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7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磷化处理

[复制链接]

0

主题

5104

帖子

42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涂料杂家

Rank: 3Rank: 3

专家分
42 分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3 12:3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亲油基的强弱与其润湿、洗涤、乳化性有关系,主要表现在HLB值上及临界胶束浓度(CMC)。     临界胶束浓度是指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当在水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时,为使亲油基团不被水分子排斥,他的极性基倾向于留在水中,而非极性基倾向于翘出水面,造成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面整齐的取向排列,不在是原来纯水的表面,因而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下降,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表面不能再容纳更多的表面活性剂分子,表面浓度达到最大值时,表面张力达最小值,此时多余的表面活性剂分子转向液体内部,出现成团结构。亲油基向里,亲水基向外,以减少亲油基与水的接触面积,这种成团结构称为“胶束”。开始形成胶束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大于临界胶束浓度时,溶液中犹如添加了许多“袋子”,把不溶的油污装入“袋子”,产生增溶作用。CMC越小,表面活性越大,而CMC的大小与结构有关,与双亲程度有关:     1)憎水基链越长,越易形成胶束,CMC越小。     2)亲水基越强,电荷越多,静电排斥力越大,越不易形成胶束,CMC越大。故CMC值顺序是:离子型>俩性型>非离子型     一般表面活性剂CMC值都很低,其质量分数大多在0.02%~0.4%范围内。使用表面活性剂时,一定要保证他的浓度大于CMC,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     表面活性剂有着润湿、乳化、增溶、起泡、絮凝等多种作用,要使表面活性剂起到某一种作用,就必须选出一种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来使用,可以借助HLB值来考虑。HLB值的概念是:     HLB=亲水基的亲水性/亲油基的亲油性     HLB值与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关系     一般说来,HLB值越大,亲水性愈强,即在水中的溶解性愈好。按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可以估计HLB值如下:     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情况HLB值范围     在水中不分散1~4     少量分散3~6     强烈搅拌后成乳状分散6~8     稳定的乳状分散8~10     半透明至透明分散10~13     透明溶液13     根据金属表面油污及油脂的HLB值,选用恰当的乳化剂,和清洗剂进行脱脂,则能脱出的干干净净。    2007/6/18/08:32  来源:慧聪网表面处理行业频道
      泡沫及消泡     含有表面活性剂的脱脂液的表面张力很低,界面能小,因而当空气混入到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分子就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吸附于气液界面上,使形成的气泡具有一定的黏度而趋向稳定,大量的气泡仅以薄层液膜分开而大量聚集就形成泡沫,适量的泡沫有帮助悬浮油污的作用,对脱脂起里见解的作用。但如果泡沫过多,就会冒出清洗机,不但污染场地,而且造成脱脂液流失,液面降低,而液面降低和泡沫过多,都会使喷射泵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喷射压力和流量,甚至无法工作。因此必须控制泡沫的含量。在脱脂剂的配方中,消泡主要从俩方面入手:添加消泡剂或靠调整配方消泡。常用的消泡剂都是易在气泡表面铺展的液体。消泡剂在气泡膜液面铺展时,会带走邻近表面层的液体,使液膜局部变薄,于是液膜破裂而达到消泡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消泡剂在表面铺展越快,消泡作用就越强,能在表面铺展,起消泡作用的液体,大多数表面张力都较低,易于吸附于溶液表面,易于铺展,一方面带走表面液体,另一方面。取代了表面膜中的起泡剂分子,使气泡破裂。常用的消泡剂有:     1)醇类     低级醇消泡持久性较差,挥发后就无消泡作用,高级醇(如辛醇、壬醇)较丁醇、乙醇等低级醇好,但使用时需不断添加。更高级的醇(如油醇),具有非常有效的消泡作用,他不挥发,但也不水溶,需要溶于较低的额醇中一起添加。     2)磷酸脂类如磷酸三丁脂,消泡效果也不持久。     3)硅油类     表面张力极低,易于在溶液表面铺展,是非常有效的消泡剂。使用浓度低,只要百万分之几十就见效果。缺点是价格贵,而且水后清洗不彻底,会影响涂层的外观和附着力。     4)聚醚类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是良好的消泡剂,并能抑制泡沫再产生。被广泛的应用在前处理线上。     5)挥发性的石油溶剂如松香水或煤油,     其加入量为清洗溶液质量分数的0.02~0.1%,当这些溶剂挥发时,泡就破灭。这种消泡剂也是不能持久。     6)某些防锈油及石油副产品     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碱性脱脂剂使用最广泛,其脱脂效率也很高,常常把碱性无机物(碳酸钠、硅酸钠、聚合磷酸钠等)称为助洗剂。