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

楼主 |
发表于 2008-10-15 08:34:17
|
只看该作者
补充几点
1. 环氧体系双组分底漆在很多情况下采用预聚体胺固化,该体系比聚酰胺固化硬度高,时间快。但是预聚体的生产要求比较严格,配比及工艺严格执行。其理论依据是:胺固化体系中,有机胺的加入量大少,而环氧对氨固化剂要求比例准确,另外游离胺挥发性大,容易吸潮,有毒性。故使用时做成预聚体可避免上述不利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
一当量环氧树脂用二当量乙二胺封闭,稀释到一定浓度备用。
604环氧树脂 50
丁醇 25
二甲苯 25
乙二胺 4.29
二甲苯/丁醇(1/1) 31.5稀至S=40%
将环氧树脂溶解于二甲苯/丁醇(1/1),配成50%浓度,加热溶解。冷却后加入乙二胺(一次
迅速加入,高速搅拌,本反应是放热的,但反应较慢。半小时左右开始反应,粘度逐渐增大,
注意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反应太快。两小时后反应结束,用二甲苯/丁醇(1/1)稀至40%浓度包装,作为固化剂使用。
固化剂配比按照环氧值/胺值(1/1)计算:
双组分环氧铁红底漆(配方如前所示):颈聚体固化剂(S=40%)=100:30
该体系在气温低于5℃时反应慢,不能固化,60℃/1HR或常温自干24小时。
CYD-014,E-20,602等环氧树脂也可使用,具体配比可参照“涂料工艺”第二册。
2. 快干醇酸硝基中涂漆:
该体系作为与丙-硝体系性能类似的低挡替代品,由于热塑型丙烯酸价格高出醇酸1.5倍,该体
系性能方面,附着力和耐水性较弱,也附合一般车量涂装需要。
配方中采用国内普通醇酸树脂3139(新华厂产不干性醇酸),422松香改性树脂(增加附着力)。
硝基体系中要特别注意涂料的沉淀情况,防沉剂采用国产有机膨润土(杭州临安助剂厂的802等)。
配方如下:
有机膨润土的活化
802有机膨润土 10
BYK-P-104 2
95%乙醇 5
二甲苯 83
先加入二甲苯,加入BYK-P-104,低速搅拌下缓缓加入有机膨润土,搅匀后加入含水乙醇,高速搅拌至膏体状备用。该防沉剂也可用于其它底漆中涂。
在低档快干醇酸硝基中涂漆中,颜料填料可采用立德粉,价格较低。立德粉比重大,注意防沉淀。立德粉遮盖力约为钛白的1/3。
醇酸中涂浆制备:P/B=80/20,S=80%,砂磨研磨至细度小手30微米。
B-101钛白 14
立德粉 24
800目滑石粉 20
空心微珠 4
高色素炭黑 0.1
有机膨润土凝胶(10%) 15
3139醇酸树脂(S=60%) 27
二甲苯 少量 至研磨粘度
422松香树脂溶液制备(敲碎溶解):
422松香树脂 60
甲苯 40 搅拌溶解,约需2小时,过夜静置后使用。
配漆如下,S=45%,粘度150-200 KU,稀释比约1~1.5。
3139中涂浆(P/B=80/20,S=80%) 40
422松香树脂溶液(S=60%) 8
3139醇酸树脂(S=60%) 5
1/2秒硝化棉醋酸丁酯溶液(S=21%) 35
甲苯 6
丁醇 2
硝化棉溶液可最后加入,以免粘度太高,搅拌困难。本配方中溶剂比例为50%强溶剂(醋酸丁酯),有足够的溶解力o ,
稀料配比为二甲苯/甲苯/醋酸丁酯= 40/20/40,根据气温调整二甲苯,甲苯比例,保证40%醋酸丁酯提供溶解力。也可以用一般硝基稀料或双组份聚氨酯稀料。
3. 高固体烤漆(酸催化固化,性能指标优于一般烤漆体系,欧美常用OEM生产线涂装)
该品种漆膜丰满度高于现用品种,清漆施工固体大于60%,反应交联均匀,硬度高,耐磨,耐候性均十分优异。但只适于原厂修补,一般双组分修补漆在其面漆上附着差,必须经过打磨后才有附着力,不适合于国内大多数涂装条件。
配方例:S=60%
JONCRYL 500 (JONSON公司丙烯酸树脂S=80%) 60
