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绢)云母粉加工工艺
一、干法
原矿(大块状)→粗破(小块状)→干法研磨(粉状)→包装
二、干法(气流分级法)
原矿(大块状)→粗破(小块状)→干法研磨(粉状)→气流分级(325目—400目-800目--1250目等规格产品)→包装
三、湿法(淘洗法、水力分级法)
原矿(大块状)→粗破(小块状)→干法研磨(粉状)→水力分级→制饼烘干→包装
四、湿磨法(湿法)
原矿(大块状)→粗破(小块状)→湿法研磨(浆状)→处沙提纯→水力分级→制饼烘干→包装
五、工艺和产品说明
各种工艺(绢)云母粉产品主要元素组成分析(工业实例)(%)
用(绢)云母矿作原料生产(绢)云母粉,目前方法有干法(包括湿法分级)和湿法(湿磨)二种。干法(绢)云母粉的(绢)云母含量取决于矿的品位,纯度变化很大,不可能制得高纯度的(绢)云母粉,产品中大部分是石粉(石英、长石、黏土等的粉末)而不是(绢)云母粉。干法(包括湿法分级)生产使用雷蒙磨之类的强力研磨机械,在研磨中,连石英砂之类的极其坚硬的物质都磨成了微米级的粉末,所以(绢)云母晶形被严重破坏。由于晶片要比颗粒脆弱得多,所以也被反复折断,晶片多撕裂、穿孔和表面磨毛等缺陷。这种产品在国外主要用于制作牛毛毡、电焊条、耐火材料、钻井泥浆原料等,一般不用作功能性填料。再者,产品中铁、铬等元素含量高,催化漆膜的老化。由于1吨原矿能生产800-900kg产品,生产方法又十分简单,所以干法(绢)云母粉的生产成本很低。而且,干磨造成的晶片形态破坏是绝对无法补救的。
干法的另一种湿法分级法,干磨之后用淘洗来分除部分石粉,也可提高(绢)云母含量,但微米级的粉末极难用淘洗来分除杂质,前期干磨时晶形所造成的破坏是绝对无法补救的,纯度可提高10%-20%。国内一般也称为“湿法产品”或“半干半湿产品”。 真正湿法(湿磨)生产的全过程都在水中进行。首先是洗矿,利用浮洗剂和水的作用将(绢)云母浮于水面而富集,再用高速离心除去残存的砂子,达到高度纯化的目的。湿法利用水和化学药品的作用,以及温和的机械作用,使(绢)云母层层化开,制成晶片极薄、粒径适合的(绢)云母粉。对于化妆品用的云母粉,还要进行脱除有害元素的处理。加工过程非常繁复,但是产品质量优异,纯度达到95%以上。由于绝不使用强力机械研磨,工艺条件非常温和,(绢)云母晶片未受到任何破坏或损伤,所以晶片完美无缺,绝对没有穿孔和撕裂等缺陷。晶片极薄,厚度达到纳米级,径厚比很高(80-120倍),产品的比表面积比干法(湿法水力分级)产品大几倍。不含有害杂质,粒度分布集中,品质稳定。问题是湿法(湿磨)生产的原料单耗很高(5-6吨原矿产1吨产品),工艺很复杂,生产周期长,水电和药品消耗也多,生产成本很高。但国际市场上的(绢)云母粉一般都用这种技术生产。干法(湿法水力分级)(绢)云母粉除非有特殊原因,一般不用作填料。 干法(绢)云母粉不管磨得多细,由于含有大量石英粉之类杂质,所以比重大,而湿(磨)法(绢)云母粉则显得疏松而轻。这种由极薄的晶片组成粉体,在水中和溶剂中易于悬浮,如将少量(绢)云母粉置于水中,湿磨法(绢)云母粉浮于水面而不易下沉,但干法(包括湿法分级)产品则较易下沉,在配制的涂料中,其沉降速度只有干法产品的几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所以这种涂料不宜沉降分层,稳定性远优于使用干法(包括湿法分级)产品者。 六、干法绢云母粉和湿法绢云母粉的简易辨别方法
目前,绢云母粉市场较乱,存在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为辨别出真伪,特提供二种简易的辨别方法,将检查结果综合起来就能大概判断出绢云母粉质量的优劣。
1、手感涂抹法:湿(磨)法绢云母粉,手感细腻滑润,涂抹在皮肤表面,珍珠光泽明显。这是因为晶片很薄,晶面表面没有受到损伤。其它方法生产的绢云母粉手感差,涂膜毛糙,光泽弱或无。这是因为产品中杂质含量高,晶片破坏严重。如果粉体滑感好但光泽差,请小心,里面很有可能掺入滑石粉,甚至就是用滑石粉假冒的。
2、珠光效应:取约0.1~0.2g粉体,置于无色透明玻璃杯中,加水约60~80ml,搅拌。湿法绢云母粉形成明显珠光。珠光越差,说明绢云母含量低、晶片差。注意:须边搅拌边观察,此时绢云母晶片因水流而形成整齐排列、反射珠光;水流停止,排列变乱,珠光就消失。此法的缺点是无法定量,只适合相互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