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涂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8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漆艺七题 漆藝七題

[复制链接]

1

主题

697

帖子

-1

专家分

涂料人二段

Rank: 2

专家分
-1 分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5 21:1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y]
漆艺七题
漆藝七題
[/fly]

漆黑、朱紅之美
“漆黑”一词来源于生漆。
“漆黑”一詞來源於生漆。
生漆又称大漆、天然漆,是漆树经人为地割伤而流溢出来的天然汁液。
生漆又稱大漆、天然漆,是漆樹經人為地割傷而流溢出來的天然汁液。
漆液初为乳白色,在接触空气的氧化过程中,逐渐变成红棕色,稍一厚涂,干后即近黑色。
漆液初為乳白色,在接觸空氣的氧化過程中,逐漸變成紅棕色,稍一厚塗,乾後即近黑色。
因此,黑是漆的常态 (
加入黑料的漆更黑 )

因此,黑是漆的常態 (
加入黑料的漆更黑 )

有人说,漆的黑是世界上最美最黑的黑,在我国汉语中,就有“漆黑”的词汇。
有人說,漆的黑是世界上最美最黑的黑,在我國漢語中,就有“漆黑”的詞彙。
漆黑是黑的极致,也是对黑的赞美。
漆黑是黑的極致,也是對黑的讚美。

朱红来自银朱,即硫化汞,是天然矿石,调入漆液即为朱漆。
朱紅來自銀硃,即硫化汞,是天然礦石,調入漆液即為朱漆。
它鲜明响亮、沉稳古朴,而且历久弥新,古人有“丹漆不文”、“质有余者不受饰也”之说,意为朱漆本身质地的朴素之美已经足够了,不必再加纹饰了。
它鮮明響亮、沉穩古樸,而且歷久彌新,古人有“丹漆不文”、“質有餘者不受飾也”之說,意為朱漆本身質地的樸素之美已經足夠了,不必再加紋飾了。
这也是对朱漆之美的高度肯定。
這也是對朱漆之美的高度肯定。
朱红伴随着漆黑共同谱写着中国漆艺的历史。
朱紅伴隨著漆黑共同譜寫著中國漆藝的歷史。

《韩非子·十过》篇中说,虞舜时的食器,“流漆墨其上”,禹作祭器,则“黑漆其外,而朱画其内”,可见,黑红二色的风格流传之久远。
《韓非子·十過》篇中說,虞舜時的食器,“流漆墨其上”,禹作祭器,則“黑漆其外,而朱畫其內”,可見,黑紅二色的風格流傳之久遠。
我国最早的一件木胎漆碗, 1978
年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第三文化层 (
距今 6000
6500
)
,即用朱漆髹涂而成。

我國最早的一件木胎漆碗, 1978
年出土於浙江餘姚河姆渡第三文化層 (
距今 6000
6500
)
,即用朱漆髹塗而成。

在自战国至秦汉 500
年间的漆器鼎盛时期,黑与红几乎统治着漆器的色彩。

在自戰國至秦漢 500
年間的漆器鼎盛時期,黑與紅幾乎統治著漆器的色彩。

时至今日,黑红两色依然是漆器最为本质、最具代表性、最富有魅力的色彩。
時至今日,黑紅兩色依然是漆器最為本質、最具代表性、最富有魅力的色彩。
在现代漆画中,黑天黑地、黑山黑水、朱天朱地、朱山朱水,也屡见不鲜,从而展现出漆艺色彩语言的独特优势。
在現代漆畫中,黑天黑地、黑山黑水、朱天朱地、朱山朱水,也屢見不鮮,從而展現出漆藝色彩語言的獨特優勢。

耐人寻味的是,“红黑两色成为我们民族的代表色,它实际上是我们民族色彩观的体现,是我们民族精神和个性的反映。早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即崇尚红黑两色,红色象征吉祥、喜庆、康健,黑色象征广博、深厚、稳健,这都是我们民族的性格” (
李砚祖:《造物之美》 )

