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汶川坠机看中国军事搜救的不足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99

帖子

33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33 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4 10:4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汶川救灾直升机失事到现在,已经三天了,上万人加上几十架次军机的搜索,至今尚无发现坠机地点及失事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能不说是一件很让人感到可悲的事情。
  上次南海撞机事件,很多人还历历在目,军用战斗机被撞后坠海,也是万人拉网式搜救,出动上千艘各类船只,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一无所获。抛去所谓的各种杜撰式的传说,解释什么英雄早已获救,隐姓化名藏于军中等等,就公开的事实而言,那次就已经暴露出中国军事救援及搜救力量与准备的不足,其实各国的军机,尤其是固定翼飞机,尤其是战斗机,在发生紧急事故弃机时,飞行员都有多种手段进行呼救,从反光衣、荧光棒、信号弹、无线电信号发报机等等,至少就我们熟知的西方军队而言,这些都是标准装备,所以我们无论是从新闻中,还是在电影电视中,经常可见的场景就是,美军的专业搜救部队循美军附机飞行员在敌后发出的无线电求救信号而迅速确认飞行员所处方位,以直升机载救援部队长途奔袭迅速救出。反观目前我军在此方面,显然还有不小的差距,至少是由于我军与美军任务性质及作战经验等多方面的差异,我军并未设置有专业军事搜救部队,而且就上次南海坠机而论,好象也未见有无线电的自动发报装置,种种不足,让我们的英雄魂归大海,抱憾终生。
  此次救灾,由于地处四川山区,环境恶劣,资料不足,固然是客观现象,但是此区域大家都知道,有很多处中国敏感的军事基础及军工设施,那么此处竟然没有足够的飞行参考资料,想必平日里就基本没有过此类的巡航或者飞行经历,自然相关地形地貌及气象资料军方准备不足就可以理解了,当然,联系到中国全国军用直升机的数量不及美军一个机械化师加一个团的总量,那么训练量及分布自然也就少得可怜,飞行架次自然也不能与美军相比,否则也没有必要非要伞降映秀了,但是同样是作为军用飞机,查了一下资料,好象此次失事的俄制米-171飞机竟然没有黑匣子装置,而同在灾区执行救灾任务的另一主力机型美制“黑鹰”直升机,则装备了此类设备,虽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军虽然对S-70黑鹰直升机非常满意,但是无法批量装备,从而转购苏式装备,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至少在操控性能及人性化设计方面,美式装备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其实此次飞机失事后,大致地点都差不多已经确认了,但是就是找不到,通常情况下,直升机坠机后,人员受伤都会非常严重,如果第一时间救治,还有一点机会,但是象这样过去三天都没有找到坠机地点,更谈不上救治的话,人员生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报道中,军方解释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点:1、坠机后可以遇泥石流掩埋;2、掉入丛林中,飞机喷涂有丛机迷彩,空中很难辨认;确实,这两种可能都可能发生,甚至坠入江中的可能性都有,我想,从这个事件中,中国军方应该着手考虑一下如何更好的解决此类搜救定位问题,毕竟这还只是非战时,尚可动用大规模的军队去排查搜索,如果真要发生在战争时期,这些条件根本谈不上,是不是就要一开始就放弃掉搜救呢?黑匣机的技术并不复杂,甚至现在都在考虑往车载方向发展,为什么在军用设备上还不能普及,或者说,不能设置有自动发射定位救援信号的求生装置呢?中国目前也发展有自己的军用导航系统--“北斗”系统,这次在救灾时也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是不是可以将此技术应用在军事搜救方面呢?
  我们的飞行员及装备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如何保护利用好都是军方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其中失事救援体系的完善对飞行员及相关军人来说,心理上的影响远远大于其实际意义。
  我们不想再眼睁睁看着又一个英雄离我们远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QQ|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众涂料网 ( 沪ICP备11020344号-1 )

GMT+8, 2025-5-11 01:57 , Processed in 0.08635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