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配方] 印刷墨膜的白化现象处理

[复制链接]

0

主题

708

帖子

2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2 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6 11:3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①点式白化。主要原因进油墨体系对蜡类的表面活性剂类互溶性差造成的;其二是因为油墨结皮后印刷过程未被复溶而被转移到图文上。
  处理方法:应加入芳烃或酯类真溶剂,促其再度溶解。或在墨斗里安装一个搅拌器(如采用塑料管材,在其外部用未印刷的塑料薄膜套上,再将两头扎紧放在墨头里随机转动搅匀油墨),或在油墨制造时增添抗氧剂处理。
  ②点式白点。主要原因是油墨静电或承印物静电造成的。或因稀释溶剂产生的静电(因不同的溶剂其电阻也不尽相同)造成的。一般在气温高或印刷速度快时发生。其次复膜时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而静电的引起常见于湿度大的天气。
  处理方法:可在油墨里适量加大抗静电剂(过量则影响复合牢度),选择电阻较小的溶剂稀释油墨,调整放、收接地导线(一般深度为700~1500 mm)处理之。
  ③裂纹式白化。主要原因一是油墨转移性能太差,二是印版图纹太浅而极易使油墨体系中的溶剂挥发太快。
  一般印迹粗糙导致成膜不良,尤其是油墨体系或墨斗稀释剂的加入吸入了水分而出现的白化,大多出现在夏季车间湿度太高的环境中。
  处理方法:更换转移性好的油墨或更换较深的印版,其三加入慢干溶剂处理。
  ④整块印迹的白化。主要原因一是在连续印刷时间过长,操作者在发现油墨粘度变粘或变厚时,重复加入某一种单一溶剂,从而打破原有油墨体系中混合溶剂的挥发递度平衡,造成印刷油墨成膜时墨层粗糙、泛白。二是操作工既使是加入了混合溶剂,但过量地加入往往使油墨中合成树脂的含量相对减少,上述泛白现象一样也会出现。处理方法:一是添加3%~7%的慢干溶剂,尤其是能增塑油墨而抵抗水分子的侵入的真溶剂;二是选用含有树脂的专用稀释剂;三是在油墨里补加5%~15%的调墨油,以克服因树脂含量不足而导致的白化,四是在车间安装能调控温、湿度的中央空调或用吸湿器消除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众涂料网 ( 沪ICP备11020344号-1 )

GMT+8, 2025-7-4 19:01 , Processed in 0.08732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