基本上实验室的结果都可以在车间重现,国产的砂磨机做炭黑 ...

有点怀疑卖设备的是不是又在瞎忽悠,黑浆球磨10几个小时,我们要求也不高,刮板细度5um以下,经常都是不合格的,有时候要磨到20多小时。5um呀,不容易的。砂磨机离谱的时候磨20多遍,细度还是不理想。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18 07:55
zhangfangzhi 发表于 2011-11-18 07:23
砂磨机、球磨机、超声波
这些设备,那个分散力更大?
谢谢

球磨机 强于砂磨机超声波是辅助设备吧。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1-18 08:14
lanzhou307 发表于 2011-11-18 07:53
有点怀疑卖设备的是不是又在瞎忽悠,黑浆球磨10几个小时,我们要求也不高,刮板细度5um以下,经常都是不合 ...

呵呵,就算是普通的砂磨机3-4遍去到5um以下也是很容易的,更不用说球磨10几个小时了-----出现这样的现象俺们还是从老套的人机料法环来分析:
工人操作?流量?温度?设备本身、研磨介质是否选择合适;维护等;材料----炭黑的档次?杂质含量?树脂的颜料润湿性?分散剂的选择?磨料配方设计是否合理?
LS描述的现象很不正常,还需要多方面查找以下原因/:^$^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1-18 08:17
zhangfangzhi 发表于 2011-11-18 07:23
砂磨机、球磨机、超声波
这些设备,那个分散力更大?
谢谢

呵呵,这方面我可不在行------不过研磨技术也是在不断地进步,谈不上谁比谁强。。。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18 08:37
tank 发表于 2011-11-18 08:14
呵呵,就算是普通的砂磨机3-4遍去到5um以下也是很容易的,更不用说球磨10几个小时了-----出现这样的现象俺 ...

今天终于找到老师了,炭黑3-4遍能到5um以下。大概讲一下,我们炭黑FW200,10%浓度,有醇酸色浆和有机硅色浆。分散剂用164。指教下需设定怎样的工艺参数。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1-18 09:00
lanzhou307 发表于 2011-11-18 08:37
今天终于找到老师了,炭黑3-4遍能到5um以下。大概讲一下,我们炭黑FW200,10%浓度,有醇酸色浆和有机硅色浆 ...

呵呵,醇酸和有机硅的颜料润湿不可同日而语,164虽然推荐做浓缩色浆但对付FW200可不怎么样,先把你原来的醇酸色浆的配方列出来看下?醇酸是什么类型的?技术参数?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18 09:11
tank 发表于 2011-11-18 09:00
呵呵,醇酸和有机硅的颜料润湿不可同日而语,164虽然推荐做浓缩色浆但对付FW200可不怎么样,先把你原来的 ...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跟树脂关系不大,树脂是很多公司在用的,算是比较通用了。您讲的164对FW200不怎么样,可是试过很多,也没找到很突出的。您的工艺参数肯定很独特了,能否分享下。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1-18 09:19
lanzhou307 发表于 2011-11-18 09:11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跟树脂关系不大,树脂是很多公司在用的,算是比较通用了。您讲的164对FW200不怎么样, ...

呵呵,举个例子:如果你的树脂是长油醇酸且不管什么油改性----溶剂通常以200#一类为主吧?如果是短油醇酸那么溶剂得是二甲苯为主吧?这两种溶剂体系差异还是蛮大的,我总要考虑分散剂与溶剂体系的匹配性吧。。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18 09:35
tank 发表于 2011-11-18 09:19
呵呵,举个例子:如果你的树脂是长油醇酸且不管什么油改性----溶剂通常以200#一类为主吧?如果是短油醇酸 ...

是短油的,以二甲苯为主。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1-18 09:53
本帖最后由 tank 于 2011-11-18 09:55 编辑
lanzhou307 发表于 2011-11-18 09:35
是短油的,以二甲苯为主。


正常来说还需要了解固含、粘度这样才能保证色浆在一个比较好操作的范围-----至于对付FW200,4310确实有很不错的效果不过市面上比较经济的应该算是0451。。。。
你们实验室用什么珠子来磨料?
作者: zhangfangzhi    时间: 2011-11-18 10:06
谢谢
我没有球磨机 砂磨机
只有也只好 用超声波在溶剂中分散碳黑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18 22:19
lanzhou307 发表于 2011-11-18 07:53
有点怀疑卖设备的是不是又在瞎忽悠,黑浆球磨10几个小时,我们要求也不高,刮板细度5um以下,经常都是不合 ...

