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标题: 羟丙树脂做的亮光白起颗粒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1 16:53
标题: 羟丙树脂做的亮光白起颗粒问题
羟基丙烯酸树脂做亮光白面配纯的HDI固化剂为什么会引起涂膜表面有颗粒(不是暗泡,也不是痱子且满板比较均匀的颗粒)用什么方法解决?漆的性能要求是丰满度,光泽不小于100,温度25隔夜硬度能达H以上coatu_reward
作者: 060406    时间: 2012-6-21 19:08
先分析引起颗粒的原因,楼主是否有刮细度板?是不是钛白粉分散不好或者其他防沉类助剂引起的颗粒呢?
前几天处理个客诉也是有颗粒,后来分析是201P引起的颗粒。其次再分析相容性问题。你已经确定不是痱子和暗泡了,估计是你原材料的原因了。
作者: 我love番茄花园    时间: 2012-6-21 19:13
补充一下,稀释剂的配方是否合理,后期溶解力是否足够!
作者: lcp    时间: 2012-6-21 20:42
我love番茄花园 发表于 2012-6-21 19:13
补充一下,稀释剂的配方是否合理,后期溶解力是否足够!

这个很有可能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2 08:01
060406 发表于 2012-6-21 19:08
先分析引起颗粒的原因,楼主是否有刮细度板?是不是钛白粉分散不好或者其他防沉类助剂引起的颗粒呢?
前几 ...

呵呵呵,原漆和配固化剂后的一切都是正常的,颗粒是在涂膜干燥过程中出现的,并且不是什么析出的东西。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2 08:04
我love番茄花园 发表于 2012-6-21 19:13
补充一下,稀释剂的配方是否合理,后期溶解力是否足够!

/:^_^后期溶解力是足够!并且只做亮光白才会有这种现象出现,亮光清不会。
作者: engineerhxl    时间: 2012-6-22 08:41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2 08:04
后期溶解力是足够!并且只做亮光白才会有这种现象出现,亮光清不会。

1、查一下你的分散剂,做做与树脂的相容性试验
2、防沉或触变剂是否合理?
作者: qikai1863    时间: 2012-6-22 08:49
配方中是否有CAB?
之前做过一些实验,存在CAB有时会引起你说的这种情况
作者: hust_0412    时间: 2012-6-22 09:23
降低点固化剂用量试试?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2 09:40
qikai1863 发表于 2012-6-22 08:49
配方中是否有CAB?
之前做过一些实验,存在CAB有时会引起你说的这种情况

没有加CAB/:^_^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2 09:44
hust_0412 发表于 2012-6-22 09:23
降低点固化剂用量试试?

固化剂的配量低于0.9或高于1.1,24小时后的涂膜表面硬度上不来,可以用指甲掐出痕,何况还是有颗粒的。
作者: A剑道书香A    时间: 2012-6-22 09:46
三种可能:ー.钛白粉返粗,二.溶解力不够,三.溶剂挥发太快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2 09:51
A剑道书香A 发表于 2012-6-22 09:46
三种可能:ー.钛白粉返粗,二.溶解力不够,三.溶剂挥发太快

/:^_^第一,第二种均可以排除,第三种,配的是HDI三聚体它的干性是非常慢的,你说溶剂的挥发应该怎么调?

作者: hust_0412    时间: 2012-6-22 10:04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2 09:44
固化剂的配量低于0.9或高于1.1,24小时后的涂膜表面硬度上不来,可以用指甲掐出痕,何况还是有颗粒的。

HDI上硬度上得要慢些,可能跟它的溶剂有关,是N75吗?它有甲氧基乙酸丙酯在里面,挥发很慢。是不是跟他有关?
颗粒的话固化剂配比改变没效果,是不是您那边最近天气太潮湿了?
不懂,瞎琢磨,别笑。
还没给自己放假么?
作者: A剑道书香A    时间: 2012-6-22 10:22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2 09:51
第一,第二种均可以排除,第三种,配的是HDI三聚体它的干性是非常慢的,你说溶剂的挥发应该怎么调? ...

加少量的DBE和PMA可调节挥发速率,DBE最好别超过5%,PMA15左右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2 13:35
hust_0412 发表于 2012-6-22 10:04
HDI上硬度上得要慢些,可能跟它的溶剂有关,是N75吗?它有甲氧基乙酸丙酯在里面,挥发很慢。是不是跟他有 ...

