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标题: 准备应聘PU木器漆的工程师看看这个题目吧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4 09:54
标题: 准备应聘PU木器漆的工程师看看这个题目吧
       PU三套装木器装修漆,主漆:固化剂:稀释剂=2:1:2,其中固化剂含量为40%,NCO含量为6%。现有固化剂含量为50%,NCO含量为8%,请问怎么配?!
    这是我出给一来公司应聘木器漆工程师的考题,有兴趣的工程师来研究、讨论一下。

    其实,我发这个贴子,不是为了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专业工程师来说,答案是很简单的。

    工程师到底需要不需要专业理论知识,有人、甚至企业老板认为,工程师只要会做事就行,做出配方就行,可是工程师不懂基本的理论知识怎么做事?怎么出配方?拿以前的配方想当然抄抄、改改吗?!
   
     欢迎跟帖!coatu_reward
作者: zjq    时间: 2012-2-4 09:54
理论上2:0.75就可以了
作者: zjq    时间: 2012-2-4 11:51
也可以1:0.4比例,不会影响效果
作者: 顺德涂料    时间: 2012-2-4 12:01
固化剂理论上应是原来的0.9375吧
作者: hha307@126.com    时间: 2012-2-4 12:43
2:0.8:2.2
作者: 很苦很苦    时间: 2012-2-4 13:01
我算的是0·749    与二楼的相似。比例为:2:0·749:2
作者: 13916399471    时间: 2012-2-4 18:14
本帖最后由 13916399471 于 2012-2-4 18:19 编辑

呵阿,这么多人会算啊。不错!刘大帅出此题,不是要大家真的去算,算好后来回答。
目的是要大家讨论一下,工程师是不是要有基本的理论知识。
本人认为没有理论知识,没法开发新产品,不是真正称职的工程师。
不过也有相当多的工程师都是实验员出身,没有很多理论知识的,这些人要他们去开发新产品是不可能的。

还有想说的是,招聘工程师最好不要这样考,会让工程师心里觉得不是滋味。考察有无功底可以通过交谈更好的获知,你说是吧,大帅。
作者: cjllll4126com    时间: 2012-2-4 18:21
出的算术题嗦?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4 18:25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2-2-24 08:38 编辑

哈哈,周总好哇,周总说的是对的!
其实个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刘大帅出这个题不是让大家去算的呀。因为我觉得大家如果是一个工程师就要把握好老板出的题目的真正要求,而不是盲目去回答。就像刘大帅的这个题目,你们都把题目看偏了。。。刘大帅已经明确说了套装比例是:2:1:2这还用你们去算这些?他的意思是让你们配出固化剂来!你们要知道,有时你们在面试时你的老板,也就是出题者不一定是技术出身,有时是不懂技术,如一些人事。。。但他们还是要考你们,所以出的题目有时会比较无厘头的。
个人觉得刘大帅这个想法有点像90年代的广东,那时的广东,好多工程师都是从车间做一段投料工就跑去做工程师,会存在这样的一些理论缺陷。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一些用人单位,都是直接从一些涂料专科里招人,或者对学历都是有很大的要求的,如PPG,阿克苏上海国际,立邦等,招一个实验员都会是硕士毕业,这些人就算刚毕业没理论,但他们拥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能举一反三。
虽然目前涂料界还存在一定的学历低的工程师,但是他们混了这么多年,那怕他们不会算,但对于一些事情总有办法去解决的!
个人觉得你这个问题去考我的实验员还差不多,考工程师未免太低级了点吧!
作者: 难得糊涂    时间: 2012-2-4 20:23
说得那么有理论,,你们那么牛,,那怎么没有听到你们谁说自己在开发j20上面的隐形吸波涂料,在这个论坛谁不是在做工程师前知道一些配方基础在在以前人家的配方上优化的配方,叫谁真真开发j20的隐形吸波涂料,从树脂,到开发,,我看这个版块还没有一个人有那么牛。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4 21:31
难得糊涂 发表于 2012-2-4 20:23
说得那么有理论,,你们那么牛,,那怎么没有听到你们谁说自己在开发j20上面的隐形吸波涂料,在这个论坛谁不 ...

术有专攻,总不能因为一个川菜大师煮不好意大利粉,而埋怨他不是高手!

本人不是牛人!哈哈!
作者: 13916399471    时间: 2012-2-4 22:25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2-2-28 16:08 编辑
红叶 发表于 2012-2-4 18:25
哈哈,周总好哇,周总说的是对的!
其实个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刘大帅出这个题不是让大家去算的呀。因为我觉 ...


点评红叶  不好意思,本人正是从实验员升起来的,难道一步登天才有很多理论知识???  发表于 半小时前...........
个人觉得你这个问题去考我的实验员还差不多,考工程师未免太低B了点吧!
。。。。
这都是你说的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4 22:50
13916399471 发表于 2012-2-4 22:25
点评红叶  不好意思,本人正是从实验员升起来的,难道一步登天才有很多理论知识???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哈哈,周总,你就不要纠结于这个问题了。是我说的。
如你说“考察有无功底可以通过交谈更好获知”。一个用人单位,招聘工程师,如果只是以这么简单的问题来考的话,那么这个用人单位确实不怎么样。
个人觉得目前还是有很多人都是从实验员起来的,这样才能有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只有部份企业直接招一些博士等高学历的人来当一些管理,这些人理论是很好的。
要考工程师的话,理论是要考的,但绝非以这样的计算式的题目来考的,应该从一些体系方面的应用,一些产品的方向,卖点,质量的控制之类来考会更为合理。
拿一些考实验员的题目来考工程师,是否会有点让人家有点小儿科?
其实你是对的,我是从实验员出身的,目前我的理论还不是很足,还需要多多向各位专家学习的!
作者: sumeips    时间: 2012-2-5 18:08
搞一个题目出来考,给你精确到小数点后500位,这样能有多少意义? 工科刻板出身的师兄和前辈们.请问溶剂手册上的那些溶剂性能方面,你们觉得是实际在配方运用之后的认知可靠还是您抱着溶剂手册来圈点几个溶剂选进配方可靠?开发新产品?敢问各位大师,在涂料行业浸染的许多年里,各位开发了多少新产品?有几人不是参照行业习惯来确定自己产品的各方面性能?究竟何为新产品?新在什么地方??个人认为,工程师的作用在于统筹,在于"混",在于解决眼前的问题.什么新产品新配方,我们是有很多的专业师父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动不动不动说开发,没多少现实意义.在下去年在深圳一公司,时任的工程师从三月到12月没有把一支关键产品做出来,我花了13天,其中10天都是在等原料,就将产品做出来了, 结果怎么着,谈合同的时候居然没谈成.乌呼~~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5 19:03
    楼上的有些朋友,请你们不要愤青。狗血的事情年i年有,不定明年到你家!
    我在这个行业混了20多年了,自然不会拿这样的小儿课题目是考工程师,这是对工程师的侮辱!
    这个来应聘的工程师的朋友,是公司一领导介绍的,狗血的是,只有高中学历。我本来准备好了一份试卷,一看高中毕业,近40岁的年龄,就知道他是在其他公司车间搞生产的懂一点技术的员工。
    还有,我认为,工程师不要怕考试!现在的正规企业都会给你考试的,随便问问怎么能知道好坏?!
   不好意思,我接个电话,一小公司老板想请我去负责技术,真看得起我。
   大家新年好!祝大家身体健康!
作者: 好色之涂    时间: 2012-2-5 19:20
2:0.75:2.06
作者: xiaoegg    时间: 2012-2-5 20: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6 07:14
xiaoegg 发表于 2012-2-5 20:44
我认为楼主只是考大家是按固含还是nco含量来配固化剂。
如果想维系原体系的施工固含不变,即要答出漆:固: ...

