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07-9-28 08:2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脂肪酸酯在制漆中的应用
1. 2. 3 反应条件
甲醇用量一般为理论量的 1 .6 倍 , 即甲醇比酯化所用脂肪酸基过量 , 反应温度一般在 70 ~ 80 ℃ , 甘油作为反应副产物因与脂肪酸酯混容性不佳而沉降下来。
2 脂肪酸酯在制漆中的应用
脂肪酸酯用于制漆主要是脂肪酸 18 碳链结构组分 , 按碘值高低分为半干性脂肪酸酯 (B) 和不干性脂肪酸酯 (A) 。此材料直接用于合成树脂的不足之处是其结构中的羧基已被甲醇的羟基酯化掉 , 在制备中必须采取适宜的酯交换剂在适宜的反应温度 ( 一般为 210 ~ 235 ℃ ) 下 , 将甲醇置换出来 , 并将甲醇冷凝、收集。剩余的脂肪酸与甘油或季戊四醇形成多元醇单酯 , 继而与有机多元酸 ( 如苯酐、顺丁烯二酸酐 ) 缩聚 , 制成树脂半成品。根据脂肪酸酯碘值不同 , 可分别用于聚氨酯漆、氨基漆 ( 如用 A 类 ) 和自干漆 ( 如用 B 类 ) 。
2. 1 树脂合成的反应原理 [ 2]
脂肪酸酯与多元醇在加热状态下 , 采用酯交换剂 , 一般有 2 种酯交换剂 , 其一是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其二是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剂 , 发生酯交换反应 , 本试验中采用的是金属有机化合物 MeY, 反应式如式 2:
其中 Me: 金属元素 ; Y: 有基基团 ; R: 有机脂肪链。 ( 式 2)
生成的 CH 3 OH 在高温反应条件下为气态逸出 , 通过横式冷凝器、水分离器回收 , 从而避免对人的伤害和环境污染。催化剂 MeY 在酯交换中形成金属脂肪酸盐 , 再与多元醇交换基团形成 MeOH 结构 , 继续发生 ( Ⅲ ) 式反应又重新恢复原来的结构 , 推动酯交换向均相平衡移动 , 继而与多元酸酯化、缩聚。
2. 2 短油度不干性醇酸树脂的合成
2. 2. 1 原料及配方
不干性短油度醇酸树脂 CA - 01 所用原料及配方见表 2 。
2. 2. 2 制备工艺
将脂肪酸酯 A 、甘油投入四口反应瓶 , 搅拌并升温到 125 ~ 140 ℃时加入催化剂 1, 继续升温 , 同时打开冷凝器冷却水 , 升温到 223 ~ 230 ℃ 并保温 1 h 左右 , 注意收集升温及保温阶段馏出物 , 当馏出物达到或略超过理论值时 , 测试合格后降温 , 加入苯二甲酐及回流二甲苯溶剂 , 保持酯化反应 , 温度控制在 190 ~ 200 ℃ 间 , 指标合格后降温、兑稀 , 备用。
表 2 CA - 01 配方 2. 3 羟基醇酸树脂 SA - 01
方法参照 2. 2, 不同的是物料配比有所变化 , 根据性能需要适当添加少量苯甲酸、顺丁烯二酸酐。
2. 4 自干性醇酸树脂的合成
2. 4. 1 原料及配方
自干性长油度醇酸树脂 C - 01 的原料及配方见表 3 。
表 3 C - 01 配方 2. 4. 2 制备工艺
将脂肪酸酯 B 投入四口瓶 , 升温并开搅拌 , 升温到 125 ~ 140 ℃时加入催化剂 2, 再升温到 230 ℃ 加入季戊四醇 , 升温到 227 ~ 234 ℃并保持 50 min, 注意观察馏出物的多少 , 当接近或略低于理论值时 , 测试合格后 , 降温 , 加入有机酸酐、回流溶剂 , 并于 200 ℃ 保持酯化 2 ~ 3 h 后逐步升温到 230 ℃ , 指标合格后降温 , 兑入松香水 , 调整指标 , 备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