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标题: 客车车身腻子大面积开裂脱落 [打印本页]

作者: cimc_zjly    时间: 2014-5-26 15:23
标题: 客车车身腻子大面积开裂脱落
          我公司生产的客车在车辆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半年以上),车身表面刮涂腻子部位出现大面积腻子(原子灰)开裂脱落的问题,脱落的腻子附带着底漆,脱落部位的车身表面钢板基本干净,无明显污染,经过联合油漆厂家、原子灰厂家共同研究最后总结出可能原因是底漆和原子灰的配套性出现了问题造成此种情况。后来经过控制每一批次的底漆和原子灰的配套性,该问题有所缓解。现在我公司客车产量很少,所以该问题也表现也不突出,我的问题是:生产时我们也进行原子灰和底漆的铲刮试验,在车间里无配套性问题,难道在成膜后腻子和底漆还会发生反应么。要是真这样的话,这也有啥太好的办法控制啊。图片见下:coatu_reward
作者: cimc_zjly    时间: 2014-5-26 15:35
[attach]52349[/attach]
作者: Hanisen    时间: 2014-5-26 15:54
从照片上看,这不是底漆与原子灰配套不好的原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原子灰的附着力较差引起的,一可能是原子灰的对铁板的附着力不好;二可能是原子灰的柔韧性不好,车在外面风吹雨淋太阳晒,热涨冷缩引起原子灰开裂脱落。因此你还是选用好一点的原子灰。
作者: tank    时间: 2014-5-26 16:07
开裂的车型有没有规律,比如某个月份生产或是某种车型?
可能有几个原因:
1、涂料本身质量,当然也可能是工人操作不当比如未按照规定比例调漆等等,尤其是问题车辆大面积出现的话通常多少都和涂料质量有关系;
2、底材处理不当;这种可能性比较大,因为脱落部位生锈已经很严重了;
3、工艺措施不严格-----比如底漆未实干即刮涂原子灰等等。。
LZ具体的施工工艺怎样的?
作者: tank    时间: 2014-5-26 16:14
原子灰和底漆配套性出问题的几率相对来说较小-------有问题的话一般来说是层间剥离而不是从底材剥离同时底材还锈蚀严重。。。。
作者: liuyizhao59    时间: 2014-5-26 20:20
LZ可以做一下原子灰与面漆配套漆膜耐水实验,
以及耐酸性盐雾实验。
作者: cimc_zjly    时间: 2014-5-27 08:05
具体工艺为:
1、车身表面为冷轧普通钢板汽油擦洗油污、砂布、砂碟打磨。
2、底漆为双组份环氧底漆,烘烤温度为120~125℃*35~40min
3、腻子为原子灰,刮涂后烘烤温度为85~90℃*30~35min
4、后续中涂漆和面漆的烘烤工艺同原子灰烘烤工艺。
作者: cimc_zjly    时间: 2014-5-27 08:11
脱落部位的锈蚀是腻子脱落后裸露出钢板,钢板未及时喷漆保护造成的锈蚀,返厂车辆进一步观察发现,有些外观看着很完好的部位实际腻子和底漆已经与钢板分离了,只不过在没有外力的破坏下没有开裂、脱落。
作者: cimc_zjly    时间: 2014-5-27 08:13
另一个问题点就是车身表面未刮腻子部位(即只有3层漆的部位)涂层完好,用铲刀铲刮附着力也较好。
作者: cimc_zjly    时间: 2014-5-27 08:16
[attach]52351[/attach]

外观完好,但实际腻子层(带着底漆)已经和车身钢板脱离,铲刀铲刮后分离
作者: tank    时间: 2014-5-27 08:48
原子灰和底漆的配套性怎么样?
正常工艺制板弯折是从底漆上掉还是从底材上脱落?
另外你们的调漆工艺是否严谨?
作者: ZHAOYUNNIAN    时间: 2014-5-27 09:14
1.环氧底漆对底材附着力不好  ,2.环氧底漆抗不住原子灰咬。
作者: cimc_zjly    时间: 2014-5-27 09:59
正常制板弯曲的配套性挺好的,都是原子灰从底漆上脱落,而且底漆上有一薄层原子灰,至于底漆调配应该问题也不大,底漆主漆和固化剂的包装桶是按比例包装的,调配时直接整包装调配。
作者: cimc_zjly    时间: 2014-5-27 10:06
我们也是考虑底漆耐不住原子灰(配套性不好),但前期样板弯曲试验,包括车身在车间的铲刮都表现不出来病态,车辆出厂一段时间后才反应出来,除了前期配套样板试验还有哪些好办法可以定性一下底漆和原子灰的配套性能?

作者: ZHAOYUNNIAN    时间: 2014-5-27 10:16
实验室难折腾出来  环氧后期脆性很大的
作者: tank    时间: 2014-5-27 13:25
cimc_zjly 发表于 2014-5-27 10:06
我们也是考虑底漆耐不住原子灰(配套性不好),但前期样板弯曲试验,包括车身在车间的铲刮都表现不出来病态 ...