    是的,我就是想知道,他知道不知道里面基本的反应原理。他如果回答按NCO来计算,就算他及格。
作者: 难得糊涂    时间: 2012-2-6 19:27
说实话我不知道怎么算,,关于OH与nco怎么算也一直深深的困扰我,2楼,6楼,16楼,算的0.75,我今天和实验室的几个技术员朋友也交流了下,都说是用NCO的6除以8就等于0.75,但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算的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6 20:50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2-2-6 20:53 编辑

呵呵,理论我不咋行,计算式的还马马虎虎。这样吧,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一题的答案吧。
大家先看题目:
“PU三套装木器装修漆,主漆:固化剂:稀释剂=2:1:2,其中固化剂含量为40%,NCO含量为6%。现有固化剂含量为50%,NCO含量为8%,请问怎么配?!”
从题目来看,“PU三套装木器装修漆,主漆:固化剂:稀释剂=2:1:2,其中固化剂含量为40%,NCO含量为6%。”这是已经定死的,关键的2个字“现有”也就是说用现有的50%固含,8%的NCO的这个固化剂来配他的这个漆中的固化剂。
从固含来算,50%固含配成40%固含的固化剂,假设全用丁酯来配,也就是40 Percent的50固含的固化剂,10 Percent的丁酯,总量为50 Percent。做出来的固化剂的NCO=(8*40/50)=6.4,对于他说的6的NCO有点过。
从NCO的角度来算,也就是6  Percent的50固含的固化剂,2 Percent丁酯,这样NCO为6的固化剂固含为(50*6/8)=37.5%,对于他说的固含为40的有点不够,除非用硬树脂改性补足。
NCO过多有点浪费,固含不够,怕影响VOC。
这个题目绝非是问你们漆:固:稀几比几的,因为你都不知道用的是树脂的OH是多少?用量是多少?类型是大豆油,椰子油,丙烯酸,还是合成脂肪酸?你更不知道他所说的固化剂的类型是TDI加成物,HDI三聚体,TDI三聚体?
这个问题有一个误点就是“请问怎么配?!”他并没有明确问你他要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不清不楚的,可能是刘大帅太激动一时没把问题说清楚吧。

刘大帅,你就把赏金平分给那些回答过问题的人吧。挂在那里会过期的!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7 08:03
红叶 发表于 2012-2-6 20:50
呵呵,理论我不咋行,计算式的还马马虎虎。这样吧,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一题的答案吧。
大家先看题目:
...

     朋友,我那里激动了?!
   看了你前半部的解释,准备给你分,准备顶你,看到底我就没劲了。
   这个题目很简单的,那里有你解释的那么复杂。PU三套装装修漆,我已经给出明确的配比。现在是改用固化剂的问题。很明显的,如果没有理论基础,他会很容易按固含量来计算,就是用50%的PU固化剂0.8份,加稀释剂到1份,稀释剂必须说明是无水丁酯或乙酯。
   但是从专业的角度,作为专业工程师,必须是按NCO含量来计算的。他如果知道是按NCO含量来计算,我就算他合格,算对了才能算是良好。用0.75份NCO为8%的固化剂,配无水稀释剂0.25份到1份。因为这个题目级别很低。不需要去考虑主体树脂的羟值的。三套装的比例2:1:2是不可以随便改变的。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7 08:07
zjq 发表于 2012-2-4 09:54
理论上2:0.75就可以了

如果从专业角度应该补充用无水稀释剂配到1份,你说对吗?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7 08:08
难得糊涂 发表于 2012-2-6 19:27
说实话我不知道怎么算,,关于OH与nco怎么算也一直深深的困扰我,2楼,6楼,16楼,算的0.75,我今天和实验室 ...

    讨论才会有提高,好样的!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7 08:09
很苦很苦 发表于 2012-2-4 13:01
我算的是0·749    与二楼的相似。比例为:2:0·749:2

朋友?你这次很可惜哦。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7 08:19
zjq 发表于 2012-2-4 11:51
也可以1:0.4比例,不会影响效果

哈哈哈,差点想扣你一点分。在实际工作中有可能会怎么做的。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7 08:23
好色之涂 发表于 2012-2-5 19:20
2:0.75:2.06

不要轻易去改变客户的施工习惯。这会给生产包装、施工带来不少的麻烦。施工人员看到这样不标准的带零点的数据会很头疼。所以,这个题目的一个隐性前提条件就是不改变2:1:2的比例。
作者: JNCJ    时间: 2012-2-7 08:54
红叶 发表于 2012-2-6 20:50
呵呵,理论我不咋行,计算式的还马马虎虎。这样吧,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一题的答案吧。
大家先看题目:
...

