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标题: 木器漆开裂 [打印本页]

作者: RICHEN    时间: 2012-2-10 09:48
标题: 木器漆开裂
本帖最后由 RICHEN 于 2012-2-10 17:18 编辑

今年有个朋友说碰到木器漆开裂,我问了问主漆配方大致如下:
   羟基醇酸 树脂                                    51
   填料(滑石粉、透明粉、硬脂酸锌)  38  
   溶剂                                                   10.7   
   冬之宝                                                0.2
   有机锡                                                0.1

   固化剂     
  50三聚体                                            15
  三羟加成物35%                                  85
配比1:0.5:0.8
酒店家具,橡木板材,在江苏蠡口,时间是冬季十一至十二月份,底漆\面漆都有部分开裂现象,做好的家具有10%的开裂现象,做好油漆当时不开裂,送到商场才出现开裂现象,兄弟姐妹们帮忙分析分析,导致开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都听说过开裂现象,为什么呢?coatu_reward
作者: louisa    时间: 2012-2-10 09:48
同意低温漆膜反应不充分(交链密度低)、漆膜偏厚、较多的催干剂和快干的稀释剂是开裂的主要原因;当然,也许客户为了快干也许加了更多的固化剂也是一个原因
作者: wang19800515    时间: 2012-2-10 10:34
配比不对吧,固化剂NCO值不到4,1:0.5能行不,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10 11:09
wang19800515 发表于 2012-2-10 10:34
配比不对吧,固化剂NCO值不到4,1:0.5能行不,

你算错了,他的固化剂才50%,NCO是如果35%按5.5算,三聚体按8算,那应该NCO是在6.25,他的树脂OH按110算的话,1:0.5是合理的。

这个问题,首先要先看清楚,到底是漆开裂还是木头本身开裂。如果是漆开裂的话,从配方来看,是否是树脂是快干的那种柔性不够,另外,加了0.3%的催干剂还要加30%的TDI三聚体,是会比较脆性。
把树脂改用油长长一点的,TDI三聚体可以少加点。同时有38%的粉量,催干剂也用不着这么多的。
作者: jpzheng33    时间: 2012-2-10 11:20
主要是底漆开裂造成的。
原因:在低温下,湿膜的溶剂挥发很慢,但树脂与固化剂的反应相对较快(特别是又加胺类催干剂,有加三聚体)而且是持续的情况下,溶剂的存在严重影响了-OH与-NCO的交联密度。在溶剂没完全挥发完时漆膜已经交联完成,这样溶剂挥发完全后漆膜会显得比较脆,所以家具稍有变形漆膜就会开裂。
解决:拼部分慢干的树脂,如蓖麻油醇酸树脂;改善溶剂的释放;加适量的增塑剂。
作者: cnlyk    时间: 2012-2-10 15:26
一般做底漆都不需要把交联密度做的太高,OH与NCO计算值按80%的比例进行设计,这样有利于底面之间的层间附着,特别是在有三聚体存在的情况下,漆膜很脆,而选用35固含的固化剂与50固含的三聚体搭配,换算一下就知道三聚体在整个固化剂里含量超过了38%,因此我建议适当降低配方固化剂固含和三聚体用量,最好控制在总固化剂量的20%内比较保险。
作者: wang19800515    时间: 2012-2-10 16:28
好有钱,加那么多三聚体。
作者: RICHEN    时间: 2012-2-10 16:32
cnlyk 发表于 2012-2-10 15:26
一般做底漆都不需要把交联密度做的太高,OH与NCO计算值按80%的比例进行设计,这样有利于底面之间的层间附着 ...

发帖时固化剂配方错误,35%固含加成物是85%不是35%。
作者: RICHEN    时间: 2012-2-10 16:48
wang19800515 发表于 2012-2-10 16:28
好有钱,加那么多三聚体。

冬季3、5摄氏度下,不加三聚体打磨怎么办?家具厂打磨师傅们要骂娘啊
作者: wang19800515    时间: 2012-2-10 16:52
RICHEN 发表于 2012-2-10 16:48
冬季3、5摄氏度下,不加三聚体打磨怎么办?家具厂打磨师傅们要骂娘啊

15%就不多了,我还以为是30%呢。
作者: RICHEN    时间: 2012-2-10 17:05
jpzheng33 发表于 2012-2-10 11:20
主要是底漆开裂造成的。
原因:在低温下,湿膜的溶剂挥发很慢,但树脂与固化剂的反应相对较快(特别是又加 ...