/:^_^N75是缩二脲,比配HDI三聚起颗粒更严重,跟湿度有点关系,但湿度在65%还是有。
作者: xbdx6327    时间: 2012-6-23 01:38
曾工小家子气,也不上个方子,反正是有问题的,还怕露底裤呀!/:815
如果您的细度没有在12。5UM以下,就是稀料加得多造成的,将稀料先降一半试试就知。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4 20:21
xbdx6327 发表于 2012-6-23 01:38
曾工小家子气,也不上个方子,反正是有问题的,还怕露底裤呀!
如果您的细度没有在12。5UM以下,就是 ...

/:^_^哈哈哈,许工真可爱,就是普通的白色亮光汽车面漆配方,人家加温干燥我是自然干的。

作者: jefychen    时间: 2012-6-24 20:22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2 13:35
N75是缩二脲,比配HDI三聚起颗粒更严重,跟湿度有点关系,但湿度在65%还是有。

缩二脲的干燥速度比三聚体的慢干啊。 建议你加几个点的TSP或者BYK special试试吧。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4 20:34
jefychen 发表于 2012-6-24 20:22
缩二脲的干燥速度比三聚体的慢干啊。 建议你加几个点的TSP或者BYK special试试吧。

/:^_^我试试看!
作者: xbdx6327    时间: 2012-6-24 23:01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4 20:21
哈哈哈,许工真可爱,就是普通的白色亮光汽车面漆配方,人家加温干燥我是自然干的。

还是要你的细度值/稀料配方/开稀比例。先试试稀料用量降低至0。5看下结果好分析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5 15:17
xbdx6327 发表于 2012-6-24 23:01
还是要你的细度值/稀料配方/开稀比例。先试试稀料用量降低至0。5看下结果好分析

/:^_^细度小于10um,稀料加主剂的60%。

作者: 我love番茄花园    时间: 2012-6-25 21:31
标题: RE: 羟丙树脂做的亮光白起颗粒问题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2 09:51
第一,第二种均可以排除,第三种,配的是HDI三聚体它的干性是非常慢的,你说溶剂的挥发应该怎么调? ...

为什么要全用hdi三聚体呢,羟基丙烯酸需要测试下与hdi固化剂的相容性,另外个人感觉实干过慢,也是有个能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如果考虑牺牲一点耐候性的情况下,可以拼点75固化剂!
作者: 2004844    时间: 2012-6-26 15:58
我love番茄花园 发表于 2012-6-25 21:31
为什么要全用hdi三聚体呢,羟基丙烯酸需要测试下与hdi固化剂的相容性,另外个人感觉实干过慢,也是有个能 ...

既然是汽车漆对耐候的要求当然是很高的,曾老板问题解决没,我这里最近PU亮光黑面也有你说的情况,不是暗泡,不是痱子,就是小点点的颗粒,检查细度小于15UM。求老板赐教。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6 17:08
2004844 发表于 2012-6-26 15:58
既然是汽车漆对耐候的要求当然是很高的,曾老板问题解决没,我这里最近PU亮光黑面也有你说的情况,不是暗 ...

还没有呢,我怀疑是体系里含有小分子物质,可换树脂还是一样,到时再换固化剂看看。/:^_^
作者: xbdx6327    时间: 2012-6-27 00:26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6 17:08
还没有呢,我怀疑是体系里含有小分子物质,可换树脂还是一样,到时再换固化剂看看。

基料用XYL开稀后600目过滤是否有粒子?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7 08:00
xbdx6327 发表于 2012-6-27 00:26
基料用XYL开稀后600目过滤是否有粒子?

/:^_^基料没有,许工,会不会一些HDI三聚体与羟丙反应会生成一些小分子物质啊?
作者: 2004844    时间: 2012-6-27 08:23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6 17:08
还没有呢,我怀疑是体系里含有小分子物质,可换树脂还是一样,到时再换固化剂看看。

我用8倍的放大镜看了又有点像小坑,分布很均匀。
作者: engineerhxl    时间: 2012-6-27 12:02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4 20:21
哈哈哈,许工真可爱,就是普通的白色亮光汽车面漆配方,人家加温干燥我是自然干的。

我以前做OEM时,都要80度烘干。是不是干燥太慢引起的?要不然你拼点HMDI类固化剂试试?
作者: 初学乍练    时间: 2012-6-27 12:10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5 15:17
细度小于10um,稀料加主剂的60%。

稀释剂加到主剂的10-15%吧
作者: hust_0412    时间: 2012-6-27 13:38
曾工有进展了没有?有了进展实时公布三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7 14:57
engineerhxl 发表于 2012-6-27 12:02
我以前做OEM时,都要80度烘干。是不是干燥太慢引起的?要不然你拼点HMDI类固化剂试试?