呵呵!  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40%,NCO含量为6%。现有固化剂含量为50%,NCO含量为8%,请问怎么配?!”
难道就没有一点矛盾吗? 该满足那一头的指标呢? 纠结呀!
作者: 孙松    时间: 2012-2-7 12:25
       发表点个人意见,LZ说的考试不过是一个过场而已。一个高级化工技师并不是一个公司或是老板来认可的,对于一个技师来说国家是有明确标准的。拿我们涂料行业来说,工程师有初中到博士后的学历,在这里都成为工程师,有一半多数是从投料工到实验员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有了一定得技术资本,然后被同行互相介绍慢慢的也就做了起来。在工作当中,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之一,难道实践经验就不重要了吗?在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有个那个公司或是老板会去雇佣一个只有经验或是实践技术的工程师。我是做油性木器涂料的,在我们北方市场,我把OH和NCO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可当两者之间的换算发生了(人为)0.1的变化时,这时的产品并没有非常大的变化。然后到实际操作的油工那里又会是什么样子的,他会按你所设计的理论思路去施工,好像不可能吧。现在的情况工程师的好坏是我们用标准来衡量的吗,不是,而是多数老板,以我们所生产产品是否适应客户要求来衡量,当我们的产品适应了客户,我们得到的就是肯定票,如果相反,也就不言而喻。我想大家不要在这个问题上计较的太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为重要。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7 16:05
孙松 发表于 2012-2-7 12:25
发表点个人意见,LZ说的考试不过是一个过场而已。一个高级化工技师并不是一个公司或是老板来认可的, ...

     朋友,我快下班了,看到你的回复。
   首先谢谢你的参与,但是我确实没有很明白你说的意思。搞技术研发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当然,要做好工作当然也需要实际工作,这没有矛盾,我也没有说搞研发不需要实实践经验。我这个题目也正是实际工作的问题。好了,下班了,有空再交流。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8 08:26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2-2-8 08:39 编辑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7 08:03
朋友,我那里激动了?!
   看了你前半部的解释,准备给你分,准备顶你,看到底我就没劲了。
   这 ...


分数,对我来说都是神马!
正如孙松所说的,在真正的施工人员那里,他们是否会根据你的配比去做呢?我可以告诉你,没几个的。如果你所说的是在家具厂里用的话,那就要看你的客户的习惯,好多家具厂是没有电子称的,所以上面的朋友,那怕小数点后几位都无所谓的。如果你说的是装修漆的,那就更不用说了,施工人员就是直接倒完为止的,根本不会看你包装上的施工配比的。再说,固化剂多一点和少一点,有时对漆膜的性能影响是不大的。对于家具漆来说可能会要求高一点,如果是装修漆来说的话,你觉得你家的门,柜子上的漆膜硬一点和软一点又有多大区别呢?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8 08:51
     楼上的朋友,我这是在挑选合格的工程师呀。
   你可能不是搞技术的吧?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可能乱配一气,你生产企业就必须按标准配好!朋友,你如果是施工人员,我无话可说,如果你是企业技术人员或是管理人员,这样的没有原则、没有秩序、放松要求,是很危险 的。
    嘿嘿,还是版主。郭老大真的是你朋友吗?/:815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8 11:06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8 08:51
楼上的朋友,我这是在挑选合格的工程师呀。
   你可能不是搞技术的吧?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可能乱配一气 ...

嘿嘿,嘿你个头!
我只是一介小小的质检。目前既不是工程师也不是什么管理者,没你头这么大,戴不起那么大的帽子!
什么是没有原则?什么是没有秩序,放松要求?看来你是不懂技术的呀。一个真正的工程师是要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的最终使用为核心。技术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时是有偏差的,同时还是有范围的,并不是一承不变的。同时,配比有时会因为你配方中的其他成份会有所不同的,只要在设计配方时以实际施工出发,没问题就可以了。如果是家具漆的话,只要客户认可了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按理论死抄硬搬的。装修漆,你就需要根据你要卖的地区进行气候,环境分析,做好BBT,经过春夏秋冬的洗礼后,也就算是稳定的配方。当然理论只是作为配方设计的前期的一段卡!
算了,你又不是技术人员,跟你说你也不懂!
作者: hha307@126.com    时间: 2012-2-8 11:11
看过许多高手的回答我真觉得很汗,莫非做一个配比真要按照交联密度算好吗
这一点就是很大的错误,许多公司的交联密度都没有做到一,往往都是0.8,有的低至0.6,如果全按公式算出来,我个人觉得太过死板,尽信书不如无书。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8 11:47
红叶 发表于 2012-2-8 11:06
嘿嘿,嘿你个头!
我只是一介小小的质检。目前既不是工程师也不是什么管理者,没你头这么大,戴不起那么 ...

   你是质检人员,就问你一个质监方面的问题。主漆固含标准为50±2%,一批产品实际检验为48.1%,被判合格出厂后遇到抽检,固含结果为47.9%,被判不合格。请你分析并评价一下这个事情,公司相关人员有无责任?!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8 12:32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8 11:47
你是质检人员,就问你一个质监方面的问题。主漆固含标准为50±2%,一批产品实际检验为48.1%,被判合格 ...

你也太无聊了点了吧。回答你这个问题似乎显得我太低能,不回答嘛。。。
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你既不懂技术也不懂管理。
站在质检的立场来看,质检时是有记录和留样,同时检测时固含都是3批平均匀的数,如果平均匀数在范围内,但3批中有一批不通过,也就是不通过的,所以从质检的角度上来看48.1%的固含量几乎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确实是出现这么低的值,也是通过的,这时需要查留样,如果留样还是通过的话,那就不是质检部的问题!之于抽检不通过,那是生产的问题,与质控部门无关!
我晕,以后这样的问题问我的徒弟就好了!没空跟你无聊。
从管理的角度,质检部是没有分析问题的职责!
作者: JNCJ    时间: 2012-2-8 15:07
冒昧的猜想一下,会不会是楼主遇到这样的问题而抛砖引玉呢???/:815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8 15:24
     年轻的朋友,不要激动呀,我们只是讨论问题。
   会不会出现48.1%的情况?这个是很明显的,试验过程中,一切皆有可能。为什么48.1%的数据就不能出现?!
   如果留样复检仍然是48.1%,你们就可以没有责任了吗?公司最后肯定会认定是你们检验失误,你感到很委屈是不是?可是你又说不出理由,你们总不会说国家权威机构检验错误吧。就是因为你不懂管理,甚至连基本的误差还没有搞清楚哦。
   我现在不懂技术,又不懂管理,只是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如果你们确实检验是正确的,那这个责任应该由制定你们公司产品出厂标准的人来承担!
   检验是存在误差的,误差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是不应该出现的,系统误差应该被发现和校正。我们知道,同样的产品,不同的检验员、不同的检验仪器、不同的检验方法等都会存在误差。误差只要在允许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误差有正误差和负误差之分。
    当你们检验为48.1%,按你们的标准时合格、可以出厂的。但是,在国家质监中心检验为47.9%,产生了一定的负误差,他们的检验也是正确的,但是你们的产品被判不合格。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你们在制定产品出厂标准时没有制定一个内控标准,没有给检验误差留下一定的余量,所以才导致了这个结果。你们如果将固含制定为48.5%为出厂标准,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了。
    朋友,明白了没有?学无止境,虚心点好呀。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8 15:41
定检测指标的是技术部
生产搅拌不均匀的是生产部
被抽检而因小数点被判的是销售部
仪器设备出现误差引进不正常使用是工程部
检测本来不合格写成合格的是质检部
你先搞清楚每个门部的职责再说
你太无聊了,阿门!
/:815
作者: 2004844    时间: 2012-2-8 15:41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8 15:24
年轻的朋友,不要激动呀,我们只是讨论问题。
   会不会出现48.1%的情况?这个是很明显的,试验过程中 ...