CYMEL 303 (氰特公司氨基树脂 S=98%) 15
4040 (KING公司催干剂) 0.6
BYK-310 0.2
丁醇 5
丙二醇甲醚 5
二甲苯 5
100芳烃 10
清漆粘度约20秒,可直接施工,140℃/0.5HR烘干,通过调整催干剂比例可降低烘烤温度。
同类型催干剂如BYK-450,德谦KC等比例要实验确定。氨基树脂也司也可以用首诺公司的755、
797高固体氨基。JONSON公司树脂由环球公司经销。
同理可以制备本色烤漆,白漆施工固体份可达63%以上。在这种烤漆中SCA流变树脂可以不加,JONSON 500树脂本身抗流挂性好。稀释剂也采用前面烤漆稀料,由于烘烤时反应均匀,即使非均匀加热烘烤,本体系也不会起泡。
配方中丙氨比可在2.5至4.0之间任选,氨基比例高则交联密度大,性能更好,但收缩大,漆膜表面气纹重。该涂料在不打磨的条件下,用同类型酸固化烤漆才有附着力,对中涂漆没有特殊要求。
4 低档双组份清漆、本色漆的制备:
考虑到高固体丙烯酸树脂的价格以及很高的固化剂配比,有些厂要求较低。可采用中羟基含量的系统制各双组份,也可以采取拼用树脂的方法。以下分别说明:
A:使用中羟基含量的体系
该类树脂有德谦的FX-2828,常州光明BP-2,沁关助剂丁—Zc斗•1ic-460等。
该类树脂固体份为50%-60%,羟基含量在2.4~2.8左右,在同为50%含量时,粘度比前面介绍的高固体树脂要高得多。一般制备清漆时固体份定为42%—45%,固化剂比例约1/5~1/7.
由于中羟丙烯酸树脂交联密度较小,因此最终硬度,耐候性略差。该树脂指标与市场上木器涂料树脂较难分辩,必须确定树脂为低苯乙烯含量。如举例的两种国产树脂中苯乙烯含量低于15%固体树脂,木器涂料树脂中苯乙烯含量一般为40%~60%。
清漆 (S=42%),粘度40-60s(涂-4/25℃),N-75 比例1/6
Zcrylic-460 (S=55%,OH%=2.4) 75
二丁基二月桂酸锡 (1%催干剂) 0 .2
BYK-300 0.1
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5
醋酸丁酯 5
二甲苯 至100
在白漆等色漆中,色浆可以使用高羟基含量树脂的成品浆,如Zcrylic-400和FX-4365磨的浆,这几类树脂完全混容,并且高羟基含量树脂比较适合分散颜料。
Fx4365白浆 (80/20,S=80%) 37.5
Zcrylic-460 (S=55%,OH%=2.4) 47
二丁基二月桂酸锡 (1%催干剂) 0.2
BYK-300 0.1-0.3
BYK-358 0.5-1.0
醋酸丁酯 5
二甲苯 至100
该白漆S=55%,粘度约60 ~ 90S(涂-4/25℃)。(N-75)固化剂比例为1/7
B:拼用树脂的外观效果,性能介于两种树脂间,比较容易调整。
Zcrylic-460,Zcrylic-400混用后性能外观比较适合制备成本低的双组份本色漆。
如Zcrylic-460/Zcrylic-400按1/1混合,OH%平均后(3.8+2.4)/2为3.1接近与德谦FX-3070的指标。
该白漆S=60%,粘度约60~90S(涂-4/25℃)。(N-75)固化剂比例为1/6
Zcrvlic-400白浆 (80/20,S=80%) 40
2cr叭ic•460 (S=55%,OH%TM2.4) 31
Zcrylic-400 (S=65%,OH%=3.8) 17
二丁基二月桂酸锡 (1%催干剂) 0.5
BYK-300 0.1-0.3
醋酸丁酯 5
二甲苯 至100
C:使用硝化棉
单采用FX-4365等高羟基含量树脂制成白漆,S=67%~70%时粘度才能达到指标,固化剂配比1/4。可采用加少量硝化棉的办法,CAB与此类树脂不混容,故不能使用o
Zcrylic-400白浆 (80/20,S=80%) 40
1/2秒硝化棉 (S=21%醋酸丁配溶液) 5
Zcrvlic-400 (S=65%,OH%=3.8) 42
二丁基二月桂酸锡 (1%催干剂) 0.5
BYK-300 0.1-0.3