的确是干燥太慢引起的,可加多催干剂没有效果,调整固化剂有效果,但调整好的固化剂在碰到湿度大时会引起涂膜满板起痱子。
作者: engineerhxl    时间: 2012-6-27 15:11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7 14:57
的确是干燥太慢引起的,可加多催干剂没有效果,调整固化剂有效果,但调整好的固化剂在碰到湿度大时会引起 ...

把催干剂都去掉,只调固化剂,如果解决了颗粒问题,再想办法解决痱子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7 16:18
engineerhxl 发表于 2012-6-27 15:11
把催干剂都去掉,只调固化剂,如果解决了颗粒问题,再想办法解决痱子

/:^_^调固化剂也有限制哦,调离谱了耐黄性过不了关的。
作者: tank    时间: 2012-6-27 16:26
还是调整流平剂看下有没有效果,可以试下把硅类先全部拿掉,如果一定强调手感那还是调固化剂吧,比如IPDI。。
作者: engineerhxl    时间: 2012-6-27 16:33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7 16:18
调固化剂也有限制哦,调离谱了耐黄性过不了关的。

HMDI型固化剂不黄变呀,就是贵点
作者: yuanhangxxd    时间: 2012-6-27 16:38
H2O+NCO=脲,在漆膜表面是亮点颗粒
作者: wyj7506    时间: 2012-6-27 16:47
这个不用放大镜看,是气泡,就是因为干燥太慢引起的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干燥不均衡引起的。本人有篇日志专门提到过这种情况。所谓干燥不均衡就是指表层比里层先干,气体被包在里面出不来,特别是在有反应性气体存在时。所有的调整目标就是设法加快实干,让表里尽可能干速均衡,消泡剂也是有效果的,能烘烤是最理想的。
作者: engineerhxl    时间: 2012-6-27 16:55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2 08:04
后期溶解力是足够!并且只做亮光白才会有这种现象出现,亮光清不会。

可以试试先用脱水剂处理一下白浆或用硅烷偶联剂和分散剂一起磨浆,是不是钛白表面吸附的水分造成呢?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8 16:49
engineerhxl 发表于 2012-6-27 12:02
我以前做OEM时,都要80度烘干。是不是干燥太慢引起的?要不然你拼点HMDI类固化剂试试?

HMDI是单体吧?而且易结晶哦
/:^_^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8 16:53
wyj7506 发表于 2012-6-27 16:47
这个不用放大镜看,是气泡,就是因为干燥太慢引起的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干燥不均衡引起的。本人有篇日志专门提 ...

/:^_^呵呵呵,温度高于50,低于10,就没颗粒啦!但想不出是什么原因。
作者: engineerhxl    时间: 2012-6-28 17:13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8 16:49
HMDI是单体吧?而且易结晶哦

有预聚物的,好象NPU就有,BAYER也有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8 17:18
engineerhxl 发表于 2012-6-28 17:13
有预聚物的,好象NPU就有,BAYER也有

/:^_^那价格咋样?
作者: engineerhxl    时间: 2012-6-28 17:21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8 17:18
那价格咋样?

不便宜,与IPDI型差不多
作者: judy2012    时间: 2012-6-28 17:51
一个外行还真看不懂这些代码?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29 16:59
/:@有木有做树脂的大师能够指导一二呀?
作者: JNCJ    时间: 2012-6-29 21:23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29 16:59
有木有做树脂的大师能够指导一二呀?

曾工 那个问题还没有搞定啊!
你那里有没有MAK ,在稀释剂里面加10%看看能不能改善。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30 07:54
JNCJ 发表于 2012-6-29 21:23
曾工 那个问题还没有搞定啊!
你那里有没有MAK ,在稀释剂里面加10%看看能不能改善。

/:?MAK是什么?咋没听说过呢?

作者: tank    时间: 2012-6-30 08:17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6-30 07:54
MAK是什么?咋没听说过呢?

甲戊酮,溶解力优异。。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6-30 11:26
tank 发表于 2012-6-30 08:17
甲戊酮,溶解力优异。。

/:^_^溶剂貌是帮助不大,现在有点改善,似乎有点方向了。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7-2 16:46
/:idea终于找到原因,助剂还是影响较大,所以做配方助剂能少加尽量少加!/:+-
作者: engineerhxl    时间: 2012-7-3 08:37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7-2 16:46
终于找到原因,助剂还是影响较大,所以做配方助剂能少加尽量少加!