实在汗颜。。。。。怎么会那么麻烦呢?
48.1%和47.9%。。。唉,实在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如果出厂时检测是51.9%,国家质检检测的时候是52.1%那咋弄啊???如果我固化剂游离TDI还狠不巧符合国标呢,VOC减少啦,健康环保了,油漆工有福音了!~~~固化剂就没毒了?既然那么麻烦工厂制定出厂标准是48.5%,那为什么不直接就做50%±2.5为QC合格标准呢?这样不是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吗?世界不就从此安静和谐了吗?
作者: 难得糊涂    时间: 2012-2-8 18:04
版主我觉得你还是把(版主)的位置让给刘大帅吧,,从刘大帅的角度来说,,他还是对工作很负责任的,,毕竟人家都做工程师20老年啦,但我觉得觉得刘大帅对小事太认真啦,他的下属肯定很多不喜欢他,不能和下属打成一片的工程师不是好的工程师,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毕竟给我的感觉,刘大帅认为自己做啦20来年的工程师,还是有点看不起人,至少来说我不喜欢跟这样的工程师打交道。如果刘大帅敢在这个论坛真实说自己是那个公司的工程师,我估计以后没有几个人敢到他哪里去面试。
作者: 孙松    时间: 2012-2-8 20:08
           各位好,我的意思是说,其实每个工程师的配方虽然不能说是百分百的没有问题,可是多数的还是处于无问题配方,产品也是按正常操作不会出现漆病,可是很多的油工乱搞一气,这也就使不完全的产品,出现了更大的漆病,油工的乱用,乱搭配,乱配比情况更严重,让我们的工作不亦乐乎了。
作者: 孙松    时间: 2012-2-8 20:09
           现在级别低的只能更贴了,也不能发帖了,郁闷。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9 07:17
红叶 发表于 2012-2-8 15:41
定检测指标的是技术部
生产搅拌不均匀的是生产部
被抽检而因小数点被判的是销售部

     你是搞检验的,我就和你讨论、交流检验问题。就想我的说的那个问题,公司领导肯定会将责任怪到检验员头上,认定是公司检验员检验失准!
   你是搞检验的,做这个木器漆技术栏目版主,你不感到脸红?!还口口声声说我无聊,说我不懂技术、不懂管理,我看你只懂一点点检验皮毛,就在这里随便去贬低他人,是版主应该做的吗?!
   你真非常无聊!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9 07:35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2-2-13 10:14 编辑
难得糊涂 发表于 2012-2-8 18:04
版主我觉得你还是把(版主)的位置让给刘大帅吧,,从刘大帅的角度来说,,他还是对工作很负责任的,,毕竟人 ...


    看你头像蛮靓丽的,说话不太武断,我在这个行业工作了20多年,也可以说是混了20多年,做过产品研发、技术部经理、技术总监、管理者代表、质管部经理、分公司副总、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人事企管办主任等多个职务,没有多少实际经验,只是在工作中向师傅们学到了不少有用的检验。我QQ好友1000人,全是行业朋友,我的涂料技术咨询超级群(此处省略),500人早已经人满为患,无偿支持多个小企业创业。热心帮助人,是朋友们给我的赞誉。
  就说那个版主,我也是在无形中教他检验知识,他到不领情。产品检验不是简单的检验。
  我们公司工程师很多,月薪都是16000、18000的,都是来自大宝、嘉宝莉等知名公司的、正规工程师,不是捣浆糊的。我们也遇到过捣浆糊的,支付路费请他离开。我们面试工程师,先考试,再按要求设计一个产品配方,打出校样,通过检测和评价,题目不会很难,不会故意为难人。多少,不懂行的就一窍不通了。真正的工程师,根本不担心考试、设计配方、打个小样什么的。比如,让他设计一个6分光半哑清面漆(市场一般都是3分、5分、7分光),那些靠配方吃饭、不懂技术的,立刻就露陷了。
   朋友,欢迎讨论和交流。
作者: shirn8209    时间: 2012-2-9 11:24
今天看了这个贴还是让我反思的,刘大帅的工作经验多少,牛不牛我觉得都不重要,但他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行业内确实很多“搅浆糊”的人在混,当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不懂的从基本的理论去分析问题,开发能力也不强,对于企业来说影响是很大的。在我看来理论是必须的,实践经验同样是必须的,怎么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看这个人的“造化”了。/:Q
作者: xiaohunhun    时间: 2012-2-9 14:01
看来回答溶剂比例也是2的那些人都不能要了。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9 14:56
       我只是和大家交流和讨论一些问题,可是往往个别朋友总会牵涉到个人身上。我们还是多关注2012年的市场、经济,有空喝喝咖啡,谈谈产品,聊聊技术。不要总涉及到个人收入多少、水平高低、懂不懂等等。
     我很多年前也做过涂料论坛的技术版主,交了很多朋友,这是我泡坛子的最大收获。可能我那些朋友们目前都已经年龄不小了,都在各自的公司独当一面了,忙得没功夫上网了。
作者: Vmihubv    时间: 2012-2-9 18:23
本帖最后由 Vmihubv 于 2012-2-9 19:10 编辑

           我第一次看这个问题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Nv%=40%  NCO%=6%   折算该固化剂Nv%=100%时,NCO=15%,再折算成Nv%=60%时,理论上NCO=9%,而楼主给出的是NCO=8%.我得知道楼主有改动配方,也说明配方中至少是有二种固化剂组成(当然也可能还是一种 ,比如楼主最开始的配方里有增加固含,但不含NCO的物质 如粉料.这里不计论).
说到这里可以得到二个结论, 第一,算树脂和固化剂的配比跟固化剂的固含没有关系, 只计算NCO.因为交联的是NCO 所以上题的配比是2:0.75
                                            第二,固化剂配方有改动,性能要重新评估.
          另外关于大家计算稀释剂配比的方法我不同意,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测粘度.因为固化剂有改动.哪果非要计算的话,把固化剂里损失的溶剂加到稀释剂里就可以,我计算了一直是1*60%+2-1*50%=2.1. 另外从固化剂里的溶剂一般以BAC  XYL为主 ,所以理论上也要改一下稀释剂配方,改动配方中的BAC  XYL的百分比就可以.
         
