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2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液体油墨常见印刷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

[复制链接]

14

主题

352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Rank: 3Rank: 3

专家分
0 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3 23:4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nk 于 2009-4-14 00:03 编辑

液体油墨是比较稀薄的,在贮存中,其中的固体料因重力关系,总是要发生下沉现象,所以,使用前不应忽略对包装中墨的搅拌。未经搅拌的油墨上层,粘度可能低,颜色浓度和遮盖力可能差一些,未经搅拌的下层取出的墨粘度会大一些,颜料对成膜物的比例也会高一些,结果附着力将会差,所以在使用前,用清洁的木校友会或金属将其搅拌均匀,一般至少需把墨搅拌3-5分钟。如果油墨储藏时间较长,则需要更多的搅动。

油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对墨桶的密封和防止杂物混入。由于这些油墨属挥发性的,要涉及到刮刀和网点问题,因此要防止干结块状物,也要防止贮存中的挥发。若发生上述问题应彻底除去干结的油墨颗粒及杂物,以保持墨的原来状态

总的来讲,印刷问题不外乎三种原因:第一是油墨问题;第二是印刷机及印刷对象状况;第三是操作者的技能问题。这三种原因都可能成为印刷作业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当问题发生时,必须对这三者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弄清发生故障的原因,采取对策。下面列举常见故障及其对策。
1、糊版
  现象:小字或图案印不出来,严重时可看见一层墨迹。
  原因:油墨干性过快,使墨干结在凹穴内;机速慢了;印版不好。
  处理方法:墨中可调入120-150℃沸点的适当溶剂减速缓干性;适当提高机速;重新制版

2、咬色
  现象:在套印中,第二色油墨粘拉掉第一色图案油墨。
  原因:油墨彻干性不好(慢了);第二色机器压力太大;机速快了;对     料不适;给冷热风不良;附着力不好。
  处理方法:对第一色,加入快干溶剂;加大热风量;对第二色减少压力或调得比第一色粘性小;减速。
3、粘脏
  现象:印品互相粘在一起,印迹沾背。
原因:墨干性慢;机速过快;通风不好。

  处理方法:加入干性溶剂;减速;加大吹风
4、粘附性差
  现象:印品揉搓即掉色(印塑料、铝箔时)。
  原因:油墨不对,墨中树脂量太少;塑料处理不好;皮膜脆硬。
  处理方法:调换油墨,调墨时用树脂稀释剂;重新处理塑料表面。关于附着力这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大体与油墨对薄膜的适应性有关,即油墨所用树脂、溶剂、颜料体系应对薄膜表面有较大的柔和性,也与薄膜对油墨的适应性有关,即与薄膜表面对油墨有较大的吸附性有关,就油墨而言,聚酰胺树脂及另外一些树脂对薄膜有较好的亲和性,但因颜料性质各异,对此作用减弱程度不一。对薄膜表面的处理,就是为了克服其光滑、无极性的缺陷,以增加对油墨的吸附。处理时间长,次数多,附着力好,随处理随印效果好。电压赵强,冲击效果越佳,电压至少在9000伏特,最好是12000-15000伏特。表面能处理到38达因/厘米2以上,或者吹塑时塑料中加入一些蜡。

5、针孔
  现象:印品出现微小的小孔,特别是图案较大面积部分。
  原因:一是当印下去时,油墨成为很稀薄的透明层,能看到版辊子上网线,印品呈大小一致的针孔(砂眼),均匀遍布印品,这叫机械针孔。二是由于油墨流平性和对承印物湿润差的结果,印品上形成凌乱不一的针孔,叫化学针孔。
  处理方法:对机械针孔,可适当增加油墨粘度或使墨干得慢一些;就可以解决。对化学针孔则要在调整油墨时,不要丝头过短,以保证油墨的粘附性和所需流平性。因此,在调稀时同时加入聚酰胺树脂或其它增加湿润的物质调整,即可纠正。

6、发虚和晕圈  
现象:图案印迹不实,墨层薄淡叫发虚,围绕印品边缘起双边,叫晕圈。
原因:主要是印版压力不均匀,或橡皮布垫不适,也有油墨浓度不足或过稀引起发虚的印版辊筒压力太重,油墨粘度不足,使凹穴的墨在压印前泛出来。静电现象,引起晕圈。
处理方法:调整压力,调整油墨浓度和粘度,提高干燥速度。

7、刮痕
现象:印品非图纹部分有一条一条颜色。
原因:总原因是刮刀问题,其中有油墨引起的刮刀问题,如:
(1)油墨中有杂物,粒子粗硬。
(2)油墨粘度过高。
(3)油墨对印版辊筒附着性过强。
(4)油墨干燥过快或过慢。
也有因印版辊筒引起的;
(1)辊筒加工不良。
(2)腰纹过深。
(3)镀铬材料差。
又有刮刀引起的

(1)刮刀不平直有损伤。
(2)压力不适当。
(3)刮刀与辊筒角度不适。
处理方法:属油墨原因,事的过滤,调整到适当粘度,调整干性及附着性;属辊筒原因,改用光滑辊筒,修正版纹,镀铬均匀。属刮刀原因则改用平直锋锐的刮刀,调整刀的角度和压力。

8、色调不准确原因:原墨不符商品要求,色彩单薄。
处理方法:
(1)可以根据油墨减色原理调配到希望的色调。
(2)彩色墨中调入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的白墨增强遮盖力。