这个是分散剂的问题。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18 22:26
也可做无树脂色浆,这样就省去了树脂对分散剂的竞吸附。选用分散剂时,其与树脂的相容性非常重要。更准确地说是分散稳定后,吸附在颜料表面的分散剂与树脂的相容性。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19 07:30
tank 发表于 2011-11-18 09:53
正常来说还需要了解固含、粘度这样才能保证色浆在一个比较好操作的范围-----至于对付FW200,4310确实有 ...

是用玻璃珠的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19 07:35
Arloka 发表于 2011-11-18 22:26
也可做无树脂色浆,这样就省去了树脂对分散剂的竞吸附。选用分散剂时,其与树脂的相容性非常重要。更准确地 ...

无树脂色浆是很好,通用性也应该很强,前两年吵得很火热,可发现生产实践中还是比较少。原因可能是1、效果没讲出来好听。2、稳定性没加树脂色浆好。3、生产没加树脂色浆容易。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1-19 08:47
Arloka 发表于 2011-11-18 22:19
这个是分散剂的问题。

呵呵,我倒是倾向于工艺的问题-------醇酸的颜料润湿一般都不错,164虽然不是很理想但多少有些效果-----5um的要求并不高,球磨机10几个小时还达不到要求生产工艺方面问题肯定不小。。。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1-19 09:06
lanzhou307 发表于 2011-11-19 07:30
是用玻璃珠的

假设你的醇酸树脂是50%固含吧,可以用实验室的分散机模拟一下球磨。。
混合溶剂            ~10.0
0451                   5.0      混合均匀
树脂                   40-50    混合均匀
FW200               10.0       高速分散20-30min后加入1.5倍左右玻璃珠(假设堆积密度为1.5)分散,
线速度其实不用很高5m/s左右2h 一定可以去到5um以下
余量的溶剂和树脂可以用来洗机、调粘
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我前面说了要和醇酸的技术参数以及特性结合起来设计色浆配方,LS可以先试下。。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19 10:39
tank 发表于 2011-11-19 09:06
假设你的醇酸树脂是50%固含吧,可以用实验室的分散机模拟一下球磨。。
混合溶剂            ~10.0
0451 ...

谢谢版主,我会按照您的建议在实验室做测试。
有点疑问,工艺上如果将树脂调整到后加,减少树脂与分散剂在颜料表面吸附的竞争会不会对分散效率和色浆稳定性有帮助呢?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1-19 10:53
lanzhou307 发表于 2011-11-19 10:39
谢谢版主,我会按照您的建议在实验室做测试。
有点疑问,工艺上如果将树脂调整到后加,减少树脂与分散剂 ...

按理来说这是最合理的工艺,但对于很多品种来说实际操作性不是很好-----这样必然加大分散剂的用量,一方面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的分散剂的副作用实在是太明显,再有就是研磨效率并不算好,等等。。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19 22:20
lanzhou307 发表于 2011-11-19 07:35
无树脂色浆是很好,通用性也应该很强,前两年吵得很火热,可发现生产实践中还是比较少。原因可能是1、效果 ...

主要是色浆(分散剂)和树脂的配伍性。稳定性不好还是分散(剂)的问题。当然,举个极端的例子,30微米,如果颜料自身的密度较大的话,无树脂确实很难不产生沉淀。“生产没加树脂色浆容易”这种说法不太认同。不加树脂实际上做色浆的劳动生产率是大大提高了。但需根据机器调整浆料浓度。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19 22:22
本帖最后由 Arloka 于 2011-11-19 22:27 编辑
tank 发表于 2011-11-19 10:53
按理来说这是最合理的工艺,但对于很多品种来说实际操作性不是很好-----这样必然加大分散剂的用量,一方面 ...


为什么大大增加分散剂的用量?多大?什么副作用啊?研磨效率需要根据机器情况调整浆料浓度。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1-20 07:41
Arloka 发表于 2011-11-19 22:22
为什么大大增加分散剂的用量?多大?什么副作用啊?研磨效率需要根据机器情况调整浆料浓度。

呵呵,多大?这个可没法概括-------各种颜料特性不一样,分散剂的特性不一样实在不好回答-----榴莲版主曾经做过一系列的测试,在《涂料工业》上还发过文章------论坛里也有,LS可以找来看下,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他的测试数据特别是有机颜料基本上以CIBA的品种为主,众所周知,汽巴的表面处理技术应该说是首屈一指,至于炭黑的分散性----没人敢说比DEGUSSA强-------即使是这样,那套无树脂色浆的效果也只能说差强人意。。。
至于说分散剂的副作用--------呵呵:耐水性、耐化性、耐腐蚀性甚至还有附着力等等。。。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22 15:44
tank 发表于 2011-11-19 10:53
按理来说这是最合理的工艺,但对于很多品种来说实际操作性不是很好-----这样必然加大分散剂的用量,一方面 ...