         楼主,我这个可以拿分吧.好长时间没上啦,祝联众越办越好.最后狗血的事真的很多,郁闷中....无以解忧!
         

���������������������
作者: linfeng1122    时间: 2012-2-9 20:33
看过了就可以了,不要再费心去算了
作者: 难得糊涂    时间: 2012-2-9 21:12
刘大帅,你的光辉成就太牛啦,我觉得在你面前真的很汗颜,你就不要上上面炫耀啦哈,请问下现在一个正规的涂料工程师职称在哪里考啦,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9 21:51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2-2-9 21:58 编辑

唉,无语!
是怎么样,其实是见仁见志,不需要点破,不然会有人很没面子!
我一直提倡的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处理,像那样分析,简直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哇!
那是做研究,做管理的悲哀!
牛吹得太大了吧,外行人看门路,内行人看笑话!
白天实在是没时间理你,算了,不理你了,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不要来惹我了,我没空,有空也宁愿去找人PK一下技术!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08:58
     我本来不想批评你什么,你有你的性格和工作方法,我有我的理解和看法。可是你做为版主,参加讨论不应该带有个人倾向性!我给来应聘的工程师出考题,这不是很正常吗?!这是复杂化?正规的企业录用高级、核心人员,都要考试、面试的,面试还会分三级。这可以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水平。三言两语谈谈可以全面了解吗?没有考核记录,如果面试的人带有个人偏见怎么办?那对面试的人不是不公平吗?
   现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管理干部越来越职业化,你懂吗?!你是检验人员,公司的检验工作本身就是非常科学、严谨的,简单不了的。钛白粉你不去做试验,怎么知道分散性好不好?!你有这样的思想是你公司的悲哀,什么事情都想糊糊就过去了?!检验人员缺少基本的工作原则性。
    还在这里批评张三不懂技术、李四不懂管理。我象你这样做涂料技术论坛版主时,你可能还在念a o e吧。你想找人PK检验技术,先过了我这关再说。你可以向我提出任何检验方面的问题、难题!看看我能不能回答你,当然要限涂料行业,群里的朋友可以做见证。
    论坛太冷了,搞搞热度,你准备好了告诉我。你给我出三道,我会给你出三道!
   
作者: 2004844    时间: 2012-2-10 09:42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10 08:58
我本来不想批评你什么,你有你的性格和工作方法,我有我的理解和看法。可是你做为版主,参加讨论不应该 ...

哈哈,出招吧,反正闲的蛋疼。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2-10 10:57
/:815坛里就有这么几个较劲的家伙,还听热的哦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10 11:13
2004844 发表于 2012-2-10 09:42
哈哈,出招吧,反正闲的蛋疼。

你是闭着蛋疼,我是忙得尿尿都没时间,只有中午休息才有时间上来闲聊几句!

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总有一个吃闲饭的男人。

2004844,你给他出几个题玩玩吧,我看看就可以了,因为我实在没空啊哈!

刘大帅,作为斑主的管理,我当然不能带有个人的倾向,不然我早就把你这个帖子给删了!这是回顶,为何我不能带个人倾向呢?顶帖时我是一个普通人,请不要老是念记着我的斑主位置,如果你想要的,你找老郭申请!

再说,你老婆做了这么多年质检,是老专家了,实在是不好拼哇。再说,质检方面你可以查一下《涂料与颜料标准汇编》这一套书,啥方法都有的哇,同时都是GB的。再说,简单不等于就不科学,不等于就不严谨!站在质检的立场是需要科学,严谨,但我们必需要把工作简单化,把问题简单化。特别是管理上,要简单明了,公平公正,不然不同的的部门就会有扯皮的现像出现!

曾总,你就是老看戏,到时候有空找你收门票钱哦!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1:26
    你对我还蛮了解的吗?但是,有一点你不了解吧,我老婆的检验、分析及管理全是我多年教导出来的!严格的说,我老婆也是我的徒弟之一。回答你的问题不需要去问我老婆的,我不会的,我老婆也不会。
  出不出题随便你,不要找借口,大家都忙的,我也忙的。但是这点时间也还是能挤的。
  大家讨论、交流技术问题,为什么要带个人倾向?!
作者: 2004844    时间: 2012-2-10 12:00
那我就出个我一直都觉得比较纠结的问题吧。有两种滑石粉,一种做透明底透明性好,一种透明性差。我现在要拿这两种滑石粉去做白底,那哪种效果会好点呢??说出你的理由,不带这种好了就完了这样的话的。/:815不知道这个算不算考题啊。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10 12:16
刚吃饱饭,你既然想要题目,就给你一个问题,你回答一下:
从理论上说OH:NCO=1:1
假设外界环境是一至的前期下,一个亮光地板漆,如果是按OH:NCO=1:1做出来施工配比为漆:固=1:1
假设以下施工粘度均为18秒。请问用这个漆和这个固化剂分别按漆:固=0.8:1   1:1   1:1.2   这三种情况,请把干燥速度排列出来,并说出你排列的顺序的原因!
作者: 13916399471    时间: 2012-2-10 12:18
大家不要叫这种劲了,不如像楼上的,大家有什么质检或技术或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来,让大侠们回答,更有意义些。
本人认为在白底中用透明性差的好一些。滑石粉的透明性好坏取决于滑石矿中的成分,其中的cao含量越高透明性越差遮盖力越好,白底就是要遮盖力好,当然是用透明性差的滑石粉比透明性好的要合适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2:35
2004844 发表于 2012-2-10 12:00
那我就出个我一直都觉得比较纠结的问题吧。有两种滑石粉,一种做透明底透明性好,一种透明性差。我现在要拿 ...

