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yuyong25409029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起痱子,解决不了

  [复制链接]
     

14

主题

560

帖子

118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118 分
41#
发表于 2013-8-20 10:33:43 | 只看该作者
你这起痱子泡的问题,建议如下:
      一、在原配方中引入丁酯或仲丁酯后,降低CAC的量。建议你用PMA,可以少加些CYC.
      二、DBE不要引入,这条路不会通的.
      三、关于S-150比S-100要慢得多,如果你要试,用量不宜多;包括乙酯,偏快,少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2

帖子

4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4 分
42#
发表于 2013-8-20 12:49:43 | 只看该作者
在线原料库,研发好帮手
yuyong254090295 发表于 2013-8-15 10:40
我估计次方会死的很惨,体系偏弱。

请问你所指偏弱是溶解力不够强吗?
另外1:0.6:0.6是什么比什么啊?
新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2

帖子

4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4 分
43#
发表于 2013-8-20 12:54:54 | 只看该作者
TMSKY 发表于 2013-8-16 07:32
你先了解到底是痱子还是暗泡,如果是暗泡的话建议不要用S-100这类溶剂。同时还要考虑下主剂和固 ...

请问一下痱子和暗泡在表观上是怎样的啊?
产生原因又是什么啊?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739

帖子

459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Rank: 3Rank: 3

专家分
459 分
QQ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5:3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uyong254090295 于 2013-8-20 16:35 编辑
dazenguv 发表于 2013-8-20 12:54
请问一下痱子和暗泡在表观上是怎样的啊?
产生原因又是什么啊?谢谢


以前还挺懂的,现在有点糊涂了,还是请论坛高手来解答吧。我只说说我的理解——好的溶剂能降低高分子聚合物的Tg,自然释放性更好【溶剂释放性并不表现出与挥发性和溶解力相平行(书上如是说)】,如果混合溶剂在湿膜阶段释放50%以上,进入干膜阶段,此时溶剂从自由体积中缓慢扩散,此时自身分子形状越规整,分子越小,越有利于扩散。

综上,慢干溶剂应选用超强释放性、分子小,形状规整的、气味小的、便宜的组分——似乎搞油漆的这是一个遥远的梦,达到上面这些条件,才能解决痱子和暗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674

帖子

448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Rank: 3Rank: 3

专家分
448 分
45#
发表于 2013-8-20 22:26:32 | 只看该作者
yuyong254090295 发表于 2013-8-20 15:30
以前还挺懂的,现在有点糊涂了,还是请论坛高手来解答吧。我只说说我的理解——好的溶剂能降低高分子聚 ...

能不能赐教一个不起暗泡的稀释剂配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739

帖子

459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Rank: 3Rank: 3

专家分
459 分
QQ
4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06:39: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uyong254090295 于 2013-8-21 07:14 编辑
hchg 发表于 2013-8-20 22:26
能不能赐教一个不起暗泡的稀释剂配方?


很简单,XYL  50
              BAC  50 ,不管你什么起暗泡,都能解决,前提是不管其他性能,你信不?如果仅仅只是为解决暗泡问题本身,不管其他性能,对于很多人都不是问题,没有所谓不起暗泡的方子,哑光漆,闭着眼睛也起不了暗泡,亮光漆Tg高,一旦后期溶剂释放性差,就会在表干后将柔软的表面顶起,所以溶剂体系在设计时要注意梯度,在高温高湿环境,溶剂中速挥发组分承载着从湿膜到干膜的关键转变,太快则过早进入干膜,对后期释放性造成严峻挑战,太慢,则会大量滞留漆膜,在后期漆膜巨大内应力作用下,挥发将漆膜顶起,如果超慢,慢到不挥发,反而对防止暗泡有帮助。

       所以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速挥发组分应该稍微慢一点,但与慢干组分梯度不要过大,以免造成慢干水后期富集,慢干水也不要太慢,在高分子聚合物Tg上升到室温之前扩散出去。
       仅仅在稀释剂上下功夫,并不能预防所有的暗泡,但一个好的溶剂系统(稀释剂起主要作用),是可以避免暗泡产生的,暗泡就是溶剂的挥发困扰,还有什么比直接从溶剂上下功夫更快呢?
        至于系统中存在稳泡的活性成分,或者消泡剂的不作为,或者存在水分,以至于说膜厚、底材,体系粘度,溶剂粘度,都要系统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674

帖子

448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Rank: 3Rank: 3

专家分
448 分
47#
发表于 2013-8-21 19:58:59 | 只看该作者
yuyong254090295 发表于 2013-8-21 06:39
很简单,XYL  50
              BAC  50 ,不管你什么起暗泡,都能解决,前提是不管其他性能,你信不? ...

