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论《袁隆平落选院士未必不是“历史幸会”》

[复制链接]

0

主题

5422

帖子

29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菜鸟

Rank: 3Rank: 3

专家分
29 分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23 16:3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论《袁隆平落选院士未必不是“历史幸会”》
朱少华

“院士评选可能有一定的门户之见!”昨日,应邀出席广东科协论坛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回应媒体十几年前落选中科院院士的话题时如此表示。两会期间,袁隆平十几年前落选中科院院士的讨论引发关注,不少网友和公众将其视为“中国科学界的悲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此事是“历史误会”。【据3月21日《新快报》】
两院院士代表着中国科技的最高水平和权威,是科技界至高无上的光环,正因如此,许多科技界人士和科学家都把能够成为两院院士当成自己的最高理想,一个单位如果能拥有一个院士无疑就是一块无价的金字招牌,而地方政府和社会上要建设一个项目时,也总是以能拥有院士的参加或肯定为荣。更有不少单位和个人为了能获得原始的称号呕心沥血甚至不折手段,而对袁隆平来说,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世界上数以亿计人的生存问题,不仅是在国内,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按说这样一位科学家理所当然应该成为院士,但因为“历史的误会”,他却落选了,而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是这位落选的科学家,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落选院士使很多人感到遗憾,但在笔者看来这不仅不是遗憾,不是“历史误会”,而恰恰应该看成一种“历史的幸会”,因为就在这十多年来,我们的院士们干出来多少“丰功伟绩”,却很少有人知道,而从媒体上不断曝出不少“丑闻”却让人大跌眼镜,某地煤矿就在检查验收后不久就发生了严重的事故,而事后一查,检查验收的团体中就有院士。某地一座大型桥梁竟然被货船撞毁,而在这个桥梁的设计建造和被评选为“优质工程”的评审人员中,也有院士的身影。一些假冒伪劣的药品保健品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广告中更有院士在那里“现身说教”。就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某地要建立“文化副都”,因为耗资巨大,不伦不类,遭到社会的一致反对,而在这里面却有69名院士签名支持……
现在的不少院士与其说是科学界的知识和水平权威,不如说科学界的行政权威,因为有了这个光环,各种邀请和行政事务几乎应接不暇,某位院士就曾经直言不讳的说,他几乎一天可以飞几个城市,参加数个座谈会、鉴定会和咨询会,有的甚至和他本人学术专业没有任何关系,这样一些城市和会议邀请他参加,到底能起到什么具体作用,连他本人都搞不清楚。原来是一些城市和单位“拉大旗作虎皮”,而因为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得到数目不菲的报酬,使不少院士情愿充当一些地方的“虎皮”了。正式因为这些现象,现在的专家、学者、院士声誉在群众的心目中也早就不那么神圣了。
正是袁隆平没有成为院士,他这十几年来才能不受干扰,才能专心致志的研究自己的课题,也才能有今天更大的建树。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目的不在于院士不院士的。我是搞超级杂交水稻的,我的目的就在于能够不断出新成果,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那就是我最大的安慰。”而如果他当初选上了院士,他绝对不可能有现在这样“逍遥”,如果不和其他院士一样参加社会活动,就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招来批评甚至孤立。如果和其他院士一样忙于社会活动,不说他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研究水稻,更有可能也沦为一些地方和单位的“虎皮”。而现在,对于他本人来说,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对于老百姓来说,他能够更多的为社会造福,为人类多作贡献,这一切,不正是“历史的幸会”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QQ|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众涂料网 ( 沪ICP备11020344号-1 )

GMT+8, 2025-5-10 16:31 , Processed in 0.09971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