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1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分散剂

[复制链接]
     

1

主题

25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0 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3 10:5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位高手:水性木漆中添加消光粉一定要加分散剂吗?对于需要刷涂的木器漆的消泡有什么好办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4

主题

282

帖子

2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2 分
QQ
2#
发表于 2008-9-3 11:39:21 | 只看该作者
在线原料库,研发好帮手
我认为是要加分散剂的,水的表面张力大,粉料不易被润湿,就得不到很好的分散,肯定会影响光泽的稳定性!对于消泡,我们要选择稳泡性小的润湿分散剂,注重体系的粘度,选用偏重抑泡的消泡剂和偏重消泡的消泡剂混合使用!
     

1

主题

25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0 分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12:05: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指点!
如果我加2%的消光粉,分散剂添加到什么量就可以了
     

4

主题

282

帖子

2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2 分
QQ
4#
发表于 2008-9-3 12:28:5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使用的量,分散剂的使用说明应该是可以参考的!大约一般加0.2%的样子!个人观点!
     

0

主题

2359

帖子

43

专家分

论坛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专家分
43 分

论坛编辑认证专家

QQ
5#
发表于 2008-9-3 12:42:45 | 只看该作者
润湿剂和消泡剂在水性木器漆中的应用 1基材润湿剂的选择与确定
    水性木器漆在基材表面充分流平的条件为二者之间的接触角为零,即基材的表面能和水性木器漆的表面能近似相等。对于水性涂料体系而言,在某些具有低表面能的基材上极有可能出现润湿的问题,而木材的表而张力是较低的,大多低于40mN/m。而通过添加少量的基材润湿剂,便可达到降低涂料表面张力的目的,使涂料变得易于涂布。一种基材润湿剂的效果取决于在其最小使用量下也能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同时在其应用过程不会发生某些不良副作用(如:涂层间附着力不良,容易起泡,增加体系的水敏感性等)。即基材润湿剂除了能有效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增加对木材润湿性和渗透性外,还能促进消泡剂和体系的相容性,提高层间附着力。
    基材润湿剂分子同时含有疏水和亲水两部分基团。这样的分子结构的加入,必然会发生分子定向,使液体表面张力急剧地下降。分子的非极性部分停留在液面向着空气的方向,极性部分停留在水相中。基材润湿剂的种类有: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等。
    基材润湿剂的种类和用量应根据水性木器漆树脂的表面张力(基材润湿、铺展能力)、基材的界面张力、消泡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确定。其选择可通过以下实验来确定:水性树脂(聚氯酯乳液)88%,乙二醇丁醚5%,消泡剂0.2%,添加0.3%的润湿剂,在2 000r/min、60min条件下高速分散后观察其消泡的效果。并且由于水性木器漆主要采用刷涂施工。这就要求基材润湿剂在高动态施工过程中也能改善润湿和流动性能,迅速地降低表面张力,并可以抑制泡沫,促进脱泡。
    故对于以聚氨酯乳液为基料的水性木器漆,选用的基材润湿剂有Wet265(Tego)、Wet500(Tego)、BYK一346(BYK)、H140(Cognis)等,可达到降低体系表面张力,促进脱泡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基材润湿剂的加入量一定要适中,过多的基材润湿剂会形成胶束,使加入的消泡剂有一部分进入其中,从而降低了消泡效果。基材润湿剂的加入量一股以0.1%~0.3%为佳,并且在搅拌的情况下缓慢加入。
   2 消泡剂的筛选与确定
    2.1 消泡剂的种类
    不相溶性、高度的展布能力和低的表面张力是每种消泡剂都需具有的重要性质。水性木器漆常用的消泡剂主要是矿物油类和有机硅化合物两大类。矿物油类消泡剂的成本较低、消泡能力较弱,主要由约85"/‘的载体油和15%的憎水颗粒所组成,憎水颗粒一般用憎水的气相二氧化硅,还有硬脂酸金属盐和脂肪酸衍生物组成,最新的憎水颗粒还采用聚脲化合物,这类消泡剂易出现漆膜发黑现象,可用于光泽不高的腻子、底漆,其代表品种有德谦公司的082消泡剂;有机硅树脂类消泡剂是现在水性木器漆主要选用的消泡剂,主要为强憎水有机硅的乳液如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所组成,它对光泽和透明性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在高光泽、透明面漆中应尽量采用这类消泡剂,代表品种有迪高公司的805消泡剂和902消泡剂。

2.2 消泡剂的评价和使用
    消泡剂在水性木器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而:一是保证生产能顺利进行;二是保证施工时不产牛泡沫,赋予•个良好的漆膜。消泡剂在涂料中使用不当会产生削作用,除了引起缩孔外,还会引起漆膜光泽下降,附着力和耐水性降低。所以一定要注意综合性能的考核,注意消泡剂品种的选择和控制其添加量。呵以使用以下方法来选择消泡剂。实验条件:水性树脂(聚氯酯乳液)88%,乙二醇丁醚5%,润湿剂0.2‰,添加适量的消泡剂,在2 000r/min、60min条件下高速分散;评价方法:根据容器中漆样产生的泡沫多少,评价消泡剂的抑泡能力,并用75μm湿膜制备器在玻璃上制膜,评价消泡剂的相容性、漆膜光泽、缺陷等;在木板上涂刷试验评价消泡剂的消泡能力。表1为不同消泡剂的性能评价比较。
    故对于聚氯酯乳液体系的水性木器涂料,选用有机硅树脂类消泡剂可达到较好的消泡效果。加入最以0.2%为宜。
    另外,消泡剂往往容易分层,即使不分层,在使用前也要搅拌均匀,必要时用水或助溶剂稀释(因稀释后的消泡剂贮存稳定性差,建议现用现稀释)。加入时要在搅拌下缓慢加入,必要时分步添加,会得到满意的效果。例如在研磨时加入强的消泡剂(如805消泡剂),调漆时可以添加消泡能力弱一点的消泡剂(如902消泡剂),这样能防止水性木器漆在施工时,漆膜产生缩孔、针孔、鱼眼等弊病。搅拌时的剪切力是用来保证消泡剂的粒子大小有一个好的分布,但过度的剪切力使得消泡剂粒子过小而减弱消泡效果;不充分乳化的消泡剂也有害处,添加时相对低的剪切力最初产生的效果也许很好,但大多数情况下,这样是不够的;在漆的贮存过程中,消泡剂粒子会形成较大的液滴,导致涂料发泡和表面缺陷的倾向都增加。
    3 前景展望
    影响水性木器漆涂装效果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只有对水性助剂进行全面、客观、细致的试验,综合考察各种影响因素,才能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乳液体系的助剂。随着水性树脂、水性助剂等原料供应商开发力度的加强和生产厂家配方技术上的成熟及施工工艺的完善,水性木器漆的性能会进一步提高,其应用前景也会更加广
     

