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Better Coating, Better World!
    
- 专家分
- 124 分

|
40普通分
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感觉可以讨论一下。最近我们几次拜访这篇文章的作者林作新先生(家之家家具董事长,亚太家具协会会长),探讨这个话题,同时我们也拿到了一部分样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我们
以柿子为主要原料的天然油漆 (转)
冬天的京都本来就很冷,我换了四趟火车。最后一趟只有一节车厢,往上爬,到一个叫大河原的地方。我要找的那间工厂就在这里。一个清瘦的老头,穿着深色的和服就等在门口。一番寒暄,喝了咖啡,吃了柿子之后,逐渐进入正题。
我告诉他想参观柿子油(其实不是油,是水性的汁,他们叫柿子涩)。他慨然答应,并且告诉我他的厂于明治12年建立的,而日本的柿子油的原始工艺来自中国明朝。他们只不过将之现代化罢了。
其实工艺很简单,将未熟的柿子榨出汁来,消毒,然后像酿酒那样提取丹宁,用为食品和化妆品的添加剂,或用为染料的油漆。我感兴趣的是油漆部分,因为目前家具及其他木制品的油漆都用化工材料,不但含有甲醛,还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我担心欧盟会于最近出台新规定。不让用这些油漆的木制品进口,因为德国、丹麦等欧洲国家,已开发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油漆。我们如果以负面的眼光去看,那是非关税壁垒,然而这是大家迟早要面对的问题。
这也是我此行的目的。记得几年前日本对胶水的甲醛含量执行E0的标准,中国人措手不及。至今木制品对日本的出口,还缓不过来。我不希望在油漆问题上,也面对如此之局面,想未雨绸缪。
在我们的家居生活中,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建材、油漆、胶水、实木、家电、蜡、清洁剂及其他。其中的实木,很多消费者以为没有甲醛,其实许多品种的木材,甲醛含量超标,比如樟木、柚木等。以上这些带有有害物质的空气,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科学家证实,人体吸收食物及水只占15%,而吸收空气占69%。由此可见空气的品质对我们的重要性。
日本的研究人员,正全力在研究以柿子油为基础的油漆。其中还包含胡麻油、桐油、米蜡等纯天然的材料。颇有成绩,我带回他们的样品在工厂试用,除了干燥较慢之外,其他性能比目前用的化工材料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硬度,介于3~4H。油漆渗透入木材表面1~2mm,因此可以抗砂磨,只是光亮度不足。
这些缺点,他们正在努力改善。由于日本的工厂不太于厂内喷漆,而是用布抹的,以避免污染空气,因此漆的用量也相对少了,操作也更简便了。
这种纯天然的油漆,除了本身无害之外,最主要的是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据检测,能吸收空气中的甲醛70%~75%。因此,日本国内的医院、学校及公共场所都鼓励用这种天然油漆。
日本的漆器很有名,以致japan(漆器)成了英文国名,就像china之于中国一样。不过日本人爱漆器,似乎仅限于器皿,建筑梁柱大型家具倒不太喜欢上漆,通常只在原木上上一层天然涂料的防护,柿涩就是其中的一种。柿涩,或者说柿漆,中国也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多半还是中国发明的,不过就像许多传统工艺、low-tech的民间智慧,在中国现在已经少有传承,有也仅仅是延喘在一些所谓“经济还没发展起来”的偏远乡镇,而那些地方一旦有了经济发展的机会,首先抛弃掉、消失得最快的就是传统的智慧。经济、发展这些大课题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我总还是倾向于用审美的视角来看世界,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地方、一种事物、一个人一旦受到刺激要发生改变,进来得最快的似乎总是外来文化中最丑的一部分,被丢弃得最快的却总是自己的文化中最美的一部分,难道“仕途经济”之道与审美之道竟是不兼容的吗?
话扯得太远了,还是说说柿涩吧。青柿子里含有丹宁物质,原木上涂了柿涩,防水、防腐,耐久性增强,而且观感、触感、质感细腻纯净,相比起来,同样是天然涂料的桐油却显得油腻腻的,粗糙了些。柿浆过滤、加热杀菌,冷却后放入桶中经3-10日发酵后,再过滤,接下来放置1-5年,进行熟化。柿涩可以是天然发酵的,也可以是利用酵母发酵的,成品都非常纯净。使用时通常需要用2-3倍的清水稀释,涂抹后待干燥了可再涂第二遍、第三遍。可以用在木头上、竹子上、麻、布上、手工纸上。柿涩原液也可以和蜜蜡、植物油等混合使用,再加上天然植物性染料,获得更丰富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