耐人尋味的是,“紅黑兩色成為我們民族的代表色,它實際上是我們民族色彩觀的體現,是我們民族精神和個性的反映。早在遠古時代,先民們即崇尚紅黑兩色,紅色象徵吉祥、喜慶、康健,黑色象徵廣博、深厚、穩健,這都是我們民族的性格” (
李硯祖:《造物之美》 )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思索,漆艺中黑红两色的选择和运用,有其客观材料的原因,而我们中华民族喜欢黑红两色则主要受社会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影响。
這不能不引起我們思索,漆藝中黑紅兩色的選擇和運用,有其客觀材料的原因,而我們中華民族喜歡黑紅兩色則主要受社會觀念和審美意識的影響。
两者是一种巧合呢,或是先民们在长期的选择和运用色彩的客观限制中,逐渐地演化为人们的主观意识呢 ?
兩者是一種巧合呢,或是先民們在長期的選擇和運用色彩的客觀限制中,逐漸地演化為人們的主觀意識呢 ?

下到平民的马桶,上至帝王的龙蹲
下到平民的馬桶,上至帝王的龍蹲

大漆素有“涂料之王”的美称。
大漆素有“塗料之王”的美稱。
它的确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如漆膜坚硬、耐磨,能耐各种溶剂,防腐蚀;密封好,防渗漏、防潮;并有美丽持久的光泽。
它的確具有許多特殊的性能,如漆膜堅硬、耐磨,能耐各種溶劑,防腐蝕;密封好,防滲漏、防潮;並有美麗持久的光澤。
因此生漆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军工、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冶金采矿工业、纺织印染工业、医药工业以及古建筑和文物的保护。
因此生漆廣泛地應用於國防軍工、化學工業、石油工業、冶金采礦工業、紡織印染工業、醫藥工業以及古建築和文物的保護。
中国的先民们还最早发明了用大漆制作既美观又实用的漆器。
中國的先民們還最早發明了用大漆製作既美觀又實用的漆器。
从近年出土的楚汉漆器中,就可以说明它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近年出土的楚漢漆器中,就可以說明它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食器:杯、碟、勺、碗、盘、盆、钵
食器:杯、碟、勺、碗、盤、盆、缽

酒具:耳杯、壶、樽
酒具:耳杯、壺、樽

家具:屏风、案、几、窗槅
家具:屏風、案、幾、窗槅

交通工具:舟、车
交通工具:舟、車

化妆用具:奁
化妝用具:奩

乐器:琴、瑟、钟鼓架
樂器:琴、瑟、鐘鼓架

兵器:矛柄、盾牌、弓弩、箭矢、剑鞘、匕首柄
兵器:矛柄、盾牌、弓弩、箭矢、劍鞘、匕首柄

丧葬用具:棺、椁、苓床、镇墓兽
喪葬用具:棺、槨、苓床、鎮墓獸

近年,在北京的旧货市场上,有漆饰的掸子把、扇子骨、戥子盒、帽子筒,甚至还有农村老太太的线笸箩……这些大都是清末民初的东西,有力地说明了源远流长的漆艺传统在中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流淌着。
近年,在北京的舊貨市場上,有漆飾的撣子把、扇子骨、戥子盒、帽子筒,甚至還有農村老太太的線笸籮……這些大都是清末民初的東西,有力地說明了源遠流長的漆藝傳統在中華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流淌著。

几年前,到苏州写生,走在水乡的小巷里,看到家家门口都晾着木制朱漆马桶,有的马桶盖上雕着图案,有的还用黑漆描绘着花纹,虽然说起来有点不雅,但不能不佩服这是对大漆抗潮防腐功能的最佳利用。
幾年前,到蘇州寫生,走在水鄉的小巷裡,看到家家門口都晾著木製朱漆馬桶,有的馬桶蓋上雕著圖案,有的還用黑漆描繪著花紋,雖然說起來有點不雅,但不能不佩服這是對大漆抗潮防腐功能的最佳利用。
这使我忽然想到皇宫,那些雕龙画凤、描金嵌玉的龙蹲、龙床,不也是用漆来装饰吗 ?
可见从宫廷到民间,从帝王到平民,生活中都离不开漆和漆器。