这就对了,相当的全面,这不就是你想要的答案吗?/:^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53

帖子

77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77 分
48#
发表于 2013-8-21 22:37:54 | 只看该作者
aben 发表于 2013-8-15 10:32
把第一个配方稍为修改一下:
S-100#  20
丁酯    20

我觉得还是慢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739

帖子

459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Rank: 3Rank: 3

专家分
459 分
QQ
49#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06:37: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uyong254090295 于 2013-8-22 06:42 编辑
hchg 发表于 2013-8-21 19:58
这就对了,相当的全面,这不就是你想要的答案吗?


呵呵,我就想把S-100在保证漆膜厚度的慢干体系里调整好,甚至精确到它与CAC在一个什么比例时是安全的,这是我的愿望,但天气不给力,降温了,很多实验做不了,不知道烘烤、阳光直射、强通风能够模拟到几成,早知道会降温,就不该偷懒了,真是可惜!
不过今天也有收获,看到了传说中的溶剂泡了,很兴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646

帖子

131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131 分
QQ
50#
发表于 2013-8-22 13:50:45 | 只看该作者
aben 发表于 2013-8-15 10:32
把第一个配方稍为修改一下:
S-100#  20
丁酯    20

这个做白亮光就快干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739

帖子

459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Rank: 3Rank: 3

专家分
459 分
QQ
51#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08:23: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uyong254090295 于 2013-8-23 08:44 编辑
2004844 发表于 2013-8-22 13:50
这个做白亮光就快干了点。


这配方相当抗噪!在此做一些纯理论推想,大家共同探讨(可以抠字眼,提出批评、反驳):
   
           暗泡就是溶剂的挥发困扰,解决暗泡,实质就是解决里层的干燥问题,因为表层的干燥不是问题。里层的干燥存在扩散(不是挥发)困难,即溶剂释放性受到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暗泡也是漆膜干燥速率失衡,通俗来说,就是表干太快(实干总是落后于表干)。
           漆膜挥发分为湿膜与干膜阶段,干膜阶段Tg很高,自由体积很小,溶剂分子扩散速率很慢,好的慢干水能够降低漆膜Tg,使Tg《T室,从而释放性良好。若令△T=T-Tg ,△T越大,后期溶剂释放性越好,这样我们选择慢干水就越宽泛。
           我们知道成膜的Tg 》T室(否则不可能成膜),混合溶剂能让漆膜Tg缓慢上升,在达到T室时,能够完全释放,单一溶剂不具备挥发梯度,对反应速率的控制力不是足够强大。溶液浓度和催化剂是影响V的因素,挥发速度和挥发梯度是影响溶液浓度的关键因素,而温度又显著影响容积分子的挥发,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更应该选用慢干、强溶解力的溶剂,如CAC,CYC,PMA,XYL,BAC,下面我举例:CYC   15
                                                                                                                      PMA  30
                                                                                                                      XYL   60
                                                                                                                      BAC   10
        此配方挥发速度慢,梯度平缓,对预防暗泡具有显著效果。
  
             若用   CAC    30
                       EAC     70  ,由于前期欠账太多,后期就是个神仙也拉不回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6322

帖子

5945

专家分

论坛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专家分
5945 分

论坛编辑认证专家

52#
发表于 2013-8-23 15:23:13 | 只看该作者
有两个问题LZ需要考虑一下:
暗泡通常只在平面出现,立面的话很少观察到;
拿掉配方中的有机硅只用丙烯酸的话出现暗泡的概率大幅降低;
再放大一下不用局限在木器漆领域比如汽车修补甚至是大中巴这种大面积喷涂的领域------树脂体系相对慢干,稀释剂的挥发速度也必须慢干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674

帖子

448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Rank: 3Rank: 3

专家分
448 分
53#
发表于 2013-8-23 21:25:47 | 只看该作者
yuyong254090295 发表于 2013-8-22 06:37
呵呵,我就想把S-100在保证漆膜厚度的慢干体系里调整好,甚至精确到它与CAC在一个什么比例时是安全的, ...