试下湿热和冷热循环试验看看有没有异常--------当然是完整的配套涂层试板。。。
作者: yupn    时间: 2014-5-27 14:25
这种情况可能跟环氧底漆和原子灰的配套性关系较大,可能跟原子灰质量关系更系更大一些。
看LZ的施工工艺,环氧底漆干燥应该不是问题,是否严格按照上述工艺进行,如环氧底漆干燥不充分,上面刮涂原子灰,原子灰收缩力及原子灰固化剂会干扰到环氧底漆的正常干燥,导致环氧底漆强度降低,直至附着力丧失;
另外,原子灰或者底漆的耐水性差可能也是导致附着力丧失的原因之一,但根据上述描述,底材并未生锈,这个可能性不大。
这种情况在无电泳车身,采用环氧和原子灰搭配的,比较多见,特别是环氧底漆+原子灰的工艺,没有对比过原子灰+环氧底漆,是否会更好一些,但标准工艺应是环氧底漆+原子灰。
作者: seanzk    时间: 2014-5-27 20:55
liuyizhao59 发表于 2014-5-26 20:20
LZ可以做一下原子灰与面漆配套漆膜耐水实验,
以及耐酸性盐雾实验。

有道理,腻子刮了多厚啊
作者: cimc_zjly    时间: 2014-5-28 16:13
说到冷热循环试验,我查了许多资料没有找到有针对性检测底漆原子灰配套性的冷热循环试验方法,做得过于剧烈吧怕偏离实际,哪位前辈有比较符合实际的试验方法分享一下。

作者: cimc_zjly    时间: 2014-5-28 16:23
刚找到了一个资料,上面写的是如果正常样板弯曲看不出效果的话,可以采用热振试验区分,方法为:普通原子灰刮板,然后加热到110~120℃,取出后直接放入冷水中骤冷,观察情况,如无变化则进一步弯曲试验,个人感觉这个试验有点过于剧烈,强烈的热胀冷缩肯定会有问题。

作者: xunzi    时间: 2014-6-18 13:46
2003年在中通就发现这个问题,车辆大量返厂,问题搞不清楚,腻子层太厚?
作者: 新盾汽车材料    时间: 2014-6-22 10:51
配套性好的材料冷热循环10遍都没问题,烘烤80度,冷冻零下60度,关键是要把试板固定在工字架上,以尽可能模仿车身蒙皮的状态
作者: weixueliang    时间: 2014-6-22 11:05
[attach]52523[/attach][attach]52524[/attach][attach]52524[/attach]
作者: weixueliang    时间: 2014-6-22 11:08
[attach]52526[/attach]
作者: bhd    时间: 2014-6-22 16:37
就像上面这位说的
做个冷热循环
直接放入低温冷冻箱和烘箱
去掉25度放置一小时
作者: cimc_zjly    时间: 2014-6-23 16:29
谢谢各位的资料,找机会模拟做一下高低温试验。

作者: cimc_zjly    时间: 2014-6-23 16:30
中通公司后来是通过哪些方法解决的这个问题?
作者: lnyxlj2012    时间: 2014-6-23 17:33
1、底材未处理好,即涂漆;
2、底漆未干透,即挂原子灰;
3、原子灰刮涂过厚,刚性又太强,将底漆抓起。
你的施工工艺与火车车厢的施工工艺相同,找生产火车车厢腻子的供应商技术人员咨询一下。

作者: 森林    时间: 2014-6-27 13:22
底漆烘干后,检测一下附着力,和耐溶剂性,假如排除了,(必须现场测试,实验室的不能代表实际生产时的情况)可能存在下面几个方面
1、底漆和原子灰的配套不好,
2、原子灰的固化剂添加量偏少,
3、第一次刮涂原子灰的厚度过厚,
作者: xieke    时间: 2014-7-2 11:40
ZHAOYUNNIAN 发表于 2014-5-27 09:14
1.环氧底漆对底材附着力不好  ,2.环氧底漆抗不住原子灰咬。

这个比较认同。环氧通常被原子灰咬起后,再交联,就很难附着了,当时如果4涂层都做完了的话,烘烤,还可能出现起泡现象。。
作者: xieke    时间: 2014-7-2 11:43
福田纳路曾经处理过一次广汽的案子,就是这类情况,更换了一个耐溶剂,干速快的环氧之后,就解决了。。。福田有一款   KB-P1100广汽环氧底漆,你们可以试试