這使我忽然想到皇宮,那些雕龙画鳳、描金嵌玉的龍蹲、龍床,不也是用漆來裝飾嗎 ?
可見從宮廷到民間,從帝王到平民,生活中都離不開漆和漆器。

几千年来,大漆和漆器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幾千年來,大漆和漆器一直伴隨著人們的生活,美化著人們的生活。
可是,好像忽然在一夜之间,大漆和漆器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大漆与漆器和我们陌生了。
可是,好像忽然在一夜之間,大漆和漆器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大漆與漆器和我們陌生了。
在反思现代工业文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正面与负面影响的时候,在世界到处充斥着合成物质、造成环境污染的时候,难道不应该大声地呼唤传统工艺--漆器和大漆的回归吗 ?
在反思現代工業文明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正面與負面影響的時候,在世界到處充斥著合成物質、造成環境污染的時候,難道不應該大聲地呼喚傳統工藝--漆器和大漆的回歸嗎 ?

雾里看花,水中观鱼
霧裡看花,水中觀魚

一个著名画家曾说,看漆画犹如雾里看花、水中观鱼,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一個著名畫家曾說,看漆畫猶如霧裡看花、水中觀魚,有一種朦朧的美感。
一些观众也说漆画中有一种神秘感,让人捉摸不透。
一些觀眾也說漆畫中有一種神秘感,讓人捉摸不透。

朦胧美也好,神秘感也罢,均来自大漆的半透明特性,来自精心研磨的技巧。
朦朧美也好,神秘感也罷,均來自大漆的半透明特性,來自精心研磨的技巧。
一般来说,采集来的生漆经过搅拌晾晒,脱去部分水分,精制加工成熟漆,方能应用。
一般來說,採集來的生漆經過攪拌晾曬,脫去部分水分,精製加工成熟漆,方能應用。
熟漆分为黑推光
熟漆分為黑推光

漆、红推光漆和透明漆三种。
漆、紅推光漆和透明漆三種。
黑推光漆在精制过程中加入氢氧化亚铁,红推光漆和透明漆实际上是一类,透明漆并非完全透明,只是相对与红推光漆的透明性强一点罢了。
黑推光漆在精製過程中加入氫氧化亞鐵,紅推光漆和透明漆實際上是一類,透明漆並非完全透明,只是相對與紅推光漆的透明性強一點罷了。
漆艺家常常为调制高纯度的彩漆而抱怨透明漆的不够透明,却往往忽略了正是由于透明漆的半透明,才给漆画带来朦胧、神秘的特殊效果。
漆藝家常常為調製高純度的彩漆而抱怨透明漆的不夠透明,卻往往忽略了正是由於透明漆的半透明,才給漆畫帶來朦朧、神秘的特殊效果。
因为只有半透明漆 (
包括半透明彩漆 )
,罩涂在具有反射能力的金银或红、黄等浅色的漆地上,因罩涂的厚薄不同,或研磨的轻重不一,而产生极为细腻的明暗层次,才使画面产生变幻迷离之感、神秘朦胧之美。

因為只有半透明漆 (
包括半透明彩漆 )
,罩塗在具有反射能力的金銀或紅、黃等淺色的漆地上,因罩塗的厚薄不同,或研磨的輕重不一,而產生極為細膩的明暗層次,才使畫面產生變幻迷離之感、神秘朦朧之美。

试想,如果透明漆真的透明得如一潭清水,漆层厚薄、磨多磨少都没什么两样,一切清澈见底、一览无遗,还有什么朦胧美、神秘感可言 ?
当然,如果透明漆完全不透明,也会索然无味。

試想,如果透明漆真的透明得如一潭清水,漆層厚薄、磨多磨少都沒什麼兩樣,一切清澈見底、一覽無遺,還有什麼朦朧美、神秘感可言 ?
當然,如果透明漆完全不透明,也會索然無味。

因此,透明漆之妙,正在于半透明。
因此,透明漆之妙,正在於半透明。

人画一半,天画一半
人畫一半,天畫一半

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是中国文化在精神层面上、思想观念上的一个突出特征,上升到哲学高度,即构成“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体系。
主張自然與人的和諧統一,是中國文化在精神層面上、思想觀念上的一個突出特徵,上升到哲學高度,即構成“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體系。