0

主题

2359

帖子

43

专家分

论坛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专家分
43 分

论坛编辑认证专家

QQ
6#
发表于 2008-9-3 12:46:38 | 只看该作者
水性聚氨酯木器涂料的研制
随着人们环保、能源意识的增强 , 特别是各国环保法对涂料体系中有机挥发物含量的严格限制 [1,2] , 以水性涂料为代表的低污染型涂料得到了发展 . 水性聚氨酯涂料将聚氨酯涂膜的硬度高、附着力强、耐磨蚀、耐溶剂性好等优点与水性涂料的低VOC 含量相结合 , 由于聚氨酯聚合物具有裁剪性 ,采用分子设计原理 , 结合新的合成和交联技术 , 能有效控制涂膜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 使水性聚氨酯涂膜性能相当于甚至优于传统溶剂型涂料 , 成为发展最快的涂料品种之一 [3 ,4] . 本文通过考查树脂乳液、共溶剂及其添加量、润湿剂、消泡剂等对涂膜光泽、硬度等性能的影响 ,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的水性木器涂料配方 .
1 试验部分
1 . 1  试验试剂
水性聚氨酯乳液 PU 1 、 PU 2 、 PU 3 和 PU 4 , 工业品 , 捷利康公司生产 ; 二乙二醇乙醚 , 化学纯 , 进口试剂 ;N 甲基吡咯烷酮 , 化学纯 , 中国医药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 乙二醇丁醚 , 化学纯 , 广州市华友高科技公司化工经营部 ; 异丙醇 , 分析纯 , 广州新建精细化工厂 ; 丙二醇丁醚醋酸酯 , 化学纯 , 广州试剂厂 ; 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 , 化学纯 , 广州试剂厂 ; 三乙胺 : 分析纯 , 广州试剂厂 ; 润湿剂 1 和 2 , Tego 公司 ; 润湿剂 3和 4 , B YK 公司 ; 消泡剂 1 , Tego 公司 ; 消泡剂 2 ,Tego 公司 ; 消泡剂 3 :B YK 公司 ; 增稠剂 SN : 汉高化工有限公司 .
1 . 2  试验仪器
高速剪切分散机 , 德国进口原装 ( Heidolp hR ER 2101 ) ; 光电光泽度计 , 福建泉州光学仪器厂(WGG- 60 ) ; 摆杆阻尼试验仪 , 天津市材料试验机厂 (Q HB 型 ); 真空干燥箱 , 上海精宏试验设备公司(D ZF- 6050 型 ); 旋转粘度计 , Brookfield 公司(Brookfield DV-II + ) ; 电子天平 , 上海天平仪器厂(HAN GPIN G J A 2003 ) ; 红外光谱测定仪 , PE 公司(SPECTRUM 2000 ) ; 漆膜冲击试验器 , 天津市材料试验机厂 (QCT) .
1 . 3  原理及配制过程
要配制性能优异的聚氨酯分散体涂料 , 必须了解聚氨酯分散体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5] . 首先 , 聚氨酯的软段是多元醇类型 , 通常聚酯可以提供良好的耐候性、耐磨性、耐化学性及韧性 . 聚碳酸酯的情况类似于聚酯 , 另外还具有良好的水解稳定性及耐污染性 . 而聚醚分两种类型 , 一种是由聚环氧丙烯(PPGS) 制得的聚醚可提供好的柔韧性、弹性和罐内稳定性 , 它们的耐候性不如聚酯好 . 另一种聚四氢呋喃聚醚所制得的水性聚氨酯的性能全面地优于PPGS 型的性能 , 但氧化稳定性较差 . 它们几乎都能达到由聚酯及聚碳酸酯制得的水性聚氨酯的性能 .
其次 , 所用的异氰酸酯的类型对聚氨酯分散体性能也有影响 . 脂肪族异氰酸酯可以改善漆膜的水解稳定性及耐紫外光性能 , 不会变黄 . 芳香族异氰酸酯可提供坚韧性 , 但漆膜暴露在紫外光中会变黄 . 第三 , 主链上的离子类型 . 主链上的离子基团可决定 p H 值的范围 , 必须避免使用硬水或任何含二价或高价离子的物料来配制涂饰剂 . 第四 , 颗粒大小 . 细颗粒有助于成膜而且能提供高光泽 . 大颗粒则在浸渍过程中有利于沾上漆 . 第五 , 玻璃化温度 . 玻璃化温度直接关系到最低成膜温度和聚结成膜的要求 .
配制过程 : 先称取规定量的树脂乳液 , 然后将规定量的润湿剂、蒸馏水、共溶剂和蜡分散液 , 再加入适量消泡剂 , 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到树脂中 , 分散机的转速为 300 ~ 500 r/min , 搅拌 15 min 后 , 中间加入增稠剂 , 完全分散后 , 再将转速调至 100 r/ min 进行慢速消泡 5 min , 即可以得到水性聚氨酯清漆产品 . 在配制过程中 , 为了调整 p H 值 , 避免在刷涂时的锈蚀现象 , 可以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三乙胺 .
1 . 4  分析与测试
涂膜光泽采用 GB/ T 1743 — 79 ( 89 ) 清漆光泽测定法 ; 硬度采用 GB/ T 1730 — 93 涂料硬度测定法 ; 粘度采用 GB/ T 1723 — 93 涂料粘度测定法 ; 耐冲击性采用 GB/ T 1732 — 93 涂料耐冲击性测定 ; 红外分析采用 PER KIN EL M ER 公司的 SPEC - TRUM 2000 红外光谱测定仪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 . 1  树脂种类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在相同的配方下配制不同树脂乳液的涂料 , 检测涂膜的性能 , 结果列于表 1 .
表 1  树脂乳液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在选择树脂的时候 , 主要是考虑其性能与价格的比例 , 表 1 说明从乳液的各项性能来看 , 采用 PU 1 配制的涂膜的性能比较好 , PU 1 的价格比较便宜 , 故选定聚氨酯树脂为 PU 1 .
2 . 2  共溶剂的影响
选用共溶剂包括乙二醇丁醚、丙二醇丁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乙醚、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异丙醇和一甲基吡咯烷酮等 , 采用相同配方配制水性 PU 涂料 , 检测涂膜性能列于表 2 . 共溶剂的添加量对涂膜 性能的影响列于表 3 .
表 2  共溶剂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由表 2 看出 , 采用乙二醇丁醚和二乙二醇乙醚为水性 PU 涂料的共溶剂时 , 涂膜的综合性能比较好 , 只是乙二醇丁醚这类衍生物的毒性较大 , 不宜大量使用 , 故采用二乙二醇乙醚作为共溶剂较适宜 .
表 3  共溶剂的添加量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表 3 说明光泽随着共溶剂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 , 当共溶剂的添加量超过 10 % 时 , 光泽反而下降 ; 硬度的变化规律和光泽的变化规律一样 , 因为共溶剂的添加量过多时 , 会长期残留在涂膜中 , 影响涂膜的性能 . 因此选用共溶剂的添加量为 5 % ~ 10 %.
2 . 3  润湿流平剂的影响 用不同的润湿剂以 0 . 3 % 的添加量来研究润湿剂对木器涂料涂膜性能的影响 , 试验结果列于表 4 . 表 4  润湿流平剂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表 4 说明当用量相同时 , 润湿剂 1 的润湿流平性优于其他润湿剂 ; 两种润湿剂复配可以相互促进 . 因此选用润湿剂 1 .
2 . 4  消泡剂的影响
研究 B YK 公司和 TEGO 公司的消泡剂对涂膜外观的影响 , 试验结果列于表 5 .
表 5  消泡剂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从表 5 可以看出 , 消泡剂 1 的消泡时间很长 , 而其他两种消泡剂的消泡时间要短得多 . 但在实验时发现 , 虽然后面两种消泡剂从表面上看已经完全消泡 , 可在刷涂的时候在铁片上仍然有针孔状的气泡 , 而消泡剂 1 虽说表面上还有一些小泡 , 可在刷涂的时候润湿性很好 , 几乎没有泡 . 综合了光泽度的考虑 , 最终仍然选用消泡剂 1 . 用量为 0 . 01 g ( 已配成 10 % 的水溶液 ).
2 . 5  最佳配方的优选
根据以上的试验结果 ,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高光涂料的最佳配方 . 正交表的因素水平表列于表 6 , 试验结果与分析列于表 7 .
表 6  正交实验的因素 - 水平表

表 7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水性木器涂料的涂膜光泽和硬度是两个重要的指标 [ 5 ] , 经过大量探索性实验 , 在分析正交实验的综合评分时 , 光泽所占的权重为 60 % , 硬度所占的权重为 40 % , 所得的实验结果比较好 . 其中光泽的评分标准如下 : 60 % ~ 65 % , 40 分 ; 65 % ~ 70 % , 50 分 ; 75 % ~ 80 % , 70 分 ; 80 % ~ 85 % , 80 分 ; 85 % ~ 90 % , 90 分 ; 90 % 以上 , 100 分 . 硬度的评分标准如下 : 0 . 1 ~ 0 . 2 , 40 分 ; 0 . 2 ~ 0 . 3 , 60 分 ; 0 . 3 ~ 0 . 4 , 80 分 ; 0 . 4 ~ 0 . 5 , 90 分 ; 0 . 5 以上 , 100 分 , 得到结果如表 7 所示 .
从正交试验表的极差分析得出 A = D > B > C , 对涂膜性能影响最大的是 A 和 D, 即润湿剂和增稠剂 , 其影响大致相等 ; 其次是 B , 即共溶剂 ; 最后是 C , 即消泡剂 . 得出的最佳配方是 A 3 B 3 C 2 D 2 . 然后就正交试验表得出的最佳配方试配 , 测出各项性能与正交表中性能最好的第 6 号相比较 , 如表 8 所示 .
表 8  优选配方与 6 号的性能比较
  从表 8 中数据可以看出 , 由正交试验表得出的优选配方的确性能比较优异 , 外观很好 , 硬度和光泽也达到了基本要求 . 对最佳配方的聚氨酯清漆用红外光谱表征如图 1 所示 .
图 1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红外光谱图
图 1 中 3 340 ~ 3 400 cm -1 和 1 535 ~ 1 555 cm -1 为 — N H 的特征峰 , 1 600 , 1 580 , 760 和 700 cm -1 为苯环的特征峰 , 说明该乳液是以 TDI 多异氰酸酯原料合成的 , 700 cm -1 为苯环单取特征峰 , 700 cm -1 处的峰面积较大 , 说明该乳液为苯乙烯改性聚氨酯乳液 , 乳液硬度和耐水性较好 , 且成本
较低 .
3 结 论
研究了影响水性木器涂料性能的各种因素 , 利用正交实验优选了最佳配方 , 即润湿剂 w =
0 . 30 % , 共溶剂 w = 5 % , 消泡剂 w = 0 . 02 % , 增稠剂 w =0 . 04 %. 配制的水性聚氨酯木器清漆涂膜具有较高的光泽、硬度和较好的装饰性能 .
     

