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4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什么是油漆的损耗系数,为什么会出现损耗?

[复制链接]
     

88

主题

1393

帖子

167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十头鸟

Rank: 3Rank: 3

专家分
167 分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4 10:3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防腐漆的用户总是不理解损耗系数的概念,也搞不清为什么会的损耗?大家来说说,采用什么办法来向客户解释?

涂布率是指以正常方式在某一适当表面上用一定量涂料或清漆涂装而遮盖住该表面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公斤或平方米/公升表示。它受许多因素影响,如被涂表面的孔隙度、结构形状、施工方法、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膜厚控制等。理论涂布率通常基于理想条件下的施工(指在完全平整没有粗糙度的表面施工完全均匀的涂膜,且没有任何浪费),实际上这种理想条件是不存在的。因此,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涂料损耗。这些损耗包括表观损失(因表面粗糙度及涂料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损失)与实际损失(因损耗和浪费引起的损失)。其中涂料分布损失是指经验丰富的涂料工人为达到所规定的最低膜厚,而涂装过多的涂料所产生的损失。通常,涂料损耗量与施工方法(刷涂、滚涂、常规喷涂或无空气喷涂等)、被涂底材的结构类型(平坦表面、凹凸不平表面等)及膜厚控制水平等相关。而损耗系数主要取决于施工而与涂料应该是关系不大的。

损耗因素(损耗系数),即理论涂布率与实际涂布率间的差数,此用理论涂布率的百分数表示。即:
实际用量理论用量

理论涂布率实际涂布率


损耗系数=
X 100%
=
×100%

实际用量
理论涂布率


涂料损耗的构成:
1、表面粗糙度引起的损耗:
由于经表面除锈处理后的钢结构表面均具有一定粗糙度(对大多数防腐结构来说,粗糙度值一般为40-90微米),崎岖不平的表面具有比平面更大的表面积,由此造成的涂料损耗与表面粗糙度和涂层厚度相关,一般为3-10%

2、涂膜分布情况造成的损耗:
一方面,要求漆膜厚度完全均匀是不可能达到的,按照90-10(即90%的测定值不低于额定干膜厚度,最小测定值不低于额定干膜厚度的90%)或80-20(即80%的测定值不低于额定干膜厚度,最小测定值不低于额定干膜厚度的80%)漆膜厚度控制原则来验收干膜厚度,平均干膜厚度(所有测定值的平均值)通常会超出设计的额定干膜厚度,这将引起多消耗涂料,另一方面,在一些施工难度大的部位,过量涂装(超厚)更是不可避免,这也将加大涂料的消耗量。由于涂料分布造成的损耗,辊刷通常在5-15%,喷涂通常在15-40%

3、施工损耗:
与施工方式、构件形状等相关,比如喷涂时的漆雾飞散等等,无气喷涂施工时此项一般在 5-60%不等,总之,大面积结构比小杆件的损耗小,大风时室外施工也会加大这部分损耗。这类损耗通过采取适当措施虽然可以降低,但是不可避免。

4、油漆浪费:
这部分包括包装桶残留及涂漆设备上的粘附以及配料不当造成的损失,可按3-10%考虑。

一般情况下宜估计的损耗系数如下表(仅供参考):
所有数字可根据实际情况上下浮动10%
表面类型与施工方式
裸钢材/第一道漆
已涂漆的钢材/下一道漆
大面积钢板:如船体、甲板、油罐、舱室等。
无空气喷涂
30-50%
25-45%
空气喷涂
40-60%
35-55%
辊刷
25-40%
20-30%
小面积钢结构:如大尺寸工字钢、机器、较大口径管道等
无空气喷涂
45-65%
45-60%
空气喷涂
50-65%
45-60%
辊刷
25-30%
20-30%
框架:如梯子、细管道、栅栏等
无空气喷涂
60-85%
60-85%
刷涂
20-30%
20-30%

涂料需用量的估算:

在不考虑油漆损耗的情况下,一定厚度下每平方米的理论用量可由下式计算:


干膜厚度(μmX 涂料比重

每平方的理论用量(不含损耗,Kg/m2=

体积固体份 X 1000



干膜厚度(μm

每平方的理论用量(不含损耗,L/m2=

体积固体份 X 1000

理论涂布率与理论用量是倒数关系,即理论涂布率=
1/理论用量


对于一定面积的钢结构,考虑一定损耗系数,可由下式估算用量:


干膜厚度(μmX 涂料比重
X
涂装面积(m2

估计用量(Kg=



1000 X
体积固体份X1-损耗系数)




干膜厚度(μmX 涂装面积(m2

估计用量(L=


体积固体份X 1—损耗系数)X 100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防护涂料与涂装,地坪涂料与涂装

5

主题

214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0 分
2#
发表于 2008-8-24 14:30:30 | 只看该作者

涂料理论涂布率的测定

在线原料库,研发好帮手
涂料理论涂布率的测定



涂料使用单位在应用涂料的过程中,除了要求涂料生产企业提供必要的质量测试数据外,还往往要求提供产品使用的各项物理参数,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该产品的理论涂布率,以便于计算涂料的使用量和核算施工成本。在我国以往都是采用使用量这个概念,即在单位面积获得一定厚度的漆膜所需的漆量,以“g/m 2 ”来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际上著名品牌涂料产品在国内使用也日渐普遍,其涂布率概念也为许多使用单位所接受,即以“m 2 /L”来表示产品的使用量。由于我国现有的涂料试验方法标准中还没有测定涂布率的统一方法和误差要求,因此我们结合日常工作对几种测定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比较。

l测定方法

1. 1刷涂法

首先按国家标准“GB/T1758—1979(1989)涂料使用量测定法”在未经打磨的平整钢板上刷涂一定厚度、一定面积的漆膜,刷涂后立即用减量法称出刷涂量(精确至0.001 g),涂漆试板放置24 h,按下式计算涂料的使用量:

X=(m1 -m 2 )/S×10 4

式中:X—使用量,g/m 2 ;

m l —涂漆前漆刷及盛有试样的容器质量,g;

m 2 ——涂漆后漆刷及盛有试样的容器质量,g;

S—涂漆面积,cm 2 。

这样得到的仍是质量表示法,为了换算成涂布率(m 2 /L),还需测出液体涂料的密度,并由下式计算出涂布率:

R=(1/Xρ -1 )×10 3

式中:

R——涂布率,m 2 /L;

X——使用量,g/m 2 ;

p——液体涂料的密度,g/mL。

再用磁性测厚仪测出样板上漆膜的平均厚度(μm),按下式计算出在要求的干膜厚度下的理论涂布率:

理论涂布率=(涂布率×平均干膜厚度)/干膜厚度

平行测定3次,取其中2次接近的结果算术平均值。

刷涂法简便易行,使用普遍,在涂刷操作正确熟练的前提下,准确度的关键在于使用的样板和漆膜厚度的测量。因为样板的面积越大,平整度越好,则结果的准确度越高。我们一般采用200mm×250mm的样板,且要求板面光滑平整,不用打磨。另外,漆膜厚度经实测,发现至少测定10点以上再取其平均值,其数据较为可靠。通过对一系列样品的检测,本方法由于操作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同一样品在同一实验室作重复试验所得结果的相对误差约为10%左右。

1. 2喷涂法

有些产品在施工现场主要是喷涂施工,且必须补加部分稀释剂才能达到满意的施工黏度,因此我们根据稀释比首先测出涂料的使用量,然后再换算成以“m 2 /L”表示的涂布率。

先在感量为0.01 g的天平上称出钢板质量,然后将已稀释好的试样喷涂制板,立即称出板质量,按下式计算出涂料的使用量:

X 1 =(m B -m A )/S×10 4

式中:

X 1 ——使用量,g/m 2 ;

m A ——涂漆前板质量,g;

m B ——涂漆后板质量,g;

S——涂漆面积,cm 2 。

稀释前涂料使用量按下式计算:

X 2 =X 1 -(X 1 ·Y/100)

式中:X 2 ——稀释前涂料使用量,g/m 2 ;

X 1 ——稀释后涂料使用量,g/m 2 ;

Y——稀释时所加溶剂的百分含量。

然后按上述刷涂法同样的换算步聚,计算出涂布率。试验也平行测定3次,取其中2次接近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本方法也可依据固体含量来测出涂料的使用量,先在感量为0.01g的天平上称出钢板质量,然后将已稀释好的试样喷涂制板,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干燥后,再称质量。按下式计算涂料的使用量:

X=(m B -m A )/S·D×100×10 4

式中:

X——使用量,g/m 2 ;

m A ——喷漆前板质量,g;

m B ——喷漆后板质量,g;

S——喷漆面积,cm 2 ;

D——该试样的固体含量,%。

由于固体含量一般在涂料产品检验中大多列为必检项目,是已知的数据,这样就免去了喷涂时计量溶剂的加入量。从实测结果后,喷涂法所存在的误差因素与刷涂法基本相同。

1.3 体积固体含量法

可按国家标准“GB/T9272-1988液态涂料内不挥发分容量的测定”来计算涂料在一定的干膜厚度下所能涂装的面积。其原理是首先测定未涂漆圆片的质量和体积,再测涂漆圆片在干燥一定时间后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圆片上干膜的体积和形成干膜的液态涂料的体积,这两个体积之比就是该涂料的不挥发分容量,俗称体积固体含量。虽然此方法较为精确,但涉及的试件、用具较多,测定步骤也较繁杂,现根据同样原理,δ(固体的体积含量)可简化为以下公式来表示:

δ=干膜厚度/湿膜厚度×100

然后通过单位换算,可导出在光滑平整的表面上在要求的干膜厚度下的理论涂布率,按下面公式计算:

(δ×10)/干膜厚度=m 2 /L

此方法更为简单实用,但厚度测定是个关键,尤其是湿膜厚度的测量。

由于一般的刷涂、喷涂很难达到漆膜完全平整、膜厚均匀一致,因此我们尝试采用刮涂法,底材选用平整光滑的聚酯薄膜,使用湿膜制备器来涂布规定厚度的湿膜,并立即用湿膜测厚仪在上、中、下各部位测出当时的湿膜厚度,待漆膜实际干燥后,再用杠杆千分尺测出干膜厚度。此方法的优点是没有称量操作,也不用测定涂料密度,且漆膜平整,厚度均匀。湿膜测厚仪推荐必须使用轮规(即滚轮式湿膜测厚仪)较为精确。杠杆干分尺刻度可精确至2μm,也符合测试要求,但因该仪器结构所限,只能用于小尺寸试板的测定。若用高质量的平整光滑的金属板作为底材,就可改用磁性测厚仪来进行干膜测定,试板面积也可相应增大,进一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2讨论

以上介绍的3种方法均可测试涂布率,但由于涂料品种各异,有常规黏度的、有厚浆型的、有双组分的,它们的使用方法不同,施工要求不同,因此需结合工作实际选择相适应的方法来测定涂布率,以求得尽可能准确的结果。另外,理论涂布率不适用于多孔的材料,如木材、混凝土等表面,而实际涂布率则受到施工方法、表面形状、漆膜厚度、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别。
     

35

主题

1707

帖子

196

专家分

论坛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专家分
196 分

论坛编辑认证专家

QQ
3#
发表于 2008-8-26 10:49:02 | 只看该作者
请教:o
测涂布率时指的是湿遮还是干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8

主题

1393

帖子

167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十头鸟

Rank: 3Rank: 3

专家分
167 分
QQ
4#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11:02:1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涂布率与干遮湿遮无关!

这个涂布率指的是在一定干膜厚度下的涂布率。与干膜厚度相关。
防护涂料与涂装,地坪涂料与涂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众涂料网 ( 沪ICP备11020344号-1 )

GMT+8, 2024-6-11 16:23 , Processed in 0.1050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