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材涂料的面漆多采用饱和聚酯+全甲醚化氨基体系,在彩涂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缩孔问题,分析原因,既有涂料本身的原因,也与涂装工艺有关。 从涂料本身来说,不要使用含硅的助剂,而改用丙烯酸的流平剂,或者聚酯的流平剂,使用量可以高一点,都有助于消除缩孔缺陷。因为涂料中加有机硅助剂过多会导致涂料表面张力过低而容易产生缩孔 使用过高的粘度进行生产,也会造成缩孔。因粘度高,油漆的稀释剂含量低,对底材的润湿性不好,导致涂层间油漆张力大,产生缩孔。 油漆在固化炉内固化温度不均,也会产生缩孔。为了固化均匀,一般的固化炉在设计时通常采用分区控制炉温,各区由单独的风机控制风量,进而控制温度。油漆在固化过程中,板温逐步上升,直到达到规定的板温。如果在板材进入固化炉的起始,就使炉内温度处于较高的温度,尽管也满足油漆固化所需的温度要求,但由于初始温度过高,而造成油漆中的稀释剂挥发过快,形成板面缩孔。正确的温度控制方法,应是炉温逐步升高,达到规定的油漆温度。 出现缩孔现象时要及时停机分析,查找原因,不可盲目生产,否则会使损失加大,因缩孔缺陷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且出现缩孔的板材在卷取后,因卷取张力大,缩孔处厚度不匀,会造成缩孔处漆膜脱落。 通常缩孔来源包括:涂料,前处理,涂装室,烘道,基板等方面。生产现场处理时需要分段分析,把生产线涂装与实验室涂装相结合,找出缩孔来源,最后再解决。 另外,涂料本身虽然没有缩孔缺陷,但防缩孔能力差,碰到基材前处理不好的,就容易有缩孔。 有时因挤干辊不能挤干基板表面的冷却水,也会造成缩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