0

主题

2359

帖子

43

专家分

论坛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专家分
43 分

论坛编辑认证专家

QQ
7#
发表于 2008-9-3 12:47:44 | 只看该作者
木器漆用消泡剂及泡沫的消除对策
木器漆起泡的原因及防止措施造成木器漆起泡的原因是很多的,并非所有的泡沫都能借助消泡剂消除,应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对应措施,再配合适宜的消泡剂消除涂料中的微泡。
4.1 表面活性剂稳定的微泡希望木器漆具有良好的表面状态,使用流平剂是必不可缺少的。上面论述了表面活性剂具有稳定泡沫的作用,流平剂是表面活性剂,其与树脂成膜物的混容性及表面张力的大小,决定了其稳泡性的强弱。所以有的流平剂稳泡性强些,有的则差些。但总的讲,所有的流平剂都有稳泡作用。要消除这种泡沫应选用表面张力比流平剂更低的脱泡剂,它可以破坏流平剂对泡沫的稳定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流平剂要与消泡剂配合使用的原因。另外,还可以说,一般流平性好的流平剂,稳泡性相对比较强些。所以消泡剂的用量也要相应的多些。
4 .2 因为水而产生的泡沫双组分的PU涂料占木器漆的绝大多数。其固化剂是聚异氰酸酯的加成物或者是二异氰酸酯的三聚体,都含有异氰酸根-NCO。这个集团能与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氨基甲酸,随即分解成胺放出二氧化碳气。CO2分散在涂料中即形成泡沫。R-NCO+H2O→R—NHCOOH→R—NH2+CO2↑…(4)木器漆中水的来源有以下几方面:①木材处理不佳,干燥不彻底,含水量多。②生产涂料时带入的水分;比如溶剂含水;树脂含水;添加剂含水;特别SiO2消光剂。③施工时带入空气中的冷凝水。溶剂中难免含有微量的水分,有许多生产单位采用蒸馏方法,脱出沸点较高的溶剂中的水分,沸点低于水的溶剂就很难采用蒸馏法脱水。另外即使有些溶剂能够蒸馏脱水,但其能溶解微量水,所以用简易的回流蒸馏法是脱不干净溶剂中含有的微量水分的。真正脱干净溶剂中的水分需要使用脱水剂,但因其价格昂贵很少有人问津。即使溶剂中不含水,在施工时,由于涂膜中的溶剂快速蒸发,漆膜表面温度急速下降,在达到露点时,空气中的水分也会凝聚在涂膜表面,这种冷凝水与固化剂的-NCO集团反应会释放出CO2。因为这种反应比较慢,当CO2气释放出的时候,涂膜多数已达到指触干或者接近指触干,溶剂已挥发近半数以上,此时涂料的粘度已很高了,CO2的微泡很难升到涂膜表面,因此不易消除。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气候条件下,如果涂料中不含水,减缓溶剂的挥发速度,适当延长涂膜表干时间,添加适宜的消泡剂,对消除涂膜的泡沫是有效的。若要求表干时时间短,溶剂挥发速度快,涂膜相对较厚时,在不含脱水剂的情况下,即使添加消泡剂也很难消除涂膜中的泡沫。所以在高温高湿的夏季PU涂料容易起泡,NC涂料容易泛白。涂料中的水分不仅能产生泡沫还能影响配方设计的交联率,降低涂料的性能指标。因此,国外一些公司为防止水对涂膜的不利影响,多使用能与水快速反应的单官能度异氰酸酯作脱水剂,通常用量是溶剂含水量的20倍以上,假设溶剂含水量为0 05%,脱水剂用量最少应是溶剂的1%。其目的不单纯是为了脱出溶剂中的微量水,更主要的是防止运输、贮存及施工时进入到涂料中的水分,以免因水损失固化剂,影响涂料的交联率和防止因水产生的气泡。通常作法是用测水仪,测出溶剂中的水分含量,然后加添含水量20倍以上的脱水剂,单官能度异氰酸酯。在常温下通常只需反应10分钟左右即可完全消除溶剂中水分。使用这种溶剂再配合适量的消泡剂,即使在高温、高湿季节施工,也不会因水产生气泡。使用过从意大利、日本等国家进口的双组分PU木器涂料的人,大概都会有这种体会。所以,消除因水产生的泡沫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加添脱水剂,而不是选择消泡剂。另外,若溶剂中含有微量水,AB两组分混合后放置数10分钟,让水分先与固化剂反应掉也是一种脱水办法,可以避免因涂料带入的水分产生气泡。但高湿、高温时空气中的冷凝水是不可避免的。唯一办法是减慢溶剂挥发速度、添加适宜的消泡剂。
4 .3 厚涂产生的泡沫目前木器家具行业效益不佳,许多木器制作单位选用了木材代用品或者质地较差的材质制作家具。往往是材松质软、孔隙过大;还有些单位加工技术水平低劣,工艺粗糙,选材拼色不当,粘贴技术不佳。在选材和加工方面的缺陷往往是用油漆来弥补,唯一的办法就是厚涂,以油漆来掩盖瑕疵之处。有许多用刨花板做的家具,就是用腻子和油漆来“找平”的,另外对孔隙多和深的水曲柳、柳桉等贴皮的材质。市场上多采用“透明底”和厚涂“打磨漆”的办法来填塞孔隙。其结果往往是失掉了木材的天然质感美,而且涂层还显得臃肿、肥厚,有损家具的装饰性。厚涂是造成起泡的一个主要因素。一般国产涂料,在高湿高温季节,喷涂两个“十”字以上即四道以上就会起泡。而有些单位偏偏要喷涂三个“十”字或更多。所以无法消除泡沫。往往要求厚涂又要求快干,这就造成表层溶剂挥发过快,表面过早“封闭”底层内部溶剂释放困难,所以会拱起许多气泡。另外木材或底涂层有孔穴,油漆渗透过慢,由孔隙内挤出的空气,当表层已达到指触干时向外释放,也会拱起许多气泡。消除这些气泡的办法是,①加强木材加工的精细度,减少人为地厚涂;②每次不要喷涂过厚,增加喷涂遍数;③控制表干时间,在“打磨底漆”内加添适宜的消泡剂;④最根本的办法是使用适宜的、添孔效果好的填孔剂。填孔剂制作好并不十分容易,最关键是填充材质,其次要选择好润湿渗透剂,促使填孔剂能快速地渗透到孔隙内,填塞封闭孔穴而且干后不易出现塌陷现象;⑤选择使用适宜的“封闭底漆”,赶出孔隙内的空气。制作“封闭剂”的关键是与底材的润湿性及附着力。由这节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涂装技术和涂料材质的选择,对消除泡沫是极其关键的,消泡剂只是起着辅助消泡作用。
4.4 生产“打磨漆”时泡沫的消除办法“打磨漆”是涂装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道涂层,其作用是承上启下,补充填孔作用,增强面漆的丰满度和平整性。“打磨漆”涂层不应起泡,如果起泡一定要打磨平整去掉孔穴,否则面漆必定起泡。“打磨漆”在生产时极易起泡,其原因是漆中添加了具有表面活性的金属皂。该皂具有较强的稳泡作用。生产时一旦产生泡沫就极难消除。为了避免泡沫产生,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分散设备,将其制成膏状体,而后再加到漆中。另外,硬脂酸锌最好采用几种型号的配合使用,干法硬脂酸锌不易起泡,但打磨性差,湿法硬脂酸锌打磨性好,但易起泡。如果将几种干、湿法的硬脂酸锌按一定比例配合使用,再加入消泡性较强的消泡剂,用三辊机研磨粉碎制膏,生产时基本无泡产生,再将锌膏用慢速分散到树脂中,再加上消泡剂制成漆,这样就可完全避免生产时泡沫的产生。
4.5 多孔底材产生的气泡前面厚涂一节已介绍过木材是多孔的底材,涂装时油漆挤出孔隙内的空气、构成了涂膜起泡的因素。这种气泡的消除可以借助涂装体系的选择来解决,主要是填孔剂和封闭剂的应用。一般是先使用填孔剂,填充孔隙,赶走空气。待填充料干实后再使用封闭剂进一步向孔隙内渗透趋赶空气,封闭固定填孔剂,这是近些年在国内推行的涂装体系,基本可以消除因木材孔隙而造成的泡沫。另外,施工时带入空气形成的气泡,完全可以借助涂料中的消泡剂消除,但要特别注意溶剂的配合和树脂的选型。也就是说要根据涂装的方法进行综合性考虑。上述介绍了木器漆产生泡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以下再介绍一些有关木器漆应用的消泡剂。 5 消泡剂的应用木器漆产生泡沫的因素是很多的,为了消除泡沫造成的不良影响,首先应该了解泡沫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能完全依靠消泡剂解决问题,有的需要在配方上作一调整,有的需要在涂装体系上作一调整,有的需要在生产工艺上作一调整。涂料中必须使用消泡剂,否则因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泡沫是无法消除的。但使用了消泡剂并不是说所有涂料体系中的微泡就都可以消除,它对消除低粘度涂料体系中的微泡,是极其有效的。但对高粘度涂料体系中的微泡就难以消除。所以施工时涂料的粘度越低越有利于泡沫消除和流平。一旦涂膜在接近指触干时,因水、厚涂和孔隙内的空气产生的泡沫是不好消除的。这时消泡剂只能起辅助消泡作用。
使用消泡剂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消泡剂的消泡效率,消泡剂的渗透系数和扩散系数必须是正值。也就是说其表面张力必须小于涂料中稳定泡沫的表面活性物的表面张力。只有这样消泡剂才具有较好的消泡效率。②要与树脂成膜物有好的相容性平衡,消泡剂在涂料中要有良好的分散性,其与树脂溶液之间要处于相容与不容的平衡状态之中,过份相容失掉了消泡作用,极度不相容会产生涂膜缺陷。所以想用一种消泡剂消除所有涂料体系中的泡沫是绝对不可能的。产生泡沫的表面活性物不同,其表面张力必定不相同,涂料树脂的组成不同,消泡剂的相容性也不一定相同。所以消泡剂使用时一定要经过认真仔细地实验方可确定。德国Tego(迪高)化工公司对木器漆中消泡剂的应用作了如下的推荐。   由上述推荐不难看出,选择消泡剂时要注意与涂料体系的相容性和涂料体系自身的特性。③消泡剂不应与涂料组分发生反应,否则将会失掉消泡效果。④消泡剂使用量要适当,用量过多会产生缩孔出现副作用,影响涂料性能。⑤消泡剂不应有异味,消泡效率未必与价格有关,不应以价论质。⑥消泡剂与涂料体系相容性不好会使涂料变浑,影响涂料的透明性,但对涂膜一般不会有多大影响。⑦在生产中易起泡的涂料,消泡剂可以分段加添,在研磨粉碎时,可加添部分效率低的价格便宜的消泡剂,在调漆时再加添部分消泡效率高的消泡剂,以防止运输和施工时产生泡沫。⑧在使用流平剂的涂料体系中,最好配合消泡剂使用,以便消除流平剂的稳泡作用。涂料中微泡的消除,有时是极其困难的。
     