     真让我冒汗,本来你不是应该出题的对象,但是你已经参与了,就一起交流一下。
   你这个问题,是不是太简单了?!滑石粉透明度与其中硅、钙、铝、镁等物的含量、分布有关。硅含量大的透明度就好一点。这个决定于原矿品质,不是人工可以控制的。你做白底需要的不是透明度,而是遮盖率,难道你会选用透明度好的滑石粉?!如果你需要打磨性好,那你就要认真考虑了,硅含量多的滑石粉会导致打磨性下减。
   我的回答你满意吗?也请说明理由。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10 12:48
2004844 发表于 2012-2-10 12:00
那我就出个我一直都觉得比较纠结的问题吧。有两种滑石粉,一种做透明底透明性好,一种透明性差。我现在要拿 ...

你这个问题需要给我交版权费!
/:815
他并没有正面回答给你答案,这种反问式的答案是不合理的,不如老周说的实在!

再说问题,谁都可以出,谁都可以回答,为何要指定对象呢?多点人参与讨论不更好?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2:55
红叶 发表于 2012-2-10 12:16
刚吃饱饭,你既然想要题目,就给你一个问题,你回答一下:
从理论上说OH:NCO=1:1
假设外界环境是一至 ...

    我只分析一下PU固化剂含量对干燥速度的影响,具体排列你自己排。因为你这个问题不属于检验问题,属于技术问题。
  合成树脂、PU固化剂都属于高分子,但是树脂分子量比PU固化剂大很多。树脂是涂料成膜的关键物质,PU固化剂只是提供交联和架桥,所以PU固化剂有时也叫架桥剂。分子量越大,释放溶剂的能力就越差,所以固化剂对溶剂的释放能力远高于树脂,此其一。其二、双组分PU漆,主体树脂机构上有很多的极性基团,最重要的是OH,而固化剂分子的可交联基团为NCO,从分子结构上分析,NCO活性比OH高很多,所以OH会比NCO表现出“发粘”,也就是说OH越多,越粘、越表现出慢干。其三,NCO具有自交联倾向,就是说自己和自己反应,而OH之间只能形成氢键,不会交联反应,会交联反应的更表现出快干。
   懂这个原理,就知道你问题的答案了。我给你的解释不是书上可以找到的。我们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让同行朋友们见笑了。
   欢迎专家批评指正!如果我说的有几分道理,就给点分了,谢谢大家!
作者: 2004844    时间: 2012-2-10 12:58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10 12:35
真让我冒汗,本来你不是应该出题的对象,但是你已经参与了,就一起交流一下。
   你这个问题,是不 ...

如果真有那么简单我就不会纠结了,等等看看有木有其他看法的。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3:01
随便计算了一下,干燥速度从快到慢排列是:0.8:1>1:1.2>1:1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3:03
2004844 发表于 2012-2-10 12:58
如果真有那么简单我就不会纠结了,等等看看有木有其他看法的。

根据你的题意,只能这么回答。请群里专家讨论一下。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10 13:04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10 12:55
我只分析一下PU固化剂含量对干燥速度的影响,具体排列你自己排。因为你这个问题不属于检验问题,属于 ...

我又没说要跟你拼质检问题,质检方面在《涂料与颜料标准汇编》里应有尽有,何必在拼。
不不敢回答我的问题就算了。
你只是从OH与NCO的交联反应来说,这些都是书上有的。
请你不要跑题,同行朋友们见不见笑,何必这么执着呢?

也欢迎广大朋友参与到我们的讨论中来!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3:07
    朋友,你真看得起,你是搞检验的,当然要讨论检验问题,再说了,我们就是讨论检验问题,当然是拿实际工作中的难题说事,怎么会照搬标准和条款?!标准上说检验固含量只需要平行做2个样,你们做3个,牛!你以为检验照搬标准就可以了?看来我们有代沟哦。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10 13:25
是呀,我的要求是高于国标的。没办法,产品好,要求就要高点了,不然怎么领先全球呢?有代沟是正常的。

一边口口声声的说要科学,要严谨,然后来一句:“随便计算了一下,干燥速度从快到慢排列是:0.8:1>1:1.2>1:1”
有你这么随便的吗?实验也没做做就上来随便的一句。
我很的抱歉的告诉你,你的答案是完全错的!真正的答案是:
1:1>(1:1.2=0.83:1)>0.8:1
在一定的范围内,固化剂不管是多了还是差了,干燥时间(这里只指表干和指压干)都会变慢。
这个答案是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的!

请你回答问题时不要这么随便!请科学严谨一点好不好呢?
作者: JNCJ    时间: 2012-2-10 13:31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10 13:01
随便计算了一下,干燥速度从快到慢排列是:0.8:1>1:1.2>1:1

我认为干燥速度应该是这样摆列的  漆:固=1:1   1:1.2  0.8:1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10 13:36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2-2-10 13:39 编辑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10 12:55
我只分析一下PU固化剂含量对干燥速度的影响,具体排列你自己排。因为你这个问题不属于检验问题,属于 ...


我有个问题,从你的回答来看,你说“分子量越大,释放溶剂的能力就越差......”
不好意思,请解释一下。
周总在这个http://bbs.coatu.com/thread-70943-1-1.html帖子里是这样说的
“但醇酸树脂受聚合机理原因,分子量做不大,最大也就4000-5000,所以通常醇酸树脂都不是很快干。”
你和周总把我搞得晕头转向的了!
谁对谁错哇?周总,你说呢?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3:42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2-2-10 13:44 编辑

    你这是出书面考题,不是要动手做试验!我肯定只能理论分析并回答,我的回答有没有错自有专家公论!再说了,你能肯定你的试验数据是正确的?!
   测涂料干燥速度,还要手指去压?凭个人感觉,你这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呀?!你是搞检验的吗?!我看你就是捣浆糊的,胡说什么测三个样,你自己做过吗?!不懂还在这里装,还随便批评别人。你公司产品就算全球领先,也不排除1-2个捣浆糊的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3:44
红叶 发表于 2012-2-10 13:36
我有个问题,从你的回答来看,你说“分子量越大,释放溶剂的能力就越差......”
不好意思,请解释一下 ...

   我和周总都没有错,是你理解水平差!
作者: JNCJ    时间: 2012-2-10 13:50
2004844 发表于 2012-2-10 12:58
如果真有那么简单我就不会纠结了,等等看看有木有其他看法的。

我也对比过,是没有这么简单的,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期待中......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4:05
     为了证明你不是捣浆糊的,红叶,请你来回答我的问题,回答“对”或“错“,并解释理由。
   有个检验员,测涂料固含,平行测三个样(就按你们的习惯),数据分别是:48.80%、50.80%、52.00%,数据处理后得固含量为:50.53%。
     回答“对”或“错“,并解释理由。

作者: 2004844    时间: 2012-2-10 14:19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10 13:42
你这是出书面考题,不是要动手做试验!我肯定只能理论分析并回答,我的回答有没有错自有专家公论!再说 ...