我不太赞成“树脂与固化剂的反应相对快过溶剂挥发”的观点,当地不会用厂家配套的稀释的,因为厂家的配套稀释剂贵,家具厂选用的当地产的廉价稀释剂,价格在6.7元左右,挥发速度很快,而交联速度会因为低温变得非常缓慢,因为交联缓慢溶剂的快速挥发,使得漆膜变得玻璃化,而非大分子交联的膜态,即使第二天可以打磨,可以罩面,我个人认为低温施工和溶剂挥发速度过快是导致开裂的关键因素。
作者: hansenzlq    时间: 2012-2-10 17:15
羟值比例计算无误的话主要观察是木头裂还是油漆裂了,如果是油漆裂了可适当的拼用一些软的树脂
作者: jeson0905    时间: 2012-2-10 17:34
减少几个点的三聚体,软树脂加几个点...

作者: cnlyk    时间: 2012-2-10 17:55
RICHEN 发表于 2012-2-10 16:32
发帖时固化剂配方错误,35%固含加成物是85%不是35%。

这样的话,那应该是漆膜太脆了,一方面可以减少固化剂用量,另一方面可以拼用柔韧性好的醇酸树脂,比如蓖麻油醇酸树脂,可以解决这种开裂问题。
作者: 安仁    时间: 2012-2-10 20:47
烂溶剂害死人,做配方的要有自己的技术原则,不能一味迎合家具厂,出问题了,无论怎样都是油漆的问题,赔了钞票还落了个油漆差的骂名。我觉得底漆没干透造成的,且透明粉一类吸油量小的粉料太多。温度太低了,水都难挥发,更不知没配套的稀料里,有多少慢干的溶剂。成都这边湿度大的情况下PE白底在封固底没干透白底开裂是一样的

作者: wlp555    时间: 2012-2-10 20:53
冷热循环不合格,低温情况下开裂。一般高低温交替时更容易发生,尤其在低温时涂膜更脆,受底材与涂膜收缩应力不一致的影响
主要原因在树脂与固化剂上!固化剂配比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应该是树脂的问题,换个树脂试下。至于三聚体,树脂好的话,再多加点也没事

作者: RICHEN    时间: 2012-2-10 21:05
cnlyk 发表于 2012-2-10 17:55
这样的话,那应该是漆膜太脆了,一方面可以减少固化剂用量,另一方面可以拼用柔韧性好的醇酸树脂,比如蓖 ...

为何夏天不会开裂呢?同样的配方纠结在冬季呢?漆膜是很脆,否则裂不了
作者: RICHEN    时间: 2012-2-10 21:07
实验室还真的模拟不出开裂现象,怎么复制不了啊
作者: wlp555    时间: 2012-2-10 21:19
可以的。把固化剂量加大一倍,干后放-5度冰箱中2H,然后50度2H,如此特环,你就可以看到了,1H也行
作者: cnlyk    时间: 2012-2-10 21:29
本帖最后由 cnlyk 于 2012-2-10 21:31 编辑
RICHEN 发表于 2012-2-10 21:05
为何夏天不会开裂呢?同样的配方纠结在冬季呢?漆膜是很脆,否则裂不了


夏天的时候,随着温度的升高,漆膜会有更好的延展性,也就是韧性会变好,而到了冬天,因为气温低,漆膜变脆,如果变脆的程度超过了延展性,就会开裂。就像馒头,刚出锅很软很嫩,捏起来会压缩,随着温度降低,越来越硬,最后咬起来像石头,捏下去就会掉粉,相当于裂开了。
作者: 难得糊涂    时间: 2012-2-10 21:53
红叶 发表于 2012-2-10 11:09
你算错了,他的固化剂才50%,NCO是如果35%按5.5算,三聚体按8算,那应该NCO是在6.25,他的树脂OH按110算的 ...

红叶版主你好,,本人不才,一直在NCO和OH怎么计算的问题上搞不懂,你算的nco6.25,怎么算的,还有就是你说的OH110,1:1的话是正确的话,是怎么算的,,最好有个详细的你算式过程,我想知道怎么算,,谢谢,,惭愧,惭愧。。
作者: tangjinwei    时间: 2012-2-10 22:04
一般来讲,这个加的三聚体含量不是15%?怎么大家都用固含量去算?三聚体含量并不十分高呀。建议大家去多考察树脂、温度和溶剂,以及这35%的固化剂是否为后三聚多的产品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10 22:30
难得糊涂 发表于 2012-2-10 21:53
红叶版主你好,,本人不才,一直在NCO和OH怎么计算的问题上搞不懂,你算的nco6.25,怎么算的,还有就是你说 ...

