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83|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双组份亮光表面颗粒

[复制链接]

25

主题

314

帖子

36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36 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14 09:4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普通分
做了一个双组份的水性木器漆,过滤喷涂后表面经常出现小颗粒,排除杂质的原因了,同样的配方做成亚光则看不出来,采用的拜耳的固化剂和树脂,成膜助剂DPM和DPNB,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状况,如何解决?
求高人指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5

主题

569

帖子

116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Rank: 3Rank: 3

专家分
116 分
QQ
2#
发表于 2014-2-14 10:30:26 | 只看该作者
在线原料库,研发好帮手
本帖最后由 lnsyzzg 于 2014-2-14 10:36 编辑

/:^_^ 学习贴
帝斯曼代理张志国
137613628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66

帖子

35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35 分
3#
发表于 2014-2-17 20:09:11 | 只看该作者
双组分有要用成膜助剂吗?
水性工业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14

帖子

36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36 分
4#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10:51:18 | 只看该作者
dengguiping 发表于 2014-2-17 20:09
双组分有要用成膜助剂吗?

当然要了,不然你的主剂不成膜,尤其是成膜温度的乳液,主剂保存时易出现颗粒,还有的调和好干燥成膜开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390

帖子

2200

专家分

涂料人四段

Rank: 4

专家分
2200 分

涂料人二段

5#
发表于 2014-2-18 11:38:46 | 只看该作者
1、看看是不是气泡
2、成膜助剂先和水混合后再加入
sim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14

帖子

36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36 分
6#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16:32:36 | 只看该作者
engineerhxl 发表于 2014-2-18 11:38
1、看看是不是气泡
2、成膜助剂先和水混合后再加入

成膜助剂的添加没有问题,显微镜下观察那个应该是气泡,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390

帖子

2200

专家分

涂料人四段

Rank: 4

专家分
2200 分

涂料人二段

7#
发表于 2014-2-19 08:03:49 | 只看该作者
消泡剂用两种搭配并分步加,多选择一些消泡剂,而且你的增稠体系可能要调整
sim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14

帖子

36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36 分
8#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10:04:55 | 只看该作者
engineerhxl 发表于 2014-2-19 08:03
消泡剂用两种搭配并分步加,多选择一些消泡剂,而且你的增稠体系可能要调整

试了几种,效果不理想,透明板材上不明显,现在我在纯黑色的板面上面做就能看见,微小的气泡,现在还是在调试,问题主要是出在亮光上面,亚光的能遮盖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76

帖子

2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2 分

涂料人二段

9#
发表于 2014-2-28 10:53:36 | 只看该作者
亮光必须很麻烦,一点点瑕疵都看的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14

帖子

36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36 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6:51:09 | 只看该作者
haolongsinaibo 发表于 2014-2-28 10:53
亮光必须很麻烦,一点点瑕疵都看的出来,

对呀,都是暗泡惹的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4

帖子

3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3 分
11#
发表于 2014-3-22 19:39:14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1.可以多加点DPM和DPNB,或者其他的强溶剂,降低整个体系的表面张力,有利于涂料的流平,消除暗泡。2 找一款带有润湿消泡功能的助剂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14

帖子

36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36 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3-27 10:53:04 | 只看该作者
liuyi0401 发表于 2014-3-22 19:39
个人认为1.可以多加点DPM和DPNB,或者其他的强溶剂,降低整个体系的表面张力,有利于涂料的流平,消除暗泡 ...

恩,实验表明,减缓干燥的速度,明显能减少暗泡的数量,适当添加一些慢干的成膜助剂有效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9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一段

sss

Rank: 1

专家分
0 分
QQ
13#
发表于 2014-3-27 16:04:1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在做,喷板时不稳定,有时效果较好,有时就不好了,尝试了好多方法还是较难消除?怎么样办呢?是汽泡沫塑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14

帖子

36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36 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08:00:10 | 只看该作者
lwx71345 发表于 2014-3-27 16:04
我也在做,喷板时不稳定,有时效果较好,有时就不好了,尝试了好多方法还是较难消除?怎么样办呢?是汽泡沫 ...

是啊,消除很难,只能减少,和他的反应过程有关系,很难彻底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29

帖子

19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19 分
QQ
15#
发表于 2014-3-31 08:37:53 | 只看该作者
固化剂采用溶剂兑稀
多一点学习,多一步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14

帖子

36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36 分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47:43 | 只看该作者
tingle 发表于 2014-3-31 08:37
固化剂采用溶剂兑稀

是啊,固化剂需要开稀,要不然分散的时候相当麻烦,这个只是对施工有影响,对于气泡影响不大,我试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29

帖子

19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19 分
QQ
17#
发表于 2014-3-31 15:53:55 | 只看该作者
lf116034 发表于 2014-3-31 12:47
是啊,固化剂需要开稀,要不然分散的时候相当麻烦,这个只是对施工有影响,对于气泡影响不大,我试过。

那你施工粘度是多少秒?固化剂采用什么溶剂兑稀?
多一点学习,多一步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14

帖子

36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36 分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16:27:26 | 只看该作者
tingle 发表于 2014-3-31 15:53
那你施工粘度是多少秒?固化剂采用什么溶剂兑稀?

一般20秒左右就可了,常规的稀释溶剂PM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414

帖子

241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241 分
19#
发表于 2014-4-3 19:08:38 | 只看该作者
/:^_^可能是太厚造成的    简单的办法是喷薄点    好的办法是拼快干羟基PUD,但贵好多

好像拼高光单组份PUD会有改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14

帖子

36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36 分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08:16:43 | 只看该作者
xiaocaiCT 发表于 2014-4-3 19:08
可能是太厚造成的    简单的办法是喷薄点    好的办法是拼快干羟基PUD,但贵好多

好像拼高光单组份 ...

你说的有道理,价格,性能,施工方面都得考虑。你说的方法有所提高,但是那种微量的暗泡主要是固化剂和羟基树脂和水生成的,所以完全避免现在好像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薄喷也是有一定使用限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众涂料网 ( 沪ICP备11020344号-1 )

GMT+8, 2025-8-18 16:46 , Processed in 0.16460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