曾工,问题解决了?恭喜!说一下是什么原因分享一下吧
作者: xbdx6327    时间: 2012-7-3 09:18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7-2 16:46
终于找到原因,助剂还是影响较大,所以做配方助剂能少加尽量少加!

还是少拿回扣为好/:^W^(纯玩笑)
我想还是催干剂的事吧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7-3 10:07
xbdx6327 发表于 2012-7-3 09:18
还是少拿回扣为好(纯玩笑)
我想还是催干剂的事吧

/:086许工,不好意思,这次你猜错啦,还是tank版主厉害,我将所有助剂拿掉,再一个一个加进去,查出是硅类助剂作祟,可全部扣出硅类助剂,在瞬间流平和脱泡方面就有点不如人意,原因知道啦可原理不知道,哪位大师指点一下?
作者: xbdx6327    时间: 2012-7-3 11:05
可333我们也在用,没问题呀,推测还是基料与它的八字不合?/:think有的厂是用TEGO450(0.0003,非常少但有效)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7-3 14:47
xbdx6327 发表于 2012-7-3 11:05
可333我们也在用,没问题呀,推测还是基料与它的八字不合?有的厂是用TEGO450(0.0003,非常少但有效 ...

/:^_^我们也在用啊,但实验在这个体系就出问题,呵呵呵
作者: tank    时间: 2012-7-4 09:34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7-3 10:07
许工,不好意思,这次你猜错啦,还是tank版主厉害,我将所有助剂拿掉,再一个一个加进去,查出是硅类 ...

探讨痱子成因的文章很多,我比较倾向于有机硅迁移引起的交联密度差异,当然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树脂体系,某些时候可以容忍更强的硅类流平剂;其实瞬间流平还是可以弥补的,一些高氟含量的改性丙烯酸有很好的效果,至于脱泡,通常的硅类流平剂应该倾向于稳泡才是------只有手感尤其是高光体系很难替代。。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7-4 10:18
tank 发表于 2012-7-4 09:34
探讨痱子成因的文章很多,我比较倾向于有机硅迁移引起的交联密度差异,当然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树脂体系,某 ...

我想问问你,为什么用同一支树脂,流平剂、消泡剂,所配固化剂都一样的情况下做亮光白面就有这种问题,亮光清就没有?
作者: xbdx6327    时间: 2012-7-4 10:57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7-4 10:18
我想问问你,为什么用同一支树脂,流平剂、消泡剂,所配固化剂都一样的情况下做亮光白面就有这种问题,亮 ...

4010可是出现过这种情况的哟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7-4 11:04
xbdx6327 发表于 2012-7-4 10:57
4010可是出现过这种情况的哟

/:^_^我单独测试过没问题哦。
作者: engineerhxl    时间: 2012-7-4 11:36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7-4 10:18
我想问问你,为什么用同一支树脂,流平剂、消泡剂,所配固化剂都一样的情况下做亮光白面就有这种问题,亮 ...

曾工,你看可不可以这样解释:
       喷涂后,溶剂挥发带动颜料分散体湍动,(因分散剂选择不佳),低表面张力的有机硅流平剂取代分散剂吸附在颜料颗粒表面,失去空间位阻,因慢干导致颜料二次附聚而出现颗粒。
      另外,我有一支分散剂,广东嘉宝莉和泰安仕全兴均在使用,用于亮光白比4010效果好,有兴趣可以试验一下。
作者: tank    时间: 2012-7-4 11:39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7-4 10:18
我想问问你,为什么用同一支树脂,流平剂、消泡剂,所配固化剂都一样的情况下做亮光白面就有这种问题,亮 ...

亮光清可以确定没有?很多时候光油的缺陷尤其是这种小痱子的问题相对而言不易观察;至于白漆的影响许工说的也是一种可能的因素,很多时候某些分散剂会有负面的影响,另外颜料本身如含水率、表面处理以及对于溶剂释放的影响都会造成差异的。。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7-4 14:29
tank 发表于 2012-7-4 11:39
亮光清可以确定没有?很多时候光油的缺陷尤其是这种小痱子的问题相对而言不易观察;至于白漆的影响许工说 ...

/:^_^亮光清是确定没有啊,测试时是每个助剂单独加,再两两相互组合检测效果的。
作者: tank    时间: 2012-7-4 14:35
呵呵,那么建议先在光油里边只加入钛白看看有没有异常再逐步考察其它因素。。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7-4 14:44
tank 发表于 2012-7-4 14:35
呵呵,那么建议先在光油里边只加入钛白看看有没有异常再逐步考察其它因素。。

/:^_^问题都已经找到了,先谢谢你!现在主要的是去掉硅类流平剂后涂膜表面硬度比较差,过两天用指甲都能划出痕来。
作者: JNCJ    时间: 2012-7-4 20:24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7-4 11:04
我单独测试过没问题哦。

可能你的4010非他说的4010哦!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7-5 08:05
JNCJ 发表于 2012-7-4 20:24
可能你的4010非他说的4010哦!