刘总,你们公司怎么去测试干燥速度的?我一直都在小公司上班,都没有体验过什么都是仪器来完成的感觉。严谨没有错,打个比方,你有见过客服去施工现场处理问题的时候把气象色谱仪一起带去的吗?
    其实红总出的题目很简单,只是你没有仔细去分析而已,换个话讲,他的问题其实已经含有答案了,OH:NCO=1:1这就是答案,这个换简单点的理解就是一个反应速率的问题,问题可以解释为OH:NCO在什么比例时的反应速率最快。因为你是涂料界的大佬级人物,随便来一个都是我们琢磨不透的答案,假设我不知道答案那你不是就有误导的嫌疑了?所以我认为你们这些“总”级别的人物说每件事的时候那真要再三考虑,你们可是标版啊。
    还有你说红总的测样他没有做过???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来的结论,你也注明出来啊?你随便说人是捣糨糊这。。。你看。。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4:28
2004844 发表于 2012-2-10 14:19
刘总,你们公司怎么去测试干燥速度的?我一直都在小公司上班,都没有体验过什么都是仪器来完成的感觉。严 ...

     其他的先不要说,先讨论问题。
   企业做出厂检验,测涂料干燥速度,当然要按标准,对不对?!手指压只是比较简单的方法,误差很大的,人很难保证手指、清洁度、压力一样,对不对?!如果是出去服务,那另当别论。
   至于标准的测干燥速度,请查看标准。还有。OH\NCO反应速度和配比有关系吗?!请你三思!
    还有,红如果是企业的老板,不是我们行业专业人员,我们就不讨论、解释问题了。很抱歉,企业老总什么都懂,也什么都不懂的。
作者: 2004844    时间: 2012-2-10 14:37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10 14:28
其他的先不要说,先讨论问题。
   企业做出厂检验,测涂料干燥速度,当然要按标准,对不对?!手指 ...

同样环境同样温度,只有固化剂比例不同我敢问刘总,您敢说没有关系吗?是谁三思???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4:39
2004844 发表于 2012-2-10 14:19
刘总,你们公司怎么去测试干燥速度的?我一直都在小公司上班,都没有体验过什么都是仪器来完成的感觉。严 ...

     我说他没有做过是指固含量检测,否则怎么会说出测三个样的外行话?!企业中,做涂料固含量按标准就平行测2个样,没有那个企业会主动增加到测3个样的,他是在信口开河。他开始说测3个,我没有好意思点破他而已。如果增加到三个,会给检验人员、数据处理、管理带来很大的工作量,没有那个必要的。所以,我留给他的考题也是关于这个方面的。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4:49
2004844 发表于 2012-2-10 14:37
同样环境同样温度,只有固化剂比例不同我敢问刘总,您敢说没有关系吗?是谁三思???

         你将涂料干燥速度和OH\NCO反应速度混为一谈了。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4:51
    还有,朋友,请不要喊我什么总,叫刘工最合适了,我总不起来的。
作者: 2004844    时间: 2012-2-10 14:54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10 14:39
我说他没有做过是指固含量检测,否则怎么会说出测三个样的外行话?!企业中,做涂料固含量按标准就平 ...

我就不明白了,增加到3个就会给企业生产成本照成负担了还是什么了?做为学生,我不理解,2个和3个的区别,但是按照技术的角度去出发,测3次比测2次结果更为精准。更为科学,难道为了得到更精确的数值有错?还有因为工作量增大经放弃工作的严谨这就是必要的?
作者: 2004844    时间: 2012-2-10 15:00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10 14:49
你将涂料干燥速度和OH\NCO反应速度混为一谈了。

因为是学生,我不懂,但不懂我就要问,在设计一个配方的时候,都有加不同类型的催干剂,那我就问问了,有机锡和有机氨催干剂是干什么用的?都有什么作用?加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5:06
2004844 发表于 2012-2-10 14:54
我就不明白了,增加到3个就会给企业生产成本照成负担了还是什么了?做为学生,我不理解,2个和3个的区别, ...

    那我就来告诉你,涂料的性能指标中,有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国家、行业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中。固含量不是个重要指标,检测要求就不会那么严。你明白吗?!比如建筑涂料,早期的国家标准有固含这个指标,现在的标准已经取消固含检测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固含不重要,对老百姓来说,无所谓。关键是其他指标,如对比率、耐搽洗等。
   所以,在制定涂料固含标准及检测方法时,专家们已经考虑到这个因素,只规定平行测2个样品就可以了。再增加完全没有必要,知道吗?只要2个平行样品测准就可以了。企业要讲究速度,多余的工作、动作不要!否则浪费人力、物力。多测一组,要增加不少时间,含数据处理的,这个问问检验员就知道了。比如,测2个样,一个检验员一天可以完成10个样品,增加到3个,只能完成8个了,工作效率下降了,就要增加人员。所以,不符合标准、没有必要的要求,统统取消。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5:10
当然,如果是公司产品研发,必须精确知道树脂等固含,多测几个样完全可以呀,这和产品做普通出厂检验是不一样的呀。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0 15:13
2004844 发表于 2012-2-10 15:00
因为是学生,我不懂,但不懂我就要问,在设计一个配方的时候,都有加不同类型的催干剂,那我就问问了,有 ...

    他们都可以提高OH\NCO反应速度,锡类主要提高表面干燥,胺类是为了促进深层固化。这样配合使用,提高漆膜整体固化速度。
作者: 2004844    时间: 2012-2-10 15:40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10 15:13
他们都可以提高OH\NCO反应速度,锡类主要提高表面干燥,胺类是为了促进深层固化。这样配合使用,提高 ...

那提高OH/NCO有为了什么呢??

补充内容 (2012-2-13 11:01):
应该是提高OH/NCO的反应速度又为了什么。。。。
作者: JNCJ    时间: 2012-2-10 15:55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10 14:05
为了证明你不是捣浆糊的,红叶,请你来回答我的问题,回答“对”或“错“,并解释理由。
   有个检验 ...