如果是用来配你自己做的油漆和固化剂可以这样试试,但是你是配别人的油漆这样做没什么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739

帖子

459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Rank: 3Rank: 3

专家分
459 分
QQ
54#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06:12: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uyong254090295 于 2013-8-24 06:31 编辑
tank 发表于 2013-8-23 15:23
有两个问题LZ需要考虑一下:
暗泡通常只在平面出现,立面的话很少观察到;
拿掉配方中的有机硅只用丙烯酸 ...


前辈提的第1点,即漆膜厚度的问题,事实是降低漆膜厚度,后期释放性极大增强,可以根冶暗泡; 第2点,哑光特别是全哑,极少出现暗泡,这不是有机硅能解释的吧?
很多人出现暗泡,说让油工别喷太厚,把有机硅撤掉,这在现实行不通,还不如加快干燥,调慢干水快,客户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6322

帖子

5945

专家分

论坛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专家分
5945 分

论坛编辑认证专家

55#
发表于 2013-8-24 07:19:14 | 只看该作者
yuyong254090295 发表于 2013-8-24 06:12
前辈提的第1点,即漆膜厚度的问题,事实是降低漆膜厚度,后期释放性极大增强,可以根冶暗泡; 第2点,哑 ...

呵呵,这个应该和漆膜厚度无关,立面厚涂一样不容易出现痱子;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聚酯配合脂肪族异氰酸酯要想没有暗泡可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于哑光漆我想主要是这样:首先漫反射的表面很多缺陷都可以掩盖,另一方面哑粉沉积在表面影响到有机硅的分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739

帖子

459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Rank: 3Rank: 3

专家分
459 分
QQ
5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08:16: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tank 发表于 2013-8-24 07:19
呵呵,这个应该和漆膜厚度无关,立面厚涂一样不容易出现痱子;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聚酯配合脂肪族异氰酸 ...

我实践还很久缺,说错了还请批评,立面树脂,溶剂体系偏快干,溶剂释放性好,喷漆干,富集的都是慢干水,粉料多的体糸,溶剂释放性也好,其实也是交联密度问题,关于有机硅跟脂肪族慢干体系,有待于实验再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9

帖子

1

专家分

涂料人零段

专家分
1 分
QQ
57#
发表于 2013-8-24 10:14:49 | 只看该作者
哥我现在有水性木器漆的整套体系 可以帮你解决此类问题 有需要扣扣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27

帖子

487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Rank: 3Rank: 3

专家分
487 分
58#
发表于 2013-8-24 16:03:16 | 只看该作者
同意许工观点,将S-100#换为丁BA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739

帖子

459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Rank: 3Rank: 3

专家分
459 分
QQ
59#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9:28:07 | 只看该作者
tank 发表于 2013-8-24 07:19
呵呵,这个应该和漆膜厚度无关,立面厚涂一样不容易出现痱子;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聚酯配合脂肪族异氰酸 ...

请教前辈,温度降到27度以下,以前起暗泡的方子不起了,加S-100也不起?所以,有机硅根本不是主导因素,总不能解释说27度有机硅就不会浮到漆膜表面。因此,最主要的还是梯度与挥发速度的协调,这是内因,至于高温下为何撤掉有机硅暗泡消失,其实还是溶剂释放性,总不能加粉料不起暗泡,就说暗泡是由粉料引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6322

帖子

5945

专家分

论坛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专家分
5945 分

论坛编辑认证专家

60#
发表于 2013-8-26 21:08:44 | 只看该作者
yuyong254090295 发表于 2013-8-26 19:28
请教前辈,温度降到27度以下,以前起暗泡的方子不起了,加S-100也不起?所以,有机硅根本不是主导因素,总 ...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是溶剂的影响,那么溶剂在产生暗泡的漆膜中应该是什么样的表现形式?/:^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众涂料网 ( 沪ICP备11020344号-1 )

GMT+8, 2025-5-6 21:14 , Processed in 0.12071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