0

主题

2359

帖子

43

专家分

论坛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专家分
43 分

论坛编辑认证专家

QQ
8#
发表于 2008-9-3 12:48:49 | 只看该作者
水性木器漆配方揭密
水性木器漆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和稀释剂的涂料,与常用的溶剂型涂料不同,其配方体系是一个更加复杂的体系。配方设计时,不仅要关注聚合物的类型、乳液及分散体的性能,还需要合理选择各种助剂并考虑到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合理匹配。有时还要针对特殊要求选用一些特殊添加剂,最终形成适用的配方。

1 配方的基本组成
水性木器漆的基本组成如下:
(1) 聚合物乳液或分散体。这是成膜的基料,决定了漆膜的主要性能。
(2) 成膜助剂。在水挥发后,使乳液或分散体微粒形成均匀致密的膜,并能改善低温条件下的成膜性。
(3) 抑泡剂和消泡剂。抑制生产过程中漆液中产生的气泡并能使已产生的气泡逸出液 面并破泡之。
(4) 流平剂。改善漆的施工性能,形成平整的,光洁的涂层。
(5) 润湿剂。提高漆液对底材的润湿性能,改进流平性,增加漆膜对底材的附着力。
(6) 分散剂。促进颜料和填料在漆液中的分散。
(7) 流变助剂。对漆料提供良好流动流平性,减少涂装过程中的弊病。
(8) 增稠剂。增加漆液的粘度,提高一次涂装的湿膜厚度,并且对腻子和实色漆有防沉淀和防分层的作用。
(9) 防腐剂。防止漆液在贮存过程中霉变。
(10) 香精。使漆液具有愉快的气味。
(11) 着色剂。主要针对色漆而言,使得水性漆具有所需颜色。着色剂包括颜料和染料两大类,颜料用于实色漆(不显露木纹的涂装), 染料用于透明色漆(显露木纹的涂装)。
(12) 填料。主要用于腻子和实色漆中,增加固体份。
(13) pH调节剂。调整漆液的pH值,使漆液稳定。
(14) 蜡乳液或蜡粉。提高漆膜的抗划伤性和改善其手感。
(15) 特殊添加剂。针对水性漆的特殊要求添加的助剂,如防锈剂(铁罐包装防止过早生锈)、增硬剂(提高漆膜硬度)、消光剂(降低漆膜光泽)、抗划伤剂、增滑剂(改善漆膜手感)、抗粘连剂(防止涂层叠压粘连)、交联剂(制成双组份漆,提高综合性能)、憎水剂(使涂层具有荷叶效应)、耐磨剂(增加涂层的耐磨性)、紫外吸收剂(户外用漆抗老化,防止变黄)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此外,配方设计时往往还要添加少量的水以便制漆。

2 基料
水性木器漆面漆的配方中,基料即聚合物乳液或分散体占80%以上,最好在90%以上。由于乳液特别是水分散体的固体份较低(水分散体一般在30%~35%),配方设计时应尽量提高基料的用量,使得漆液中的有效成膜物含量尽可能多,这样才能保证制成的漆一道涂装漆膜较厚,丰满度高。
聚合物乳液一般较水分散体的固体份高。水性基料固体份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粘度增加很快,以至于可以稠到不能顺利制漆的程度。水分散体因粒子小,所以这种现象更显著,通常只能做成35%以下的浓度。因为乳液粒子比较大,同样固体份下的粘度小一些,一般能制成50%左右的固体份。配方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这种差别,也既采用水分散体制漆时,更要尽可能多地提高分散体的用量。
水性木器漆实色漆中有部分颜料和填料,乳液或水分散体的用量相应要降低,一般在70%~80%左右,而腻子中填料更多,乳液或分散体的用量基至可低至50%左右。

3 成膜助剂
构成乳液或分散体的聚合物通常具有高于室温的玻璃化温度Tg。为了使乳液粒子很好地融合成为均匀的漆膜必须使用成膜助剂降低最低成膜温度(MFFT)。成膜助剂是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存在于漆膜中的成膜助剂最终会逐渐逸出并挥发掉。多数成膜助剂是涂料VOC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成膜助剂应该用得越少越好。成膜助剂的量取决于配方中乳液或水分散体的用量和玻璃化温度。乳液或水分散体用量大以及聚合物的Tg高,成膜助剂的用量要大,反之用量少。配方设计时,首先考虑成膜助剂大约占乳液的或水分散体的3%~5%,或者占乳液或分散体固体份的5%~15%。但是,对Tg超过35℃的聚合物乳液可能要提高成膜助剂的用量才能保证低温成膜的可靠性,这时应逐渐提高成膜助剂的用量,直至低温(10℃左右或更低)涂装能形成不开裂、不粉化的均匀漆膜为止,找出成膜助剂的最低用量。成膜助剂的用量达乳液或分散体的15% 或更多是不可取的,应考虑更换成膜助剂再试。
成膜助剂对降低MFFT的效率与其种类有极大的关系, 获取相同用量下具有最低成膜温度的成膜助剂是配方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除降低最低成膜温度和提高漆膜致密度外,成膜助剂还能改善施工性能,增加漆的流平性,延长开放时间,提高漆的贮存稳定性,特别是低温防冻性。
成膜助剂有一个与树脂体系的相容性问题,在一个体系中很好用的成膜助剂在另一种水性木器漆中可能造成体系不稳定,或者起泡严重,或者重涂性不良。配方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且通过试验选取最佳成膜助剂。

4 消泡剂和抑泡剂
消泡剂是水性木器漆中最重要的助剂之一。漆液在涂装中因搅动会产生气泡。存在于漆液中的气泡如不及时消除, 漆膜干后, 形成不可接受的瑕疵。漆液在生产过程中、泵送和罐装时也会产生气泡, 加入消泡剂后漆中的气泡会逸出漆面而破裂。有的表面活性剂有抑制泡沫产生的作用, 从而避免生产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气泡, 特称这种助剂为抑泡剂。将消泡剂和抑泡剂两种助剂搭配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否则至少要选择一种有效的消泡剂。多数消泡剂在用量过大时会使湿漆膜产生缩孔, 因而消泡剂的用量以能基本消除气泡为原则, 不可过度追求消泡效果, 以免出现缩孔等副作用。
消泡剂的用量占整个配方的0.05%~0.5%, 最好在0.1% 左右,对超过0.5% 才有好的消泡效果的情况, 应考虑更换消泡剂。

5 润湿流平剂
润湿流平剂能有效地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显著改善水性木器漆的施工效果。加入润湿流平剂后漆对底材的润湿性能和渗透性增加,漆液的流平性得到改善,有时还能克服缩边(镜框效应)问题。更重要的是流平剂能解决常见的缩孔问题,特别是过度使用消泡剂后引起的缩孔。过量的流平剂会抵消消泡剂的消泡作用,使得漆液在施工时产生气泡,有的还有明显的稳泡作用,所以应尽量选用流平性好、起泡性低、稳泡性小的润湿流平剂。流平剂与消泡剂的配合,包括品种的选择和用量的控制,是水性木器漆配方研究的重点。
流平剂一般用量在0.1%~1.0%,最好控制在0.3% 左右,当消泡剂超量时,为了克服缩孔,流平剂的用量甚至会超过1%。腻子配方中可不用流平剂。

6 流变助剂
流变助剂提供高剪切条件下的流平效果,使涂刷后的漆液能尽快流平,减少刷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流平作用减弱,漆膜固定,又可避免漆液在垂直面上产生流挂。
流变助剂的用量通常为漆总量的0.1%~1.0%。有些流变助剂有增稠作用,使用量更不能太大。

7 增稠剂
增稠剂提供低剪切条件下的粘度。漆液粘度大,一次涂装成膜厚,漆膜丰满度高。更主要的是可防止高粘度配方漆中固体组份的沉降, 这对实色漆,腻子和加有消光粉的哑光漆是十分重要的,否则漆在贮存时会发生沉淀、分水等弊病。
增稠剂的用量控制在0~0.5%,并且要用水或成膜助剂如丙二醇、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乙醚或乙二醇丁醚等稀释后添加,以利于迅速分散,防止絮凝和结块。

8 防腐剂
对于异噻唑啉类防腐剂用量在0.1% 已足能防止漆液在贮存过程中霉变。加0.1%的防腐剂后,密封贮存两三年不成问题。

9 香精
香精的用量只要能起到改善漆液的气味作用即可,用量0.05% 左右已足够,个别情况可高至0.1%,当然也可以不用。

10 pH调节剂
乳液或水分散体的pH值为8~9时不必再用pH调节剂, 否则制漆过程中要加0.05~0.1% 的pH调节剂, 将漆液的pH值调至7~9。许多水性木器漆只有在中性至微碱性条件下才能稳定,当pH值过高或过低时,漆液可能会产生絮凝、沉淀、返粗、施工性能恶化等现象,应予以充分重视。