早在先秦工艺典籍《考工记》中,就把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要素作为创造精美器物的综合条件。
早在先秦工藝典籍《考工記》中,就把天時、地氣、材美、工巧四要素作為創造精美器物的綜合條件。
前三者,中国古代都归为天工,后者才为人工,四者缺一不可。
前三者,中國古代都歸為天工,後者才為人工,四者缺一不可。
充分利用自然的条件,严格遵循自然的规律,人工和天工的巧妙结合,这是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传统漆艺也不例外。
充分利用自然的條件,嚴格遵循自然的規律,人工和天工的巧妙結合,這是中國傳統工藝發展的一條寶貴經驗,傳統漆藝也不例外。

漆树的生长、生漆的精制与漆液的干燥,与天时、地气密切相关。
漆樹的生長、生漆的精製與漆液的干燥,與天時、地氣密切相關。
在漆艺作品的设计和制作中,也十分注重发挥大漆、银朱、金银、螺钿、蛋壳等材料的性能,注重保留其自身的材料美感,“不以人为灭天然” (
《淮南子》 )

在漆藝作品的設計和製作中,也十分注重發揮大漆、銀硃、金銀、螺鈿、蛋殼等材料的性能,注重保留其自身的材料美感,“不以人為滅天然” (
《淮南子》 )

还有一些人工和天工巧妙地结合的人画一半、天画一半的技法,如变涂。
還有一些人工和天工巧妙地結合的人畫一半、天畫一半的技法,如變塗。
所谓变涂,即千变万化之意,是指制造抽象肌理的种种方法,或用树叶、粟粒、纸片等的印迹纹理,或以稠厚之漆用麻布包拍打、用发刷刷涂、用滚珠拖拉等方法制造纹理,仿佛天造地设,奇趣横生。
所謂變塗,即千變萬化之意,是指製造抽象肌理的種種方法,或用樹葉、粟粒、紙片等的印跡紋理,或以稠厚之漆用麻布包拍打、用髮刷刷塗、用滾珠拖拉等方法製造紋理,彷彿天造地設,奇趣橫生。
它既是人工的,又是天工的;既是预先设计的,又是在过程中偶发而成的;是人工和天工的巧妙结合,是人驾驭了大漆性能的结果。
它既是人工的,又是天工的;既是預先設計的,又是在過程中偶發而成的;是人工和天工的巧妙結合,是人駕馭了大漆性能的結果。

又如“泼漆”,把几种加入稀释剂的“漂流漆”,泼洒在一起,使其相互渗化、流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像中国画的泼墨泼彩,需要人们的驾驭,又不能全部控制,往往需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又如“潑漆”,把幾種加入稀釋劑的“漂流漆”,潑灑在一起,使其相互滲化、流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像中國畫的潑墨潑彩,需要人們的駕馭,又不能全部控制,往往需要審時度勢,隨機應變。
不是胸有成竹,而是胸无成竹。
不是胸有成竹,而是胸無成竹。
不是意在笔先,而是意在笔后。
不是意在筆先,而是意在筆後。
借助自然造化的力量,表现了人的巧思匠心,体现了传统艺术的精神和特色--天工意匠。
借助自然造化的力量,表現了人的巧思匠心,體現了傳統藝術的精神和特色--天工意匠。

计白当黑与计黑当白
計白當黑與計黑當白

“素白的宣纸与墨黑的漆,都极美,朴素大方之美,是经考验了几千年而不被淘汰之美,是我国传统艺术栖止的温床” (
吴冠中 )

“素白的宣紙與墨黑的漆,都極美,樸素大方之美,是經考驗了幾千年而不被淘汰之美,是我國傳統藝術棲止的溫床” (
吳冠中 )