醋酸丁酯 5
二甲苯 至100
白漆S=60%,粘度约60~-90S(涂-4/25℃)。(N-75)固化剂比例为1/5
该白漆基本保留了原Zcrylic-400白漆的特点,但表干速度提高很多,因此在施工中可适当调
慢溶剂的挥发,提高流平。
5. 关于国产颜料的使用
国产颜料的主要问题是耐候性,分散性以及每批色相的稳定。
国产的酞青蓝,酞青绿(上海或镇江产)耐候性完全附合要求,但分散时比BASF的产品困难得多,每批色相也略有差别。
上海的高色素碳黑黑度还达不到特黑的要求,但可作调色使用。
国内的无机颜料价格低,钼铬红,铬黄系列没有经过表面处理,耐候性差(遇硫化氢变黑)。
铁红铁黄难以研磨到15微米下,易沉淀,但在铁红防锈底中可使用。BAYER上海铁黄颜料厂的产品可满足面漆的需要。
用于本色漆的大红颜料,双组分体系可选用国产220大红,221紫红(浙江萧山厂),仿制F3RK70(江苏海门颜料厂)。为提高涂料的保色性,国产红颜料的比例可提高到12~15%。F3RK70一般用量为8%。国产红颜料在高温烤漆中不能做面漆,在120℃以上漆膜表面会色,起雾,不能达到高光要求。另外国产红颜料没有用于闪光漆的品种。
国产钛白中用于面漆的金红石型只有少数几家试生产。
220大红,221紫红的色浆配比与F3RK70一致,很容易研磨。海门F3RK70分散较困难,需三辊磨两边才有合格的细度。
6. 常用溶剂的使用
弱溶剂: 芳烃类 甲苯,二甲苯,100芳烃,150芳烃,200芳烃。
烷烃类 120溶剂气油,200溶剂气油
醇类 乙醇,异丙醇,丁醇
强溶剂: 酮类 丙酮,丁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
酯类 醋酸乙酯,醋酸丁酯
醇醚 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二乙二醇乙醚
醇醚酯类 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醇类 二丙酮醇
醇类是强极性溶剂,但在我们使用的丙烯酸,聚氨酯,聚酯,醇酸中只能作为弱溶剂。
醇类可以很好溶解环氧和氨基树脂,在环氧体系中保证有40%的丁醇起溶解作用(醇醚也有作用,但价格贵)。在氨基烤漆中,溶剂中30%~40%的丁醇或醇醚能起稳定作用,防止增绸胶化。 乙醇,异丙醇在油墨中使用较多,涂料中使用丁醇(正丁醇,仲丁醇,异丁醇的混合物)。
烷烃类只能用于中长油度醇酸调和漆,对丙烯酸,聚氨酯,聚酯,短油度醇酸不能作溶剂使用。
芳烃类中挥发性依次变慢,一般甲苯,二甲苯可用的范围较广,二甲苯可用于所有溶剂涂料。
甲苯在高温烤漆中不使用。100芳烃可代替部分二甲苯,150芳烃,200芳烃主要用于烤漆。
强溶剂中酯类和醇醚,醇醚酯类使用较广,酮类气味刺激性大。丙酮吸湿性太大,挥发太快,很少使用。丁酮作为一些耐候染料的溶剂,在摩托车透明红涂料的生产中应用较多。丁酮的挥发性与醋酸乙酯类似,但溶解力高于醋酸乙酯。丁酮与醋酸乙酯也有很高的吸湿性,注意快干涂料漆膜的发白现象(湿度较大的时候)。
酮类的溶解力最强,在要求强溶剂的丙硝涂料中,对于酯类,醇醚酯类要求不低于40%溶剂的含量,而酮类只要求30%。所以环己酮是代替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很经济的品种。
醋酸丁酯有强的溶解力,挥发性适中,通用于丙烯酸聚氨酯和快干类涂料中。
丙烯酸聚氨酯中不能使用丁醇,但二丙酮醇作为叔醇却可以使用,其溶解级力强,挥发慢,有很好的后期流平效果。丙烯酸聚氨酯中强溶剂为40%以上,溶解力弱会影响光泽,缩短施工可用时间。丙烯酸氨基烤漆中溶剂保证20%的醇醚,确保后期溶解力,有利于漆膜表面效果。醇醚和丁醇占溶剂量30%~40%。(60℃/7天,粘度上升小于40%为储存期合格)
乙二醇醚酯类的毒性目前正受到重视,可用同类型丙二醇醚替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