11 蜡乳液
蜡乳液要加至配方总量的2%~8%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过多的蜡乳液影响漆膜??度并降低层间附着力, 用量为3~5% 最好。腻子不用蜡乳液,除非有特殊的表面效果要求。一般实色漆中多不必加蜡乳液。有时蜡乳液可用蜡粉代替。

12 颜料和填料
实色漆中,以白漆为例,钛白粉用量要能保证漆膜有足够的遮盖力, 钛白粉的用量不应低于13%, 但也不必高于22%,这种情况与溶剂型白漆是一样的。填料可少加或不加。然而,水性腻子中必须加少量填料, 如滑石粉、重钙以及硬脂酸锌等,总用量在15~30%之间均可。填料越多,腻子的透明性越差, 但填隙性越好。配方中有颜填料时要加入颜填料总量2~10% 的润湿分散剂帮助颜填料的分散。

13 其他
针对特殊要求, 可选用某些特殊的添加剂, 其总量不会超过5% 。其中哑光漆根据哑度要求不同消光粉可在0~4%之间选择。水性漆比溶剂性漆容易消光, 全哑水性木器漆中消光粉的用量也不会超过4% 。
室内用水性木器漆很少用紫外吸收剂,对用TDI制的乳液或水分散体生产的清漆以及户外用漆,特别是户外用白漆最好添加0.2~0.6%的紫外吸收剂,以阻止光降解和降低光致变色的速度。防锈剂的用量为0.05~0.3%, 憎水剂的用量为0.1~5%, 增滑剂为0.1~0.5% 等等。
双组份水性木器漆所用交联剂用量, 依交联机理不同和品种不同有很大差别, 少的只加1%~3%已足,多的可能用到30%~50%才能有很好的交联效果。
配方中常常要加入部分去离子水,一般不超过10%,主要作用是调节粘度,改善施工性能,或用来溶解某些组分,配制漆时利于添加混合。
总之, 水性木器漆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乳液或水分散体的用量尽可能多些;(2)助剂品种尽可能少些, 能不用的就不用;(3)多数助剂用量不当均有负作用, 因此助剂用量尽可能少;(4)颜料,填料用量以少为好, 只要能达到目的, 越少越好。水性木器漆配方中各组份大致用量汇总如下。

表 水性木器漆配方中各组分的用量(质量 %)        

组分             清漆        实色漆       水性腻子
去离子水         < 10       < 10         < 10
乳液或水分散体    ≥ 80       70~80        ≥ 50
成膜助剂         3~10       3~8          2~8
消泡抑泡剂       0.05~0.5   0.1~0.5      0.1~0.5
流平剂           0.1~1.0    0.1~1.0     0~1.0
增稠剂           0~0.5      0~0.5        0.1~1.0
防腐剂           ~0.1       ~0.1         ~0.1
香精             0~0.1     0~0.1        0~0.1
pH 调节剂        0~0.1     0~0.1        0~0.1
蜡乳液          0~8        0~8          0
颜料、填料      0 ≤ 25     15~30
流变助剂       0.1~1.0    0.1~1.0  
其他          < 5        < 5            0
     

0

主题

2359

帖子

43

专家分

论坛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专家分
43 分

论坛编辑认证专家

QQ
9#
发表于 2008-9-3 12:50:34 | 只看该作者
     

4

主题

282

帖子

2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2 分
QQ
10#
发表于 2008-9-3 12:5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wyj7506 的帖子

谢谢斑竹分享资料! :lol
     

0

主题

2359

帖子

43

专家分

论坛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专家分
43 分

论坛编辑认证专家

QQ
11#
发表于 2008-9-3 12:52:59 | 只看该作者
涂料消泡剂的种类、筛选与确定
    不相溶性、高度的展布能力和低的表面张力是每种消泡剂都需具有的重要性质。水性木器漆常用的消泡剂主要是矿物油类和有机硅化合物两大类。

    矿物油类消泡剂的成本较低、消泡能力较弱,主要由约85%的载体油和l5%的憎水颗粒所组成,憎水颗粒一般用憎水的气相二氧化硅,还有硬脂酸金属盐和脂肪酸衍生物组成,最新的憎水颗粒还采用聚脲化合物,这类消泡剂易出现漆膜发黑现象,可用于光泽不高的腻子、底漆,其代表品种有德谦公司的082消泡剂;有机硅树脂类消泡剂是现在水性木器漆主要选用的消泡剂,主要为强憎水有机硅的乳液如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所组成,它对光泽和透明性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在高光泽、透明面漆中应尽量采用这类消泡剂,代表品种有迪高公司的805消泡剂和902消泡剂。

    消泡剂的评价和使用

    消泡剂在水性木器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保证生产能顺利进行,二是保证施工时不产生泡沫,赋予一个良好的漆膜。消泡剂在涂料中使用不当会产生副作用,除了引起缩孔外,还会引起漆膜光泽下降,附着力和耐水性降低。所以一定要注意综合性能的考核,注意消泡剂品种的选择和控制其添加量。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选择消泡剂。实验条件:水性树脂(聚氨酯乳液)88%,乙二醇丁醚5%,润湿剂0.2%,添加适量的消泡剂,在2000r/min、60rain条件下高速分散,评价方法:根据容器中漆样产生的泡沫多少,评价消泡剂的抑泡能力,并用75m湿膜制备器在玻璃上制膜,评价消泡剂的相容性、漆膜光泽、缺陷等;在木板上涂刷试验评价消泡剂的消泡能力。表1为不同消泡剂的性能评价比较。故对于聚氨酯乳液体系的水性木器涂料,选用有机硅树脂类消泡剂可达到较好的消泡效果。加入量以0.2%为宜。

    另外,消泡剂往往容易分层,即使不分层,在使用前也要搅拌均匀,必要时用水或助溶剂稀释(因稀释后的消泡剂贮存稳定性差,建议现用现稀释)。加入时要在搅拌下缓慢加入,必要时分步添加,会得到满意的效果。例如在研磨时加入强的消泡剂(如805消泡剂),调漆时可以添加消泡能力弱一点的消泡剂(如902消泡剂),这样能防止水性木器漆在施工时,漆膜产生缩孔、针孔、鱼眼等弊病。搅拌时的剪切力是用来保证消泡剂的粒子大小有一个好的分布,但过度的剪切力使得消泡剂粒子过小而减弱消泡效果;不充分乳化的消泡剂也有害处,添加时相对低的剪切力最初产生的效果也许很好,但大多数情况下,这样是不够的;在漆的贮存过程中,消泡剂粒子会形成较大的液滴,导致涂料发泡和表面缺陷的倾向都增加。
     

0

主题

2359

帖子

43

专家分

论坛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专家分
43 分

论坛编辑认证专家

QQ
12#
发表于 2008-9-3 12:53:50 | 只看该作者
水性木器漆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和稀释剂的涂料,与常用的溶剂型涂料不同,其配方体系是一个更加复杂的体系。配方设计时,不仅要关注聚合物的类型、乳液及分散体的性能,还需要合理选择各种助剂并考虑到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合理匹配。有时还要针对特殊要求选用一些特殊添加剂,最终形成适用的配方。

  1 配方的基本组成

  水性木器漆的基本组成如下:
  (1) 聚合物乳液或分散体。这是成膜的基料,决定了漆膜的主要性能。
  (2) 成膜助剂。在水挥发后,使乳液或分散体微粒形成均匀致密的膜,并能改善低温条件下的成膜性。
  (3) 抑泡剂和消泡剂。抑制生产过程中漆液中产生的气泡并能使已产生的气泡逸出液 面并破泡之。
  (4) 流平剂。改善漆的施工性能,形成平整的,光洁的涂层。
  (5) 润湿剂。提高漆液对底材的润湿性能,改进流平性,增加漆膜对底材的附着力。
  (6) 分散剂。促进颜料和填料在漆液中的分散。
  (7) 流变助剂。对漆料提供良好流动流平性,减少涂装过程中的弊病。
  (8) 增稠剂。增加漆液的粘度,提高一次涂装的湿膜厚度,并且对腻子和实色漆有防沉淀和防分层的作用。
  (9) 防腐剂。防止漆液在贮存过程中霉变。
  (10) 香精。使漆液具有愉快的气味。
  (11) 着色剂。主要针对色漆而言,使得水性漆具有所需颜色。着色剂包括颜料和染料两大类,颜料用于实色漆(不显露木纹的涂装), 染料用于透明色漆(显露木纹的涂装)。
  (12) 填料。主要用于腻子和实色漆中,增加固体份。
  (13) pH调节剂。调整漆液的pH值,使漆液稳定。
  (14) 蜡乳液或蜡粉。提高漆膜的抗划伤性和改善其手感。
  (15) 特殊添加剂。针对水性漆的特殊要求添加的助剂,如防锈剂(铁罐包装防止过早生锈)、增硬剂(提高漆膜硬度)、消光剂(降低漆膜光泽)、抗划伤剂、增滑剂(改善漆膜手感)、抗粘连剂(防止涂层叠压粘连)、交联剂(制成双组份漆,提高综合性能)、憎水剂(使涂层具有荷叶效应)、耐磨剂(增加涂层的耐磨性)、紫外吸收剂(户外用漆抗老化,防止变黄)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此外,配方设计时往往还要添加少量的水以便制漆。

  2 基料

  水性木器漆面漆的配方中,基料即聚合物乳液或分散体占80%以上,最好在90%以上。由于乳液特别是水分散体的固体份较低(水分散体一般在30%~35%),配方设计时应尽量提高基料的用量,使得漆液中的有效成膜物含量尽可能多,这样才能保证制成的漆一道涂装漆膜较厚,丰满度高。

