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防缩孔流平剂的分类及作用原理

[复制链接]

0

主题

65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一段

Rank: 1

专家分
0 分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6 09:2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防缩孔流平剂的分类及作用原理常用的防缩孔,流平剂主要有三种类型。
(1) 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型。这类防缩孔,流平剂是用聚醚,聚酯,长链烷基或芳烷基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随改性基团结构,数量的不同,以及聚硅氧烷分子量的差异而在用途上有所区别,但大多数都可以强烈地降低涂料的表面张力,提高涂料对底材的润湿性,防止产生缩孔;能够减少湿膜表面因溶剂挥发而产生的表面张力差,改善表面流动状态,缩短涂膜流平时间,避免出现橘皮,刷痕,辊痕,浮色等弊病;该类流平剂还能在涂膜表面形成一层极薄且光滑的膜,从而提高涂膜滑爽性及光泽。当用量在一定范围内时,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一般不会影响涂膜的附着力和重涂性。使用这一类防缩孔,流平剂时,要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用量及加入方式等,以避免出现影响涂膜层间附着性或产生缩孔等副作用。未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虽然具有降低表面张力及提高流平性等性质,但与涂料的相溶性较差,易导致涂膜缩孔,因此在现代涂料中基本不使用。聚醚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是最常用且品种最多的防缩孔,流平剂,既能降低涂料的表面张力,又能提高湿膜的流动,流平性。聚酯及芳烷基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耐高温性优良,可在200~250℃温度条件下使用。用芳烷基改性的聚甲基硅氧烷在降低涂料的表面张力,增加涂膜光泽方面的作用较小,但有显著的助流平及增滑效果,还能帮助消光粉和片状金属颜料在涂膜中的定向排列。
(2) 相溶性受到限制的长链树脂型流平剂。常用的有丙烯酸酯类均聚物或共聚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涂料的表面张力而提高对底材的润湿性及抗缩孔能力,并且因其与涂料的有限相容性而能快速地迁移到涂膜表面形成单分子层,使表面张力均匀化,抑制溶剂挥发速度,改善表面流动性,消除橘皮,刷痕等缺陷,使涂膜光滑平整。这一类流平剂对涂层之间的重涂性影响比较小,且不受固化温度的影响,可用于底漆,清漆,色漆及烘漆体系。 氟改性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由于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因此在降低表面张力,防止涂膜缩孔及改善流动,流平性等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且对重涂性影响小,是综合性能优秀的非硅类树脂型防缩孔,流平剂。
(3)以高沸点溶剂为主要成份的流平剂。使用由高沸点的芳烃类,酯类,酮类,醚类及醚酯类等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可调整溶剂的挥发速度及对树脂的溶解性,使涂膜在干燥过程中,具有较平衡的挥发速度及溶解力,防止因溶剂挥发过快,粘度过大而妨碍涂膜流动,造成流平不良的弊病,并可防止因溶剂挥发过快而引起的基料溶解性变差,析出所导致的缩孔现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3

主题

33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0 分
2#
发表于 2012-2-28 16:09:25 | 只看该作者
在线原料库,研发好帮手
说的不错,但是貌似不完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众涂料网 ( 沪ICP备11020344号-1 )

GMT+8, 2025-8-30 05:49 , Processed in 0.14703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