中国画家作画是面对素白的宣纸,在白纸上画条鱼,空白处就是水,在白纸上画只鹰,空白处就是天。
中國畫家作畫是面對素白的宣紙,在白紙上畫條魚,空白處就是水,在白紙上畫只鷹,空白處就是天。
同样,漆画家作画是面对漆黑的漆板,在黑漆板上画条鱼,空黑处就是水,在黑漆板上画只鹰,空黑处就是天。
同樣,漆畫家作畫是面對漆黑的漆板,在黑漆板上畫條魚,空黑處就是水,在黑漆板上畫只鷹,空黑處就是天。
中国画中的空白处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同样,漆画中的空黑处也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中國畫中的空白處給人以想像的空間,同樣,漆畫中的空黑處也給人以想像的空間。

中国画讲究空白,计白当黑,“没有涂抹形象部分的白纸,不是空荡荡的空白,保留下来的白纸已是落墨处的矛盾对立面,黑与白相辅相成,故素地的面积、位置及形象均负担着画面造型的责任,已绝不是任闲人乱闯的多余空地” (
吴冠中 )

中國畫講究空白,計白當黑,“沒有塗抹形象部分的白紙,不是空蕩蕩的空白,保留下來的白紙已是落墨處的矛盾對立面,黑與白相輔相成,故素地的面積、位置及形象均負擔著畫面造型的責任,已絕不是任閒人亂闖的多餘空地” (
吳冠中 )

同样,漆画讲究空黑,计黑当白,漆画的黑,也关系着画面空间的完整性。
同樣,漆畫講究空黑,計黑當白,漆畫的黑,也關係著畫面空間的完整性。

中国画和漆画,一个是白,一个是黑,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國畫和漆畫,一個是白,一個是黑,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蛋壳与黄金等值
蛋殼與黃金等值

材质之美,是漆艺审美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
材質之美,是漆藝審美因素的一個組成部分。
《考工记》就十分重视材质之美:“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为良。”把优质材料作为四个要素之一。
《考工記》就十分重視材質之美:“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為良。”把優質材料作為四個要素之一。

漆艺并不满足漆黑、朱红之美,于是早在西周就把玉石、贝壳镶嵌于漆面,唐代又出现了金银镶嵌 (
金银平脱 )
,明清时期的扬州又出现了百宝嵌,它们以各自的或绚烂变幻或富丽华贵之美与 (
)
(
)
红之美对比映衬,相得益彰。

漆藝並不滿足漆黑、朱紅之美,於是早在西周就把玉石、貝殼鑲嵌於漆面,唐代又出現了金銀鑲嵌 (
金銀平脫 )
,明清時期的揚州又出現了百寶嵌,它們以各自的或絢爛變幻或富麗華貴之美與 (
)
(
)
紅之美對比映襯,相得益彰。

近代又出现了蛋壳镶嵌,本来是垃圾堆里一文不值的废弃物,如今堂而皇之地与金银玉石为伍,登上大雅之堂,这不仅是对以贵为美陈腐观念的有力冲击,也表明了漆艺观念的开放。
近代又出現了蛋殼鑲嵌,本來是垃圾堆裡一文不值的廢棄物,如今堂而皇之地與金銀玉石為伍,登上大雅之堂,這不僅是對以貴為美陳腐觀念的有力衝擊,也表明了漆藝觀念的開放。
蛋壳不仅为漆艺带来了可贵的白色,好像太阳-样照亮漆黑的世界,而且它那朴素、温和的感觉,它那雅致自然的龟裂纹理,它那由于蛋壳的种类不同、冷暖色彩不-、镶嵌时的疏密之别、反正之分以及研磨时的轻重变化而出现的独特肌理之美,是其他任何材料都不可取代的。
蛋殼不僅為漆藝帶來了可貴的白色,好像太陽-樣照亮漆黑的世界,而且它那樸素、溫和的感覺,它那雅緻自然的龜裂紋理,它那由於蛋殼的種類不同、冷暖色彩不-、鑲嵌時的疏密之別、反正之分以及研磨時的輕重變化而出現的獨特肌理之美,是其他任何材料都不可取代的。
它已广泛地被运用于漆器和漆画中,成为漆艺的辅助媒材之一。
它已廣泛地被運用於漆器和漆畫中,成為漆藝的輔助媒材之一。