  聚合物乳液一般较水分散体的固体份高。水性基料固体份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粘度增加很快,以至于可以稠到不能顺利制漆的程度。水分散体因粒子小,所以这种现象更显著,通常只能做成35%以下的浓度。因为乳液粒子比较大,同样固体份下的粘度小一些,一般能制成50%左右的固体份。配方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这种差别,也既采用水分散体制漆时,更要尽可能多地提高分散体的用量。

  水性木器漆实色漆中有部分颜料和填料,乳液或水分散体的用量相应要降低,一般在70%~80%左右,而腻子中填料更多,乳液或分散体的用量基至可低至50%左右。

  3 成膜助剂

  构成乳液或分散体的聚合物通常具有高于室温的玻璃化温度Tg。为了使乳液粒子很好地融合成为均匀的漆膜必须使用成膜助剂降低最低成膜温度(MFFT)。成膜助剂是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存在于漆膜中的成膜助剂最终会逐渐逸出并挥发掉。多数成膜助剂是涂料VOC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成膜助剂应该用得越少越好。成膜助剂的量取决于配方中乳液或水分散体的用量和玻璃化温度。乳液或水分散体用量大以及聚合物的Tg高,成膜助剂的用量要大,反之用量少。配方设计时,首先考虑成膜助剂大约占乳液的或水分散体的3%~5%,或者占乳液或分散体固体份的5%~15%。但是,对Tg超过35℃的聚合物乳液可能要提高成膜助剂的用量才能保证低温成膜的可靠性,这时应逐渐提高成膜助剂的用量,直至低温(10℃左右或更低)涂装能形成不开裂、不粉化的均匀漆膜为止,找出成膜助剂的最低用量。成膜助剂的用量达乳液或分散体的15% 或更多是不可取的,应考虑更换成膜助剂再试。

  成膜助剂对降低MFFT的效率与其种类有极大的关系, 获取相同用量下具有最低成膜温度的成膜助剂是配方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除降低最低成膜温度和提高漆膜致密度外,成膜助剂还能改善施工性能,增加漆的流平性,延长开放时间,提高漆的贮存稳定性,特别是低温防冻性。

  成膜助剂有一个与树脂体系的相容性问题,在一个体系中很好用的成膜助剂在另一种水性木器漆中可能造成体系不稳定,或者起泡严重,或者重涂性不良。配方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且通过试验选取最佳成膜助剂。

  4 消泡剂和抑泡剂

  消泡剂是水性木器漆中最重要的助剂之一。漆液在涂装中因搅动会产生气泡。存在于漆液中的气泡如不及时消除, 漆膜干后, 形成不可接受的瑕疵。漆液在生产过程中、泵送和罐装时也会产生气泡, 加入消泡剂后漆中的气泡会逸出漆面而破裂。有的表面活性剂有抑制泡沫产生的作用, 从而避免生产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气泡, 特称这种助剂为抑泡剂。将消泡剂和抑泡剂两种助剂搭配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否则至少要选择一种有效的消泡剂。多数消泡剂在用量过大时会使湿漆膜产生缩孔, 因而消泡剂的用量以能基本消除气泡为原则, 不可过度追求消泡效果, 以免出现缩孔等副作用。

  消泡剂的用量占整个配方的0.05%~0.5%, 最好在0.1% 左右,对超过0.5% 才有好的消泡效果的情况, 应考虑更换消泡剂。

  5 润湿流平剂

  润湿流平剂能有效地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显著改善水性木器漆的施工效果。加入润湿流平剂后漆对底材的润湿性能和渗透性增加,漆液的流平性得到改善,有时还能克服缩边(镜框效应)问题。更重要的是流平剂能解决常见的缩孔问题,特别是过度使用消泡剂后引起的缩孔。过量的流平剂会抵消消泡剂的消泡作用,使得漆液在施工时产生气泡,有的还有明显的稳泡作用,所以应尽量选用流平性好、起泡性低、稳泡性小的润湿流平剂。流平剂与消泡剂的配合,包括品种的选择和用量的控制,是水性木器漆配方研究的重点。

  流平剂一般用量在0.1%~1.0%,最好控制在0.3% 左右,当消泡剂超量时,为了克服缩孔,流平剂的用量甚至会超过1%。腻子配方中可不用流平剂。

  6 流变助剂

  流变助剂提供高剪切条件下的流平效果,使涂刷后的漆液能尽快流平,减少刷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流平作用减弱,漆膜固定,又可避免漆液在垂直面上产生流挂。

  流变助剂的用量通常为漆总量的0.1%~1.0%。有些流变助剂有增稠作用,使用量更不能太大。

  7 增稠剂

  增稠剂提供低剪切条件下的粘度。漆液粘度大,一次涂装成膜厚,漆膜丰满度高。更主要的是可防止高粘度配方漆中固体组份的沉降, 这对实色漆,腻子和加有消光粉的哑光漆是十分重要的,否则漆在贮存时会发生沉淀、分水等弊病。

  增稠剂的用量控制在0~0.5%,并且要用水或成膜助剂如丙二醇、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乙醚或乙二醇丁醚等稀释后添加,以利于迅速分散,防止絮凝和结块。

  8 防腐剂

  对于异噻唑啉类防腐剂用量在0.1% 已足能防止漆液在贮存过程中霉变。加0.1%的防腐剂后,密封贮存两三年不成问题。

  9 香精

  香精的用量只要能起到改善漆液的气味作用即可,用量0.05% 左右已足够,个别情况可高至0.1%,当然也可以不用。

  10 pH调节剂

  乳液或水分散体的pH值为8~9时不必再用pH调节剂, 否则制漆过程中要加0.05~0.1% 的pH调节剂, 将漆液的pH值调至7~9。许多水性木器漆只有在中性至微碱性条件下才能稳定,当pH值过高或过低时,漆液可能会产生絮凝、沉淀、返粗、施工性能恶化等现象,应予以充分重视。

  11 蜡乳液

  蜡乳液要加至配方总量的2%~8%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过多的蜡乳液影响漆膜??度并降低层间附着力, 用量为3~5% 最好。腻子不用蜡乳液,除非有特殊的表面效果要求。一般实色漆中多不必加蜡乳液。有时蜡乳液可用蜡粉代替。

  12 颜料和填料

  实色漆中,以白漆为例,钛白粉用量要能保证漆膜有足够的遮盖力, 钛白粉的用量不应低于13%, 但也不必高于22%,这种情况与溶剂型白漆是一样的。填料可少加或不加。然而,水性腻子中必须加少量填料, 如滑石粉、重钙以及硬脂酸锌等,总用量在15~30%之间均可。填料越多,腻子的透明性越差, 但填隙性越好。配方中有颜填料时要加入颜填料总量2~10% 的润湿分散剂帮助颜填料的分散。

  13 其他

  针对特殊要求, 可选用某些特殊的添加剂, 其总量不会超过5% 。其中哑光漆根据哑度要求不同消光粉可在0~4%之间选择。水性漆比溶剂性漆容易消光, 全哑水性木器漆中消光粉的用量也不会超过4% 。

  室内用水性木器漆很少用紫外吸收剂,对用TDI制的乳液或水分散体生产的清漆以及户外用漆,特别是户外用白漆最好添加0.2~0.6%的紫外吸收剂,以阻止光降解和降低光致变色的速度。防锈剂的用量为0.05~0.3%, 憎水剂的用量为0.1~5%, 增滑剂为0.1~0.5% 等等。

  双组份水性木器漆所用交联剂用量, 依交联机理不同和品种不同有很大差别, 少的只加1%~3%已足,多的可能用到30%~50%才能有很好的交联效果。
  配方中常常要加入部分去离子水,一般不超过10%,主要作用是调节粘度,改善施工性能,或用来溶解某些组分,配制漆时利于添加混合。

  总之, 水性木器漆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乳液或水分散体的用量尽可能多些;(2)助剂品种尽可能少些, 能不用的就不用;(3)多数助剂用量不当均有负作用, 因此助剂用量尽可能少;(4)颜料,填料用量以少为好, 只要能达到目的, 越少越好
     

0

主题

2359

帖子

43

专家分

论坛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专家分
43 分

论坛编辑认证专家

QQ
13#
发表于 2008-9-3 12:55:53 | 只看该作者
涂料配方:水性木器漆清漆
配方名称
水性木器漆清漆
详细配方
配方说明
配方及工艺
原材料                 质量比       体积份数
                        /磅          /加仑

按如下顺序加入各组分,高速剪切均匀
树脂Joncryl1980        575.1         69.60
消泡剂Surfynol104H      9.6          1.20

按如下顺序加入各组分,并且高速剪切,直至没有油缩:
水                      118.6         14.20
溶剂Dowanol DPnB        37.2          4.93
溶剂Dowanol DPM         45.0          5.60
氟碳表面活性剂FHC433O5  0.4           0.05 

按如下顺序加入各组分,分散均匀:
水                      35.0          4.19
增稠剂RHEOLATE*288      2.0           0.23
总计                    822.9        100.00 

理论数据:
密度Density,lbs/gal                  8.23
质量固含量%                         30.15
体积固含量%                         30.39
VOC g/L                              246.00
粘度Viscosity,#Zahn/s                20~30

内容说明
    
    Joncryll980是来自庄臣公司的水性自交联的丙烯酸树脂,经比较,它具有接近80℃的玻璃化温度和耐化学性能,并有很好的混溶性等特点,也可以通过实验选择其它的水性聚氨酯树脂与其混合使用。另外,在配合溶剂展现成膜方面也很突出。