作者: xieke    时间: 2014-7-2 11:45
干性也有一点关系,环氧底漆还没有完全干彻底。在原子灰涂层时,被咬起,层间附着力就不行了
作者: zsx1985    时间: 2014-7-15 10:07
六.        与原子灰有关的常见弊病及预防方法。
1.        面漆经烘烤后发现起泡
a.        敲开气泡后可以看见原子灰和底漆结合在一起,底漆上有明显的油点污迹。显然这是因为底漆下的基材有油污。预防方法是保证基材上无污染。
b.        敲开气泡后,发现原子灰层和基材上都附有底漆。这是因为底漆涂层太厚没有干透造成的。预防方法是底漆厚度要适当,底漆完全干透后方可涂刮原子灰。
2.        脱落
a.        原子灰从底漆上脱落。原因是底漆上有油污或者是因为底漆的交联密度大而硬度高导致原子灰不能对底漆产生一定程度的溶胀。预防方法是刮原子灰前保证工件表面无污染或者经打磨后再刮原子灰。
b.        原子灰与底漆附在一起从基材上脱落。原因是底漆与基材附着力不好或者是底漆耐溶剂性差。解决方法是更换底漆。
3.        咬底
部份或完全咬底,敲开后发现底漆部份附在原子灰上(露出基材)或完全附在原子灰上。原因是底漆耐溶剂性差,被原子灰中的苯乙烯严重溶胀。解决方法是更换底漆建议更换底漆或者底漆未烘烤彻底,增加烘烤底漆的时间和温度!

作者: yebo23561314    时间: 2014-11-3 08:27
cimc_zjly 发表于 2014-5-27 09:59
正常制板弯曲的配套性挺好的,都是原子灰从底漆上脱落,而且底漆上有一薄层原子灰,至于底漆调配应该问题也 ...

应该是
1、底漆附着力不够引起的,
2、原子灰咬底了
3、底材处理不干净
在车上有问题可能是车上刮涂的腻子厚度大,腻子咬底所致!
个人浅见!
作者: 012345    时间: 2014-11-12 11:06
底漆烘烤一下在刮腻子就会好很多。
水性的更要烘烤。
作者: chenzuyi    时间: 2014-11-12 21:03
应该是底漆没干好吧。。。
作者: zsx1985    时间: 2014-12-12 20:39
另一个就是雅克化工给的建议是控制原子灰凝胶时间(市场灰为3'~6’,原厂灰为12‘~15')和干燥时间(实干,可干磨) 这样能达到原子灰和底漆的最好契合度(交联好切不咬底) 主要还是施工流程上的一些问题,原子灰干的太快的话,也不好控制,工人不好施工,容易造成浪费!想想看,这边刚调配好灰,正准备涂挂呢,却发现灰凝胶了,调了一大堆的凝胶后的灰,老总看见了不罚他个工资见底。
作者: zk0703    时间: 2015-1-7 16:14
1、底材处理不清洁,粗糙度不足。
2、正常配套底漆+腻子+底漆+中涂+面漆,底漆可能干燥不彻底或者腻子干燥不彻底,你看下是不是冬季车辆容易出现你的问题。
3、腻子不是车辆专用,未进行冷热循环试验。
4、
作者: sinaww    时间: 2015-1-7 19:20
楼主的问题怎么解决了?
作者: 449392898    时间: 2015-1-15 18:30
cimc_zjly 发表于 2014-5-28 16:13
说到冷热循环试验,我查了许多资料没有找到有针对性检测底漆原子灰配套性的冷热循环试验方法,做得过于剧烈 ...

环氧不应该有问题,胺固化剂跟干燥不好不会有太大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原子灰有问题,大家想想没括原子灰的没问题,这样就能排除底中面的配套性,原子灰是不饱和聚酯树脂,用了大量填料,催干剂用量大,能继续催化老化,填料量大硬度大固化后期应力越来越大,就会抓破环氧底漆而开裂!
作者: 449392898    时间: 2015-1-15 18:34
lnyxlj2012 发表于 2014-6-23 17:33
1、底材未处理好,即涂漆;
2、底漆未干透,即挂原子灰;
3、原子灰刮涂过厚,刚性又太强,将底漆抓起。
...

对!!!!!!!!1
作者: sinaww    时间: 2015-1-15 18:36
449392898 发表于 2015-1-15 18:30
环氧不应该有问题,胺固化剂跟干燥不好不会有太大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原子灰有问题,大家想想没括原子灰的 ...

那应该用什么腻子?
作者: 449392898    时间: 2015-1-15 18:49
sinaww 发表于 2015-1-15 18:36
那应该用什么腻子?

还是用原子灰呀,市场的竞争导致质量没保证好!
作者: caoyuhong    时间: 2016-5-23 20:34
{:11:}
作者: 春天啊    时间: 2016-7-28 18:06
最后也不知道楼主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作者: xiananyu    时间: 2016-10-20 12:55
xieke 发表于 2014-7-2 11:43
福田纳路曾经处理过一次广汽的案子,就是这类情况,更换了一个耐溶剂,干速快的环氧之后,就解决了。。。福 ...

    兄弟以前是广客的?




欢迎光临 联众涂料论坛 (http://bbs.coat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