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江瓤豆腐

[复制链接]

39

主题

4378

帖子

25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永远的色狼

Rank: 3Rank: 3

专家分
25 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6 16:3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做工:
    1.将豆腐切成长5公分丶宽4公分丶高2.5公分的小块,共三十块,把猪肉丶鱼肉分别剁成黄豆粒大小,虾米切成细粒。
    2.把猪肉丶鱼肉放在盆内,下精盐10克丶味精0.5克,拌挞至有胶,再下虾米丶清水丶干淀粉丶葱10克丶左口鱼末5克,拌挞约2分钟成肉馅。
    3.在每块豆腐中间挖一个长2.5公分丶宽1.5公分丶宽1.5公分的小洞,然后每块豆腐瓤入肉馅20克。
    4.炒锅用中火烧热,下油25克,把瓤豆腐逐块放入,边煎边加油二次(每次约25克),煎至两面金黄色,取出入入砂锅,加入二汤丶精盐丶味精,加盖,用中火焖2分钟至熟,下酱油调色,用湿淀粉勾芡,淋油25克拌勾碟,撒目葱丶左口鱼末丶胡椒粉便成。
注意:
    1.左口鱼末制法:左口鱼干为广东特产,将左口鱼干剥去头丶皮骨,取净内,用中火烧热炒锅,下花生油至五成热祚入鱼干炸至金黄色,松化。晾凉后,碾成末。
    2.搅馅时用力要均匀,顺一个方向搅动。
    3.煎时要随时转动锅,避免糊底。
风味特点:
    1.瓤豆腐是东江名菜,东江是洙江支流,其源东出寻乌水,西出九曲河,由江西南部入广东,至龙川县五合附近汇合,折向家菜,下游经珠江三角洲到狮子泮出虎门入海。东江菜也就是客家菜,所谓客家,是从中原南迁而来的汉人。相传西晋嘉年间(四世纪初)。中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尽遭劫难有一部分汉人南涉渡江,至唐宋(九世纪)及南宋末年(十三世纪),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丶闵,及粤东丶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为这一部分人的自称,以粤东东江一带的梅县丶兴宁丶大埔丶五华丶惠阳等县最为集中,语言保留较多的汉语古韵,称为客家话,菜肴也保留古代中原的一些特点和风味,称为客家菜。
    2.中原风俗,过年尚食饺子,客藉汉人初到东江时,仍保留这一风俗习惯,但当时岭南不产小麦,而且"广人以面热不以为饭,……水面外,若干饼,蓑衣油饼,水晶包,卷蒸之属,广人亦多不食"(见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过年吃饺子可望而不可及。后来,人们就把饼子的馅料填进豆腐以代,这样食法虽不如吃饺子那样有情趣,但总可以得到一点慰藉。故很快就传遍客家地区,以后又经历代名师高厨改进而成现在的瓤豆腐,此菜原锅上桌,香浓软滑,有左口鱼的特色鲜味,为东江地区冬令常菜。流传至今,兴梅地区客家人的团年饭上,仍必备此菜。

摘自饮食品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狼之本色是杀戮和吃肉,男人本性就好色。更甚这,那个男人不好色,那个男人不爱财.

QQ|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众涂料网 ( 沪ICP备11020344号-1 )

GMT+8, 2025-2-6 11:02 , Processed in 0.08710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