实验结果:1500转,分散4小时,玻璃珠两倍用量,刮板细度10um左右;8小时5um。看来结果还是经过实验才能得出,别人吹得再好也没用。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1-22 16:02
lanzhou307 发表于 2011-11-22 15:44
实验结果:1500转,分散4小时,玻璃珠两倍用量,刮板细度10um左右;8小时5um。看来结果还是经过实验才能得 ...

和转速实际上关系不大,主要还是要考虑容器以及分散盘的直径--------应该说线速度更合理一些,还有就是粘度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磨料也有改进的余地,8h还是太长了一些。。。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22 16:43
是啊。这结果应该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啊 。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22 16:46
tank 发表于 2011-11-20 07:41
呵呵,多大?这个可没法概括-------各种颜料特性不一样,分散剂的特性不一样实在不好回答-----榴莲版主曾 ...

恩哼。这个还是有点泛泛。具体问题具体讨论吧。
作者: tank    时间: 2011-11-22 17:57
Arloka 发表于 2011-11-22 16:46
恩哼。这个还是有点泛泛。具体问题具体讨论吧。

呵呵,单纯做色浆当然不用面对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哪些形形色色的问题 。。/:Q
作者: Arloka    时间: 2011-11-23 00:40
tank 发表于 2011-11-22 17:57
呵呵,单纯做色浆当然不用面对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哪些形形色色的问题 。。

才不是。色浆和树脂相容性不好就不能用啊。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1-23 07:43
tank 发表于 2011-11-22 17:57
呵呵,单纯做色浆当然不用面对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哪些形形色色的问题 。。

做色浆也是要做好应用测试的,色浆也需分门别类,通用的一般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2-17 12:02
如果选择叔胺类会好很多。
作者: lubian    时间: 2011-12-23 14:35
谁有好的实验设备,能否帮助做一些炭黑分散性实验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1-12-29 16:11
lubian 发表于 2011-12-23 14:35
谁有好的实验设备,能否帮助做一些炭黑分散性实验

留个邮箱给你可以联系下lanzhou307@163.com,我们有很完善的颜料分散检测和应用实验设备,有特效的都可以拿来帮你测试,最好先发点产品资料过来。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2-3-5 21:13
lubian 发表于 2011-12-23 14:35
谁有好的实验设备,能否帮助做一些炭黑分散性实验

你是要测试炭黑还是要测试分散剂呀。
作者: lubian    时间: 2012-3-6 11:43
根据我在实验室的经验,细度和料在砂磨时的粘度关系再大,炭黑各品种的吸油值变化大,调整合适的粘度最重要,分散剂在其次,公散剂再重要的作用在稳定性,不加分散剂一样磨得细。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2-3-6 12:20
lubian 发表于 2012-3-6 11:43
根据我在实验室的经验,细度和料在砂磨时的粘度关系再大,炭黑各品种的吸油值变化大,调整合适的粘度最重要 ...

分散剂有润湿和稳定的作用,炭黑在分散的时候润湿是第一步的。在分散过程中分散剂有帮助分散的作用,降低分散能耗,减少分散研磨时间。分散过程中的粉碎过程是要很大的剪切力的,粘度高点剪切力自然就高了,这就是粘度对分散的重要性。当然加了分散剂后降低了粘度,你可以制作更高色粉含量的色浆,总体来说还是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另外分散剂对体系的流动性有很大影响,这也将影响到后期的流平,流挂,光泽等性能。
作者: youqi123    时间: 2012-6-8 13:34
品种选择不合适
作者: lanzhou307    时间: 2012-6-11 16:12
youqi123 发表于 2012-6-8 13:34
品种选择不合适

