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配方] 浅谈颜料的转移

[复制链接]
     

0

主题

2359

帖子

43

专家分

论坛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专家分
43 分

论坛编辑认证专家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25 11:3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颜料的转移
在塑料凹印中,颜料的转移是个难题,特别是印刷品的亮调部分,在印刷环节上是比较麻烦的问题。但我们只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首先油墨的质量决定着颜料转移的效果,如果油墨在轧制过程中,轧制次数越多,研磨越充分,颜料就越细,同时在连结料中的分散就越均匀,也就是说油墨的细度也就越小,也就对应于为印刷晶的亮调部分打下必要基础,如果油墨细度差,就容易产生网点空虚现象,特别是亮调部分,同时油墨中所选择的树脂要具有印刷作业性好,使颜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好,与承印材料粘接良好,对溶剂的溶解性好,印刷后溶剂的脱离性好等特点。具有了这些特点,树脂才能和溶剂一起,赋予油墨必要的流动度,有利于颜料的润湿和分散,以提高油墨的附着力,为了提高油墨的柔软性和粘接性,油墨中还需添加适当的辅助剂,当然辅助剂选择不当或添加过多也会降低油墨的粘着性,因此原料的选择,原料各成份组成,加工程度以及方法等都直接影响着油墨的质量,选择优质油墨是颜料转移良好的前提条件。
有了优质的油墨,接着便是怎样才能让油墨顺利地进入网眼,并在刮刀,胶辊的作用下,又顺利地从网眼显出来,并牢固地转移到承印物上面去。
我们知道,溶剂的作用是溶解和稀释树脂,颜料,添加剂及助剂等,给予流动性,使颜料润湿和容易分散。如果油墨印刷粘度偏大时,整个油墨体系就处于饱和状态,颜料等物质流动性以及润湿性就差,不能均匀分散,而是成团出现,容易堆积在一起,这样颜料就不能顺利地进出网眼,油墨印刷粘度太大时,颜料甚至根本就不能进入网眼内,就更谈不上转移了,这就是所谓的堵版现象。因此我们只要让树脂、颜料等在有机溶剂所组成的胶体体系不是处于过饱和状态,而是饱和状态或非饱和状态,让颜料等物质能很好地分散在其中形成均匀细腻的胶体体系,这样颜料进出网眼就顺利了。当然油墨印刷粘度也不能太小,避免出现网点空缺或部分空缺,同时树脂是使颜料牢固地附着在塑料上的主要材料,因此油墨印刷粘度太小,对颜料的转移也会带来不良影响。实践证明油墨印刷粘度在一定范围(15-24秒,使用察恩粘度杯3号)内,油墨印刷粘度越大,颜料转移的效果就越差,为了保证转移效果的良好性,油墨印刷粘度一般在11-18秒(察恩粘度杯3号)之间寻找其理想状态点。
在慢速印刷机器中(印速低于80mm/min),我们一般用中慢干溶剂稀释油墨,避免油墨干燥太快,版子细网眼中油墨干结,造成堵版,并使颜料转移不过承印物来。
如果油墨印刷粘度比较小时,有时会有静电现象,由于静电排斥性的原因,使颜料在印刷品上再现时发生了位移或空缺等现象,即颜料转移不良,因此我们要通过保持正常的环境湿度,改变稀释剂成份结构,安装除静电器,使用静电防止剂等方法消除静电,以保证颜料转移的良好性。
遇到有明暗过渡的印刷品,通常选印暗调部分,再印亮调部分(即由暗到明印刷)。版筒的图文部分布满着许许多多的网目线, 目的就是刮墨刀在刮墨时,图文部分的油墨不被带走。在这里我们由暗到明印刷,其实也有着相似的原理与目的,都是为了图文部分达到最大限度的再现。同时在高速印刷(印速在160m/min以上)中由于版筒的高速旋转性,在刮刀与版筒脱离处到承印物与版筒吻合处会形成一定的气流。我们如果由暗到明印刷,则避免了气流对明调部分迎面而击所带来的影响。
在胶辊的软硬性能上,如果选择偏软性的胶辊,会有助于颜料的转移。
印版的质量对颜料的转移也有影响,如果印版腐蚀不好,.网孔粗糙,或者研磨时产生的毛刺没有除去,都会妨碍油墨的转移。
印刷环境温度太低会影响树脂的稳定性与分散性以及流动度,也就是说影响着颜料的稳定性以及均匀分散性,颜料转移效果也就跟着变差,因此保持正常的印刷环境温度也很有必要。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被印刷物与油墨性质是否相符,承印物的表面处理是否符合要求,承印物是否吸湿,避免不同油墨的混用,保持正常的印刷环境湿度等问题,因为这些对颜料的转移也有一定的影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众涂料网 ( 沪ICP备11020344号-1 )

GMT+8, 2025-7-5 16:04 , Processed in 0.08882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