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来谈谈我的观点,首先要感谢群友的积极参与,特别是给我评分的朋友!
聚酯面漆产生油窝,一般是消泡剂 ...
刘大帅 发表于 2010-8-4 14:21 
这个观点很新颖,提到了类似虹吸效果的树脂分离.
但是并不敢苟同.
其一,涂料本身是液态,是很容易流动的,你提起的虹吸效果,看似可能,实际上也可能发生,但是分离的量不会太大.固化剂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对硬度的影响是不大的.许多喷涂现场的固化剂配比都是随手调配的,之间的差别应该在+-10%以上,也没见有太多的硬度问题;
其二,如果底材有污染从而发生缩孔,多数是在瞬间完成的.也就是说,漆液流动速度很快.这么短的时间,不会发生固化剂与树脂过量的分离;
其三,按照你的理论,无论固化剂是从薄的地方流向厚的地方,还是厚的地方流向薄的地方,都有一个地方固化剂不足,从而发生你说的现象.但是另一个地方则是固化剂过量;而你所描述的是厚的地方硬度也很低,薄的地方也很低;这不可理解.
其四,做过气相色谱的人都知道,分离的过程不会很快的.随着固化过程后粘度的增加,这种分离应当越来越难;也就是说,分离的时间不会很充足;
其五,树脂是高分子物质,与固化剂混合后,其链段会互相缠绕,想要分离出来,似乎不是那么容易.配好的漆液(假设不固化),想要采取任何手段来分离,都不是太容易的事.你说的这种现象,没有更深层次的原理探讨怎么分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