什么品种好呢
作者: 刘宝玉    时间: 2013-5-6 14:20
第一步搞清楚炭黑的吸油值。第二步计算好添加量,计算公式参考榴莲斑竹的。第三步选择分散剂NO基开环结构的丙烯酸酯。第四步选择NANO 分散研磨机。做到纳米级别的黑浆是可行的。
作者: lubian    时间: 2013-5-8 13:25
记得颜料的最佳分散粒径是1-10微米,小于1微米颜料的性质就改变了,为什么要做成300纳米,
作者: Rocky    时间: 2013-5-9 13:28
你好  我这边有自己工厂生产的炭黑分散剂,你要不要试试呢?Q917382250
作者: zhangfangzhi    时间: 2013-5-9 14:10
我想自己合成分散剂
谢谢
作者: sanmi123    时间: 2015-4-1 16:51
如果,你的碳黑是酸性的。氨基确实可以作为铆钉基团。但是,一般的国产碳黑,以及其他的进口普通碳黑,都是碱性的。氨基的吸附作用就不是很强了。
体系的粘稠度。其实分为,刚刚研磨好的粘稠度,以及静置几周后的粘稠度变化。如果刚刚研磨好,粘稠度就大了,那你首先要考虑你的分散剂用量,过多和过少都会导致粘稠度大。如果你做实验找到了最佳用量,体系粘稠度还是偏大,那就是分散剂的问题,或者是颜料吸油值过大。要考虑在颜料盒分散剂二者做一个取舍。
如果,研磨之后静置一段时间,粘稠度变大,说明颜料存在一定的微絮凝现象,主要是分散剂的后期稳定效果不厉害了,考虑换分散剂吧。
作者: sanmi123    时间: 2015-4-10 10:47
最近,接连接到几个客户的求助,都是关于水性色浆在研磨过程中出现粘度过高,颜料加不上去,导致色浆品质下降的问题。
客户的要求,都是要最终获得展色力好,光泽好,粘度合适,颜料含量高的色浆。
有一个客户是做水性油墨黑色浆的,他现在用的分散剂在光泽上和展色力上,都比较不错,唯一的问题就是生产过程中,粘度太高,碳黑的含量只能做到36%,由于粘度过高,导致了研磨机器温度特别高,一直在高温运行,客户担心,长时间这样的运行,会导致机器磨损加重。
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后,我给客户发了我们的降低粘度效果最好的分散剂R400,客户在接到样品后,按照分散剂最佳用量,确认了最佳用量后,果然粘度下降的很厉害,但是,问题也就来了。客户感觉我们的R400分散性不是很好,生产出的色浆光泽性不好,有点发挥。带着这个问题,我分析了整个过程。
其实,研磨过程中的高粘度,对研磨分散是有利的,因为,高粘度意味着高的剪切力,那么颜料粒子,就能在高剪切力下分散的很好,从而获得一个很好的光泽性色浆。正是我们的R400降粘分散剂,降粘效果太好,按照低点粘度测试出的最佳分散剂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研磨时候的粘度太低,导致研磨分散效果比较差。所以,我们不能在研磨过程中一位的强调降低研磨粘度,而是要根据研磨机械的最佳工作粘度,来确定分散剂的用量。这样,我就给客户建议,减少我们的分散剂的添加量,在研磨实验一次,在研磨之后,果然光泽性提升到了客户的要求,同时,颜料含量也做上去了。
因此,我们要想获得比较理想的色浆,在颜料吸油值和粒径一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改变分散剂的使用方法,首先要确认最终目标含量是多少,按照这个含量,调整分散剂的添加量,使色浆在研磨的时候,粘度达到研磨机器的最佳粘度,尽量在高粘度的情况下研磨,但是,也不能超过研磨机械的极限。
这样做,就可以做成颜料含量高,展色性好,储存稳定的色浆了。

上海容素化学有限公司
技术销售工程师
182 2135 0938
作者: lgf2018    时间: 2018-12-19 06:00
tank 发表于 2011-11-3 09:54水性的经验并不能借鉴于油性体系中,举个简单例子A3B在油性体系中做到10%已经有些难度,但在水性中很容易 ...

溶剂型炭黑分散剂加到DBP值得20-50%应该差不多,水性体系炭黑一般加量范围能参考吗?
作者: qiandao    时间: 2019-11-7 10:52
对于分散炭黑想要达到低粘度高固含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由于每家的炭黑表面包覆处理不同所以要选择的分散润湿剂也有所不同,通常可以选择含有氨基小高分子的锚固基团的分散剂无论是酸值高低的炭黑都是比较有效果的,如市场上经常用的SW系列的产品都能做高固含的炭黑浆。




欢迎光临 联众涂料论坛 (http://bbs.coat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