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标题: 关于底漆交联比的探讨 [打印本页]

作者: wolf72189    时间: 2012-12-5 16:30
标题: 关于底漆交联比的探讨
本帖最后由 wolf72189 于 2012-12-5 17:00 编辑

底漆的交联比和温度成反比,夏季一般都做到0.9--1,而冬天尤其是华北东北地区,一般都做到1以上否则都多多少少存在有打磨挂砂的现象,而交联比做的稍微高一些,又有家具厂施工出现配比不精确导致各种弊病,比如开裂,起痱子,毕竟很多家具厂师傅都凭感觉配比,请问各位都是做到多少比较合理?coatu_reward
作者: 城市猎人    时间: 2012-12-5 21:27
应该会有很多人跟你说,这个比例在0.8-1.2都是OK的,但是个人觉得未必然!
理论是OH:NCO=1:1,但是实际上,由于溶剂中含水,和空气中的湿度会损耗一部份NCO。一般都会把NCO的量稍为过量一点好。同另一个方面来讨论,就是层间附着力的问题。怎么才让底漆的上层面漆能有一个良好的附着力呢?举个例子,如你挂衣服,衣架上有个钩,上层面漆跟下层底漆起到一个勾的作用,这时才能达到一定的附着力。有人说靠打磨,这是一方面,但是这个只是物理勾,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最实际的就是让面漆中的OH与底漆中过量的NCO进得交联反应,形成一个相当结实的结构网勾。
也就是说,你的NCO稍为过量对于层间附着力有帮助。所以本人建议你的比为1.0以上为好!越是夏天越需要提高,这是必须的!
作者: 蜈蚣精    时间: 2012-12-6 08:02
过量的NCO等你喷面漆时早就变成脲了,拿什么与面漆的OH基团反应?相反我认为底漆里面NCO不足反而对附着力有利,因为这样面漆会对底漆有轻微的下咬,达到更紧密的咬合,当然这是单从附着力的角度来考虑。只有某些要求对抗咬底要求高的底漆才会把交联比做的比较高,而这样的底漆干燥好了以后很硬,不好打磨,很多家具厂的打磨工是不愿意接受的。
作者: westy    时间: 2012-12-6 08:09
蜈蚣精 发表于 2012-12-6 08:02
过量的NCO等你喷面漆时早就变成脲了,拿什么与面漆的OH基团反应?相反我认为底漆里面NCO不足反而对附着力有 ...

"底漆里面NCO不足反而对附着力有利"这个我不认同,看树脂性能而定,你所说的只是因固化不足对柔韧性有贡献而已,不是对附着有好处的,这样你的打磨性会很差的。
作者: engineerhxl    时间: 2012-12-6 08:49
就我个人的经验,由于底漆用树脂一般分子量较大,且为提高干性和打磨会加入一些三聚体,所以交联(理论值)只要做到70%左右就可以了
作者: hczj320    时间: 2012-12-6 10:53
5楼的才真正说到点上了,PU底漆NCO/OH的最佳比例是0.6--0.8,低于0.6,不干,发粘,不好打磨,高于0.8,交联度高,太硬,不好打磨
楼上几位说要达到1.0以上,那是面漆了
作者: xbdx6327    时间: 2012-12-6 11:37
针对不同的树脂,我们用同一个40固化剂(含10%三聚体)做过打磨性对比,比如PJ11-70K,最佳的-NCO/-OH是在理论值的0。75左右,而要用3106的话,0。85-0。9才合适,应当是伯仲叔羟基比例造成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不同。
作者: wolf72189    时间: 2012-12-6 14:24
westy 发表于 2012-12-6 08:09
"底漆里面NCO不足反而对附着力有利"这个我不认同,看树脂性能而定,你所说的只是因固化不足对柔韧性有贡献 ...

其实对于蜈蚣所谓"底漆里面NCO不足反而对附着力有利",我是赞同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固化剂的过量,即使是轻微,对于后期漆膜收缩必然会对附着力有影响,固化剂越多,柔韧性越差,影响也越大。
我不赞同的是,固化剂不过量,对于打磨时间要求又有影响。过量有些偏硬,现在都是砂带机打磨,倒也不是太大问题
作者: wolf72189    时间: 2012-12-6 14:37
hczj320 发表于 2012-12-6 10:53
5楼的才真正说到点上了,PU底漆NCO/OH的最佳比例是0.6--0.8,低于0.6,不干,发粘,不好打磨,高于0.8,交联 ...

隔夜打磨没问题,要求3,4个小时就打磨,0.7只怕还会粘砂纸吧?尤其现在还在冬季
作者: hczj320    时间: 2012-12-6 14:46
所以冬天才会用到不同的催干剂和加三聚体来解决打磨问题,而不是提高NCO/OH值来解决(不是说提高NCO/OH不能解决,成本会提高很多)
作者: 城市猎人    时间: 2012-12-6 19:12
xbdx6327 发表于 2012-12-6 11:37
针对不同的树脂,我们用同一个40固化剂(含10%三聚体)做过打磨性对比,比如PJ11-70K,最佳的-NCO/-OH是在理 ...