9、白化
现象:印刷成白膜状,如有云雾。
原因:
(1)溶剂白化,多见于柔性凸版中。当周围环境湿度高时,由于溶剂蒸发潜热现象印迹降温,从而有部分溶剂冷却下来,但又混入部分水分而造成印膜的白化。
(2)树脂白化,由于油墨中溶剂失去平衡,真溶剂先挥发掉,稀释剂增加使墨中树脂沉淀析出,引起白化。
处理方法:
(1)降低环境湿度。
(2)加强热力干燥。
(3)提高真溶剂的沸点,使其挥发速度变慢。
(4)换用慢干稀释剂。

10、墨性差
现象:
(1)墨在桶中侄不出来,冬季成冻状。
(2)墨较稠,触变性大。
(3)稀释后不流动成胶状。
原因:
(1)提前一天置20℃以上工房或在暖气上回性。
(2)先搅拌,恢复墨性。
(3)墨中加专用稀释剂。
(4)用墨少兑、勤兑、兑稀料时同时对入原墨。
(5)墨不要调得过稀。

11、凹版版纹中干燥及埋版等
原因:
(1)墨干性过快,墨粘度大。
(2)杂物混入。
(3)再溶解性不良,墨残量干于版中。
处理方法:
(1)按下按触印刷时间,减缓干性。
高速轮转机0.015-0.02秒;
中低轮转机0.04-0.1秒;
高速单张机0.1-0.15秒
低速单张机0.5-0.6秒。
以上秒数是刮好墨到用纸压印所经历的时间。
(2)吹风吹到版面上。
(3)增加真溶剂,增强再溶解性。

12、溢出
现象:油墨满版部分发生斑点,以及油墨有从画线部分溢出。
原因:油墨粘度过低。
处理方法:
(1)粘度过低时,添加新墨或加入带树脂的调整剂,提高粘度。
(2)提高印刷速度。
(3)改变刮刀角度,使用锐角刮墨。
(4)版纹过深时,则使用浅版纹面(暗调标准为30-35微米)。

13、印品光泽不佳
现象:印品达不到光泽要求,表面发粗。
原因:油墨中树脂成分少,调稀过分,树脂成膜不好,墨性不好。承印物太粗糙。


处理方法:
(1)用带树脂的调整剂.
(2)适当减缓干速。
(3)更换好的承印物。

14、起桔皮状斑纹
现象:印迹不平实,水纹桔皮状,特别是满版部分。

原因:
(1)干燥速度过快。
(2)油墨浓度过淡。
(3)油墨流平性不良。
(4)油墨触变性大。
(5)水性油墨中印版辊筒及纸张之间亲和性欠佳。
(6)静电影响。
(7)速度缓慢。
处理方法:
(1)改良油墨之流动性。
(2)调整干燥速度。
(3)提高油墨粘度,增加流平性。
(4)不要将色冲淡过浅。
(5)减少静电。

15、颜料沉淀  
现象:颜色变浅,或变色,产生糊版。
原因:(1)颜料与介质亲和性差,分散后凝结在一起。
(2)分散不充分。
(3)粘度过低,搅拌不充分。
处理方法:
(1)选择亲和好的颜料和介质。
(2)使用时充分搅拌。

16、导向辊筒系统磨擦污损
现象:传送中的杆上发生磨擦而剥膜,产生污损。
原因:
(1)树脂成分太少,产生粉化,粉落。
(2)皮膜干后,耐摩性差。
(3)接触不良。
处理方法:
(1)修理好导向辊筒及传动杆上不平整处。
(2)加快干性
(3)增加树脂粘合剂量

17、网目化(与桔皮相似)
本来应呈连续状漏版部分的版纹中油墨转移不规则,呈现出画线部分无油墨,其满版部分无法平滑顺利印刷。
原因:
(1)油墨及印版辊筒不适。
(2)刮刀压力与承印物不适当。
(3)油墨呈现不适当性状所致,如:油墨粘度过稠(呈硬)油墨流动性不佳,油墨干得过快。
(4)印版辊筒不标准,例如:印辊筒偏心,以及镀铬处理不良等。
(5)刮刀过紧、墨刮去过多。
(6)印压不充分(一般纸张20公斤/厘米2,粗糙纸张则为50公斤/厘米2)。
(7)承印物表面平滑度差,粗糙或涂布处理不良,或有异物附其上。
处理方法:
(1)使用正常腐蚀过及镀铬过的印版辊筒。
(2)适当调整刮刀角度。
(3)尽可能增加印压。
(4)使用具有适当粘度及流动性的油墨。
(5)调整干燥速度。
(6)消除油墨中的泡沫现象。
(7)调整印物表面平滑度。

18、反印及堆积污染
现象:印后卷筒或堆积时,承印物的反而有油墨粘着。
(1)溶剂挥发过慢。
(2)高沸点溶剂过多。
(3)树脂对溶剂脱除不良,树脂本身质量不好,发粘,分子量太低,残留物太多。
(4)版纹过深,油墨过厚。
(5)干燥装置没有充分利用。
(6)墨中助剂(如可塑剂等)性质不适宜。
(7)堆积中环境窒息沉闷。
处理方法:
(1)提高干燥速度。
(2)改换树脂制墨。
(3)用快干溶剂调整干性。
(4)调整版纹深度。
(5)改善环境通风。

转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

主题

2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零段

专家分
0 分
2#
发表于 2010-2-8 10:15:44 | 只看该作者
在线原料库,研发好帮手
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真不错!多谢!:hu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众涂料网 ( 沪ICP备11020344号-1 )

GMT+8, 2025-5-19 03:13 , Processed in 0.08857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