    Surfynol 104H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在这个体系里用作消泡剂,必须采用最少的数量来控制泡沫,否则,过量的消泡剂会导致湿膜的收缩。Dowanol DPnB和Dowanol DPM分别是溶剂二丙二醇丁醚和二丙二醇甲醚,选择它们的理由是:第一,DPNB和DPM有优良的环保性,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比较小;第二,醇醚类能降低冰点,即使温度降低到足以使溶液结冰的程度,因而作用于乳液颗粒上的压力较小,赋予树脂良好的成膜;第三,加入醇醚是控制乳胶漆的干燥速率,从而使涂膜边缘的湿重叠不会崩裂,当水分从乳胶漆膜中蒸发时,调节涂料的蒸发速度,还能促进各组分之间的互溶。

     FHC4305是一种氟碳类的表面活性剂,它的优秀之处在于能够起到润湿和流平作用,从而节省了成本,同时这种表面活性剂不家其它有机硅材料那样容易造成重涂性问题,氟碳表面活性剂FHC-4305具有优良的降低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的能力。因此,由润湿所引发的层间铺展、附着问题和由流动所引发的表面平整、光洁问题都能有效的被解决。

    RHEOLATE 288是聚氨酯类聚合物,能使涂料以增稠的方式获得流平,这是一个经典的方法。在这个配方当中尽可能地避免采用有机硅材料,并不是有机硅材料不好,而是充分考虑木材对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的要求选用大部分溶剂与FHC配合,提高了配方的通用性和有效性。针对许多施工工人把木器漆冲释后使用的问题,我们这个配方在固体含量的设计上有了保障,但笔者仍然不建议冲释使用,而是使用诸如R288这类的增稠剂调整出厂的粘度,以适应施工要求。
     

0

主题

2359

帖子

43

专家分

论坛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专家分
43 分

论坛编辑认证专家

QQ
14#
发表于 2008-9-3 12:57:38 | 只看该作者
水性木器漆中助剂的选择与应用
摘要:对水性木器漆中助剂的应用以及对面漆表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助剂的选择与应用归结为表面张力的调整、起泡与消泡的控制、流平与流动的改善。对水性木器漆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性木器漆;水性树脂;消泡剂;润湿剂;流平剂;流变改性剂
   1 前言
    水性木器漆的发展顺应了环保法规的要求,大量减少了木器漆中有机化合物的释放量(VOC),正在成为继内外墙建筑乳胶涂料之后的又一市场热点。水性木器漆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水性树脂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成熟,漆膜的各项性能主要取决于水性树脂性能,但配方技术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而配方技术的核心就是助剂的选择与合理应用。
    与溶剂型木器漆一样,按施工的先后顺序,水性木器漆可分为水性腻子、水性封底漆、水性面漆;根据面漆中颜料的含量,面漆可分为清漆和着色漆;根据面漆的光泽度又可分为高光泽漆、半光面漆和哑光面漆等。它们各有其性能特点和要求。
    水性木器面漆在性能上与溶剂型木器漆要求相同,但是用水替代了有机溶剂后,从生产到施工、漆膜性能的控制等,均产生了新的技术难题,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出现的技术难题可以从相对比较成熟的溶剂性木器漆技术和水性乳胶涂料技术两个角度考虑加以解决:一方面,水性木器漆多用于门窗、附墙板、地板、家具等,多为清漆,光泽从高光到哑光,透明、丰满度高、手感好、漆膜平整度高。在漆的润湿、流动、流平、漆膜表面缺陷控制等方面可以参考溶剂性木器漆的特点。另一方面,水性木器清漆中,树脂固含量大约占30%,其余60%~70%为水和有机溶剂。水的表面张力高,为72mN/m,对基材的润湿能力差;水性树脂体系为乳液型或水分散型,如果分散稳定,需要添加多种助剂,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与溶剂型相比,体系的相容性易出现问题。溶剂型木器漆多为树脂溶液,有机溶剂的表面张力数值约为(30~40)mN/m,润湿好,溶解能力强,体系相容性较好。因此,水性木器清漆作为一个水油两相体系,必然会存在表面张力不平衡、起泡与消泡、流动与流平等影响漆膜表面性能的问题。
   2 表面张力不平衡对水性木器面漆的影响
   2.1 润湿剂的选择
   水性木器漆从涂膜形成开始到干燥为止的过程中,始终存在表面张力不平衡的现象。
   首先是在润湿过程——指基材表面的空气被液体涂料所取代的过程,良好的润湿过程要保证液体涂料的表面张力小于基材的临界面张力。水性木器清漆的构成为水性树脂(30%)、水、助溶剂(多元醇醚类等)、助剂;水性树脂的种类有丙烯酸乳液、丙烯酸分散体、聚氨酯分散体(单组分、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混合物等。水性木器树脂的表面张力与树脂的种类和分散状态有关,一般水性醇酸树脂、聚氨酯分散体的润湿性较好,而丙烯酸乳液或分散体的表面张力较高,润湿性较差。水的表面张力高,助溶剂的表面张力较低。要实现良好的润湿、铺展效果,必须选择适当的基材润湿剂。基材润湿剂能有效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增加对木材的润湿剂能有效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增加对木材的润湿性和渗透性,提高层间附着力。基材润湿剂主要为各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如烷央基醚类)、阴离子、炔二醇类、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作为水性木器润湿剂,要求用量小,降低表面张力效率高,相容性好,一般要溶于水,与体系其它组分相容性好,不会引起重涂和附着力下降的问题,低气泡,不稳泡,对水的敏感性低。常用的润湿剂性能比较见表1。
    表1   润湿种类与性能对比
种类               牌号2              静态表张力             动态表张力     
非离子                        PE—100                35
阴离子                        H—875                          37.0(0.1%)1                            42.0(0.1%)
                                         30.0(0.5%)                30.0(0.5%)
氟碳类                                                              21.2                              72.4
炔二醇类                                                          33.0                              35.0
聚醚改性聚硅氧烷       H—140                          25(0.5%)                  50(0.5%)
起泡性            重涂性               耐水性                水溶性
强                               好                          差                                 好
强                               好                                  差                                较好
强                               差                                  好
弱                              好                                  稍差                                差
较强                            稍差                              较好                                稍差

     2.2 润湿剂应用性能对比
      润湿剂除了对基材润湿有显著作用,还调整漆膜干燥过程中表面张力不平衡,改善漆的流动与流平,是实现漆膜平整度控制的主要因素。比如,在涂膜干燥过程中,随着溶剂和水的挥发,会出现贝纳尔德漩涡现象,是由于溶剂的挥发导致体系垂直和平面上出现表面张力差,导致漆膜不平整(如缩孔、桔皮、针孔、缩边等),润湿剂可以起到调整系表面张力、改善组分之间的相容性的作用。以下做了在丙烯酸/聚氨酯分散体中润湿剂的应用性能比较实验。实验配方见表2。
表2 实验配方

原材料                        质量百分比               备注  
NeoPacE-106                                    88.0                              丙烯酸/聚氨酯
水                                                      8.9
丙二醇丁醚                                        2.0                                 工业级
润湿剂                                               0.4
FoamStar A34                                    0.6                                  消泡剂
pH调节剂                                          0.1
合计                                                 100.0
    在2000r/min下高速分散60min后慢速消泡,在木板、3M胶片上涂刷,评价润湿性和流平性,结果见表1。


   实验结论:
   润湿性:H-140H-875>H-110、对比产品>H-120
   抗缩孔:H-140>H-875>H-110、H-120、对比产品
   抗起泡:H-120> H-110> H-140>对比产品> H-875
   3 起泡与消泡对水性木器面漆的影响
   与其它的水性涂料一样,水性木器漆的生产和施工过程会引起空气、并产生起泡;另外,某些树脂在成膜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也会产生起泡;漆膜涂布过程中,会将基材空隙中的气泡置换出来。水性木器漆中含有的表面活性物质会促进并稳定气泡,这类物质包括:润湿分散剂、基材润湿剂、表面增滑流平剂、流变改性剂、基料中的低分子量的成分等。抑泡和消泡时水性木器漆生产、施工,乃至涂膜干燥过程中始终存在的问题。
   3.1 消泡剂的消泡机理
   一般认为消泡可分为以下四个过程:消泡剂吸附到泡膜的表面;消泡剂渗透到泡膜的表面;消泡剂在泡膜表面上扩散,并吸附表面活性剂;泡膜的表面张力不平衡——破泡。
   3.2 消泡剂的特征
   消泡剂应具有以下特征:消泡剂的表面张力要小于需消泡液体的表面张力;在需消泡液体中的溶解度要尽量小;要有良好的分散性、较强的扩散力;不能与所要消泡的液体起反应,不能影响乳液、树脂的稳定性;消泡持久性好。
    一个好的消泡剂应同时具有抑泡和破泡租用:①抑泡作用:在高速分散、剪切过程,能够抑制起泡的产生,并能聚结和排除小泡,使气泡提高上升速度;②破泡作用:能够破除已经产生的气泡,通常是大泡。
    一个好的消泡剂还应该具有持久消泡能力:消泡剂的有效物质在到达泡膜后,吸附了泡膜上的表面活性剂后,破除了气泡,同时提高了自身在水中的分散性,从而失去了继续消泡能力,这与水性涂料中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有关,也是造成水性涂料长期贮存后,消泡剂的消泡能力下降的原因。
  