/:^_^EFKA4010,不知是不是一样?
作者: xbdx6327    时间: 2012-7-5 08:54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7-5 08:05
EFKA4010,不知是不是一样?

是EFKA的4010,开发便宜的体系,当时换了个便宜的羟丙(好的羟丙没问题),会在个别羟丙体系出现颗粒,我们当时换回BYK110就OK,没有深究过原因,求高人解释
作者: jigaozeng    时间: 2012-7-5 10:01
xbdx6327 发表于 2012-7-5 08:54
是EFKA的4010,开发便宜的体系,当时换了个便宜的羟丙(好的羟丙没问题),会在个别羟丙体系出现颗粒,我 ...

/:^_^哦,我明白!
作者: xbdx6327    时间: 2012-7-5 10:10
jigaozeng 发表于 2012-7-5 10:01
哦,我明白!

刚好有个朋友也碰到和您一样的问题,和他交流了下,他(深圳地区)查到也是BYK333在便宜羟丙体系(用同德和同步的)与EFKA4010同时使用会有问题,换成BYK110没有与BYK333的八字不合,但4010不动换掉333也就没有问题了,由于4010磨钛白的遮力比起110还是差远了,我是不想将4010用在白面上的,我觉得还应是树脂问题,能否请曾工与同德的R部门沟通下了解根源?
作者: tank    时间: 2012-7-5 10:38
xbdx6327 发表于 2012-7-5 10:10
刚好有个朋友也碰到和您一样的问题,和他交流了下,他(深圳地区)查到也是BYK333在便宜羟丙体系(用同德 ...

呵呵,如果是复色漆4010在抗浮色方面相对优势明显一些。。。
作者: xbdx6327    时间: 2012-7-5 11:42
tank 发表于 2012-7-5 10:38
呵呵,如果是复色漆4010在抗浮色方面相对优势明显一些。。。

如是这方面的话DC-3要比它还出色
作者: tank    时间: 2012-7-5 11:48
xbdx6327 发表于 2012-7-5 11:42
如是这方面的话DC-3要比它还出色

DC-3降粘效果感觉比较差,而且应用范围比较窄。。
作者: xbdx6327    时间: 2012-7-5 11:59
tank 发表于 2012-7-5 11:48
DC-3降粘效果感觉比较差,而且应用范围比较窄。。

我们的产品对降粘没有要求,只是对配色后的浮色要求很严格,因为在烘烤过程中如不控制好溶剂系统,就会有色差超0。6的情况,用了DC-3就不再仔细考虑溶剂系统组成了,变成傻瓜化产品
作者: tank    时间: 2012-7-5 12:20
xbdx6327 发表于 2012-7-5 11:59
我们的产品对降粘没有要求,只是对配色后的浮色要求很严格,因为在烘烤过程中如不控制好溶剂系统,就会有 ...

之前测试DC-3应用范围比较窄,另外指研的效果并不好,可能是体系的差异吧。。
作者: xbdx6327    时间: 2012-7-5 12:35
tank 发表于 2012-7-5 12:20
之前测试DC-3应用范围比较窄,另外指研的效果并不好,可能是体系的差异吧。。

广东有个厂每月最少用5T,他们多个体系都用,甚至大多数时侯并不是看重它的分散作用,它的其他作用也很多,估计他们是将DC-3当广谱抗生素了。现在有很多假的DC-3,我也试过,还真没有能代的
作者: wanzj    时间: 2012-7-7 10:40
我想的比较偏门,如果不是析出的话,有可能是材料潮了或湿度。
作者: hongxue    时间: 2012-7-7 14:44
本帖最后由 hongxue 于 2012-7-7 15:19 编辑

反应速度太慢 你放在50℃烘箱里烘烤干燥这种现象就会减轻很多  PE底漆不加蓝水只加白水现象和这个类似
作者: zengsen    时间: 2012-8-18 22:48
高光体系不加有机硅,加什么呢?感觉手感。抗划大大降低?有好的平衡一点的流平剂吗?TEGO45加0.0003是不是少了点啦谢谢!!
作者: 李健亿    时间: 2012-8-28 20:42
曾总    建议你搞个无尘喷房再试试看啊    /:^O^




欢迎光临 联众涂料论坛 (http://bbs.coat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