其实没有才与不才的,技术切磋一下就好了,三人行必有我师!
有空的时候可以看一下《涂料工艺 第三版》778页,有讲到OH与NCO的关系。
从反应上就是1个OH与1个NCO发生交联反应,也就是理论上OH:NCO=1:1才会完全反应。
再看楼主一开始的方:
主漆
树脂    51
其他    49
合计    100
                          成份比     NCO
固化剂
50三聚体        15    30         8
三羟加成物35%   35    70         5.5
合计            50   100      NCO=(8*30+5.5*70)/100=6.25
固化剂的用量=[(羟值*树脂固含*漆中树脂含量)/33*2.47]/NCO=[(110*0.7*0.51)/33*2.47]/6.25=0.46
也就是说1:0.46
因为OH:NCO是有个区别的,从1:0.8~1.2都是可以的,所以1:0.46就可以近似1:0.5
楼主的(三羟加成物35%   85)是后改的。

但实际使用上会因为空气的湿度,溶剂的含OH(如醇)量,树脂的OH值,油长,干性,是否加棉,还有不同类型的固化剂如TDI三聚体,TDI加成物,HDI三聚体等,一些助剂(如催干剂)之类的都会影响使用的干燥性,所以做配方时从理论上着手,然后经过实验调整才能得到最终的配方,一切成熟的配方都是以你的客户,你的使用为最终点!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2-2-10 22:40
楼主,从你的照片上看,你的漆膜也太厚了吧!
同时是否每层漆的间隔不够?还有你的溶剂体系是否会因为是冬天猛加快干溶剂?
如果是的话,那可能是由于快干溶剂太多,表干太快,在冬天本来就干得慢,你表干快了,更加不利于溶剂的稀放!加上间隔时间太短,底层漆干不好,在干燥的过程中,木头,漆膜的收缩。。。就会引起开裂。
解决方法,你可在把你的溶剂体系稍为放慢干一点,或换油长一点的树脂,使用时尽可能不要像大象皮一样厚,其他的就如前面的大师们说的试试看吧!
作者: sw0203zhouli    时间: 2012-2-10 23:06
jeson0905 发表于 2012-2-10 17:34
减少几个点的三聚体,软树脂加几个点...

三聚体一点都不多
作者: sw0203zhouli    时间: 2012-2-10 23:09
RICHEN 发表于 2012-2-10 21:05
为何夏天不会开裂呢?同样的配方纠结在冬季呢?漆膜是很脆,否则裂不了

你加成物用拜耳的L-75在冬天肯定不会开裂,像国产的加成物在冬天反应速度太低或者没有与羟基发生反应而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就会出现开裂现象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1 08:43
cnlyk 发表于 2012-2-10 15:26
一般做底漆都不需要把交联密度做的太高,OH与NCO计算值按80%的比例进行设计,这样有利于底面之间的层间附着 ...

     /:813这才是专业的回答!顶你!/:813
作者: 刘大帅    时间: 2012-2-11 08:47
cnlyk 发表于 2012-2-10 21:29
夏天的时候,随着温度的升高,漆膜会有更好的延展性,也就是韧性会变好,而到了冬天,因为气温低,漆膜 ...

   一些外行的,根本不知道底漆的基本作用,乱配固化剂,拼命提高干燥速度。当然,楼上一个朋友说残留溶剂太多,导致漆膜发脆,也是原因之一。刘工,啥时来苏州喝茶,有近2年没有见你,怪想你们的。听说你们人事变动不小哦。去年涂展会我都看到谭工了。
作者: cnlyk    时间: 2012-2-11 09:01
本帖最后由 cnlyk 于 2012-2-11 09:03 编辑
sw0203zhouli 发表于 2012-2-10 23:09
你加成物用拜耳的L-75在冬天肯定不会开裂,像国产的加成物在冬天反应速度太低或者没有与羟基发生反应而与 ...


L75与国产无改性加成物固化剂的结构没有两样,优势在于游离TDI的控制上,L75游离TDI含量比大多数国产加成物固化剂低,但是并不意味着在与水或者羟基反应方面,L75会更有选择性,在有机锡的催化条件下,NCO与羟基反应具有优势,在有机胺的条件下,同时强烈地促进NCO与羟基和水的反应,这是由催化剂的不同决定的,所以你说L75肯定不开裂有点武断了。
作者: cnlyk    时间: 2012-2-11 09:08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11 08:47
一些外行的,根本不知道底漆的基本作用,乱配固化剂,拼命提高干燥速度。当然,楼上一个朋友说残留溶剂 ...

恩,有的客户要求冬天都要3小时打磨,让工程师在稳定性方面做出让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有时间聚聚啊。
作者: louisa    时间: 2012-2-11 09:38
冬天提升宽容度,可适量拼用几个点的蓖麻油或环氧树脂增韧
作者: zjq    时间: 2012-2-11 11:45
底漆干透,底漆面漆选柔韧性较好一点的,就不会开裂了
作者: RICHEN    时间: 2012-2-11 13:13
cnlyk 发表于 2012-2-10 21:29
夏天的时候,随着温度的升高,漆膜会有更好的延展性,也就是韧性会变好,而到了冬天,因为气温低,漆膜 ...