    3.3 消泡剂的主要成分
   (1)载体、扩展剂——矿物油、石蜡、含氧油、天然油、脂肪醇。
   (2)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吸收剂——蜡皂、氨基化合物、疏水二氧化硅。
   (3)机械破坏泡沫壁层,同时也是扩展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剂——硅油、改性硅油。
   (4)调节相容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由上述成分构成的各类消泡剂在水性木器漆中的使用情况不同,在面漆中的应用比较复杂。
    3.4 矿物油类消泡剂应用实验
    在高光泽、高透明性的水性木器面漆中,首先要求消泡剂与体系的相容性好,不会影响漆膜的透明性和光泽。矿物油类的消泡剂在漆膜干燥后,矿物油会浮到漆膜表面,导致漆膜表面发乌;含有固体疏水颗粒(二氧化硅、蜡皂)的消泡剂,根据使用量的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发乌现象,影响透明性。含矿物油类消泡剂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含矿物油类消泡剂应用实验
序号    消泡剂*          用量/%     外观        光泽度(60°)   在木板上涂刷
1           Foamaster NXZ         1.0         漆表面浮油                  103                极少泡,漆膜
                                                                 表面浮油
2           FoamStar A10            1.0         不透明                         85                  较多泡
3           Foamaster 8034         1.0     消泡剂不能完全分散   /                  /
注:*Cognis 产品。水性树脂E-106: 88%; 丙二醇丁醚: 2%; 润湿剂140:0.4%。
    3.5 消泡剂单独或配合应用实验
    在评价消泡剂相容性时,还要保证在适当的润湿剂用量下,消泡剂不会导致漆膜明显的缩孔和不平整。最后,综合评价消泡剂的抑泡、破泡能力,消泡持久能力。有时根据需要,将两种消泡剂配合使用,才能取得满意的消泡效果。
    在水性体系中,含有机硅成分的消泡剂抑泡效果明显,可用于生产阶段消泡;水分散性好、含疏水颗粒的消泡剂破泡效果显著,用于施工阶段消泡效果显著。表4、表5为几组消泡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单独或配合使用消泡剂都可以取得满意的消泡效果。
表4 消泡剂单独应用实验
序号     消泡剂      种类      用量/%     高速分散     在木板上涂刷
1             FoamStarA32   Ⅰ         0.4              抑泡较好,  较少泡,无刷
                                           脱泡较好    痕,平整
2             FoamStarA34                       0.4              抑泡好,    少泡,无刷痕,
                                           脱泡好      平整
3             FoamStarA38                       0.4              抑泡好,    极少泡,无刷痕
                                           脱泡好      ,有稍多缩孔
4             Dehydran1293   Ⅱ         1.5              抑泡一般,  无泡,轻微刷痕,
                                           破泡好     平整
5             对比产品1      Ⅲ         0.2              抑泡一般, 较多泡,较多缩
                                           脱泡一般   孔
6             对比产品2      Ⅳ         1.0              抑泡较好, 极少泡,有刷痕,
                                           脱泡较好   轻微缩孔,漆膜
                                                      轻微发乌
注:Ⅰ为星型聚合物分子与改性聚硅氧烷混合物;Ⅱ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溶液;Ⅲ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活性成分100%);Ⅳ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含疏水无机硅。水性树脂E-106:88%;丙二醇丁醚:2%;润湿剂:0.4%。
  

    从表4可以看出,对比产品1为浓缩型有机聚硅氧烷溶液,在水性体系中的良好分散性取决于剪切强度,制成的成品漆必须借助于施工工艺(如喷涂等),才能实现良好的消泡效果。对比产品2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含疏水无机硅,破泡效果好,但会带来漆膜发乌等现象。FoamStar A34、A38在具有抑泡、脱泡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较为明显的润湿、流平作用。FoamStar A3系列消泡剂为分子级消泡剂,其独特的星状聚合物分子结构渗透到气泡膜上起到降低气泡膜强度、消除气泡的作用,同时又有润湿、流平的效果,但要针对具体的水性树脂进行选择,避免出现相容性差的问题。Dehydran 1293为低浓度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溶液,它在水性体系良好的分散性,提高了破泡能力。因此,可以单独使用1293,或可以将1293和A34配合使用,同时起到抑泡、消泡和润湿作用,取得满意的消泡效果。实验结果见表5。
表5 消泡剂配合应用实验
序号    消泡剂      用量/%       玻璃上涂膜(75µm)            在木板上涂刷
                                 外观    光泽度20°/60°
1            1293/A32        0.6/0.6        平整         177.8/145.3           稍多细胞
2            1293/A34        0.6/0.6        平整         169.7/143.0           少泡
3            1293/A38        0.6/0.6        平整         173.0/144.0           极少泡
     
  注:水性树脂E-106:88%;丙二醇丁醚:2%;润湿剂H-140:0.4%。
   消泡剂的选择还要根据具体的树脂类型进行选择。表6为在丙烯酸乳液中的消泡剂性能比较实验。

表6 消泡剂应用实验

序号     消泡剂     种类      用量     高速分散     在木板上涂刷
1        FoamStar A32        Ⅰ       0.4           抑泡较好           较少泡,无刷痕、
                                       脱泡较快      平整
2        Dehydran 1293       Ⅱ      1.5       抑泡较好      无泡,平整,
                                       破泡快        清亮
3        对比产品2           Ⅲ       0.6      抑泡好         无泡,平整
                                       脱泡快        清亮

    注:水性丙烯酸乳液A-633:78%;乙二醇丁醚:8%;润湿剂H-140:0.4%。
   从以上实验结果看,在水性丙烯酸乳液体系中,对比产品2综合消泡能力最好。而Dehydran 1293的通用性强,在水性聚氨酯树脂体系和水性丙烯酸乳液体系均适用。
    4 流动和流平性对水性木器漆面漆的影响
    液体涂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流平性,才能保证形成一个平整、光滑、均匀的漆膜。流动与流平性不好,漆膜会留下刷痕、缩孔、缩边、针孔、流挂等弊病。实现良好的流动与流平性,可以从几方面考虑:调整体系表面张力、改善组分相容性、控制涂料的流变性能、调整干燥时间等。
  

    4.1 表面控制助剂对流平性的影响
    调整体系表面张力,首先要合理选择润湿剂,还可以添加表面控制助剂,表面控制助剂通常为长链(较高分子量)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这类高分子量的表面活性剂,干燥过程中在漆膜表面定向,改善了涂膜表面平整度,同时降低了漆膜表面张力,起到了润湿和防缩孔的作用,提高了漆膜的平滑性和抗划伤性能。如果种类和用量不当时,可能会带来气泡并影响漆膜的重涂性。应用于水性体系的表面增滑流平剂如Perenol S5(Cognis),在提高表面平整度的同时不会带来气泡。
    4.2 流变改性剂对流动和流平性的影响
    水性木器漆的流变性能控制,可通过添加适当的流变改性剂解决,取得流平和流挂性能的平衡。疏水改性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可以与水性树脂的疏水基团进行缔合,改善抗流挂性能,如DSX1550、DSX3256、DSX3290(Cognis),DSX3256为零VOC高度透明的聚氨酯流变改性剂,适用于低VOC、高透明度的面漆;DSX3290为强触变性增稠剂,适用于喷涂工艺,抗流挂。采用在高剪切速率下高粘度的流变改性剂,可以提高水性木器漆在高剪切速率下的粘度,改善涂刷手感,提高一道涂刷厚度,改善流动和流平性能,如DSX2000、DSX3000、其中DSX3000为零VOC流变改性剂。
   4.3 助溶剂对流动和流平性的影响
   水性木器漆配方中要应用一定量的助溶剂,其作用是辅助树脂成膜,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改善流平、流动性能,增强体系的相容性,延长漆膜干燥时间。常用的助溶剂为醇醚类及其醚酯类,如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丁醚等,由于多元醇醚类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溶解能力强,挥发速度低,并且随着挥发过程进行,该类溶剂的表面张力不会变大,考虑到对人的毒性,最好选择丙二醇醚及醚酯类。
   5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研制水性木器漆面漆配方时,要获得比较完美的漆膜外观,需针对具体的水性树脂,选择助溶剂、润湿剂、消泡剂、流平增滑剂、流变改性剂,并调整用量取得各项性能的平衡,同时还要结合涂装工艺。具体情况如下: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润湿剂,如H-140润湿性能好、起泡性低,可改善水性木器漆的基材润湿性和流平性能;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消泡剂,如Dehydran 1293的相容性好、通用性强,消泡效果好,可用于各类水性树脂体系;FoamStar A34在具有良好的抑泡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润湿作用,通常两种消泡剂配合使用可以取得最佳效果;有机硅表面控制助剂Perenol S5可以明显改善水性木器漆的流平性,提高漆膜平整度;PU类缔结性增稠剂DSX1550、3290、3256,与流平剂DSX2000、3000等配合或单独使用可以取得水性木器漆流平和流挂的平衡。其它功能助剂,如乳化蜡可改善漆膜滑爽性,消光粉可改变光泽等。

9

主题

98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一段

GG

Rank: 1

专家分
0 分
QQ
15#
发表于 2011-6-16 10:43:33 | 只看该作者
斑竹好强悍
     

34

主题

110

帖子

7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7 分
16#
发表于 2011-6-21 15:56:35 | 只看该作者
版主牛人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众涂料网 ( 沪ICP备11020344号-1 )

GMT+8, 2025-10-1 22:06 , Processed in 0.12288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