助洗剂的助洗作用来自于:     1)降低表面活性剂的胶束浓度,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活性。     2)增加溶液的碱性,以利于中和酸性污物或使动植物油脂皂化。     3)许多碱性助洗剂能起到软化硬水的作用,特别是磷酸盐和硅酸盐的效果更好。     4)有的助洗剂在溶液中分散形成胶体,起着吸附、悬浮和分散污物的作用。     5)表面活性剂的增强或胶体物质的形成,都产生防止污物再附着的作用。     3、影响脱脂工艺的因素      脱脂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脱脂温度、脱脂时间、机械作用和脱脂剂四个因素。     1.脱脂温度     一般说来,温度越高,脱脂越彻底。这是因为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温度使油污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例如滴落点高的防锈脂,凡士林,固态石蜡等,在较低温度下即使采用高浓度的碱液也难洗净。但是,当提高油污的温度,他们的黏度就降低,甚至形成液滴而利于除去。第二,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一般的说,温度每上升10度,化学反应速度提高一倍。第三,加速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运动,从而促进浸润、乳化、分散等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液对污物的溶解能力也提高。但是,并不是所有场合都是温度越高越好,各种脱脂剂有其适合的温度范围,在采用某些种类表面活性剂的脱脂液中,过高的温度会使表面活性剂析出聚集如同油珠附着在表面上,造成磷化膜发花不均匀。     2.脱脂时间     在脱脂操作中,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脱脂时间,压力喷射脱脂时间一般为1.5~3分钟,浸渍脱脂为3~5分钟(视油污的种类和多少而定)。增加脱脂时间,即延长脱脂液与油污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脱脂效果。油污越多,脱脂时间就需越长。在流水线作业中,往往不允许采用太长的时间,因此一般先用喷射予脱脂1分钟,再用浸渍脱脂3分钟。     3.机械作用     在脱脂中,借助于压力喷射或搅拌等机械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喷射时迫使新鲜的脱脂溶液与零件表面有良好的接触,而且整个脱脂液含量均匀,有利于提高脱脂效果;喷射时依靠机械作用力促使脱脂剂渗透和破坏油膜,从而有效的迫使油污脱离零件表面;喷射时促使脱离零件的油污乳化和分散于脱脂溶液中,防止油污再吸附到洗净的零件表面上。在中低温脱脂中,机械作用尤为重要。一般的说,压力喷射比浸渍脱脂速度快1倍以上。喷射压力通常为(0.1~0.2)Mpa(用于压力喷射的脱脂剂必须是低泡的,以免泡沫过多影响正常操作和脱脂液流失),浸渍脱脂也不能认为是静止浸渍,必须装备循环泵,使溶液不停的搅动,每小时的循环量约为槽液体积的5倍。     4.脱脂剂对脱脂效果的影响     脱脂剂的组成和使用方法对脱脂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碱液脱脂比单独的碱性物溶液脱脂效果好。对于滴落点高的固态或半固态油脂,用溶剂清洗比用其他脱脂效果有效。为了提高油污的乳化和分散能力,适当提高脱脂剂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是有效的,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品种及不同的碱性物都使脱脂效果产生一定差异,良好的脱脂剂都是经过大量试验,对其组分相互搭配比例进行反复筛选而确定的。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碱液脱脂剂,最有效的发挥洗净作用是在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上限。使用过程中,脱脂剂会不断的被消耗,使浓度降低,因此,必须定期的补加脱脂剂,以保持必要的浓度。脱脂剂的脱脂效果与浓度并不是直线上升的关系,因此对于脱脂质量要求很高的情况,不应当采取大幅度提高浓度的方法,而应该采用二次脱脂的办法,俩个脱脂液可以是相同的,而且不必额外的提高浓度。     在实际使用中,必须考虑各方面因素,使各个因素都控制在最佳状态下,使脱脂达到满意的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3321818232
QQ:1054189831

0

主题

52

帖子

0

专家分

尚非涂料人

专家分
0 分
5#
发表于 2008-10-21 20:14:19 | 只看该作者
在线原料库,研发好帮手
:victory: :victory: 下次适当编辑一下

0

主题

52

帖子

0

专家分

尚非涂料人

专家分
0 分
4#
发表于 2008-10-16 17:53:07 | 只看该作者
看不明白:L

0

主题

29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零段

专家分
0 分
3#
发表于 2007-12-5 21:3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磷化处理

这个网站,真的很好.高人多啊

0

主题

10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零段

专家分
0 分
2#
发表于 2007-12-5 19:1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磷化处理

好东西!!!找了好久了。。呵呵。。。
参透为何,才能迎接任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众涂料网 ( 沪ICP备11020344号-1 )

GMT+8, 2025-9-30 14:34 , Processed in 0.11977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