以审美为目的的漆器未必美,以实用为目的的漆器未必丑
以審美為目的的漆器未必美,以實用為目的的漆器未必醜

最初的漆器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又赋予它审美的功能。
最初的漆器是以實用為目的的,又賦予它審美的功能。
南北朝时期瓷器兴起之后,漆器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受阻,便出现了以审美为主要目的的陈设性漆器。
南北朝時期瓷器興起之後,漆器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受阻,便出現了以審美為主要目的的陳設性漆器。
其实,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漆器和以审美为主要目的的漆器,这两种相悖而又相依的倾向,一直相互影响并肩而行。
其實,以實用為主要目的的漆器和以審美為主要目的的漆器,這兩種相悖而又相依的傾向,一直相互影響並肩而行。
一般来说,以实用为目的的漆器,主要在民间,以审美为目的的漆器,主要在宫廷。
一般來說,以實用為目的的漆器,主要在民間,以審美為目的的漆器,主要在宮廷。
按照常理,帝王挥金如土,可以动用世间金银财宝,召集天下能工巧匠,不计工本精心制作的宫廷漆器,无论艺术水平与技术含量,都应该是上乘之作,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平。
按照常理,帝王揮金如土,可以動用世間金銀財寶,召集天下能工巧匠,不計工本精心製作的宮廷漆器,無論藝術水平與技術含量,都應該是上乘之作,代表著當時的最高水平。
事实也的确如此,历史上留下了不少宫廷漆器或具有宫廷风格的漆器精品,藏于博物馆并载入史册。
事實也的確如此,歷史上留下了不少宮廷漆器或具有宮廷風格的漆器精品,藏於博物館並載入史冊。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些以审美为主要目的的漆器并不美,一些以实用为主要目的漆器倒不丑。
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有些以審美為主要目的的漆器並不美,一些以實用為主要目的漆器倒不醜。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宫廷艺术很容易沦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而走进“惟材料”、“惟技术”的误区,动辄镶嵌螺钿几万几千几百片,涂漆几百几十层,只能让人见其勤劳灵巧的双手,却看不到聪明智慧的头脑。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宮廷藝術很容易淪為金錢和權力的奴隸,而走進“惟材料”、“惟技術”的誤區,動輒鑲嵌螺鈿幾萬幾千幾百片,塗漆幾百幾十層,只能讓人見其勤勞靈巧的雙手,卻看不到聰明智慧的頭腦。
民间漆器恰恰相反,为了在市场上竞争,必须物美价廉,又要实用,这就必须开动脑筋,精心设计,并不断地改进设计,不仅让人见其勤劳的双手,更让人看见其聪慧的头脑。
民間漆器恰恰相反,為了在市場上競爭,必須物美價廉,又要實用,這就必須開動腦筋,精心設計,並不斷地改進設計,不僅讓人見其勤勞的雙手,更讓人看見其聰慧的頭腦。
虽然民间漆器的技术含量不高,艺术水平却并不低。
雖然民間漆器的技術含量不高,藝術水平卻並不低。
笔者收藏一件江南地区的高提梁木胎朱漆提桶,造型饱满洗练,提梁挺拔流畅,桶体上的两条铜箍与盖口形成的三条横线,既有装饰作用,也是功能之所需。
筆者收藏一件江南地區的高提樑木胎朱漆提桶,造型飽滿洗練,提梁挺拔流暢,桶體上的兩條銅箍與蓋口形成的三條橫線,既有裝飾作用,也是功能之所需。
其单纯洗练的流线型造型与单一色的朱漆,显得格外朴素、清秀,仿佛一个亭亭玉立的清纯少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0

主题

53

帖子

0

专家分

涂料人零段

专家分
0 分
2#
发表于 2008-9-18 15:20:06 | 只看该作者
在线原料库,研发好帮手
有意思!谢谢!

260

主题

2554

帖子

8

专家分

涂料人三段

Rank: 3Rank: 3

专家分
8 分
QQ
3#
发表于 2008-9-22 21:00:09 | 只看该作者
此文很好,感觉应放在联众库区

QQ|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众涂料网 ( 沪ICP备11020344号-1 )

GMT+8, 2025-10-20 03:49 , Processed in 0.09981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