体系中添加2~3的DOP会改善吗?
作者: cnlyk    时间: 2012-2-11 14:08
RICHEN 发表于 2012-2-11 13:13
体系中添加2~3的DOP会改善吗?

会改善,但是要先问清楚客户,是否做出口,如果出口欧美的话,DOP属于禁止添加的邻苯二甲酸盐之一,以免造成索赔。
作者: louisa    时间: 2012-2-11 15:31
呵呵,那就改加DOTP好了,DOTP好像不限的
作者: RICHEN    时间: 2012-2-11 20:45
louisa 发表于 2012-2-11 09:35
同意低温漆膜反应不充分(交链密度低)、漆膜偏厚、较多的催干剂和快干的稀释剂是开裂的主要原因;当然,也 ...

同意您的看法,即使油漆生产厂家把固化剂与树脂的交联密度设计的80%左右,但是施工的喷漆师傅那里还是把施工配比加大,有时漆、固配比要1:1都有,所以单纯设计固化剂是不足以避免漆膜低温开裂现象的
作者: 难得糊涂    时间: 2012-2-12 13:04
红叶 发表于 2012-2-10 22:30
其实没有才与不才的,技术切磋一下就好了,三人行必有我师!
有空的时候可以看一下《涂料工艺 第三版》7 ...

感谢红叶版主的这么详细的一一分解指导,我已经搞懂这个问题,非常感谢
作者: 互助    时间: 2012-2-15 13:03
测过干速吗?有可能太快或太慢
作者: jpzheng33    时间: 2012-2-15 15:04
讨论是没结果的,大家还是去做一下模拟实验。我之前提到的分析是有实验依据的,竟然没人认可??
作者: zhen.li    时间: 2012-2-15 16:40
这里只能是交流,确实很难把一个具体案例定性,我年前碰到河北客户反映7分光的PU面开裂,可他不用我固化剂和稀释剂,我只能解释:我这里试了没问题,要他找下固化剂和施工因素等/:815。
作者: zjq    时间: 2012-2-15 17:05
选韧性较好一点的树脂就可以了
作者: wxw438192016    时间: 2012-2-16 14:09
最简单的就是加些蓖麻油树脂。这么高的三聚体,一点韧性树脂不加要是不炸漆那才叫怪事呢。除非你的漆不销往北方。
作者: HanK    时间: 2012-2-16 21:12
我认为低温是开裂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温度低于10度时最容易出现开裂,同样的油漆、固化剂和稀释剂在15度以上则不易出现开裂。去年冬天我在山东也碰到此问题,原因是在温度低于10度时,常规加成物和TDI三聚体混合物和OH反应缓慢,很大一部分自聚(导致脆),与OH交联度较低,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提高待干温度(立竿见影的效果);二是在固化剂上做文章(选择低温能充分交联的固化剂,如采用MDI类固化剂搭配点TDI类固化剂经试验效果较明显)。
作者: aben    时间: 2012-2-19 10:52
cnlyk 发表于 2012-2-10 15:26
一般做底漆都不需要把交联密度做的太高,OH与NCO计算值按80%的比例进行设计,这样有利于底面之间的层间附着 ...

说得有理。
作者: 蜈蚣精    时间: 2012-2-21 10:05
底漆的交联密度确实不必那么高,前面有高手提到了,0.8就够了。太硬不但影响打磨,也会影响面漆的附着力。要增加柔韧性,树脂上也可以做一点调整的。
作者: 2004844    时间: 2012-2-23 09:26
刘大帅 发表于 2012-2-11 08:47
一些外行的,根本不知道底漆的基本作用,乱配固化剂,拼命提高干燥速度。当然,楼上一个朋友说残留溶剂 ...

     是不是外行?底漆的作用?乱配固化剂??很多时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家具厂的油漆工知道底漆的作用吗?油漆工知道为什么要喷底漆吗?您以为油漆工有您这样渊博的理论知识?他们懂的就是喷底漆的作用就是好打磨,为了满足家具厂的要求, 我们走向了极端,您可以说我不懂技术,或者技术和我谈不上关系,但这何不为市场规律呢?你的油漆出了问题,换别家的。别家的价格低,换别家的。别家的回扣给的高,换别的。您能打破目前市场的现状吗?您能让木器漆回到技术指导市场的年代吗???
作者: 158742753    时间: 2012-2-28 20:20
加增塑剂或篦麻油改性树脂``




欢迎光临 联众涂料论坛 (http://bbs.coat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