版主,好多时候这些树脂的生产商会在树脂里加入有机锡催干剂的,同时OH低呀!
作者: wolf72189    时间: 2012-12-6 21:54
xbdx6327 发表于 2012-12-6 11:37
针对不同的树脂,我们用同一个40固化剂(含10%三聚体)做过打磨性对比,比如PJ11-70K,最佳的-NCO/-OH是在理 ...

许工有没有遇到过,同一款树脂,有时候架桥率低了反而干的快,这现象?
作者: xbdx6327    时间: 2012-12-7 15:25
城市猎人 发表于 2012-12-6 19:12
版主,好多时候这些树脂的生产商会在树脂里加入有机锡催干剂的,同时OH低呀!

我们是滴定过,OH值多半是他们标称的下限了,我们计算做对比是按的实测值
作者: xbdx6327    时间: 2012-12-7 15:35
wolf72189 发表于 2012-12-6 21:54
许工有没有遇到过,同一款树脂,有时候架桥率低了反而干的快,这现象?

我没有见到过,但听朋友讲过,这个要和固化剂配合才能有的
作者: engineerhxl    时间: 2012-12-8 08:06
xbdx6327 发表于 2012-12-7 15:25
我们是滴定过,OH值多半是他们标称的下限了,我们计算做对比是按的实测值

用醋酐法测出的结果比较接近实际,苯酐法测出的羟值偏高,没什么意义
作者: aben    时间: 2012-12-8 11:06
个人认同5楼的说法;由于树脂及固化剂的三聚体含量不同,本人常用0.7-0.8的交联比,过高的交联比,别的不说,单是固化剂的成本就难以接受。
作者: xbdx6327    时间: 2012-12-8 11:56
aben 发表于 2012-12-8 11:06
个人认同5楼的说法;由于树脂及固化剂的三聚体含量不同,本人常用0.7-0.8的交联比,过高的交联比,别的不说 ...

这倒是说点子上了,成本!成本!
作者: SWR888    时间: 2012-12-9 23:19
交联比是什么?不好意思?我不懂专业术语,我也是跟公司老师学的?不是专业学校出身
作者: sumeips    时间: 2012-12-11 10:34
城市猎人 发表于 2012-12-5 21:27
应该会有很多人跟你说,这个比例在0.8-1.2都是OK的,但是个人觉得未必然!
理论是OH:NCO=1:1,但是实际上, ...

请教一下:按照你你的说法  是不是可以认为是通过底面的化学键来形成作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附着力呢?倘如此,我想请教,有些资料说,界面之间的空隙远远超过您说的分子甚至是基团间的间隙,谁伪谁真  怎么区别哦!我们这些学员级别的真头大了!
作者: 我love番茄花园    时间: 2012-12-11 18:50
蜈蚣精 发表于 2012-12-6 08:02
过量的NCO等你喷面漆时早就变成脲了,拿什么与面漆的OH基团反应?相反我认为底漆里面NCO不足反而对附着力有 ...

同意你的看法,无特殊要求,过高的交联反应率,无疑会造成成本升高,冬季容易开裂,柔韧性不佳,如果冬季为了提高干燥,改善打磨性的话,可以在主剂中加入适量催干剂。
作者: wolf72189    时间: 2013-4-6 21:24
其实这问题有一个时效性,架桥率超过1,干燥迅速,3,4个小时即未实干的情况下,依然可能获得较好的打磨性,但是实干之后,漆膜干硬,打磨容易出结晶,打磨性差;架桥率0.7--0.9之间,干燥相对缓慢,相对于冬季3--4个小时的打磨,很难做到,但是充分干燥之后,打磨性良好,对于架桥率要求高的树脂,可能会出现粘砂纸的情况。打磨性,干性的调整,本来就是蛋疼的问题/:^O^
作者: yuyong254090295    时间: 2013-4-8 17:28
城市猎人 发表于 2012-12-5 21:27
应该会有很多人跟你说,这个比例在0.8-1.2都是OK的,但是个人觉得未必然!
理论是OH:NCO=1:1,但是实际上, ...

您说的有点太理想化了,我经常看到XX解释什么现象时(比如板面有一个小裂缝),说是漆没搅匀,什么什么的,浓度聚集,最后开裂了,我觉得没搅匀产生的结果,最起码会有一个过渡区,难道配漆时就是看准了一个地方不搅?这都是凭主观想象,根据想象来解释理论,让理论来为现象让路,回到您的评论中,看到您说面漆中的OH与底漆中过量的NCO......您的理论水平真高!
作者: 初吻留给你    时间: 2013-4-9 22:16
aben 发表于 2012-12-8 11:06
个人认同5楼的说法;由于树脂及固化剂的三聚体含量不同,本人常用0.7-0.8的交联比,过高的交联比,别的不说 ...

请问这样打磨性怎么控制啊,我就遇到反应粘砂,锌粉都3.5%
作者: aben    时间: 2013-4-10 09:15
初吻留给你 发表于 2013-4-9 22:16
请问这样打磨性怎么控制啊,我就遇到反应粘砂,锌粉都3.5%

树脂的干性,三聚体的用量是关键。
作者: hchg    时间: 2013-4-10 22:22
同意楼上,气干性好的树脂搭配好固化剂三聚体的量做到0.8的交联度就很好打磨了。




欢迎光临 联众涂料论坛 (http://bbs.coat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