这个问题很离谱!测出这样的的数据我认为是人为误差,这个检验员可以让他毕业了!
作者: 难得糊涂    时间: 2012-2-10 22:36
刘工真的太牛啦,,我昨天遇到一个让我很深深困扰我的问题,就是东佳的SR2377钛白粉的原材料QA问题,正好要要问刘工,由于今晚时间和检验仪器型号我搞忘啦,,只有明天我把仪器型号和这个问题打个草稿怎么问你,你一定要等到明天我的问题哦,,我是真的请教你的哦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10 23:44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10 14:05
为了证明你不是捣浆糊的,红叶,请你来回答我的问题,回答“对”或“错“,并解释理由。
   有个检验 ...

答案:重做
理由:数据偏差不能大于0.5%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1 07:59
JNCJ 发表于 2012-2-10 15:55
这个问题很离谱!测出这样的的数据我认为是人为误差,这个检验员可以让他毕业了!

    先说对、错,再说理由。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1 08:01
红叶 发表于 2012-2-10 23:44
答案:重做
理由:数据偏差不能大于0.5%

对不起,你只有59分,没有及格。原因我就不讲了,自己去看书吧。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1 08:15
难得糊涂 发表于 2012-2-10 22:36
刘工真的太牛啦,,我昨天遇到一个让我很深深困扰我的问题,就是东佳的SR2377钛白粉的原材料QA问题,正好要 ...

    试试看吧,能帮忙的肯定帮忙。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1 08:21
    红叶朋友,你可以将你公司负责检验的主任喊过来,问他这个问题,他如果也这样给你解释,你可以让他跑路了,因为他完全是捣浆糊!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1 08:23
JNCJ 发表于 2012-2-10 15:55
这个问题很离谱!测出这样的的数据我认为是人为误差,这个检验员可以让他毕业了!

     我这是出考题呀,朋友。就算不懂检验的人,也可以看出数据离谱,判为错误。问题是怎么解释。不能说我看看就发现不正确。这个题目一般用考化验室主任的。如果普通员会回答,那这个化验员是个人才,很专业。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11 09:36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2-2-11 09:41 编辑

哈哈,竟然还能够得个59分哇,不错了!
如你说的,我是捣浆糊的嘛。一般来说一个质检员,如果出现这样的数据,他会二话不说自己去从做,是不会有这样的数据到我的面前的!同时有时一个公司在做检测方法,只要能满足GB的要求后有些是可以加严一点的,如书上说的平行2次,如测固含这些可以平行3次,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的。同时有时可以根据GB做一些简化的工作。如测光泽,GB上的方法是要做1-2天的,你说车间做一缸漆能等1-2天?如果光泽不对,那他们做一缸漆不就要1个多星期了?这时我们会设计一些简单科学和能达到目的的方法。测试光泽最长就是半小时。你会说半小时测试光泽方法是不可靠,但某个公司这样做了10-20年,还用得挺好的,这个2004844是懂的。这样才可以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其他的不多举例。
如你说的,你只是问这数据对还是错,又没说实际是不是质检员在捣浆糊。那这样说,你在扯蛋的哇。
正好我捣浆糊,你扯蛋,刚好一对,哈哈!
作者: mai    时间: 2012-2-11 10:23
其实涂料的大量细节问题都值得花上N年时间,写上无数论文,这是研究的科学态度。大师也要理解现在技术人的生存状态,现在中国的企业急功近利者多,容不得你花大量时间钻研问题,老板要的是现实的效益,为糊口为生存多数都在迎合市场,适应简陋的生产研发环境,就算你满腹经伦也逐渐被现实磨光了,逐渐变成调漆匠了。您功成身就,身居高位,企业平台又好,可以有充分空间谈论和研究各种理论,可以给大家更多的科学指导,让大家重新拾起科学研究的态度,也没必要钻牛角尖计较大家的各种言论了。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1 11:25
红叶 发表于 2012-2-11 09:36
哈哈,竟然还能够得个59分哇,不错了!
如你说的,我是捣浆糊的嘛。一般来说一个质检员,如果出现这样的数 ...

    我发现你素质真的很差,在这里不懂装懂、妄自菲薄、夜郎自大,自我感觉良好,缺乏谦虚精神。还胡说八道。我们一直在讨论科学、严谨的东西,你一直拿实际工作模式瞎扯。实际工作模式,各个公司都不一样的。就说你的指压测表干、实干,很多企业都在用,我们也在用。但是他的误差很大,这样的数据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数据的。我不排除快速、实际的工作方法,但是我们这是在讨论理论、讨论科学、讨论严谨的东西!就说你给我出的题目,我给了你很明确的解释,你拿你错误的、简单的检测结果来否定我的理论分析,不是很搞笑吗?!
  算了不和你讨论问题了,因为你档次、水平差太远。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1 11:36
      单组分含羟基的聚酯树脂是不能干燥的,单组分的PU固化剂是可以干燥的。将他们配和在一起,随着PU固化剂的含量增加,干燥速度会加快,这就是理论!
    2个漆中,一个含PU固化剂55%,一个含PU固化剂54%.理论上,含PU固化剂55%的漆干燥速度要快于PU固化剂54%的漆,但是红叶先生为什么用指压测出相反的结果,那是因为差异很小,指压根本分辩不出,或者施加压力不一致引起的。
     那这样的粗糟的试验数据来否定理论分析,完全是不懂技术、没有理论水平的一派胡言!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1 11:49
mai 发表于 2012-2-11 10:23
其实涂料的大量细节问题都值得花上N年时间,写上无数论文,这是研究的科学态度。大师也要理解现在技术人的生 ...

    企业是要满足客户、满足市场,老板是要经济效益的。但是,这并不意味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可以不讲原则、不要科学、不要严谨了。有些具体工作必须需要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否则你会将公司和老板至于非常危险的位置。
   一个企业就因为检验人员将试验用的水直接倒入下水道,被环保部门拍照,企业被罚20万!这个20万是不是钱呀?!包括研发、检验、电气设备的维修,都要专业人员的。现在,老板不通过安全考试,安全生产许可证都拿不到!当然,凡事如果按原则,企业也就没办法运转了。该变通的还是要变通。比如原材料,你检验人员必须要测准确,不合格后能不能用是技术部门的事情。
    按照你逻辑,原材料可以不检测了,检验员看看外观就直接放行,多快呀。
作者: louisa    时间: 2012-2-11 15:07
论道!谢谢分享,很精彩
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不要搞攻击,和偕社会嘛




欢迎光临 联众涂料论坛 (http://bbs.coat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