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胶印印刷技术问答(十四)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950

帖子

133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无冕之王

Rank: 2

专家分
133 分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3 19:3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6.油墨印刷适性的基础理论有哪些?其着重研究油墨的哪些印刷适性?
答:油墨的印刷适性理论较为复杂,涉及面也较为广泛,主要依据以下3个基础理论。
① 油墨的色度学理论:油墨色度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三原色(或四色)油墨墨膜叠合或并列在承印材料(如纸张)表面上,所显现的颜色色彩现象和性质,及其在减色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在印刷中主要是应用色光理论探索、指导和研究油墨颜色印刷适性,着重于对油墨的显色效率和色密度、光泽度、透明性等进行研究,以获得最佳的色彩效果和实现中性灰平衡,达到印刷工艺和人们的视觉要求。
② 油墨的流变学理论:油墨流变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尤其是在印刷机上传递、转移和分离断裂过程中,所产生的流变现象和性质,及造成流变的各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在印刷中着重于对油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以探索和指导油墨的印刷适性。
③ 油墨的界面化学理论:在印刷过程中,油墨在流动和变形的同时,尤其在转移过程中,还伴随着一些界面化学现象。油墨的界面化学理论,主要是用于研究和处理油墨的转移,墨膜的分离、断裂,油墨与润湿液并存于印版和橡皮布界面上时,以及油墨借助表面张力渗透到纸张纤维孔隙间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7.何谓油墨的界面化学性质?
答:油墨的界面化学性质,是指油墨在流动、变形和转移过程中所发生的界面化学现象的特征,其主要取决于颜料在连结料中的分散状态和润湿程度。其中墨膜在转移过程中对印版、橡皮布和纸张表面的润湿能力,主要取决于油墨的界面张力和表面张力,及其与各相关体界面形成的接触角大小。

68.何谓印刷油墨的工艺技术适性?
答:印刷油墨的工艺技术适性是指其在印刷过程中,尤其是在印刷机上进行正常印刷时所应具备的各种性质。油墨的工艺技术适性又称为作业适性。其主要涉及油墨的流动性、下墨性、传递性和转移性4方面的墨质特性。

69.什么是油墨的流动性?其对胶印有何意义?
答:油墨的流动性包括黏滞性、黏着性、黏弹性,以及屈服值和触变性等。其主要取决于颜料与连结料的性质,及其制造工艺,其中连结料的含量直接影响油墨的流动性。在印刷机上主要表现为下述3方面的流动现象:①由容器倒入墨斗时,容易下墨的称为流动性好;反之,则差。②由墨斗输出时,容易下墨的称为流动性好;反之,则差。③在匀墨、传墨和着墨时,容易传布、传递、转移的称为流动性好;反之则差。
在胶印过程中,正确地控制油墨的流动性具有重要的工艺意义。适度的流动性既能保证油墨在印刷机上的正常流变,又能使印迹均匀、平服。若流动性过大,油墨会在墨辊上打滑,导致印迹几何尺寸扩大,损害画面层次,增大油墨在纸张上的渗透量;若流动性过小,则供墨失常,使油墨传布不匀,不能保证印品墨色的均一性,甚至会因版面受墨不足而引起花版。目前,我国对于油墨流动性的评价,对于单张纸胶印机四色(或三色)版油墨流动度的控制一般在30~50mm范围内。

70.什么是油墨的下墨性?其对胶印有何意义?
答:油墨由墨斗输出时的流动现象称为油墨的下墨性。油墨经墨斗辊输出时,只受墨斗辊的外力作用,其流动条件主要为油墨自身的重力和表面张力,而油墨的下墨性除了取决于自身的流动性外,还视其自身的流平性、黏度、屈服值、触变性、拉丝性等流变性质而定。
在胶印过程中,油墨的下墨性直接影响着单位时间内的供墨量,及其传递、转移过程的墨层厚度。故在实际印刷调节油墨下墨量时,除了调节墨斗辊的转速(或转角),或局部调节墨斗刀片的间隙外,更应注重油墨的自动或人工搅拌,以及时改变油墨的屈服值和触变性,保证其在每一瞬间内具有恒定的下墨量,否则油墨不能正常传递到墨斗辊上,形成滞墨现象,造成供墨不良或供墨中断故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众涂料网 ( 沪ICP备11020344号-1 )

GMT+8, 2025-5-19 06:58 , Processed in 0.08756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